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苏卡不列”,你还会说哪个俄语单词呢?反正,up在学英语abcd之前,就学会说伏特加了!
所以这次,我们要做一个既严肃又好玩儿的系列,俄罗斯人为什么爱喝酒?
关于俄罗斯人和伏特加的梗,实在太多了。比如空军地勤喝不到酒,就偷喝防冻液;宇航员把酒藏在血压计里偷运上太空;莫斯科警察冬天要把酒鬼扛到室内,免得他们冻死。
喝酒的叶利钦
最能代表俄罗斯醉鬼形象的就是叶利钦。本来,苏联因为他的酗酒,是可以不用解体的。1991年12月8日,在签署苏联解体的法律文件《别洛韦日协议》前,叶利钦举杯庆祝,然后就醉了,在他摇摇晃晃回自己房间的路上,突然在楼梯上绊了一下,脑袋朝后倒了下去。可以想象,如果真摔了,搞不好会折断脖子。他这一挂,解体协议最起码也要延期签约。可惜关键时刻,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凯维,出于人道主义一把抓住了叶利钦,并把他扶上楼。
叶利钦当总统后,也因为喝酒弄出过不少笑话。最脱线的一次,他喝醉之后不见了,保护他的特工到处找人,最后发现总统脱得只剩下内裤,在大马路上和一个出租车司机聊天,还说是准备去买披萨。
所以说,俄罗斯人在外人眼中的典型形象,就是酒不离身,即使是那些无法在地图上找到俄罗斯的文盲,也知道俄罗斯人爱喝酒。
这算是一种刻板印象吗?可以算,但好像有点过时了。
2000年世纪之交,全俄罗斯舆情研究中心一份民调显示,在俄罗斯人民心中,谁最能代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俄罗斯?伏特加占据了榜首,击败了包括北极熊、俄罗斯套娃、AK47步枪在内的所有对手。在谈及俄罗斯未来面临的挑战时,只有大概10%的受访者提到了国家安全、经济危机、人权危机,大约30%的受访者提到了恐怖主义和犯罪问题。但是,居然有高达60%的受访者认为,酗酒是俄罗斯目前面临的最迫切挑战。
莫斯科街头醉汉
这是因为老百姓切身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普京刚上台的时候,他说过酗酒和吸毒每年夺走大约50万俄罗斯人民的生命,这简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当时,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只有59岁!大家想想这是个什么概念?男人活不到退休年龄!这个数字比加纳、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这种饱受战乱和饥荒的国家还要低。但是危害俄罗斯男性生命的,并不是营养不良和内战,而是伏特加。
当时的俄罗斯人,平均每年要喝下18升纯酒精。对比下同一时期的中国,人均一年才1.5升。18升几乎是世卫组织所认定的最高安全饮用量的2倍之多,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俄罗斯人每年要喝下180瓶伏特加酒,也就说,每天要喝下半瓶。这么大的量,难怪战斗民族喝酒全是“吨吨吨”的。而且这还是平均数,并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都喝酒的,社会上有相当数量头脑清醒的人滴酒不沾。这样算下来,那些酗酒的人喝得有多恐怖,可想而知了。
一项研究认为,伏特加酒对俄罗斯人健康的危害,远远超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艾滋病、结核病和癌症。
不过呢,这个已经是过去式了!经过普京大帝将近20年的努力,截止2020年,俄罗斯人每年消耗的酒精数量已经从18升下降到10.58升,大幅度低于立陶宛、爱尔兰、德国和法国,居然差一点就要跌出世界前二十。男性平均寿命也提高到68岁。看上去,战斗民族似乎戒酒成功了,而普京同志也达成了俄罗斯史无前例的成功——即,在推行禁酒令的同时,保住国家不亡国。要知道,此前,任何试图消灭伏特加的统治者,下场都不太好。尼古拉二世下禁酒令,结果沙俄灭亡;戈尔巴乔夫下了禁酒令,结果苏联解体。
