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年的一天,中国南方的海岸上,浊浪滔天。泥黄色的海浪拍击在岩石上,溅起数丈高的浪花。突然,从风浪中钻出一艘小船,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蹒跚着从船上一跃而下,在故国土地上长跪不起。
死里逃生,他格外激动。因为他的身后的茫茫大海,已吞噬了十万蒙古大军,他是为数不多能逃回来的幸运儿。
他叫于阊,一年前他是大元征日部队的一员,而后被俘成为日本人的奴隶。半个月前,他趁日本人不备抢得小船,孤身入海,经过半月漂泊才回到中国。他的出现,让征日部队全军尽墨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一时间朝野震动。
“十万之众,得生还者,仅三人耳。”(《元史·日本传》)
去时坡云遮月,来时干戈寥落。
蒙古大军,当时地球上最为强大的军队。根据史料考证,在它的铁蹄之下,有40多个国家被毁灭,2亿人惨遭屠*。
那为何在东瀛岛国,这支劲旅被终结了“不败神话”,落得折戟沉沙的下场?有人认为是一场海上突然卷起的“神风”毁灭了元军舰队。但“神风”真的有那么神吗?
蒙古铁骑折戟沉沙
“黄金家族”的黄金之梦蒙古的“黄金家族”,血液里都流淌着征服和掠夺的基因。
“男子最大的乐事,在于压服乱众和战胜敌人,将其根绝,夺取其所有的一切,迫使其结发之妻痛苦,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以侍枕席。”成吉思汗曾经如此直白地鼓动他的部下。
“天下土地广大,河水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占领国土。”
对于当时蒙古人来说,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们扩张的步伐,像日本这样的区区岛国,他们更是不放在眼里。
蒙古军队攻打西夏都城中兴府
一、“遍地黄金的宝岛”
日本资源贫瘠,跟土地丰饶、物产丰富等形容词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真正让蒙古人不惜远涉重洋的,是那些传说中的金银珠宝。
在唐朝之前,日本在世人眼中还是个荒凉落后的国家,它的人民野蛮粗暴,过着艰苦鄙陋的生活。
但自公元8世纪,日本北部发现沙金,并连续出口了400年之后,该国就成为了“流淌着奶与蜜之地”。
在唐朝,日本使臣年薪约为五公斤黄金;长安城里,日本留学生挥金如土。甚至有人传言,在这个国家猴子佩戴的项圈都是黄金做的。
13世纪,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
“他们拥有极其大量的黄金……该国国君的王宫金碧辉煌,蔚为壮观,整个王宫的屋顶都用金箔覆盖……殿堂的藻井也同样是用黄金建造的,许多宫室内都摆放着厚重的纯金案台,窗户也用黄金装饰……这座岛上还盛产珍珠,色泽粉红,形状圆润,个体很大……这座岛上还盛产宝石。”
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中,日本简直可被称为黄金之国。岛国日本在因长年征战不休而捉襟见肘的蒙古人眼中,简直是闪着耀眼光芒的钱袋子。
对元朝颇为熟悉的马可波罗因此预言:“如此遍地黄金的宝岛,必然令当朝大汗忽必烈欲征服和吞并之。”
踌躇满志的忽必烈
二、战前准备
1272年前后,元朝两大战争均接近尾声。
在中国南方,元军从青藏、云南、中原三个方向合围,一步步将南宋逼向广东崖山的绝地。
在朝鲜半岛,蒙古镇压了三别抄之乱(三别抄之乱指的是1270年至1273年间高丽武臣政权余党三别抄军的抗蒙战争),高丽蒙古战争即将结束。
那些南宋以及高丽的降兵,成为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全部*掉显然不可能,*人诛心,忽必烈显然不敢背上暴君恶名;编入元军正规部队,管控成本太高;让其解甲归田,那搞不好就是“聚起来一团火,散开去满天星”。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但若要东征日本,这些降兵恰好是现成的优良兵源。于是元朝在朝鲜征发民夫造船,并召集水手和兵士,并在中国特地将十万南宋降兵整编为“江南军”。
高丽人告诉忽必烈,跨洋进攻轻而易举:日本位于高丽之南,南宋之东,如自高丽南部前往日本,顺风可朝发夕至。
于是,打着“追灭南宋移民,防止他们借助于诸国兵力图兴复”的旗号。在遣使和谈无效之后,1272年忽必烈派遣4万元军*向日本。
对马海峡
