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隆中对

千年古城隆中对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隆中记更新时间:2024-06-18

从山西返程经过湖北襄阳,特意到襄阳古城一游。襄阳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至今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襄阳古城地处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

襄阳城墙始筑于汉,现存城墙基本上是于明代重建,整体上依然保留着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和双重防御体系。墙体高约10米,周长7.3公里,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明人李言恭诗赞“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享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

古城原有六座城门,历经千年沧桑,现仅剩临汉、拱宸和震华三座城门。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临汉门,俗称“小北门”,位于古城中轴线北端,因门临汉江而得名。城门内额“北门锁钥”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准确评价和赞誉。

小北门城楼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经维修后完好无缺,既有北方建筑的稳重、浑厚之风,又兼有南方工艺的灵动、飞扬之气,已成为襄阳古城的重要标志。

进临汉门,从城台西侧的蹬城马道登上城墙,向西而行,在城墙的西北角,建有一座凉亭,凉亭中间有一座汉白玉的女性雕像,她面容姣好,白衣胜雪,衣袂飘飘,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战襄阳的故事。

东晋太元三年(378年)二月,前秦皇帝苻坚为消灭东晋,独霸天下,令其长子、长乐公苻丕率领17万大军,分四路大举进攻东晋重镇襄阳。时东晋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镇守,朱序的母亲韩夫人早年随丈夫朱焘于军中,颇知军事。当襄阳被围攻时,她亲自登城观察地形,巡视城防,认为城西北角地形险要,必先受敌,应重点增强这一带的防御能力,并亲率家婢和城中妇女夜以继日筑起一道内城。

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敌军攻破,守城将士移驻内城继续战斗,得以击退苻丕,保住了襄阳城。为了纪念韩夫人筑城抗敌之功,襄阳百姓就立了这座雕像,此段城墙也被后人尊称为夫人城。

站在城墙上远望,碧水环绕,城池相依,襄阳古城的护城河水面很宽,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它就像一位勇士,在那些刀光剑影、炮火连天的战事中护卫着古城和百姓。如今的护城河不再具有防御的功能,河水清澈,绿枝低垂,岁月静好,江山如画。

城外,浩渺的汉江在古老的城墙下奔流不息,城门外就是小北门码头。“南船北马,七省通衢”是襄阳交通发达的真实写照,“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地处汉江中心的地理位置为襄阳航运提供了巨大的优势,使得襄阳自古即为水陆转运的交通要塞,也是襄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因素之一。

如果说,古城是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那么,北街就是核心的核心。千百年来,襄阳城“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数以万计的行人、商贾从北门进入襄阳城,都要在北街逗留,造就了北街的繁华。

走下城楼,走上北街。如今,经过整治一新的北街,雅致的青砖马头墙,明艳的朱红立柱,优美的犀头朱雀,展示着古老而时尚的文化韵味。

在古城的中心,有一座昭明台,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是襄阳标志性建筑,现为襄阳市博物馆。昭明台青砖筑台,中以条石拱砌洞,西南有鼓楼、钟楼各一,此楼雄踞城中,巍巍壮观,古誉为襄阳城“第一胜迹”。

襄阳古城是一座充满历史故事的城池,《三国演义》中有31个章回里出现过襄阳城,《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很多故事情节也发生在襄阳古城。汉光武帝刘秀在这里写下历史传奇,诸葛亮在这里豪迈出山……这里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漫步古城,细细品读古城一砖一瓦的故事,任时光流逝。

夕阳下的襄阳古城巍峨壮丽,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赞美她的动人诗篇。流连在汉江岸边,吟诵着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那首《汉江临泛》“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感受古城的千年文脉源源流淌。

城墙上,汉江畔,从夕阳西下到月上墙头,感受着襄阳古城的古今交融,月升日落。

一碗牛肉面,是襄阳人的标配早餐。襄阳牛肉面起源于清朝康熙元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历代襄阳人都继承和发扬了祖先的精湛技艺,使得老襄阳牛肉面一直保持着它的独特风味。

在古城旁寻一家面馆,《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排长队吃上一碗牛肉面,量多十足,牛肉酥香鲜美,面条筋道可口,吃上去是一辣二麻三鲜,回味悠长,感觉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牛肉面。

吃过牛肉面,心满意足,来到襄阳郊外的古隆中。这里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躬耕务农的隐居地,也是“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的发生地,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地因人而名,古隆中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的足迹与眼光。