不过,等普京退休了,俄罗斯人会不会重新拾起对伏特加的爱好,那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俄罗斯人这种近乎自毁的饮酒文化,背后隐藏着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光靠普京这短短20年的禁酒,就想要彻底根除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热爱,恐怕有点难。
所以,我们今天出一个全新的系列,描绘酒精在俄罗斯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深入的分析伏特加为什么会变成俄罗斯人的命根子?为什么世上这么多好喝的酒,俄罗斯人偏偏对无色无味的伏特加情有独钟?为什么俄罗斯人一喝伏特加就是吨吨吨狂饮不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去回顾神秘的“俄罗斯之魂”。
2019年10月6日,up在俄罗斯半月游的最后一天,风雨交加天寒地冻。阿婆把行李寄存在地铁站,然后去了莫斯科东北部的伊兹麦伊洛夫公园。中国人通常会叫它“一只蚂蚁”,这里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跳蚤市场。正当阿婆在给亲友们挑选旅游纪念品的时候,意外的发现集市边上有一个不太大,但建筑风格非常梦幻的伏特加酒历史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里面还重建了一个19世纪的小酒馆,深褐色红木板做的小酒桌,窗户上垂挂着镀金的装饰物,特别有氛围。他们还给参观者提供一份免费的伏特加酒品尝,可惜阿婆要赶飞机,实在不敢再喝醉了,只好放弃。以后如果有机会再去的话,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伏特加博物馆
博物馆的介绍墙上斩钉截铁的说:“杰出的历史学家威廉·波赫列布金无可争议地证明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伏特加酒,是1478年在克里姆林宫里发明的。”
阿婆回去以后查阅了一下这位波赫列布金同志,他的人生还挺传奇的,这里必须给他点排面。
波赫列布金这个姓放在俄语里,是一种传统炖菜的菜名。这不是本名,而是他老爹革命期间的化名。波赫列布金出生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孩子取弗拉基米尔或鲍里斯这种俄语常用名字,而是取了威廉,一个很像英语的名字。但他的父母绝对不是哈英分子,威廉(vilyan)的俄语拼音,其实是根据革命导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三个名字的首字母排列组合出来的。二战结束后,威廉·波赫列布金幸运的活了下来,从苏联红军退役,读大学,最后去了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负责烹饪史调查研究。这个工作倒是和他的姓挺搭的。但大家都懂,烹饪史其实算不上主流的历史学研究。本来,波赫列布金这辈子就是一个不怎么入流的历史学家。但是在80年代,他突然一下子变成了俄罗斯的文化偶像。
波赫列布金
起因,还得从反骨仔波兰那边说起。
著名的苏联红牌伏特加酒,畅销海内外,他家有一句祖传的、引以为傲的slogan:“只有产自俄罗斯的伏特加酒,才是正宗的俄罗斯伏特加酒”。乍一听,这不是废话吗?
但是1978年,波兰政府突然就伏特加这个名字的商业专用权和红牌伏特加的slogan,将苏联告上国际法庭。波兰宣称,伏特加起源于波兰而不是俄罗斯。
这件事还挺严重的。如果波兰胜诉的话,他以后就可以说:“只有产自波兰的伏特加酒,才是正宗的俄罗斯伏特加酒。”这对于苏联人来说,简直是一巴掌扇在了脸上,自家的伏特加酒文化要被别人抢走了,更何况背后还有让苏联获益颇丰的国际伏特加酒贸易。叔叔可以让,婶婶绝不可以忍!
大家是不是觉得波兰这事儿有点眼熟。你们是不是联想到了东亚某个国家了?大家一起打在公屏上!
但是,和大白菜起源于中国不同,无论是苏联还是波兰,手里都没有文献记录,没有白纸黑字可以令人信服的证明伏特加酒到底是谁发明的。
相传,当时苏联国营进出口联合公司寻求对口单位——苏联食品管理部中央蒸馏发酵司的帮助。大家别笑,人家是个正经部门,而且对苏联人来说至关重要,该司管着他们的命根子伏特加!
