性格差异的家人如何共处?几个方法教你轻松解决家庭矛盾

性格差异的家人如何共处?几个方法教你轻松解决家庭矛盾

首页休闲益智找到差异心灵侦探更新时间:2024-04-22

这两天,我有两个约好见面的朋友一直联系不上。跟我在一起忙活着的儿媳喃喃道,会不会其实在不知不觉间,世界早已毁灭,除了家里这几个人之外,根本没有人活下来。听到这番话,我笑着接道,如果世界真的毁灭了,只要你们都在,我就觉得无所谓。儿媳接下来说的话让我特别感动:“可不是嘛,有我们四个人在,就什么都能扛过去。我一点也不担心。”

接着,儿媳又说:“真这样的话,人类繁衍的重任岂不是落到我一个人头上了吗?咱们家只有我能生小孩啦。”

我说:“想继续繁衍后代的话,至少还需要另一个家庭。既然咱们活下来了,一定也有其他存活下来的家庭,到时候我们就去世界的尽头找他们。”

儿媳说:“好啊,就这么定了!”

就在这个瞬间,我深切地意识到了自己有着一群多么了不起的家人。

家无规矩,不成方圆

之所以说我的家人了不起,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出类拔萃,而是我们之间能够相互体谅、包容,每个人都能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充分发扬自己的个性。在我家,家人可以遭遇失败,也可以停滞不前,每个人都非常理解并包容这样的情况。只要回到家里,一切就都没问题了,只要全家人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没关系……

能够拥有这种难得的家庭氛围,曾经是全家的心愿。而儿媳的那句话正好向我证明,我家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人的进取心和欲念是无穷无尽的,想必孙子辈出生后,我就会深陷某些怪圈,成为一个爱说教的奶奶吧。

我可能会因为不想让孩子遭遇失败,把手伸得很长,为他铺好前行的路;也可能会因为想要听到别人夸一句“这孩子真优秀”,而不断地苛责于他。

所以,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我家立了一些规矩,专门用来包容家人。这些规矩帮助我们织就了一张家人的容错安全网。

如何应对家人的“丢三落四”

说起我和儿子的丢三落四,简直不走寻常路。

找不到的东西五花八门——眼镜、钥匙、书、衣服,甚至是肉桂粉……我们两个总是在东翻西找中度日。有时候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依平时习惯把某个东西放在了固定的位置,却愣是没办法在那里找到。儿媳总是教训我们:“明明就在那里嘛!”我们则只好感叹:“咦,好奇怪,它什么时候冒出来的?”明明一开始就仔细搜索过了,愣是没看见,简直荒唐、离谱、不可思议!

为此,必须制定一些规矩,来为我们丢三落四的毛病兜底,例如:一旦发现书或者CD丢了,立刻照原样买新的回来。

这是我为自己定下的规矩。有时候,怎么也找不到某张喜欢的CD,或某本侦探小说的下册,压力便会不自觉地找上门来,不断积压,直至最终将我拖入精神涣散的泥沼中。到最后,我的饭也做不好了,只能点比萨外卖;书也写不出来了;反应也变得迟钝了,家务事和工作学习的效率都会大大降低。

这样的后果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很可能远远超出一本书的价值。既然如此,再买本新的不就好了吗?我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下定决心,定了这样一条规矩,以期正常的生活节奏不再受到打扰。

这条规矩还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好处。重买一本2000日元左右的书并不算贵,但乍一听上去还是很有种一掷千金之感。想象一下,丢失的CD不继续找,转头就去买张新的,的确是很奢侈了。对我来说,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偶发情况就和偶尔去一次高级餐厅的感觉差不多。

儿子大概也有同感。有时候,他正一边碎碎念着“哪儿都找不到”,一边忙乱地找着,看到我在旁边说“重新买个一模一样的不就好了吗”,然后爽快地按下付款按钮时,他总会一脸惊讶地表示:“这样真的好吗?”但从他脸上,我确实能读出一种比收到任何礼物都更加受宠若惊的意味。

当然,他也会问:“如果之后又找到了该怎么办?”我回答:“那我们就把新的送给别人,相信我们喜欢的东西一定也能让其他人开心;或者卖二手也可以。不管怎样,就当是为我们喜欢的作者重新上了一次印刷税嘛。”

对于丢失了CD的舞蹈老师,我也同样照此法办理,直接给她重新买了一张,当时她比收到一大捧鲜花还开心。

不可思议的是,在定下这条规矩后,书、CD之类的物品就再也没有被经常弄丢了。...

想想看,只要花费几千日元,我就得以把心放在肚子里,继续正常的生活节奏,儿子还会觉得“我妈真是大人有大量”。这个行为的性价比简直太高了!

“我家独有的规矩”

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付之一笑,马上抛在脑后,去想其他的解决办法就好。这个原则在我家不仅适用于找不到书和CD等小物品的情况,更是处理家庭问题的常用做法。

我丈夫曾经不止一次地教训儿子说,他这个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是用完东西不放好、做事做到一半就撒手不管等。有了丈夫承担训斥的工作,我便不必再为这一问题继续折磨儿子。我跟丈夫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这样过了20多年。

回头想想,我也是被这么教训着长大的,但是直到现在,丢三落四的毛病依然没能治好。当然,我也曾下苦功夫试图改正,结果不但完全没用,还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为什么会这么难呢?因为这是我的大脑与生俱来的特质。更何况,丢东西的人本身已经比其他人更难过了,作为家人,就不要继续在他伤口上撒盐、给他增添任何精神压力了。

我不敢说我家这样的规矩适用于所有家庭,但在每个家庭中,一定都有一套独门独派的法则。

在此建议大家,家里的规矩最好能产生让他人一听就眉头紧皱的效果,甚至可以听上去有一些离经叛道。之所以立这样的规矩更好,是因为在共享秘密的家人心中可以产生更强的凝聚力。尤其是那种“我家独一份,别人听都没听过”的家规,最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凝聚力。

拿我家举例,像是“找不到的书和CD就立刻去买一模一样的回来”啦,“暑假作业可以由父母帮孩子完成”啦,都是我家独有的规矩。

或许在他人看来,这些规矩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完全上不得台面。但以我60年的人生经验来看,这样的规矩并没有在我家引发多大的动荡,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母亲是位“千金大小姐”

上述规矩曾受到了这样的评价:“不就是不懂得珍惜东西的败家子行为吗?”但是在我家,完全感受不到这样的担忧,我们也并没有变成一群败家子。

我儿子在读大学和研究生的6年间一直在校外自己租公寓住,生活费的使用习惯也保持得非常好。他甚至跟我说起卷心菜很便宜,所以这周又新发明了三种卷心菜的做法。

儿子会把用不完的生活费老老实实地上交给我,虽然跟他说过多出来的部分可以拿去干别的,但他说钱不够的时候会让我补贴的,这样更公平。

我们从没有教过儿子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成长于祖父母健在的双职工家庭,儿子从没在花销上吃过苦。在我的观念里,金钱观和消费观并不需要父母手把手地教导才能掌握——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个性。

母亲曾经对我说:“你和你弟弟都是我养大的,他总是从家里拿钱——说实话,我也经常这么干;可你却从来没有随便动过家里的钱。”

母亲出身商人家庭。昭和初期的时候,家中还没有收银台,营业所得全都放在店内的一个箱子里,家里人经常会从箱子里拿出一点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美其名曰“借”。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你却不一样,从来没有随便用过里面的钱。”母亲曾经这样跟我说。

我知道她这么说是想夸我为人诚实,但我清楚,对于金钱,我有自己要坚持的原则。

母亲经常用外祖父母的钱给自己添置东西,结婚以后,丈夫的收入自然也常常被她拿去花销。不必自己动手赚钱的母亲是一个生活非常幸福的家庭主妇。与她相反,我如果不能靠自己赚取生活费、负担开销,花起钱来就会很不安。早在读大学时,我就是通过在外兼职做家教来支付学费的——当然了,当时国立大学的学费和现在比起来便宜不少,我的负担并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重。