山口的石牌坊是隆中的标志性景观。牌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高约六米,宽约十米,青石质料,四柱三间,十个抱鼓将四柱牢牢稳固,使之历风雨而傲然。牌坊正中雕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两旁刻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被很多人当作座右铭的这两句话,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一文,表明了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怀远大的志向。两边门柱上雕刻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取自杜甫名诗《蜀相》,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

石坊背阴正中刻的是“三代下一人”,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近千年来唯一的人物,没有其他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两边石柱刻的是“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意思是诸葛亮的功绩可以与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吕尚相比,只在伯仲之间;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令汉初丞相萧何、曹参相比失色。伊尹、吕尚、萧何、曹参,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国名相,这样的评价也是极高了。

古牌坊飞檐起角,嵌脊镶吻。集寓意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的传统浮雕和颂扬诸葛亮的匾对于一体,古朴凝重,蔚然壮观。

绕过牌坊,拾级而上,便是武侯祠。武侯祠是隆中传统十景之一,始建于东晋,为隆中的主要建筑,坐落在隆中山的东山梁上,是祀奉诸葛亮的祠宇。很特别的是,大门两侧的四根红色柱子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组石柱之间分别刻有“掀天”、“揭地”,这四根柱子也叫掀天揭地柱,是赞颂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呼风唤雨,扭转乾坤的才能。

武侯祠呈四进三院层台式建筑结构,雄伟壮观。祠外古树参天,松柏滴翠,祠内庭院错落,淡雅幽静。殿内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及蜀汉政权中功勋显赫的文武大臣塑像栩栩如生。

武侯祠大厅的木匾上雕刻着董必武“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的题词,各个厅内分别陈列着“诸葛亮生平简介”,方毅、郭沫若等名人题写的金匾银对琳琅满目。

院子里立有“志铭功德”碑。1932年冬,蒋介石巡视鄂北,降址隆中,因感念诸葛亮鞠躬尽瘁之孤忠,崇拜先贤之忱与保存古迹之心油然而生,捐资修缮隆中建筑,所以立下了这块功德碑。

武侯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顾堂,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而修建的纪念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门上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两表”指的就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著名的《隆中对》。门前三棵大柏树,相传是当年刘、关、张三顾草庐时的栓马树,原材自然早已死了,现存的为后人所栽。

三顾堂后面,就是“三顾茅庐”的草庐,而今草庐已无故迹可寻,留下的只有一个隆起的山包。山包前那个由后人建造的六角形草庐亭,覆盖红、绿、黄三色琉璃瓦,多少弥补了当年草庐的情趣。

现在的诸葛草庐是1987 年拍摄《三国演义》时重建的仿汉砖木结构建筑,比例匀称、造型古朴、典雅。再现了诸葛亮当年寓居隆中时的生活场景。

这里是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躬耕隐居之地,十年间他博览群书,留意世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号称“卧龙”。公元207年,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亲自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住的草庐,敦请诸葛亮出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天下群雄割据局势,提出了三分天下,而后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隆中对》。诸葛亮由此出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最终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世人景仰。流连于草庐中,我仿佛看见当年先生在此指点江山,纵论天下,万丈豪情激荡胸间。

草庐旁有一口砖砌的六角井,因六边形的外观而得名,这是诸葛亮当年在此居住时用过的水井,也是诸葛亮出山后唯一保留下来的有关他生活的遗迹,可以说是隆中的镇山之宝。早在东晋时期,史学家习凿齿《襄阳记》就对此有记:“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水经注》亦曰:“隆中诸葛故宅有旧井一”,六角井成为草庐故址所在的实物佐证。

在武侯祠和三顾堂前面数十米的地方,有一座龙首龟座的大石碑,正面刻有“草庐”二字,据称出自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的手笔。背面刻着“卧龙处”三字,这是隆中现保存下来的一块年代较早的碑刻。

沿石阶而下,有一座建于清朝三层六角的“抱膝亭”。诸葛亮寓居隆中期间“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吟”。为此,后人便在诸葛亮当年抱膝吟啸的岩石附近建了这座“抱膝亭”以祀之。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神仙一般的存在,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目前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武侯祠就有七座,为争“正宗”之名引发了不少争议,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为其躬耕地之争最为有名。

“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南阳派”以《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争得不亦乐乎。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这要从当时的中国行政区域说起。东汉时期南阳是郡,相当于现在的省,并非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辖下的邓县,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故《出师表》中才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自叙,就相当于现代人说自己是哪个省的人一样。这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大师的论断。

两地之争,我并不在意。游览完外有山水之秀美,内有人文之深厚的千年古城襄阳隆中,我的这次旅行也完美收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