但是,中央蒸馏发酵司翻遍自己的档案文件,也找不到一页证明材料。于是政府部门转向专业的烹饪历史学家波赫列布金求助。
红牌伏特加
波赫列布金表示,找我就对了,咱历史学家,最擅长“解读”历史,编也能给你编出点东西来。4年后,也就是1982年,他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波兰人生产伏特加的时间,要比俄罗斯人起码晚个几十年。
波赫列布金考证出了一段非常传奇的故事。1478年,俄罗斯东正教会派出一队使者,出使意大利罗马和天主教廷搞外交。队伍中有一个名叫伊西多的希腊籍修道士,他在意大利偷偷学会了如何制作蒸馏酒。但是回到莫斯科后,伊西多被怀疑是个双面间谍。于是他就被关进了克里姆林宫的丘多夫修道院。这里插一句嘴,克里姆林宫可不光光是沙皇的宅基地,里头还有好几座修道院和教堂。
言归正传,伊西多被关进修道院后,这个小机灵鬼想尽办法要逃出去。他就在这个修道院里,根据从意大利学来的蒸馏法改进了一个蒸馏装置,然后利用修道院储藏的谷物,制造出第一批正宗的俄罗斯伏特加。接着他把酒偷偷塞给看管他的狱卒,把他们灌醉后趁机逃出克里姆林宫,逃出莫斯科,最后逃到了基辅。
根据波赫列布金提供的这个故事和有关证据,国际法庭做出了有利于苏联的判决。于是,红牌伏特加可以继续用他著名的slogan:“只有产自俄罗斯的伏特加酒,才是正宗的俄罗斯伏特加酒”。
克里姆林宫教堂
苏联解体后,波赫列布金出版了一本书《伏特加酒的历史》。和列宁、普京一样滴酒不沾的波赫列布金,在这本书里官方吐槽了俄罗斯人的酗酒陋习,他说:“如果某个人,没有在下午3点前或是午夜后喝酒,那他就不配被称为‘敬业’的酒徒。”
波赫列布金的死亡也非常的传奇。2000年3月26日,这天正好是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的日子,而波赫列布金在家中遭到歹徒袭击,凶手用一把长柄螺丝刀捅了他11下。直到几周后,尸体才被联系不上他的出版商发现。这个案子直到今天都没破获。人们对真正的凶手及*人动机一直没有停止过猜测。有人断言,波赫列布金是被一个一心复仇的波兰民族主义者*害的,因为他为苏联保住了伏特加酒的品牌,为俄罗斯节省了数以百万计甚至千万计美元的品牌专利费。
不过话说回来,大多数专业的历史学家都认为,波赫列布金的那个修道院故事纯属扯谈。一个被怀疑是间谍的人,按照古罗斯的传统,难道不是应该被关进地牢里,接受残忍的折磨吗?为什么反而关到修道院里,而且牢房里恰好还有可以用来蒸馏酒精的工具?为什么他还能接触到仓库的谷物?
