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顶尖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20年后将取代人类主导战场

美顶尖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20年后将取代人类主导战场

首页战争策略隐形终结者A更新时间:2024-06-30

科特说:“人工智能的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出于充分的理由一直面临质疑。人工智能是未来,而且将永远是。它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神经网络已经被重新命名为‘深度学习’。”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英国《纪事报》网站10月12日发表了凯蒂安娜·郭的题为《美顶尖军事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战场将是人类真正的战场》的报道。

据美国一位顶尖军事科学家称,在地面部署全副武装的人类士兵的概念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网络科学部门负责人亚历山大·科特10月12日在信息安全应用机器学习大会上说:“我们必须逐步接受一种激进的观点,即我们人类将仅仅是智性存在的一种。”

报道称,科特预言了一种反乌托邦式的未来,届时人类战士将与以机器人、传感器、智能武器、自动驾驶汽车和可穿戴式小工具的形式存在的智能主体共享战场。这些技术如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未来它们将变得智能化程度更高,并且能够利用机器学习软件自动获取新信息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做出决定。

科特说:“这一切即将到来,并将在20年后成为现实。人类将变得越来越少见,我们将对此习以为常。”

他宣称,与此同时,网络战正愈演愈烈,外国对手正在攻击国家电网、银行和其他私营实体。这一未来为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和反击来袭攻击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科幻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机器人

科幻电影《我,机器人》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报道称,科特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一把‘三刃剑’。人工智能将是攻击的目标、实施者和防御者。人类可能将是网络世界中最无效、而且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

相反,科特预测未来大部分防务工作将由人工智能主体完成。自主智能体将积极巡逻计算机网络,能够比人类更快地发现一切异常活动,并在不把人从床上叫醒的情况下摧毁敌方的恶意软件。

报道称,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正致力于这类项目的研究,尽管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尚不足以令科特的设想变成现实。

艺术家绘制的未来机器人作战场面

科特说:“人工智能的前途不可限量,而且出于充分的理由一直面临质疑。人工智能是未来,而且将永远是。它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神经网络已经被重新命名为‘深度学习’。”

报道称,科特对记者说,虽然今天的深度学习技术不能或不会被用来制造真正的智能主体,但是他仍然对通用人工智能是可能的这一点充满希望。

他说:“在两点之间找到最佳路线的问题曾经被认为是一个人工智能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不下数百篇。现在,这个问题利用GPS解决了,这不再是一个人工智能问题。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深度学习。”(编译/张琳)


【延伸阅读】英媒:*人机器人与现代战争密切相关 要求取缔或为时已晚

参考消息网9月8日报道 英国《卫报》网站8月22日发表了题为《我们不能取缔*人机器人——现在为时已晚》的报道。

对于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发出的取缔“*人机器人”的呼声,有一种回应是:你们为什么没有早些想到这一点?

在呼吁制定这方面禁令的116名专家当中,包括像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他们说:“让我们采取行动的时间不多了。一旦潘多拉盒子被打开,就很难再关上。”但是或许这样的系统早就存在,比如由英国BAE系统公司研发的“雷神”隐身无人战机,或者由三星公司制造并被部署到韩国边境的SGR-A1无人哨戒机枪。自动坦克也在筹划之中,而人类对于会造成伤亡的无人机的控制正在变成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

不过从本质上讲,自从机器人问世,*人机器人就伴随我们左右。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创作的科幻剧本《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让我们第一次拥有了机器人这个词。他笔下的人形机器人反抗并屠*人类。从那以后,机器人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从赛博人到终结者。关于机器人的故事很少有好的结局。

甚至很难不在机器人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背景下去思考马斯克和与他一道发声的人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即便人类最终的命运没有面临威胁,我们也知道其中的某一台机器会出现故障,产生像《机械战警》中Omni公司的机器人警察所制造的那种混乱。

这似乎让一个极为严肃的话题变得过于轻松。这些故事尽管引发了人们深层的恐惧,说到底不过是娱乐。不过,让这一讨论的焦点最终集中在机器人技术有好有坏上,进而暗示只要我们避免坏的技术,就会天下太平,这样的方式未免过于简单。

这个问题要更为复杂。一方面,这涉及更广泛、也越来越紧迫的机器人道德规范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也关乎现代战争的本质。

