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说书」《廊桥遗梦》5:最后的牛仔

「新语说书」《廊桥遗梦》5:最后的牛仔

首页休闲益智最后的牛仔更新时间:2024-05-11

我只有一件事要说,就这一件事,我以后再不会对任何人说,我要你记住: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爱只会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再也不会再现。——《廊桥遗梦》

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一直自诩为“地球上最后一个牛仔”,把自己当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远游客”,他的伴侣很多,除了因为聚少离多离婚九年的妻子玛丽安,之后还有女导演、模特很多女人,她们都非常钟情他神秘的气质,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握住他内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与一个农庄的主妇一见钟情,只用四天的时间就感悟了如此深厚的爱情,并为此一生守候?是弗朗西斯卡的什么地方刚好填补他孤独的内心吗?

下面请各位书友带着三个有关美国牛仔的问题,与我一同走进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的一生,探究他的成长究竟经历了那些事情。

1. 罗伯特为什么自称自己是“最后一个牛仔”?

2. 美国为什么会至今仍在推崇“牛仔文化”?

3. 牛仔的历史和精神是什么?

书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一九六五年八月十六日星期一的早晨。五十二岁的摄影师罗伯特就是在这个时间,在寻找廊桥的途中遇到挚爱弗朗西斯卡。

从这个时间不难推算,罗伯特出生在一九一三年。那时世界和美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在罗伯特出生的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书中从第一章,罗伯特自己的表述中,提起他在孩提时代,就有种漫无边际的思想,一种难耐的渴望和悲剧意识与超强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三岁前没说过一个字,然后就开始整句整句地说话,当他五岁已经开始看书,并且十分喜爱,比如“蓝色”、“过客”、“古老”这样的词语说出来的感觉,并把这些词语连接成诗,贴在家中墙壁。

在学校里,罗伯特也并不是爱听讲的孩子。老师对他的评语是:他总认为智商测验不是判断人的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这些测验都没有说明魔法的作用,而魔法就其本身和作为逻辑的补充,都有自己的重要性。

对此罗伯特母亲的回应更让人惊诧,她说:罗伯特生活在他自己缔造的天地里。我知道他是我的儿子,但我有时有一种感觉,好像他不是从我和我丈夫身上来的,而是来自另外一个他经常想回去的地方。

天生的敏锐,让幼年的罗伯特,在世界大战的残酷听闻中,养成了抑郁、孤独的特质。内心的逃离,促使他读遍了当地图书馆有关探险和旅游的书籍,并为此感到心满意足。和现实人群的隔阂感,让他无所适从,甚至希望养一条狗来陪伴他。

但是家里很穷,连养一条狗的愿望也不能给他,更没钱供他上大学,罗伯特也根本没有意愿上大学。

十八岁时,经济大萧条无情来袭,父亲的去世,让罗伯特迫不得已参军糊口养活母亲。幸运的是他成为军队摄影师的助手,开始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很快掌握了摄影的技巧,在22岁时退伍后成功地在纽约找到,给一名著名摄影师做助手的工作。

母亲在他到纽约的第二年也去世了,罗伯特用父母遗留下唯一的一座小房,换成一套高档摄影器材。当时,他的心里悲伤地想道:父亲为积攒这笔钱多少年的辛勤劳动,还有他父母一生过的节衣缩食的生活。

这时,经济大萧条的危机得到缓解,但是,战争却在不断酝酿中抬起头来。靠着摄影天赋逐渐有了一点小名气的罗伯特,刚刚得到《地理杂志》的青睐,又被应召入伍。

这一年应该是一九四三年,美国珍珠港被袭击的第二年。这一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9月在意大利南部登陆。10月意大利投降。

意大利战败两年后,25岁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不得不抛下梦想和浪漫。因为当时大多数意大利青年不是在战俘集中营中或死或伤,就是在战争中身心俱残。黑头发上还系着缎带的她,被一个退伍军人从那不勒斯带到美国的艾奥瓦,并在1946年嫁给美国军人丈夫理查德。

此时的罗伯特在战场上经历无数惨厉的死亡,用他的照相机记录着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从日期上分析很可能是新乔治亚群岛登陆战役,这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于南太平洋发动的一次岛屿争夺战。发生在1943年6月30日到10月9日战败日本,取得胜利。

罗伯特看到战友被机枪射成两半,看到他们祈求上帝和母亲救救他们。他把这些都拍了下来,自己得以幸存,但是从来没有为战地摄影的所谓荣耀和浪漫吸引住。

就这样,1945年的二战胜利,罗伯特退伍。他立刻和《地理杂志》联系,再次获得这份工作。从此,开始浪迹在美国广袤的土地上,并把他在童年时向往的地方,一一实现。

直到1965年8月16日,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在寻找古老的廊桥时:

当他缓缓驶进场院时,只见一个女人坐在房檐游廊下,那里看起来很清凉,她正在喝着什么看起来更加清凉的东西。她离开游廊向他走来。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但是,在这一个阶段,仍然有着不断的争斗,“朝鲜战争”、“黑人人权斗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在美国成为世界“大佬”的同时,经济迅猛发展和通货膨胀,狰狞的掠夺和虚伪的和平,让整个世界变得扭曲起来。

这样半生的经历,罗伯特不断的逃离也不断寻觅,他长期孤独的内心,渴望一处净土,一个理解他内心的的人的倾诉。他希望和人交流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对艺术了理解,他对古老文化、对过去“牛仔”富于开拓和冒险精神的憧憬,也希望去实现。

当他受邀进入弗朗西斯卡的屋子,看到一条狗,古老的廊桥和庄园,坐在那张椅子上注视着她。那古老的生活方式又回到他身上来了……

一颗向往自由却疲惫的心,落在一个恰好供他休息的地方。

这些感觉正是一个妇人弗朗西斯卡,带给他的。他可以很放心畅快地发表他的言论,也可以随口吟诵出叶芝的诗词。在美国越来越现实的社会,时时存在“他人即地狱”的生活状态里,这些不为他人理解的世界,却得到弗朗西斯卡安静地聆听、默契地响应。

这让罗伯特的爱瞬间释放,因为:

终于,他明白了一切:他走过的所有荒野沙滩上所有那些细小的脚印,那些从未起锚的船上装的神秘的货箱,那些躲在帘幕后看着他在昏暗的城市曲折的街道上行走的一张张脸——所有这一切的意义他终于都明白了。像一个老猎人远行归来,看到家中篝火之光,所有的孤寂之感一下子溶解了。终于,终于……他走了这么远、这么远来到这里。于是他以最完美的姿势在她身上,沉浸于终身不渝的、全心全意地对她的爱之中。终于!——罗伯特·沃勒《廊桥遗梦》

各位书友,在摄影师罗伯特的人生经历,世界和社会的动荡对他的影响和磨难,使他在短暂的时间迸发出对弗朗西斯卡忠贞不渝的爱恋。那么弗朗西斯卡的人生又经历了什么?才让她同样热烈地爱上初次见面的“远游客”呢?请大家和我继续关注《廊桥遗梦》——弗朗西斯卡最后的相聚。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