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韩非子·喻老》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
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此起彼伏,弱小者势必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所以各诸侯国的国君无不小心翼翼“经营”着自己的霸权,但有一个国君却是例外。
公元前613年,楚国的第五代国君楚庄王熊侣即位,这一年他还不到20岁。
这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在当时面临着极大的难题。
一方面,楚国一直与强大的晋国争霸,僵持不下,再加上一些个小的诸侯国和方国也跟着趁火打劫,常来*扰,楚国面临着极大的外患。
另一方面,楚国内部也是动荡不安,很多王公贵族蠢蠢欲动,楚庄王位子并不稳固,这是内忧。
面对内忧外患,楚庄王却做出了令人费解的举动,啥也不管,日夜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足足“颓废”了三年的时间。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不仅如此,他还下了命令“有敢谏者死无赦!”
可有人偏不怕死,一个名为伍举大臣,跑到楚庄王跟前,发出质问:“有鸟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
庄王则答:“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听闻楚庄王的回答,伍举心中便有了着落。
楚庄王纵情于声色犬马的这些年,其实就是在韬光养晦,考察忠奸。
随后,他将这些年来怂恿他作乐的奸臣全部处理掉,把不顾生死前来劝谏的忠良全部提拔上来。
由此,楚庄王得到了一个真心为国的强大治国团队。
在这个治国团队的协助下,楚庄王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多年努力,楚国日渐成为“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大国。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周王朝首都洛阳的南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并问周天子“鼎之大小轻重”。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
虽然“问鼎中原”的事件,以王孙满“在德不在鼎”的智慧应对而告终,但是这个事件却极大彰显了楚国当时国力之强盛。
从沉湎声色犬马的“昏君”到问鼎中原的霸主,楚庄王“蛰伏”三年,隐忍观察,韬光养晦,终成一代霸主。在他的带领下,楚国得以在乱世春秋的角逐中雄踞一方,逐渐发展为可与黄河流域文化并驾齐驱的荆楚文明。
编辑 | 王琳艳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