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诗会画画,莽撞人张飞:你们该不会真以为我是个铁憨憨吧

会写诗会画画,莽撞人张飞:你们该不会真以为我是个铁憨憨吧

首页战争策略三国莽撞人更新时间:2024-07-27

我们对张飞形象的了解,相信应该都出自《三国演义》吧。可是这里我们要声明的是,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是参考陈寿的《三国志》,你会发现关羽、刘备的形象和《三国志》记录是一样的。

在《三国志》里,记载刘备的形象是“大耳垂肩,双手过膝”,记载关羽的形象是“美髯公,相貌堂堂“。但是注意的是,陈寿虽然对刘备和关羽的外形描述已经很详尽了,但奇怪的是对张飞的外形却只字未提。

这也让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时候犯了难,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脑洞大开彻底放飞了想象力:反正也没有资料可以参考!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如此形容张飞: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若奔马。

这简直就把张飞描述成了一个现实版的钟馗。张飞的这种形象,后来又被戏曲添油加醋,增加了一张“黑脸”。红脸关公和小说有关系,那黑脸张飞可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不得不说张飞实在是太倒霉了,被罗贯中杜撰完了,还要被戏曲形象再杜撰一遍。黑脸张飞,纯属是出自艺术创作的想象。

但是我们还是想刨根究底问问:这个张飞存在过,那他到底长什么样呢?这个事,直到2004年才揭开谜底。

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了一个石像,这也给考察张飞外貌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个石像考证结果是唐代工匠为了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的地方专门雕刻的。

这块石像髋3米高4米,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没有胡须。这个张飞形象,和小说里的完全相反,不像一个铁憨憨,更像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张飞并不丑,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张飞的后人看出来,因为张飞的两个女儿,记载里可都是嫁给了后主刘禅的。能当上主公妃子,张飞的女儿一定长得好看,那这位父亲,一定也应该挺帅的。

另外受到影视形象的影响,我们一直都觉得张飞是一个只会说“俺也一样”得铁憨憨,虽然勇猛不假,但是无谋,也就是一腔热血忠贞不二。可是这是影视剧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并不是真实的张飞。

张飞的性格概括起来可以是这几个字:勇武过人,粗中有细,重情重义。所谓的莽撞人张翼德,可并不是一个莽夫。小说里对张飞的描述是有悖历史的。

我们看一个桥段:“张飞怒鞭督邮,刘备仁慈制止”。可这件事在《三国志》里不是这样的,实际情况是:

刘备当了按喜县尉之后,督邮来按喜县出差办公,刘备便去拜见督邮,可是碰了钉子,刘备大怒,冲进了督邮的住所,把他来了个五花大绑。并且要求“杖二百”作为惩罚。

所以你看,这事跟张飞有什么关系?关于这件事在《典略》里还有其他记载,不过不管哪种说法吧,这些记录里都跟张飞可是没什么关系,打督邮的都是刘备。

到了《三国演义》小说里,把本来大哥犯的错硬是安到了三弟张飞头上,张飞也实在是愿望。不过这事我们也能理解,毕竟小说中的故事,是建立在艺术创作的角度下编造出来的,像“夜战马超”“虎牢关前战吕布”等等,其实都是假的,只不过因为小说影响太大,让大家误以为这就是事实了。

咱们再看看张飞有多聪明。

在《三国志》里,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刘备从襄阳撤退,曹操派人追了一天一夜终于在当阳这个地方追到了刘备,刘备只好先行逃命,留下张飞带领20名骑兵断后。

在这种危急时刻,张飞做出了“拆当阳桥”的决定,带着这20个人把桥拆了!然后一人横矛立马站在河边,并且大喊:张翼德在此,可来共决死!

这一吼吓退了敌军,不敢上前,这才化解了刘备的危机。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更详细的描写,张飞命令士兵在身后树林里弄起尘埃,曹军以为是诸葛亮的疑阵所以才不敢轻易上前。最后曹操亲自赶来,张飞依然怒喝,邀敌来战,张飞一见敌军有退却的迹象,更有恃无恐,声如巨雷。结果吓得曹操身边的夏侯桀“肝胆碎裂,倒于马下”。

不过《三国志》对这件事的记载太简略了,实际上隔这一条河,张飞哪怕吼破嗓子曹军也不至于被吓住,真拿曹操的兵当草包了。曹军退兵的真正原因是害怕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但是万万没想到对面真的只有一个张飞带着20多个人。

从这件事也可见,张飞的计谋和胆识那可真不是一般人才有的。当然张飞突袭曹军的事也不仅有这一件。

张飞的勇猛和计谋说完后,我们再看看张飞的情操。在《三国志集解》里的记载,张飞还十分擅长写诗和作画,也是一位小有成就的书法家。

明代文献学家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写道:八蒙山山下有一石,石上两行隶书大字“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合,立马勒石。”据说当时以少胜多大败张合后,张飞非常高兴,于是以石代纸写下了这段文字。

在《三国志集解》中也认为这句话是张飞亲笔,这可和三国演义中刚猛憨直的张飞形象大相径庭了,我们一直以为张飞是个武将,只懂打仗。但没想到人家能文能武,还能当个儒雅绅士。

另外更夸张的是:人家还很可能是一个美男子。

其实最后我们要正视历史记载,我们一定要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传下来的文献也好故事也好,一定会多多少少有些变动。甚至可能一些故事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时候,已经和故事本身没什么联系了。

我们永远也猜不到,千百年以后,后人是怎么形容我们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