我之所以会那么做,主要是因为实在没有足够的气魄去花费超出自身承受范围的金钱。说白了,我无福消受。本身在金钱方面就没有那么大的格局,所以也绝不可能成为顶尖的实业家。其实这一点我在很年轻时就已经意识到了。从记事起,我就意识到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差距:母亲身上有种千金大小姐的气质,而我却更像是个丫鬟。

继承了日本舞踊大家之学的母亲有着极为出色的审美,取用之物皆非凡品。这一点,看看她那套加贺友禅和服上的腰带便可知晓,那可是一条用花瓣印染出纵横交错的花纹、编入铂金丝线的带子。

此外,她还收藏了许多国宝级大师制作的和服,那些藏品都是堪称世间仅此一件的珍品。对于这些我知之甚少,却也稀里糊涂地全部继承了下来。直到有一次穿着和服去银座的时候,被银座的酒吧老板娘慧眼识珠,盛赞和服审美品位之高、收藏之稀有,我才知道了这些收藏的价值。

母亲也是一个对日本传统的奢华生活方式有着深刻见解的人。我出嫁后,她曾送我一身丧服,那丧服的腰带居然是定制的,上面还有家族纹章的刺绣。

母亲还曾经自己做包,甚至将其中一些出售给了其他人。我继承了母亲所有的包,这些包和名牌包放在一起毫不逊色。一些通常使用在非常显眼部位的皮革被母亲大胆地用在了包的侧面甚至底部。

母亲的作品中不乏精致的鳄鱼纹皮包和美丽的穿山甲式几何纹皮包,我背着这些包出门时经常被人问到是在哪儿买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一直回答是妈妈留给我的,对方接着问:“令堂叫什么名字?”每当听到这样的问句时,我只是笑笑,却不接话:又不是闻名于世的手艺人,就算报上名字,又有谁会认得呢?作为一个乡下老师的妻子,却常常被人问到这种问题,可见母亲的手艺之高超。我对此佩服得五体投地。

尽管母亲花起钱来毫不手软,但绝对称不上败家。她从不进行重复购物,保养物件也相当有一手。母亲用过的包,品相比新品还好——刚开始使用的皮包是需要特别爱护的,所以母亲的一些朋友甚至会把新买来的包寄存在她这里,让她先用上一阵。

比起买新东西,我还是更喜欢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和服和包。人的大脑真是不可思议,能够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一个人在这些物件上耗费的心意、时间和精力。

我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身上的这种丫鬟气质了,既不会给自己添置昂贵的用品,手边的包也会以极快的速度磨损,更重要的是,我根本没有那种过奢侈生活的意识。所以,母亲的气质对我来说尤为宝贵。

或许有人会因为我描述母亲“大手大脚地花父母的钱”,而认为她是个败家子,在我看来却并非如此。母亲其实是在用这种精致的生活方式向我们展示着她眼中的美好世界。母亲活得精致且潇洒,父亲也在她的影响下受到鼓舞,更加辛勤地工作,为心爱的妻子和她热爱的生活添砖加瓦。

当然,我也从中获益匪浅。由于自身并不具备这样的品位和气质,我可以选择通过模仿母亲来为自己配备相当程度的审美,至少在身处高阶审美人群当中时,这一点能让我保持悠然自得,不至于手足无措。

家就是五花八门气质的集合体

不管是大手大脚还是丢三落四,属于家人的各种天资和特征都理应在家中保有一席之地。

我们发现,男女双方之所以会被对方吸引,恰恰是因为对方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特征。而家庭,正是五花八门的天资和气质的集合体。

家中某人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往往能够为另一些朴素节约的家人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让他们享受更富裕的日子;在外工作赚钱的一方可能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但总会有个在家料理家事的人完美地补齐这块短板,找回各种丢失的东西,给漫无目的的搜寻画上句号。

正是通过将自身五花八门的性格特征组合起来,家人们才能最终拼成一个完整的圆,成为一支携手走过人生的队伍。

要想让这些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和谐共处、减少摩擦,多少需要在生活中定下一些规矩。在这里,我想推荐一些比较普适的规则供大家参考。

法则一:不要把“世俗”的评价标准带进家门

上文所述的我母亲的那些做法,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纯属浪费,有些人却觉得这样能给生活增添一些华丽的点缀。有时候,适当改变或颠覆对事物原有的看法,就能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把这样的颠覆变成一种思维习惯是很有益处的。不仅是亲子之间,如果对于生命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能做到换个角度思考,甚至能为商业谈判和消费生活等都带来裨益。

皇帝真的没穿衣服吗

有一篇安徒生童话叫《皇帝的新衣》。在故事里,骗子为皇帝缝制了一件新衣,所用布料华丽非凡,但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得见。尽管皇帝根本看不见这件衣服,最终却还是装作能看见的样子将它穿在身上,在王国内举行了盛大的游行。

在围观群众当中,也根本没有人能看到皇帝穿的衣服,不论怎么看,皇帝都是裸体。所有人都因为惧怕皇帝的威严而不敢将真相宣之于口,只有一个单纯天真的孩子惊讶道:“皇帝怎么不穿衣服呀?”这才导致骗子的骗局败露。

我曾经和当时还在念高中的儿子讨论过这个故事。我说,故事里说那个皇帝根本没穿衣服,但事实上他真的没穿吗?说不定那布料真的只有聪明人才能看见,全国人民都不够聪明,所以才都看不见。儿子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皇帝才是整个故事里最蠢的人:身为当政者,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子民有多愚蠢,实在愧为皇帝。

确实如此——我表示赞同,儿子接着说:

“如果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说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在把真相说出口的瞬间,突然看到了皇帝身上的衣服,那才叫精彩呢。”

勇敢指出当政者的愚蠢的孩子,最终因为正义的举动而被归入“聪明人”之列,从而得以看见那件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到的衣服,这样的情节如果拍成影视剧,可以说是颠覆以往世界观之作。再进一步想,如果皇帝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只是为了从民间发掘贤人为己效力,才采取了这种方式的话……越往下想,故事的展开便越神奇。

我不禁为儿子的发散思维能力而赞叹。我们俩平时便经常凑在一起,用一种颠覆传统的视角去观察、探讨传统的事物。尽管这个游戏坚持玩了很多年,但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就像是本来在手把手教孩子下棋,突然在某一瞬间,却发现孩子的棋艺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

◆◆◆

大家也可以在家里试着和孩子展开这种非传统视角的对话,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相当有效。

举个例子,我曾经非常讨厌一篇名为《蚂蚁与蟋蟀》的寓言故事。

炎热的夏天,辛勤的蚂蚁头顶烈日,勤勤恳恳地工作,一旁的蟋蟀则欢乐地唱着歌。寒冬来临,蟋蟀没有食物、无家可归,只好请求蚂蚁的施舍,蚂蚁回答:“既然该劳动的时候不劳动,就要承担后果。”说着便将蟋蟀拒之门外,见死不救。

这实在是一则看了让人心生不悦的寓言。给儿子读这个故事时,我气愤地表示:“蚂蚁可真是的,还不是因为有了蟋蟀歌声的陪伴,才能心情舒畅地劳动吗?它就这么不知感恩吗?真是没品……蟋蟀也是傻,竟然都想不到用这种看不见的价值来换取救助。这样的故事能对人生起到什么作用啊?”

年幼的儿子冷静地说:“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不努力工作就没饭吃吗?连幼儿园老师都是这么教我们的。”

“所以说,用一些死规定来给工作和劳动下定义是有失公允的嘛。蟋蟀的工作,不就是唱歌吗?”

