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第一句,就是“泰伯至德”,而且是因为“三让天下”而得此赞誉。这就是说,本篇讲的就是君子为政,而且是讲为政“至德”的标准。
要达到“至德”的程度,必须先有自修,8.2-8.8都是讲这个事情。大致而言,重礼、做好表率、时时谨慎、正形端貌、不施虚伪是基本功(8.2-8.6),在立志层面,君子要着眼于国家之大事、天下之大事(8.7-8.8)。
除了自修,还需要有很多与自修相匹配的外在行为,8.9-8.15着重讲这个。诗礼乐三步曲是步骤、用民是方式、不苛求他人是底线、品行不变质是坚守、积极求仕是门槛、不入危邦是机变、不越位是要求。
除了这些,君子为政之“至德”是有明确标准的,这些标准是由尧舜禹三代和周初给提供的。但在看这些标准之前,还要意识到,现世是急剧变化的(8.16),当世的君王们不值得效仿(8.17),君子之学是从先贤的榜样开始,并以那些榜样为目标和标准(8.18)。这些榜样和标准具体是什么呢?
一是垂拱而治(8.19),二是顺天命创大业(8.20),三是发掘和重视人才(8.21),四是先公而后私(8.22)。
这些就是《泰伯》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这里的关键是,其言说对象已经不是典型的士了,而是在给有当权之欲的士们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