我们如何让自动技术系统既安全又遵守道德规范?避免机器人给人类造成伤害是阿西莫夫在小说《我,机器人》中所探讨的主题,这本科幻小说短篇集对后世影响巨大,以至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如今有时几乎与牛顿的三大定律一样重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阿西莫夫的小说主要是关于这些出发点良好的定律如何在一些情况下遭到破坏的。

无论如何,道德问题不能简单地被当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哈拉里指出,无人驾驶汽车需要一些行为准则来确定在面对不可避免并有可能致命的碰撞时应该怎样做:机器人应该去救谁?哈拉里说,或许我们会得到两种模式:利己主义(把驾驶员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和利他主义(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人权观察”组织2012年的一份关于*人机器人的报告带有些许科幻色彩。报告说:“将害怕的平民与具有威胁性的敌方战斗人员区分开来,需要士兵了解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是机器人办不到的事情。”此外,“机器人不能受到人类情感和共情能力的约束,而这种情感和共情能力会对*戮平民的行为起到重要的阻止作用。”但是前面的说法是在表达一种信仰——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机器人在作出评估方面难道不比用直觉去判断的惊恐的士兵更胜一筹吗?至于后面的说法,给人的感觉是:有时的确如此。但是另外一些时候,身处战区的人也会肆意强奸和屠*。

这样说不是要反驳报告对于自动机器人士兵的恐惧,我本人也同样对这样的前景感到害怕。不过,这让我们又回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上,这个问题无关技术,而是关乎战争。

目前我们对于战争伦理的看法已经带有强烈的随心所欲的色彩。“人权观察”组织的报告说:“使用完全自动的武器带来了问责方面的严重问题,这会破坏在平民保护方面的已有手段。”这样的观点不假,但是只要核武器在国际范围内是合法的,这种说法在道德伦理上就站不住脚。

自动化军事技术的问题与不断变化的战争性质本身存在密切的关联,在恐怖主义和叛乱活动频繁的年代,战争不再有开始或结束,也不再有战场或军队:正如美国战略分析家安东尼·科德斯曼所言:“现代战争所带来的教训之一是,战争不再能称之为战争。”不管我们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战争都不会再像诺曼底登陆。

古往今来的战争无不在使用当时可以获得的最先进的技术;“*人机器人”也不例外。潘多拉的盒子随着炼钢技术的出现而被打开,或者打开得更早(而开启它的几乎从来都不是女性)。可以肯定,有人从中得到了好处。

我们务必克制自己要铸犁为剑的冲动,不过让国际武器贸易行业不要制造*人机器人就如同让饮料制造商不要制造橙汁。(编译/李凤芹)

英国“雷神”隐身无人战机

(2017-09-08 00:14:02)


【延伸阅读】终结者不是科幻:美军“*手机器人”或改变战争

美军士兵正在部署作战机器人

参考消息网12月11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2月5日发表题为《说说你身边的冲突:机器人战争》的文章,作者为前澳大利亚陆军高级军官巴库斯·菲尔丁,全文编译如下:

在冲突中使用*伤性机器人是大势所趋。一旦成真,它将给战争方式带来巨变。关于如何开发和运用这种能力的讨论已经开始。

机器人总体上变得越来越小巧、智能、便宜且无所不在。*伤性机器人越来越具有致命性和识别力。自主程度将是机器人在冲突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推动力,它可能会分为三代:半自主型、有限自主型,最终是全自主型。

半自主型(使用机器人*人,但由人来做决定)已经存在了十年。由于技术和成本因素,半自主型到目前为止掌控在国家手里。此外,把高层决策者定为目标逐渐被认为是合理、有效的策略。军队用无人机、飞机、导弹,偶尔还有特种部队突袭进行“定点清除”已变得司空见惯。随着*伤性机器人激增,由于其低造价、低风险,它们会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执行这种任务。

非国家力量似乎准备通过给现成的商业性无人机加装遥控炸药来加入这场竞赛。这种装置可能会在机载摄像头的引导下找到它的既定目标。

半自主型*伤性机器人着眼于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由负责做决定的人来动用*伤力量——这是各国通过《日内瓦公约》予以的约束。很多非国家力量无视这种区分,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形下使用*伤性机器人,这可能会首先在有限自主型机器人上面表现出来。