——这就是我们之间对话的常态。

耿直和纯粹是最强大的特质

只不过,在调动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逻辑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那人只会耍嘴皮子罢了,谁知道做起事来什么样……”“这怎么能行?你也不好好想想……”我们应尽量注意防止家中,甚至是生活中出现这类阴阳怪气的挖苦和刁难。

阴阳怪气和低声下气总是相伴相生的,因为人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做的事,别人也肯定会做”,对别人阴阳怪气的人,总是难免抱着“别人也会这样对我”的想法。

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他人冷嘲热讽,这个社会就变成了人间地狱,没人能在其中纯粹地活着。在重要发言前,会莫名其妙地开始紧张;无法敞开心扉,不敢握住向自己伸出的双手……这将导致我们错失多少良机啊!

人要活得纯粹。

早些年我在公司里工作时,曾担任开发团队的领导,那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名部下总是无法同我和睦相处,跟他沟通起来相当困难。由于我们是负责感性研究的团队,碰上这种在感性层面水火不容的同事,相处起来别提有多费劲了。为此,我十分希望这个人能自愿转去其他岗位,于是平日里对他言辞严厉,不大留情面。

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回过神来才发现整个楼层只剩下我和这名同事了。于是,我们二人只好同乘一部电梯下楼。从21楼下到1楼的短短一段时间里,他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似的对我说:“感谢您一直对我高标准严要求。您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我顿时有些眼眶发热,连忙低下了头。从那以后,我便一直很欣赏他的纯粹和直言不讳,对他的反感也烟消云散。后来,我深觉他是个可造之材,一直待在我手下太屈才了,我们这才分道扬镳——这都是后话了。

耿直和纯粹是最强大的特质,能够给予一个人即使收到外界投射过来的恶意,也能将其当作谆谆教诲,进而转换为支撑自身前进动力的力量。

◆◆◆

阴阳怪气曲解他人的习惯,大概率都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

如果父母不这么做,孩子自然便不会有样学样。所以,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尤其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千万不可出现这种行为,这也是我教育孩子的一大方针。我将孩子包裹在纯粹、耿直的氛围中,为的就是让他将来的人生路能够更好走。

会不会有读者认为,教育孩子不要“揣测他人”是把孩子当成傻子呢?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会有人笑着说谎。他们笑着夸赞“真漂亮”,心里却把夸赞对象贬低到尘埃里;更有甚者,会在背后直接将坏话脱口而出。但是,这些事真的值得我们去在意吗?

一起上舞蹈课的同学曾对我提出忠告:“你看那个人,平时对你好声好气的,其实背地里在笑话你的裙子是便宜货呢。下次她要是问你裙子的价格,千万别告诉她。”

她口中的“那个人”是一位名人,想必在那人看来,我的裙子确实便宜得不像话吧。但这件事在我看来,并不能算是背地里讲坏话,只不过是身处上流社会之人的真实感受罢了,所以我并未对那人产生一丝一毫的失望。毕竟,人家也没有因为我穿的裙子太便宜而不让我参加舞会,对我来说根本没什么损失。

原本,我也不在乎他人对我的态度,只要我自己喜欢这个人就足够了。如果是工作中的同事,只要能保持交流和信息传达的顺畅,不对工作任务造成影响,其他事就没什么可挑剔的。总而言之,从一开始就不疑心他人是否对自己抱有成见或恶意,才更能保证工作效率。

事实上,何止是裙子的贵贱,就算是儿子儿媳被他人如何评价,也不会在我的内心激起任何一丝波澜。

我既没有期待他们成为值得在别人面前炫耀的高富帅、白富美,也不曾要求他们的一举一动必须多么端庄。我更在意的是一些生活小习惯,比如懂不懂女士优先、吃鱼时会不会挑刺。相比之下,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些事,我才会更加失望。

至于世俗的评价,我毫不介怀——这就是我作为一位母亲,能为孩子提供的不同寻常但充满爱意的包容和体谅。

为孩子撑起纯粹的保护伞

有一次,我在坐电车时遇到了一对看上去像是母子的人。他们坐在我对面,大概是儿子的那个青年智力方面可能有些缺陷,一旁的母亲则举止十分优雅。

青年似乎很喜欢乘电车,一直都很兴奋。母亲坐在旁边,安静地读着一本书。她梳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美丽发型,身着一条剪裁合体的连衣裙。

青年像小孩一样不断发出“哇——”的赞叹声,母亲则在一旁大方得体地应和着“这样啊”“真不错”。当时的车厢内只有零星几名乘客,他们也不禁目光温柔地望向这对其乐融融的母子。

他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儿子呢?我想,这位母亲早已对此毫不在意,将自己和孩子从外界的凝视中解放出来。由于这位母亲的强大内心和优雅姿态,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美丽的母亲安静地陪着孩子,分享他的快乐,全然不在意世俗的目光,不生气、不炫耀、不自卑、不威吓,只是默默照看着孩子前行的路。

或许,这就是将孩子包裹在“纯粹茧房”中的母亲的魔法吧。想必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能拥有这样的母亲。

然而,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父母反而会更加在意世俗的目光,顾及自身的体面。一旦孩子受到夸赞,不知不觉间就会被逼上必须做个“好孩子”的道路——恐怕这样一来,父母就会错过为孩子撑起“活得纯粹”这把保护伞的绝佳时机了。

告别完美主义

前一阵,一个常被自己的母亲夸赞优秀的小女孩因为精神崩溃而不得已入院治疗。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也觉得很心痛,但这件事的病根出在家人身上,必须从家庭内部着手拔除,这一点外人可帮不上忙。

我们在育儿杂志中常常能看到“鼓励式教育”的字眼,可是“好孩子”和“坏孩子”这种形容词,事实上都是世俗眼光下的产物,以这样的判断来评价孩子,完全是弊大于利。

“真棒、谢谢、很开心、干得不错”“太差了、那样会更好吧”……这些都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主观判断。至于“好孩子、厉害的孩子”“坏孩子、不靠谱的孩子”这种评价,实则充斥着将孩子推给社会大众检视的表现欲。鼓励式教育固然有其优点,但假如其重点偏向了“鼓励孩子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这个方向,就必须对其加以区分了。

如果家中充斥着来自世俗的目光和评判标准,早晚有一天,家里的所有人都会被逼疯。

因为这样的评判标准让每个人都已经在心里预设了“完美的家人形象”,然而生活中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测,家人的真实状态和“理想状态”出现任何一点不符,都会让人心生芥蒂。一旦以“完美优等生”的滤镜去看待子女,就会发现他们浑身都是缺点,而自己也会在这种精神折磨中变得越发暴躁。

做母亲的往往还会用太过理想化的形象来苛求自己:家务做饭样样精通,社会地位显赫,脸上从不出现鱼尾纹、老年斑和法令纹,身材还要相当火辣……这也会造成很大的问题。正如我在第1章里提到的,大脑并不是全能王,如果继续把现实和理想化的形象进行对比,从而对实际的生活产生种种不满,就只会对万事万物更加失望、更加愤怒。

越是追求上进的母亲,越是会深陷在双重对比的精神压力中无法自拔——第一重对比是理想的孩子形象与现实的对比,第二重则是理想的父母形象与现实的对比。由这种对比所引发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会逐渐逼疯家中的每一个人。

自己的人生与他人无关

为什么人们总想在与其他人相处时分出个高下来呢?

有一次,我和一位身材苗条的女性闲谈。她看着我的腰说:“我丈夫说,腰围65厘米以上的女人都不能算是女人。”我脱口而出:“哎呀,那你丈夫判断女性的标准还真是简单粗暴啊!”——当时脑子里怎么想的我就怎么说了,说完再看对方,听到我的话之后只得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了一下。

我猜,当时她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自己在腰围上胜我一筹。但如果我也注视着那名女性的胸说:“我丈夫说了,女人的胸没到D杯就不算是女人(当然这句话是胡编乱造的)。”这样一来,我们之间是不是就扯平了?然而这样的高下之争有任何意义吗?