所以,即便是俄罗斯自己的历史学家,在认可伏特加起源于俄罗斯的同时,也不赞同波赫列布金将伏特加酒的起源日期定为1478年,或者将伏特加酒的起源地定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或者将发明者定为某一个修道士。
那么,想要搞清楚伏特加的起源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就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一下全球酒类的发展历史。
古埃及人的酒
最早的酒精,是一种浓度相对较低的佐饭饮料,比如葡萄酒、蜂蜜酒和啤酒等等。最早的酒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我们中国人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就开始用大米、蜂蜜和水果作为发酵的原材料酿酒了;古埃及法老的随葬品中也有葡萄酒和啤酒。
这种自然酿造出来的酒,酒精浓度比较低,最高也只能达到15%。相比之下,标准伏特加为40%,这种浓度只有通过蒸馏才能达到。每本穿越小说中必不可少的酒精蒸馏法,就是将普通酒加热到高于78摄氏度,低于100度,这个温度正好超过酒精的沸点,但是又达不到水的沸点。于是酒精开始蒸发,留下水分、酒糟和杂质。接着,把蒸发的高浓度酒精冷却下来,装到另一个容器里,这就是蒸馏酒。伏特加酒、杜松子酒、白兰地酒、朗姆酒、威士忌酒这些现代欧洲酒类的诞生,都要归功于蒸馏法。
欧洲蒸馏烈性酒的发明地是意大利。13世纪时,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医学院开始研究如何从发酵葡萄酒的沉淀物中蒸馏出酒精来。起初,酒精并不是拿来饮用的,而是作为一种药品。
公元1290年,一个叫拉蒙·鲁尔的传教士,来到意大利北部的城邦热那亚定居。此人碰巧也懂得蒸馏酒精的技术,他在热那亚写了很多关于蒸馏法的文章。这些文章被一个叫阿纳尔德斯·诺瓦的医生注意到了。随后,两人合作撰写了一本书。阿纳尔德斯将蒸馏后得到的高度酒取名“生命之水”(aqua vitae)。这位医生堪称带货王,他写了很多书吹捧“生命之水”是一种奇妙的药,可以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等等。
这样的“神药”当然是人人都想要啦。于是“生命之水”成了热那亚的拳头产品,而且他们后来发现,随便什么便宜的水果或谷物都可以发酵,然后蒸馏得到酒精。
热那亚富商豪宅
当时的热那亚已经是一个海外贸易强国了。所以到14世纪,“生命之水”已经随着热那亚商人贩卖到欧洲各地,成为欧洲药剂师们的心头宝。这当中也包含了拜占庭帝国。热那亚人与拜占庭帝国是有联盟关系的,拜占庭允许热那亚商人在帝国境内进行免税贸易,还给了他们黑海地区的贸易垄断权。
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有一座港口城市名叫卡法,今天叫费奥多西亚。当时的卡法是个贸易集散地,市场上聚集了各种各样的货物,还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商人。热那亚人在这里卖“生命之水”,而这时还被蒙古人统治的俄罗斯人,则来这里卖金属制品、皮毛和奴隶。所以我们可以推测,毛熊们大概就是在这座港口第一次接触到“生命之水”的。很快,“生命之水”从克里米亚出发,向北穿过大片草原、牧场、森林,传到了莫斯科。但这时候的“生命之水”非常贵重,往往会陪着外交官一起开展国际外交任务。波赫列布金的书中也提到,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早期,来自卡法港口的热那亚大使,常常会在往返立陶宛的途中拜访莫斯科大公,而他们每一次到访,都会送上生命之水。
但这时候的俄罗斯人只会喝,还不会蒸馏。历史学家推测,很可能是公元1395年,蒙古军队洗劫了卡法港口,一批向北出逃的难民,带着蒸馏法的技术要点到达了莫斯科。根据欧洲传统,酿酒这活,一般都是在修道院*。所以说,莫斯科的修道院,特别是克里姆林宫里的修道院,的确很有可能接受了这一新技术。
伏特加
