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期间,朋友圈里各路“厨神”纷纷上线,满足自己味蕾的同时,也为朋友圈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美食视觉盛宴”。回归厨房给生活带来了“久违的温暖”,然而你是否还记得,当初是什么让我们与厨房渐行渐远?
烹饪是一项需要极大耐心和时间的工作,确定菜单、购置食材、洗菜备料再到烹制,每个细节都需要有人负责,整个过程都需要有人统筹。
在当前如此快的生活节奏下,烹饪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特别是在结束了一天疲惫的工作,仍然坚持每日做饭,这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
美国著名作家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在其著作中指出:今天的美国人每天平均只会花费27分钟去做饭,这还不到1965年的一半。
因此,波伦认为,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无福享受烹饪,大部分上班族只能靠外卖续命。这样的情况给食品加工业“可乘之机”,“它们(食品加工业)总会找到一种方法,用最少的钱与最快的速度把你喂饱”。
加工食品改变了烹饪你可能无法想象,食品加工业竟然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而诞生的。
18世纪末,在法国拿破仑政权掌权初期,因为食品没法长期保存,军队出征经常得选在夏秋这样的粮食蔬菜收获季节,这一情况显然掣肘了拿破仑征战欧洲的雄心。
为了解决远征军的给养供应问题,拿破仑吩咐手下向社会悬赏12000法郎,寻求一种长期贮存食品的方法,希望能得到高人献策。没过几年,一位名叫尼古拉·阿佩尔(Nicolas Appert)的糕点师站了出来。
图为尼古拉·阿佩尔的雕像。
阿佩尔不是那种甘于平凡的庸才。从1795年开始,他已经很有先见之明地开始研究如何长期保存菜品。1804年的一天,阿佩尔偶然发现了一瓶经煮沸后密封的果汁长时间没变质,于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将食品处理后,装进广口瓶,在沸水中加热半小时,趁热将软木塞塞紧瓶口,再用蜡封严。后经多次试验,证实这种方法的确能使食品长久保存。
起初没人意识到这一划时代发明的价值。1809年,阿佩尔带着自己的产品响应拿破仑政府的悬赏,拿破仑政府对他的发明大为惊喜,当时的法国内政部长亲自将12000法郎赏金递到了阿佩尔手中。
拿着这笔钱,阿佩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罐头厂,为法军提供食物。
加工食品走进日常生活到了19世纪下半叶,城市人口的飞速增长对食品供应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将食物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乃至边远地区,并且要易于运输且品质不受损坏?
此时,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大生产已经跃跃欲试:冷压模板和自动焊接机让罐头的生产成本骤降;“巴氏灭菌法”的发明者路易·巴斯德发现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方式,证明高温可以*死细菌;铁路、汽轮等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不断涌现。
图为“巴氏消毒法”发明者,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
在上述条件的推波助澜下,日趋成熟的食品加工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可以享受到食品工业带来的变革成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专门制造加工食品的食品公司出现并迅速壮大发展,罐装食物、冻干食物、脱水土豆、橙子粉和咖啡粉等加工食品成了美国、甚至欧洲大多发达国家的家庭必需品。
图为美国“金宝汤”公司生产的罐头汤。
到了20世纪70年代,加工食品的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进入“超加工”阶段,简而言之,就是人们购买食品后,不需要对其进行再次加工,直接就能食用。
与此同时,美国某著名快餐连锁企业发起的“妈妈休息大餐”,可以说是把整个食品行业推到一个高峰。这个概念,希望向人们传达一个信息:有了我们,女人就可以不再被放逐到厨房,每天为做饭感到烦恼。
当可以饭来张口时你会吃得更多
如今,高度发达的食品行业已经渗透了全球大部分地区。一方面,人们认为这些加工食品可以为自己解决吃饭难题;另一方面,在高速运转的生活之下,许多人相信烹饪是非常耗费精力耗费时间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烦乱。
哈佛经济学家大卫 •卡特勒 (David Cutler)认为,当你可以毫不费力地饭来张口时,你就会吃得更多。由此造成一种结果,不做饭节省下来的那些时间,你终究要把它们花在健身房。
疫情期间的朋友圈晒美食大赛,唤醒了人们对烹饪沉睡已久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之所以要烹饪,是因为它能够带来满足感,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依照当下我们所处的快节奏生活来看,对烹饪的这种“全民热衷”不可能一直火热地持续下去,但至少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毕竟,烹饪本是生活中真实而美好的存在,也是值得坚持和可以坚持的信念。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