我儿子曾经宣称,他对臀围超过100厘米的儿媳是一见钟情的,因为觉得她吃完饭后肚子圆鼓鼓的样子实在太可爱了。而对身边的一众苗条美女,他的目光从来没有停留过一时半刻。

说到底,这些都只是个人喜好罢了。我们每个人都在过着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一定要给别人的身材样貌分出三六九等呢?

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

在初中三年级时,偏差值[2]60和50的学生之间似乎已经决出了胜负,但有谁能保证偏差值60的孩子未来就一定会比偏差值50的孩子活得更好呢?没有人敢打包票。相比于死读书、把知识塞满了大脑的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的孩子也许更能在未来的商界大展宏图。

况且,就算真的有一条法则能通过学生偏差值的高低来判断其未来境遇的好坏,赚到的钱和人生中的满足感、成就感就一定是成正比的吗?我们完全不需要事先在心里树起一个如此理想化的标杆,给未来妄下定论。

不要把世俗的那一套带进家门。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窥探他人的秘密,不要说话阴阳怪气,不要总把“好孩子”“坏孩子”之类的评价挂在嘴边——这就是我想推荐给大家的宠爱家人的基本法则。

等孩子走上社会之后,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被社会上的人和事所刺痛、伤害,没必要先人一步,在家中就营造出这么冰冷的氛围。

◆◆◆

只不过,在让孩子更加自在地长大的同时,我们还是要确保他们不至于对世间的规则一无所知。为此,可以通过让孩子大量接触各种故事来增加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

无论是书、漫画、电影还是电视剧,在故事中,各种类型的主人公都会遭遇千奇百怪的失败。读过许多冒险类、奇幻类文学作品后,孩子自然就能体会到社会的严苛和险恶了。

同样,在夫妻之间,也少不了用一些故事来借物喻人。

曾有朋友跟我感叹:自己的丈夫一点都不温柔。但在他们夫妇一起坐下来看了《爱的迫降》这部电视剧之后,朋友特意发来消息,喜悦地告诉我,丈夫逐渐变得温柔了。

这位朋友和她的丈夫是年长的企业家妻子和年轻的手艺人丈夫这样的组合。在这种婚姻关系中,丈夫倾向于通过行为举止的疏离冷漠来表现自己的强势;而在看过《爱的迫降》后,丈夫才慢慢领悟到,对女性温柔才更能表现自己的男子气概。

爱你,只因为你是你

20世纪70年代,美国播出了一部名叫《草原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的电视剧。这部剧以西部拓荒时代的美国为背景,描绘了拓荒者一家的日常生活。

这部剧拍摄、播出了8年之久,直到剧中的孩子长大成人,算是一部相当长寿的剧集了。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该剧中一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片段。

主人公劳拉的姐姐是一个举止优雅的美丽女孩。青春期的劳拉看到姐姐越发光彩照人,而自己则看到心仪的男孩子就会害羞脸红,因而非常羡慕姐姐,渴望能够成为像姐姐一样的少女。

劳拉开始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甚至还会往胸部塞一些填充物,穿姐姐的裙子。看到她所做的一切,有一天,劳拉的母亲对她说,如果你继续试图模仿别人而不是做自己,那些爱你的人还怎么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找到你呢?

听了这番话以后,一味模仿姐姐却发现毫无作用、情绪备受打击的劳拉重新找回了自我,变回了那个名为劳拉的耀眼少女。她平日里活像个假小子,喜欢恶作剧,和姐姐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但她仍然用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身边的人。

这一集深深地触动了当时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从那以后,我放下了自卑,再也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动摇。尽管出人意料,但赐予我勇气的确实就是这集电视剧。

现在,我们拥有的已不仅仅是这部剧,还有许许多多面向年轻女孩读者的故事,它们都反复传诵着这样的主题:女孩们,要勇敢活出自我,只有这样,人生之路才会越来越宽阔。例如,著有《魔幻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后被改编为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等代表作的黛安娜·温尼·琼斯(Diana Wynne Jones)的许多作品都贯穿着这样的主题。

但对于自卑的女孩来说,除了一味强调在故事最后获得丰硕成果的奇幻冒险作品之外,她们更需要的是一些教会她们爱究竟为何物的文艺作品。

乖巧听话、成绩优异、举止端庄,这些都不是父母爱孩子的根本原因。他们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做自己才是最值得被爱的。

温柔、做饭好吃、会给零花钱,这些也不是孩子爱父母的根本原因。作为父母,自然值得孩子敬爱。

所以,为什么不能把这样的爱好好地传达给对方呢?

正如我在第1章所提到的,打着“为了你好”这样的论调,反而会爱在心头口难开。进取心和自以为是的正确让我们总是对家人不自觉地唠叨着“我是为了你好”,但这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正是令家庭关系变得针锋相对的关键点。其实,这样的做法并无恶意,一切都是因为心中怀有对家人的爱。正因如此,本书当中提到的一些规则才显得尤为重要。

法则二:包容遭受挫折与失败的家人

第二条规则:不需要特别防范或指责失败的发生。

设立这条规则的原因已经在上一章讲得很清楚了,因此在这里我们只谈具体做法。

对于家人的失败,我们不仅不应斥责,相反还要谅解、包容。进一步说,就是要对家人的伤心和痛苦感同身受,一起想办法善后。

对失败的人更要宽容

还是以我家为例。在我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遭受失败和挫折的人是不需要为善后的事操心的。

比如,如果家里有人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就会及时收到来自家人的语言(“没受伤吧?”“还好吗?”)和行为(一个温暖的拥抱)上的安慰。至于收拾杯子碎片等琐事,交给家人来做就好。说是这么说,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犯错误的当事人也会加入收拾残局的队伍;只不过就算此人不想动手,我们也不会强求。如此一来,心里有了底,犯错误的人才更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

东西丢了的时候,全家总动员一起寻找;需要赔偿或修复的情况下,也是全家一起思考善后的方法;有人觉得心里难过时,家人们会挤在一起玩推来推去的小游戏,一个接一个拥抱在一起。

打碎杯子或是因为别的小事而烦恼时,主角通常只有一人,因此难免会觉得孤单寂寞。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一定非常希望有家人的陪伴。

与我家相比,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则是,只要遭逢失败就会受到呵斥,被阴阳怪气的话所淹没。

即便是专职料理家中大小事务的家庭主妇,如果被要求必须把每一件家务都做到完美无瑕,也会受不了。更别提丈夫还在旁边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家务做得挺好,可以出门工作了。”

我不认为这样的家庭有多么值得珍视。

毕竟,如果一个家中的氛围是一人遭受挫折苦难,全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帮助其摆脱困境,这才是所有人都渴望的理想生活吧?