莫斯科的修道士们,很快就成功改造了意大利的蒸馏技术。发酵物换成了本地谷物,主要是黑麦和小麦,混合柔滑的本地泉水,最后得到了伏特加。正如红牌广告所说的,这种组合赋予了“俄罗斯伏特加原汁原味的特色口感”。
但是,上述说法都是历史学家根据历史资料进行的一种合理性推测,并没有非常实锤的证据。所以伏特加酒到底具体哪一年诞生的,到底是俄罗斯人还是波兰人先发明的,我们还真的无法得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
其实,何人于何时、何地发明了伏特加酒,这个问题远远比不上另一个问题更重要。那就是,为什么伏特加一进入俄罗斯就能扎下根来,可以在俄罗斯的历史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要知道,在伏特加出现前,俄罗斯并不是没有酒。
在俄罗斯国家诞生的故事里,酒的存在感特别高。东斯拉夫三兄弟: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存在于9到13世纪,是欧洲东部的一个强国,领土从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包括今天的乌克兰、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西部中心地带。这些领土大多是开国君主弗拉基米尔一世攻占的。
弗拉基米尔本来是信仰多神教的,但是到了986年,这种多神教已经比较小众,基辅罗斯被一大群一神教给包围了。弗拉基米尔放出风声,说他要选择一种一神教。众多邻居们一听可激动了,绞尽脑汁想让弗拉基米尔皈依自己的宗教。伏尔加河下游信仰犹太教的可萨人派使者来游说犹太教的好处;来自德国的天主教使者向大公讲述了罗马教廷的富有和庄严;但是他和代表拜占庭帝国、信仰东正教的希腊使者吵了起来。接着是来自顿河下游大草原、信仰伊斯兰教的保加利亚人到达基辅。他向大公宣传,根据伊斯兰教的信仰,所有虔诚的信徒,死后“性欲”都将得到极大的满足。根据俄国历史《原始编年史》记载:弗拉基米尔非常认真地听着伊斯兰教的宣传,和所有老色鬼一样,他对其中美女和纵欲的部分特别感兴趣,并反复追问。但是,当他听到伊斯兰教必须禁酒的时候,弗拉基米尔皱了皱眉头,说了一句注定要流传千古的话:“喝酒是罗斯人的乐趣,不喝酒,我们活不下去”。
弗拉基米尔一世
所以,为了酒,伊斯兰教,pass!
第2年,987年,弗拉基米尔带领基辅罗斯的臣民在第聂伯河中受洗,正式加入拜占庭的东正教,从此以后东正教就成了俄罗斯人的精神支柱之一。
不过呢,在基辅罗斯和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时代,俄罗斯人虽然“不喝酒不能活”,但他们还真算不上酗酒,要知道,当时所有欧洲国家都存在着严重的多的酗酒问题。这可能也是因为,在巴氏*菌法被发明前,低度的酒精饮料反而比牛奶、果汁和水更不容易变质,更安全。
那时候的俄罗斯人喝啤酒,穷人喝格瓦斯,格瓦斯是一种由黑面包或者是黑麦发酵成的低度酒精饮料;贵族们则从更温暖的地区进口葡萄酒。据到访莫斯科的威尼斯外交官回忆,俄罗斯人还有一种传统饮料——用蜂蜜发酵的蜂蜜酒,这种酒还挺好喝的,冰冻之后口味更佳。
但是,伏特加一来,立刻“君临天下”,秒*所有好喝的低度酒。如果说啤酒和葡萄酒是弓箭,那么伏特加就是大炮。
说实在的,伏特加既没有颜色,也没有香气,还没有味道,刚入口的时候就像在喝一口白开水,特别没感觉。
所以最近这几年,酒类生产商们一直在给伏特加酒添加味道,从覆盆子味儿、桔子味、巧克力味,到甜甜圈味儿、曲奇饼味,甚至还有邪教的培根味、熏鲑鱼味。这都是因为很多非俄罗斯人觉得喝伏特加,嘴巴里没味道。
美国人发明的培根味伏特加
俄罗斯作家维克多·叶拉夫耶夫很擅长自黑,他吐槽说:“法国人热爱白兰地酒的芳香,苏格兰人赞扬威士忌酒的浓郁,而俄罗斯人则会拿起没味道的伏特加酒一饮而尽,然后面孔开始扭曲,嘴巴骂着脏话,伸手去拿任何可以缓解酒劲儿的东西。对俄罗斯人而言,伏特加酒带来的酒劲更重要,酒的味道如何是无关紧要的,你也可以将伏特加酒注射进血管里,这样做和喝下去的效果是一样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俄罗斯人无法抗拒伏特加酒的诱惑呢?