全球定位系统(GPS)对于这种能力的实现至关重要。由于全程无人参与,机器人将得到授权或者说按照编程做出*戮“决定”。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将不那么重要。选定目标的依据就是特定时间在特定地方的人。有限自主型*伤性机器人需要的监督较少,似乎比半自主型具有更大的作战灵活性。

有限自主型*伤性机器人对于那些谋求制造大量人员伤亡从而将其“恐怖效应”最大化的非国家力量和非正规军尤具吸引力。最先出现的可能会是经过非国家力量改装的商业性无人机和其他机器人。再往后,国家授权生产的*伤性无人机的仿品会变得更为普遍。

有限自主型*伤性机器人还对国家具有战术用途。随着这一代机器人的能力增强,机器人将根据“特色行为举止”来确定重点目标。这一代机器人可能还会看到反机器人机器的出现,它们的任务是找到并摧毁*伤性机器人。

全自主型*伤性机器人将完全自主地*死指定战斗人员。从1984年上映的电影《终结者》可以想象出这一代机器人的巅峰,但在现实中,全自主型*伤性机器人更有可能采用功能形态而不是人形。

用来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技术在目前还难以想象,它很可能会包含光觉、磁性和爆炸烟雾感应器再加上生物特征数据库和行为规则系统。鉴于这种系统的成本,率先运用这一代机器人的可能会是国家。非国家力量不大可能用得起全自主型*伤性机器人。不过,在近期内,这些群体可能使用依靠商业性技术建造的*伤性机器人。正是在这方面,国家急需采取反制措施。

更多“机器人”相关新闻,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参考消息”(ID:ckxxwx),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还有会员福利等着您哦。

(2014-12-11 08:16:00)


【延伸阅读】机器人战争时代!美军建覆盖三军无人作战体系

长期以来,美军在无人作战系统领域始终保持着投资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领头羊地位。尤其是近年来,美军各类新型无人作战系统频频亮相,已经成为其先进武器装备发展的一大亮点。随着无人作战系统的装备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担负的任务范围越来越广泛,无人作战体系正在成为美军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军正在建立覆盖三军的无人作战体系

在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上,美军因其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强劲的实战需求,正在逐步形成包括无人机、无人舰艇和无人战车等先进无人系统在内的三军立体化无人作战体系。

在美国空军方面,构建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新型空中作战体系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据英国《每日邮报》和法新社今年4月15日联合报道,美国空军计划于2018年开展F-16武装无人机与F-35联合攻击机的协同作战测试,其属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于2015年展开的“忠诚僚机”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旨在将第四代战斗机进行无人驾驶改装,并将其与第五代隐身战斗机进行配对,使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驾驶员可以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形成类似有人机与有人机之间的“长机”与“僚机”的战术格局。根据设想,在危险的作战环境下,无人机将飞在有人机的前方,用于定位和追踪目标,从而避免将有人机的飞行员暴露在敌方对空火力下。在必要的情况下,有人机的飞行员还能够向无人机发出向目标发射弹药的指令。

在美国海军方面,打造由无人舰艇和无人机构成的新型无人化海空作战体系是其主要举措。今年4月7日,美军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为处于测试阶段的无人驾驶军舰“海上猎手”号举行洗礼命名仪式。该型无人驾驶军舰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发,总长度达到40米,使用时无需任何人进行远程遥控,可在海上自行连续航行两到三个月,以追踪敌军潜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表示,“这是一个转折点,即美军首次拥有具备跨洋能力的全机器人战舰。并希望5年内在西太平洋海域和海湾地区能够部署‘无人驾驶’军舰舰队。”

同时,美国海军已经于今年4月将首个无人机控制中心安装到航空母舰上。此控制中心将主要用于操控仍处于研发阶段的MQ-XX无人机,该型无人机是美国海军首款舰载无人战斗机,可执行空中加油和侦察任务。整个装配计划将在2022年全部完成,届时所有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舰都将具备操控舰载无人机的能力。

在美国陆军方面,开发新型无人战车是未来陆战场无人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27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与数家国防承包商和研究机构签订了8项合同,计划共同开展地面X战车技术项目,以打造新型无人驾驶战车GXV-T。

根据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要求,新型无人驾驶战车将更加轻便,以具备更快的行驶速度,且能够适应95%的地形。同时,新型无人驾驶战车还配备有全方位视野的封闭式座舱,不仅自身具备超强的侦察外部环境能力,还能够躲避敌方侦察,甚至具有反导能力。据悉,未来美国陆军步兵排将由8辆战车组成,其中有人战车和无人战车各占4辆。