被骂走的愧疚感

正如我在上一章里讲到的,面对遭受失败和挫折的人,我们其实可以换一种态度,想想“我是不是本来也有能帮助他的地方”。

“对了,今天泳池开放了,快帮我把泳衣找出来!”离出门去上学只剩下5分钟的时候,儿子突然这样大喊。此时,就算再教训他“怎么不早点说”,事情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不如就在转身去翻箱倒柜找泳衣之前对他说一句:“妈妈要是早点想到最近泳池要开放就好啦,抱歉了儿子。”

这句话会像一颗种子,深深种在儿子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后再回想起来,儿子便会为了让母亲不再手忙脚乱而在心里记挂着“泳池是不是快开了”这件事。

比起被训斥,母亲失望的表情和那句“抱歉”更能触动儿子幼小的心灵。我反复提到,人的大脑十分有趣,如果被骂了再道歉,内心的负罪感会与这句道歉抵消,从而永久地放下,不再放在心上;如果一个人已经习惯了被骂,结果就更是如此了。

对此,我有一段亲身经历可供分享。

那是我儿子初中三年级时候的事了。我一不小心弄丢了他考试要用的重要参考书,作为一名考生家长,我真是太失职了。我在家中翻箱倒柜地找来找去,几近绝望之际,儿子用平稳的语气对我说:

“那会儿妈妈赶着要出差,所以才会忙里忙外地一团糟吧。如果我在平时没什么事的时候交给您,就不会弄丢啦。”

14年过去了,我仍然对那一瞬间记忆犹新。那一刻,我仿佛被轻柔地包裹在了宽大的羽翼下,堪称人生中屈指可数的“幸福一刻”了。同时,我也心中惭愧,明明给儿子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反过来还要他来安慰我。

瞧,明明处于一个一点就着的状况,过错反而被举重若轻地谅解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才能被更深刻地铭刻在大脑当中。

善意的因果循环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喊住着急出门上班的儿媳,想让她帮我办点事,结果她没能顺利完成。

儿媳是个责任感很强、做事稳扎稳打的孩子,无论办什么事情都鲜少出现纰漏。因此,这次没能做好我交代的事,让她很失落,一直垂头丧气的。

我不禁想起了14年前儿子对我的谅解,于是向她道歉:“对不起,明知你着急上班还喊住你给我帮忙,是妈妈的不是。”

这么一想,儿子对我的包容跨越了时空,最终抚慰了他如今深爱着的人的心灵,这是多么奇妙啊!

家人的包容和谅解就像海上的波浪,潮起潮落,始终不曾离去;同样,来自家人的威吓也总会以某种形式回到其他家人的身边……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吧。

既然如此,在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应该谨记这一点,时不时地为家人做些让他们心情愉悦的事。既然“自食恶果”是这个世间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能不能说“自食乐果”、为家人种下喜悦并收获快乐,就更是如此了呢?

这样想来,要将家庭关系打造得亲密无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了。

法则三:重视心灵层面的对话

我曾为一位8岁儿子的母亲进行咨询。

她说,自己与儿子之间的沟通不是很顺利:“儿子更喜欢爸爸,好像对他来说,这个家里有没有我都一样。”她声泪俱下地倾诉着,言语间透露出内心的疲惫。

这位母亲年轻漂亮,比起妈妈更像个大姐姐。小孩子在8岁这个年龄段明明应该和母亲保持高频率的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对此表示疑惑:“儿子放学回家后,您一般会跟他说点什么呢?就比如昨天吧,您都说了什么?”

她回答:“我说: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快去写作业!对了,没再和那个谁一起玩儿了吧?”

我突然哽住,无言以对。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快去写作业!”这样的话,听起来和下班回家的丈夫对妻子说“今天都干什么了?快点做饭!”的效果是一样的。听到这样的问话,换作是谁都不会想接话茬儿,更别提有来有往地聊下去了。

况且,由父母决定自己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怎么想都有点别扭吧?当然,这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问题就出在“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快去写作业!”这句话上,它很容易出现在父母口中,并日渐成为习惯。但同时,这也是让听话者不知该如何回复的“对话终结者”。

“5W1H”:对话终结者

千万不要用“5W1H”式提问对家人搞突然袭击。

所谓“5W1H”式提问,即以Who(谁)、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里)、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样)开头的问句。

“这是什么?”“今天干什么了?”“在学校怎么样?”“为什么不做这个?”“去哪儿了?”“几点回家?”“这是什么时候买的?”“为什么把它放在这儿?”……这些问题是不是听上去非常耳熟?难道家人之间的对话不靠“5W1H”式提问、命令和说教就进行不下去了吗?

突然发难的“5W1H”正如格斗场上的信号铃声,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家庭气氛又要紧张起来。听到这些话的人会感到自己遭受了攻击,大脑即刻进入备战状态。

但如果是例如“酱汁在哪儿?”“奶奶的法事是什么时候来着?”这种与提问者本人要采取的行动息息相关的问题,则不在“5W1H”范围之内。我在此要说的,只是用来质问听话者活动的“5W1H”问题。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女儿正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这时,如果父亲突然凑过来,仿佛想要窥屏似的问道:“这是什么?”女儿一定会一脸不耐烦地锁屏,然后起身离开。青春期的子女和他们的家长对这一幕想必是相当熟悉的。

父亲绝对不能问女儿的问题

“这是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父亲想要开启同女儿的对话,都会选择这样的开场白。实际上,他们是在问:“看你对这个很感兴趣,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就像父亲当年曾经向沉迷画画的5岁女儿问道:“画的是什么?”女儿回答:“是婚纱哦!这是我自己的婚纱,将来我要嫁给爸爸!”那时的场面是多么温馨啊,父亲们只是想再次找回那份甜蜜的回忆罢了。

可是在青春期的女儿听来,这句话却变味了:“干什么呢?也不学习,就知道玩这些无聊的东西!”

事实上,惹恼家人的大多数原因都在于,各人对正在发生的对话内容各有各的理解,彼此之间出现了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期的女儿之所以讨厌自己的父亲,从生物学上也能得到解释:作为成年男性,父亲身上一定会有股让女儿反感的味道。

动物通常可以从对方的体味中提取基因信息,从而判断对方是否可以作为交配对象。它们便能够从中筛选出特定的发情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拥有与自己完全不同的HLA基因。这是一种防止与基因相近的个体繁衍后代的机制。

为了寻找与自身基因相异的对象,女孩会利用从父亲身上遗传的HLA基因来判断异性身上基因的优劣。也就是说,由于和父亲的HLA基因一脉相承,对女儿来说,父亲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可能成为对象”的异性。

女儿在年幼时也许会说出“要嫁给爸爸”这样的话,可到了十几岁的年纪,她们身上的“异性传感器”便会开始发挥作用,几乎是同一时期,大脑中也会产生“亲人之间这么讲话简直太荒唐了”的想法。

作为父亲,大可不必为此诧异慌张。要知道,最终,女儿们都会找到自己心仪的人,并在脑中建立起“父亲本来就不可能成为恋人”这一概念,慢慢地也就会重新和家人拧成一股绳了。

其实女儿与父亲的交流仍然需要不少技巧,关于这些,本书中难以尽述,我在《女儿的使用说明书》一书中有更加详尽的叙述。父女关系因其特殊性,是无法用“家人”这个词一言以蔽之的,因此本书也不一定能应对实际生活当中的一切情况,敬请诸位读者知悉。

丈夫绝对不能问妻子的问题

“你去哪儿?几点回来?”

丈夫在面对即将出门的妻子时,这样的问题是否会脱口而出?如果是这样,请各位丈夫先冷静一下。

这两个问题,可以排到“丈夫退休后最能让身为主妇的妻子血压飙升的问题”前两名了。然而身处新冠时代,这样的问题又何止发生在退休夫妇的身上呢?