一些传统的解释说,这是俄罗斯人的天性,他们的DNA里天生就有酗酒因子,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种族主义了。
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地理原因。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一般爱喝烈酒,这可能是因为烈酒可以在极寒天气下促进身体的血液流动。这种说法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阿婆亲身体验过。9月底的莫斯科,暴风雨雪之下,穿着中国南方能买到的最厚的羽绒衣,依旧冻成一条狗。然而一口闷下30毫升伏特加后,感觉一团火从喉咙烧遍全身,太tm暖和了!
但是,比俄罗斯更冷的芬兰和北欧,虽然也喝伏特加,也不像俄罗斯人这样全民酗酒啊!
所以,阿婆这里要提出一个观点。从伏特加传入俄罗斯后,整整4个多世纪,直到苏联成立,甚至在苏联成立以后的部分时间里,统治阶级特别是沙皇和封建地主,一直在有意识的培养人民酗酒的习惯。
上过历史课的小朋友都知道,沙俄时期俄国实行农奴制度。农奴从地主手中分得一块土 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此外,农奴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很少有农奴可以离开自己的村庄到外面去,农奴也不能更改他们的居住地。
俄国农奴
当时,每一个村子都至少有一个酒馆,领主们就通过酒馆来榨取农奴手中剩下的收入。法律甚至规定,任何非法私自酿酒,或者以其他形式破坏酒馆利润的人,会受到极其严重的惩罚。
在16世纪伏特加被推广以前,这些乡村酒馆提供的都是传统的发酵饮料,比如啤酒、蜂蜜酒和格瓦斯酒。
但伏特加出现后,地主们就意识到这种酒所蕴含的巨大盈利潜力。伏特加酒的蒸馏技术非常简单,成本也低。生产伏特加酒所需要的全部工具,就是一个简单的蒸馏室。用一个火炉来加热发酵的酒浆,还有几个桶来收集凝结的浓缩酒精。而所需的原料只有两样:水和黑麦。这两样哪里没有啊。地主完全可以让他的农奴来采集这些原料,人力成本约等于0。而这些原料所转化成的最终产品,又可以用百倍于原材料的价格,卖回给农民。
酒类历史学家鲍里斯·罗西奥诺夫说,伏特加制作起来是如此简单,等到了19世纪工业蒸馏的技术进步后,伏特加酒变成了世界上最便宜的酒。
不过这是后话了,让我们先回到16世纪。当时俄国正在开展一场农业技术革命,在谷物轮作上采取了三田制,极大地提高了谷物产量。但地主们该怎样处理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呢?卖掉?突然增加这么大的供应量,肯定会导致价格大幅降低。运的远一点卖掉?运费还不够赚的呢!毫无疑问,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蒸馏法将多出来的黑麦、小麦,制成伏特加,商品价值高而运输成本低,而且不同于葡萄酒或啤酒,伏特加酒永远不会腐败变质,可以长期储存,于是,伏特加贸易一下子红火起来。
传统的俄罗斯蒸馏工具
但是,这个时候的农奴们还喝不上伏特加。他们非但不酗酒,而且还不能经常喝酒。因为除了少数节日以外,农奴们才是真正的007,整天忙于辛勤耕种,饮酒只是他们偶尔才能进行的一种奢侈享受罢了。
事实上,在俄罗斯有沙皇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的饮酒文化是这样的:大家长时间保持节制,偶尔在重大节日上才会放纵醉酒一回。
但这一切,都被一个年轻的沙皇改变了,是他发现了伏特加酒巨大的税收潜力。于是他*一手,从此彻底改变了俄罗斯的国运。
他是谁呢?我们下期公布答案。
好啦,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别忘了一键滴滴滴,我们下期不见不散那。
参考文献
《伏特加酒的历史》 威廉·波赫列布金
《伏特加政治》 马克·劳伦斯
《伏特加酒之歌》阿斯塔菲耶夫等
《俄罗斯史》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
《俄国人》赫德里克·史密斯
<Alcoholic Empire> Patricia Herlihy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Alcohol in Russia > Aleksandr Nemtsov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