智能化和集群化是美军无人作战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充分发挥无人作战体系的威力,美军不但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常规作战领域,还以新技术、新理念开发全新的无人作战概念。其中,智能化和集群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发展方向。

首先,无人作战系统的智能化作战主要体现在其自主程度上。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早在2014年1月发布的《20YY: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好准备》报告中就曾强调,在一个新的时代里,无人和自主武器系统将在未来战争中扮演核心角色。特别是2015年6月22日,美国空军发布了由时任首席科学家麦卡·恩德思蕾完成的自主技术科技规划文件《自主地平线:美国空军中的系统自主性——通往未来的道路》,提出了为美国空军作战行动发展自主系统的具体指导,为未来美军无人自主空中作战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15年4月22日,美国X-47B舰载无人攻击机成功完成自主加油试验,这是该型无人机在继完成舰上弹射起飞、拦阻降落、与有人机轮流着舰后,取得的又一项重大进展,更是无人自主作战系统实用化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大幅提升无人作战系统的自主作战能力。正如美国空军现任首席科学家格雷格·扎卡利亚斯近日接受“侦察勇士”网站记者采访时所说,“在情报侦察监视方面,智能化程度会大幅提高,你会看到下一代无人驾驶飞行器的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或许还具备隐身能力。你会看到它们配备更多武器、电子战装备、反制技术甚至机载激光去配合战机行动。”

其次,无人作战系统的集群化作战是以数量优势弥补单一平台功能或能力不足的一种新型作战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传统昂贵的大型有人作战平台分解为数量更多、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的分布式无人作战平台。2月,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军要建立一支小型无人机群,其大部分零件由3D打印机制造。

同时,新美国安全中心的20YY未来战争计划负责人保罗·沙雷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设想,即“成本低廉的机器人‘蜂群’可能制服敌人,渗透他们的防御系统,在战场上,他们比载人系统更为协调、更为机智而且速度更快。”而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美国陆军训练与教育司令部的无人机项目主任称,美国陆军部正在构思一种把未来战场上所有无人驾驶飞机系统联结到一起的“生态系统”构架,这将成为构建空中无人作战集群的纽带。

无人作战体系成为美军实战与威慑的重要手段

从现实与未来的角度看,美军依托各类先进无人作战系统构成的无人作战体系将在其全球作战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支撑美国全球和地区战略的重要技术手段、威慑方式。

在实际作战中,美军对无人作战系统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深。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于“定点清除”的精确打击。据美国空军数据显示,2015年在阿富汗境内展开的空袭行动中,通过无人机投下的炸弹数量首次多于常规战斗机,而且这一比率还在上升,从而凸显了美军作战对无人机日益依赖。特别是在阿富汗这一特殊战场,随着美军计划从阿富汗撤出尽量多的官兵,以及为阿富汗地方部队提供更多支持,无人机极有可能成为支撑美军阿富汗战略的重要手段。而据西班牙《世界报》3月13日报道,在针对“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等恐怖组织的空袭中,经常出现无人机的身影,而这正是美国通过无人机进行的外科手术打击。

二是用于地面的危险爆炸物排除。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至今累计使用了超过8000部各类无人地面系统,以用于进行可疑对象识别、清障、定位和排除简易爆炸装置等。随着美军不断削减战场上的人员数量,各类无人作战系统的数量和应用范围只增不减。

而在战略层面,向热点地区和重点关注地区部署先进的无人作战系统则成为美军展示实力、炫耀武力的重要方式。4月29日,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刊发的题为《为什么说无人水下航行器可能加剧南中国海紧张局势?》一文中称,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日前在正航行于中国南海地区的“约翰·斯坦尼斯”航母上视察时宣布,美国已接近于部署“各种新型无人水下航行器,重要的是,它们能在载人潜水器所不能作业的浅水区域执行任务”。该型水下航行器不但可用于收集情报、监视和侦察,还可以用于跟踪敌方潜艇,甚至还能发射导弹和无人机。在南海局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美国以先进无人作战系统干涉我国南海地区事务的意图极其明显。

美军的无人三体船“海上猎手”号

(2016-07-15 09:08:00)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舰艇、智能化、集群化、无人作战系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