对全职主妇来说,她们的思维定式就是:主妇一定要待在家里,最好哪儿都不要去。因此,出门这件事很容易给她们带来愧疚感。而遭遇这样的质问,只会让她们更加觉得自己正在被责备。

前几天,在一场咨询当中,有一位主妇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需要居家隔离,丈夫将工作带回了家里,于是自己便没办法去美容院了。看着镜中白发渐生,这位主妇心里非常难过。这样的状态究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呢?对此,我答道:“很简单,只要跟他说一声自己要去美容院,然后毫无心理负担地出门就好啦。”很遗憾,如今远程办公已成大势所趋,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和缓解,这种状况也已经无法改变,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抛下心中对于“出门”这件事的负罪感。

如果丈夫居家办公,那么作为妻子,就必须时不时地帮他泡杯茶,还得时刻注意,不能让快递员的门铃声打扰到他。主妇们如果一直想着这些问题,只会把自己逼疯。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心情舒畅、坦坦荡荡地出门即可。

相比于把丈夫的问话当成训斥,从而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甚至变得暴躁易怒,如果妻子能够更加光明正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对丈夫来说也是一种减负。

综上所述,“去哪儿?几点回来?”这样的问题,对于兢兢业业、时刻将“全职主妇道德准则”铭记在心的主妇们来说,听上去很像是一种斥责,动不动就会令她们血压飙升。

当然,对于被留在家中的丈夫来说,如果真的很想从妻子身上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在问出这些话之前,先添上一句破冰语,例如:“今天打扮得真漂亮啊,是要出门吗?”这样一来,妻子就会回答得更加轻松自在。这是一个重要的缓冲,丈夫需要让妻子知道,自己问她这两句话,并不是出于训斥的目的。

如果觉得做到这一点还是很困难的话,只要面带笑容地问候一声“早点回来”,再把妻子送出门就好了。此外,在适当的时机给妻子发条消息,问问:“什么时候回来,需要我来淘米吗?”也是不错的做法。

畅想居家办公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为了让居家办公的丈夫和那些不愿走出家门的人过得更舒适,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吧。

我认为,今后家里的对讲门铃会增加一个居家办公模式,设定为该模式就表示:虽然我在家,但是目前正在远程会议,无法应门。这个功能非常必要,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实现。

或许到了那时,快递公司配备的物流设施也会增加通知取件的功能,比如大和运输公司目前的物流服务就配备了一个“远程会议进行中”的按钮,只要按下去,快递员就会知道家中主人正忙,在该模式取消前,他们不会按响这家人的门铃,而是会把快递重新放回车内带走,推迟到客户方便取件时再配送。

工作日的午餐也不再是问题。在当前餐饮业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居家办公人士对于午餐的需求将会成为巨大的商机。为了方便居家办公,餐厅、饭店甚至将餐车开进了住宅区周边,打造出午餐流动贩卖的新形式。

格局继续打开,可以想见,今后,远程办公中心这类基础设施将随处可见。这些设施一般会由大量可供单人使用的工作间构成,还有可能配套增设托儿所。这些设施如果得到起用,家中的摩擦和来自家人的压力将大大减少;同时,不用再乘电车去往公司也能够让公司内部发生群体感染的概率大幅降低。

我相信,在未来,远程办公中心和大型商场相结合的商业设施将会成为地区开发的重中之重。过去百年间,地区开发主要以轨道交通和车站为主,但这样的城市构造终将迎来转变。

如今,电视上经常能看到房地产商投放的广告中提到:“站前地段,永久保值,比爱情更长远!”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今后,在交通枢纽附近置地将不再是最优选。

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就职于外资企业和都市大企业的员工,已经着手开始在郊区寻找包含许多单间的大房子了。如果不必每周出门上班的话,自然没必要住在通勤圈内。

既然可以在骑车就能到达的远程办公中心里工作,那么当然就不必一定要住在市中心的公寓,而是可以选择面积更大且附带车库的独栋房屋居住。而且,由于这样的房价相对便宜,家里的日子也能过得比现在更宽裕。

如此我们便会发现,当前,人们正经历着一个思想和价值观翻天覆地转变的时代,而相对的,来自家人的精神压力也会瞬间增大。

照此看来,主妇要想过得比以前更自由,就必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再给自己增加束缚,也不要再同丈夫生无谓的气。

毕竟,如果因为无法忍受暂时性的精神压力,使得原本团结一心的家人分崩离析,甚至发生虐待孩子的事件,实在是太不值当了。

口头恐吓的威力不可小觑

让我们把话题拽回“5W1H”式提问。即便这种提问中没有训斥、威吓的意图,但在别人听起来却很像那么回事。如果再用发泄不满的语气说出口,威吓感将成倍增加。

例如,举着用过的水杯质问家里人:“这是谁用完的杯子,为什么不洗?”还有:“为什么不干某某事?”“为什么就是做不到?”“我不是说过了吗?为什么我说的时候你不好好听?”如此等等。

也许家里人知道你在问话时想表达的真实意思,但即便如此,听到这样的问话,难道你还期望着家人能温声细语地回应吗?

本来,这些问句里所谓的“谁”“为什么”“怎么会”,并不是真的期待有谁能回答,但若被问到的人老老实实地回答了,比如“对啊,是我,怎么了”“对不起,不小心忘了”“太麻烦了不想干”等,听到这些回答的人只会更生气。

不执着于寻求具体答案的“5W1H”式提问,听起来全部都很像是将自己置于高于他人的地位所发出的斥责,听话者无疑也品得出个中语气,结果只会变得越来越顽固,不愿松口。

要知道,这样的话一旦出口,就会给其他人带来心灵上的伤害,这样做只不过是无谓地在家中散播恼火的种子罢了。

把“为什么”换成“怎么了”

“为什么不做?为什么做不到?”——在即将问出这个问题时,我们最好及时改口成:“还好吗,怎么了?”

例如,在孩子没完成作业的时候,可以尝试问他:“还好吗?最近好像经常忘记做作业,是有什么事情吗?”而不是劈头盖脸地斥责:“为什么又没做作业?”

丈夫突然加班时,大可不必上来就质问对方:“加班总得先说一声吧!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如果把质问改成:“你都没有打电话跟我联系,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还好吗?”这种暖心的话听上去是不是好多了?而作为丈夫,一句简短的“你还好吧”听上去就会比直接问妻子“为什么不干活”体贴很多。

“为什么”和“怎么了”,翻译成英语就是“Why”和“What happened/What is the matter”的区别。前者是要对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后者是从外部环境中找原因。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又不做作业,结果得到“不小心忘了”的回答,作为家长只会更加恼火。如果转而问他:“还好吗,发生什么事情了?”即使得到相同的回复,家长只需要接着对孩子说:“为了避免下次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样一来,就可以很轻松地推进对话了。

如果把家人的懒散当作其本人的劣根性,用语言去威吓他们洗心革面,根本无济于事。想要通过恐吓和质问来改变人心,基本上不太可能,大家设身处地地试想一下便能明白。

有时候,这样做的确能带来一些效果,例如有人会因为极度厌烦家人用这样的语气和自己说话,自觉地把事情做好。但不管对于问话者还是听话者来说,这样的沟通都会在彼此内心留下不愉快的印象,让家人间的关系越来越针锋相对。

反过来,如果把家人犯的小错误归于外部原因,顺势去思考应当如何改善外部环境的话,就能相对顺利地推进事情的解决,家人间也能够逐步建立起信赖关系了。

从“为什么”到“怎么了”——一点微小的改变就能让家中的气氛瞬间明快起来。真可谓是成也一句话,败也一句话呀。

心灵层面的沟通与解决问题式沟通

沟通有两种,一种是心灵层面的沟通,一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沟通。

心灵沟通借由共情推进,最终使得沟通双方达成和解与共识;解决问题式沟通则是从确认问题点出发,不断指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原则上来讲,家人间的对话基本是以心灵沟通为起点展开的。

即便是在解决问题时,家人间的对话也需要从共情的角度切入。在试图说服对方“或许你应该这样做”“人家说得也有一定道理”时,首先应该让他们相信,作为家人,我们真的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认为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沟通才会事半功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家庭的首要任务是给予家人安全感,让家人感觉到自己“有枝可依”,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刺激大脑,使其活跃。在这之后,我们才能到达解决问题的环节,最终生成能直达大脑最深处——也就是所谓“直击灵魂”的顿悟。

然而在如今的日本家庭中,家人间的对话往往由“干什么”“去哪里”“什么时候”“和谁一起”“为什么”“怎么办”等语气很冲的疑问句开场,让整场对话直奔着“指出问题和缺点”而去。总而言之,这类对话通常会倾向于我所说的解决问题式沟通。

理由很简单。日本人的子女教育基本遵循着“设定目标——达成目标”的模式。比如,短期目标是让孩子快点吃完饭、快点写完作业、快点洗澡,第二天好好去上学;中期目标是让孩子考试拿高分;长期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成年人。成为母亲的道路上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目标在充当路标,这样一来——“作业做了吗?”“学校怎么样?”“为什么不交打印件?”……质问和解决问题式对话充斥着日常生活,推着父母和孩子的生活慢慢向前。不知不觉间,孩子长大成人,羽翼渐丰,才终于得以摆脱父母的包围圈。

这里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便在成人后也无法与原生家庭和谐交流;组建自己的家庭后,和家人的沟通也会极端地偏向解决问题式对话。

如果正在阅读本书的你恰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请务必让这种恶性循环终止在自己这一代吧。

如何开启一场心灵沟通

来总结一下吧。

由突然发难的“5W1H”式提问组成的解决问题式对话,会让谈话双方的思想状态逐渐转变为对抗、战斗的模式。因此,这种沟通方式在家人的沟通中应当被禁止使用。

当然,“番茄酱在哪儿”“公开课是什么时候来着”这种与问话者本人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相关的问题,以及将“为什么”转变为“怎么了”的谈话方式,并不在“5W1H”式提问的范围之内。

此外,任何不涉及紧急情况的对话和闲谈,都可以从心灵沟通的层面开启,这样做的效果是最好的。

所谓心灵沟通,一般是说话者从自身找话题,而不是对对方身上的事情穷追不舍。我将其称为“聊天的水引子”。

水井打不出水时,需要往水泵里倒一桶水,不一会儿井水就会源源不绝地从井底压出,这一桶水就叫“水引子”。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点话题,例如“我是如何想的”“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等,从这些方面切入并开启一场谈话,就如同向对方的井口倒下“水引子”,对方的话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如井底之水一般滔滔不绝。倒出水引子,再等待对方的话语如水般缓缓流出,这个过程就是“交流”。

儿子还在上幼儿园时,我经常会向他念叨在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今天,有人在公司跟我说了这样的话……虽然这种话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我转念一想,总觉得有些不舒服……”我和他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就是想以这些话作为水引子,勾起儿子聊天的兴趣。有时听到不懂的地方,儿子会问我:“什么是‘转念’?”而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回报,他都会努力思考一番,然后向我说起与自己有关的事:“今天,我也在幼儿园碰到了一些事……”

通过心灵沟通,我便能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真实地传达给儿子;而作为回应,儿子也会对我倾诉许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俩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到对自己的鼓励。如今,儿子已经29岁了,这样的沟通还在继续。

合理利用“聊天的水引子”,一家人的关系便能始终保持和谐。

◆◆◆

要想挑起话题、制造“水引子”,有三种方法:关注并试着谈论对方的变化;聊聊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向对方征求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运用以下4个小技巧,关注对方的变化,试着以此为话题开启聊天。

1.表示赞赏

一旦观察到对方身上出现了某些积极正面的变化,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对方表示赞扬。例如:“换发型了?”“感觉你很开心呀!”“你这个手机壳真可爱!”

2.表示担心

一旦察觉对方散发出情绪消沉的信号,立刻送上关心。例如:“怎么无精打采的,还好吗?”“这件事我来帮你吧。”与看到积极变化时不同,这种时候千万不能谈论对方明显的外观变化,“黑眼圈都出来了”“头发怎么这么毛糙”之类的句子是绝对的禁区。

3.表示慰问

关注对方的身心状态也同样重要。比如,看见刚从寒风瑟瑟的户外回来的人,可以问候一声:“外面是不是很冷,冻坏了吧?”看到刚刚购物归来的妻子,可以慰问一句:“东西很沉吧?累坏老婆了。”如此等等。

4.表示感谢

一旦发现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后,一定要适时表示感谢。“谢谢你今天做了我爱吃的茄子咖喱!”“谢谢你帮忙换了床单!”“谢谢你帮我取了快递!”……用感谢的话语点缀生活吧。

但同时,我也必须提醒大家,还有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千万不能忘记,那就是青春期的子女。

由于性激素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尤其不想受到约束和管教,所以,有时父母会发现孩子呈现出如下状态:就算你发现我在身体或心理上出现了变化,也不要管我,让我一个人待着。

如果以上4个小技巧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不起作用的话,也请各位家长明白:强扭的瓜不甜,必要时可以多多使用我接下来要提及的另外两个技巧。

◆◆◆

三种方法中的第二种是:把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作为聊天的开场白。

不要吝啬,将自己碰到的大事小情都贡献出来,用作开启聊天的阀门吧。如此,便能逐渐勾起对方聊天的兴趣,从而达成一场心灵层面的对话。

请尽管放心,即使是最平凡无奇的小事也能起到大作用——

“那边河堤上的樱花,已经长出花蕾啦。”

“今天可是下了好大一场雨,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了。”

“我现在读的这本历史小说里提到的食物,看上去好好吃啊!”

“中午吃的麻婆豆腐辣死我了,现在舌头还是麻的呢!”

“这个广告里用的歌,在我们年轻那会儿可流行了!”

无论当下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什么,一股脑儿说出来就行,没头没尾也没关系。如果把话说得很完整,可能只会得到对方的一声“哦”。正是因为你只是起了个头,话题还没结束,对方才会有兴趣接着聊下去。

◆◆◆

在所有事情中,那种让自己感到难为情甚至难过的事,反而能打造出家人之间最牢固的纽带。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叫苦和示弱。

打车时被司机绕路,网购时卖家发错了货……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小确丧”能成为很好的“水引子”。有时候,碰到这样的倒霉事,我并不会有多烦心,反而暗自欣喜,因为这代表又有新的话题可以聊了。

前几天,一位男士来找我做咨询,他说:

“我家有三个孩子,分别是2岁、7岁和13岁。妻子是全职太太,平时也不太爱和其他太太们交朋友。顾及这一点,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想着跟她聊聊天。”

“可是妻子好像对这样的聊天完全不感兴趣,甚至很不耐烦。后来她甚至明确向我表示:‘等到老幺满18岁,咱俩就离婚,我现在就盼着这一天到来了。’我为她付出了这么多努力,难道都是一厢情愿吗?”

于是我问他,每天都和妻子进行什么样的对话。对方回答:“我就是问了一句:‘今天都干什么了?’”瞧瞧,这不就是典型的“5W1H”嘛!

妻子为了照顾孩子、做家务,忙里忙外了一整天,听到这样的问题心里该有多么绝望!她的一天已经被无休无止却乏善可陈的育儿工作和家务塞得满满当当了,你还一回到家就让她向你汇报工作,这让人如何开得了口?

而且,“今天都干什么了”可是一句相当危险的台词。也许妻子原本计划好要做一些事,却因为出了岔子并未如愿完成,此时这句话在她听来就像是在责备自己:你这不是在家白白待了一整天,什么都没收拾吗?

话又说回来,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吊儿郎当地随便找个话题开头,不然更会适得其反。试想,丈夫对着忙了一天、身心俱疲的妻子,却说起些“今天你打扮得真漂亮”“公司大楼的绿化带里长出了蒲公英”之类可以称为“废话”的话,恐怕妻子只会觉得这个人脑子有病、莫名其妙吧。

因此,这种时候也只有诉苦才不会让聊天陷入僵局了,例如:“今天又被部下议论了,简直服了他们!”“在电车上给一位阿姨让座,结果她竟然冲我翻了个白眼,说自己还没到被让座的年纪。”诸如此类。

总而言之,这个让家人心灵相通的诀窍中蕴含了“示弱求安慰”的深意,可以说是比较高级的一种技巧了。如果觉得这种方法运用起来稍嫌困难的话,请继续往下看第三条。

◆◆◆

诚如上一章所述,大脑是通过和其他对象产生互动而被激活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渴望着“他人因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反应”。越是向自己寻求建议,并为此感激不已的对象,人们越是容易对其产生亲近感。

从大脑的功能性来看,主动给予别人善意的大脑会比被动接受善意的大脑获得更强烈的满足感。把这种满足感带给你的家人吧——去依赖他们,感谢他们。

“帮我尝尝咖喱的味道吧。”“今天煮火锅放点什么好呢?”“妈妈的生日约哪家饭店呢?”“要开远程线上会议的话,用哪款App效果好?”“在这儿摆个书柜,什么颜色的更漂亮?”——你可以时不时地在这类问题上征求家人的建议。

除此之外,在一些社会热点话题上,我们也可以听听来自家人的想法。“你说9月份学生们究竟能不能照常开学呀?”“关于《爱的迫降》这部剧掀起的热潮,你怎么看?”——社会当中的大事小情都可以拿来作为聊天的话题。

让大脑暂时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聊天会进行得出乎意料地顺利。

共情是关键

最后,我想针对“心灵对话”中不可或缺的“共情”做一些补充。

1

妻子:“昨天婆婆又说我了,好难过……”

丈夫:“我妈也没有恶意,你别放在心上。”

妻子:“我知道的。”

丈夫:“那就别老絮叨了。”

2

妻子:“昨天婆婆又说我了,好难过……”

丈夫:“这还真是挺伤人的,我妈心真大……我替她跟你道歉。”

妻子:“没关系啦,你能理解我就好。我也知道婆婆没有恶意的。”

丈夫:“你心真软,谢谢你的谅解。”

以上两组对话中究竟哪一组让人心里更舒服,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吧?

如果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的是前一种讲话方式,还请在今后尽量避免。

不论是夫妻还是亲子,要想开启家人间的谈话,首先必须接受对方的情绪。

即便整件事都是妻子、丈夫或孩子的错,也要先和他们站在同一立场,公平客观的建议暂时往后放放,待到谈话进行到后半段时再提也不迟。如果能在对话中表现出对谈话对象绝对的包容和袒护,到最后,当事者自己也能领悟到解决事件的公正方式。

我们的大脑拥有绝妙且微妙的平衡感,请相信家人大脑中的感觉吧。

法则四:不要侵占家人的时间与空间

第一,别把“世俗”那一套带进家门;第二,包容遭受挫折与失败的家人;第三,重视心灵层面的对话。以上三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收获无比珍贵的亲情。或许有读者看到这里,已然觉得这些准则过于烦琐,但我必须再追加一条。

要问为什么需要增加一条原则,就不得不提及由于新冠病毒肆虐而方兴未艾的远程办公模式。

2020年夏天的东京,有许许多多的公司都开始从上到下采取远程办公模式了。我的公司所在的神田地区有很多制药企业,为了维持企业形象,这些公司是绝对不允许司内出现集体感染现象的。许多写字楼因此陷入了休眠状态,但与此同时,业务还是要正常推进。

远程办公出人意料地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也是当前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一个现实。而我想,即便日后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远程办公的趋势也绝不会就此止步。

但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新的家庭危机却正在蠢蠢欲动。

居家办公的缺陷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远程办公期间,来自全职太太们的痛苦发声越发响亮了。

本该出门的家人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太太们便一刻也不得闲。给孩子分配了单独的房间后,原本夫妻共用的寝室又逐渐变成了丈夫的办公室,她们便慢慢地丧失了私人空间——远程办公,让太太们无法安然居于家中。无奈,她们只得将客厅作为自己的容身之处,然而这依然无法阻挡家里人在房中来来回回。太太们纷纷抱怨,自己的精神丝毫不敢懈怠。

更有甚者,本该出门的家人待在家里,因一时兴起发起了没完没了的对话,让她们无所适从,没法集中精力对付手头正忙的活计。例如:“我能喝了这杯茶吗?”“厕所里快要没纸了!”“今天晚饭吃什么?”如此等等。

对此,男人们同样有着各种苦恼。

试想一下,看上去既没有在敲键盘,也没有在开会或打电话,只是单纯地为一个新点子苦思冥想之际,妻子却觉得你只是在发呆,冷不丁地开口叫道:“老公,来帮我一下!”

思路瞬间被打断,脑海里的构思因为这一嗓子而烟消云散,工作效率也降到了谷底。即便向妻子控诉不该在这时候打扰自己,她也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只会解释说:“稍微活动一下更有利于思考,不是吗?”而这,对于完全不擅长多线程任务处理的男性大脑来说,只会让他们的工作效率一蹶不振,抱头叫苦。

区分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

针对这种此前从未有过的精神压力,我们必须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每一个家人所拥有的“时间”和“空间”都需要被分隔开来。注意,需要分隔的不单单是空间,还有时间。

举个例子,可以将家人之间商量事情的时间控制在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后的半小时内,以及晚上5点之后。

在这三个时间段之外,如果有任何突然想起又怕忘记的要紧事,可以用便笺记下来贴在门上,或是发送邮件提醒。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的儿媳也同时担任我的秘书,因此,我常常因为业务联络等事宜而不小心在她的私人时间打扰到她。

遇到这种情况,我便会把邮件发到秘书的工作邮箱,极力避免将工作带到家里。起初是儿子跟我提到,让儿媳来做秘书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请我尽量这么做。我对此当然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即便各自拥有自己的空间,但如果因为工作往来导致私人时间被占据,同样无法让大脑得到休息。我可不希望看到自己与儿媳之间演变成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

对一名主妇来说,一天24小时待在身边的家人和他们嘴里滔滔不绝的闲聊,代表着无穷无尽的精神压力。

“既然做了全职太太,承受这些就是你的职责。”——一定会有做丈夫的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是换位思考一下,作为公司员工,一定也不希望上司没完没了地交代任务。人们都需要划清界限,把集中精力工作的时间和休息时间区分开来。

同理,父母让孩子快去学习的絮叨以及所有的说教和命令,都不能出现得过于频繁。我有一个朋友就曾被儿子提醒,不要把吃饭的时间变成说教的时间,为此,这位朋友也好好地进行了反思,认为的确必须在这方面引起注意。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在家里看到某张脸的一瞬间,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忍不住想唠叨几句。但如果有些话不过脑子就脱口而出,对整天待在一起的家人而言,就是一种无形的折磨。

因此,请诸位一定要对家人是否拥有私人空间和时间这件事多上心,为家人的私人“时空”划出明晰的界限。新冠肺炎疫情时代,让我们用全新的态度来审视与家人的相处吧。

尊重每个人独处的空间与时间

伴随着居家办公的普及,原本是夫妇二人共用的卧室逐渐成了丈夫专用的书房,妻子白天在家中能待的地方大大减少。该怎么办呢?其实,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改善方法。

假如将客厅划为妻子白天的领地,那么就可以针对此事做出如下规定:上午10点至12点、下午1点至3点,从客厅到旁边厨房的区域都禁止家里的其他人进入。其他人如果在此期间有喝水的需求,也要用水瓶打了水拿回自己的房间去喝,不要随便出来。

我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就“占领”了家里的客厅。据说,她正式向家人宣布:“从今天起,客厅就是我的私人空间,请大家不要随便进入。”从那以后,这家人就连吃饭也是把饭菜用餐盘直接从厨房递出去,让每个人拿回自己的“领地”吃了。

尽管“不在一起吃饭”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没有必要,也不是很能理解,但不可否认,真的有人为了规划“私人空间”而特意做到了这个地步。

正因为是与家人的相处,才更要注重这方面,否则就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过分侵占其他人的私人空间和时间。我们必须适时阻止自己或家人犯下这种错误——在大家变成暴躁的一家人之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