装备比较:来自“地表最强”的降维打击洲际战争胜利者与“村战”夺魁者之间,本不具备可比性。无论从装备还是战术上来说,元军都本应全面碾压日军。
双方武器装备水平相差很远,甚至可算是冷热兵器的对决。
蒙古骑兵
一、元军装备:压倒性优势
元军在当时几乎是打遍地球无敌手的存在,其装备无疑是顶尖水平。
1、火器
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该炮由西域回回人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人所献,后被元军直接应用在襄阳战役中。
作为巨型配重投石机,回回炮所用弹石重达150斤,射程近400米 ,落地时砸地深7尺。“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在回回炮的声声怒吼中,襄阳守将吕文焕自知不敌,立马打开紧闭5年的城门,向元军献上了自己的膝盖。
而后,元军配备了名为震天雷的热武器,使回回炮的攻击力又上了个新台阶。《元史刘整传》记载:“元军丞相伯颜,令善水者断木沉索,督战舰趋城下,以回回炮击之,而焚其栅。”一炮下去,整个城门栅栏都被烧光了。《蒙古袭来绘卷》中描绘说:“元军发射出的盛有火药的铁罐,向日本武士飞来,爆炸后冒出黑烟和闪光,伴随震耳欲聋的巨响,日本武士慌乱,人马死伤甚众。”
火箭:在冷兵器时代,火箭的威力是很惊人的。整个欧洲,在使用火器之初,经常出现城防未破,而守军军心涣散弃城而逃的情况。所以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日本军队而言,产生的心理震撼尤为巨大。《愚童训》中写道:“(元军)敲锣打鼓,纸炮铁炮齐发。其声震天,日本之马共惊、失进退。(武士)控马却忘*敌。”
火箭
2、远程武器
弓箭:蒙古复合弓通常用桦木制作主干,并将其与水牛角或岩羊角用动物或鱼鳔制成的胶粘合而成。蒙古弓较为长大,需要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
这么强力的弓,不但射程较远,射击周期也比较短,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穿透日军的大铠。更要命的是,元军往往还会搞生化打击,在箭头上涂毒,中箭者即使没有当场一发入魂,不久后也会毒发身亡。
元军弓矢的有效射程可达300米,远超日军弓矢的100米。
蒙古弓箭手
3、近战武器
蒙古军善使弓箭,但贴身短打也绝非其弱项。蒙古骑兵随身携带近战武器比较多样,有马刀、长矛、狼牙棒、战斧等。
长兵器:以长矛、狼牙棒、战斧等为主。蒙古骑兵所使用的长矛至少有两种,一种锋利坚硬,借助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可轻松刺穿重甲;另一种则带有倒钩,在骑兵对战时,蒙古骑兵一把就能将对手扯下马来。
而狼牙棒和战斧则简单粗暴,对重装骑士或者重装步兵尤为好使,一锤下去可以直接将之秒*。
短兵器:主要是马刀。马刀,一般适合收割人头。蒙古马刀在形制上“效回回样”,更接近于伊斯兰弯刀,即有名的波斯圆月弯刀。这种刀,有较大的弯曲度,适宜冲锋时反复劈砍,能够化解部分冲击力,不会被铠甲反弹导致脱手,砍下去也不易卡住。这样突入敌军步兵方阵时,就如砍菜切瓜,省力轻松。
4、铠甲
蒙古骑兵的铠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防护力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所穿的板甲锁子甲,但胜在轻便、灵活,易于长时间保持战斗力。
此外,蒙古骑兵的铠甲穿戴体验好,不像铁质铠甲那样每逢严寒酷暑穿上便成为令人难以忍受的“酷刑”,无需像日本武士穿上铠甲后还得时不时用军扇扇两下降温。
蒙古重骑兵单兵装备
二、日军装备:劣势的反击
作为岛国,古代日本很少与他国进行全面战争,军队武器装备发展滞后,明显比蒙古军队要差上一个档次。
1、火器
无。
2、远程武器
镰仓时代,弓箭是战场上的主要武器,武道即是指的弓矢之道,最优秀的武士也被称作“弓取”。
武士们使用的多为“三枚打弓”形式的早期复合弓。这种弓是在竹木弓的基础上,在弓身内外多附上了一层竹片。为防止开裂,弓身上涂了油漆。弓身涂漆后,再用白色的细藤条卷起,称为重藤之弓。
这种缠藤弓,射程较近,约1、200米,且过长的箭支也延长了射箭周期。
江户时期 重藤の弓
3、近战武器
长兵器:以大太刀(野太刀)为主。大太刀是一种长度在1.5米以上的弯刀。骑兵一般单手持握冲击,也能挥舞斩击。
当时日本士兵普遍装备藤甲,所以大太刀的设计宗旨是能砍开藤甲,而非铁甲。在中国,与大太刀同期的唐刀已被淘汰,因为一把制作精良、削铁如泥的大刀十分昂贵,远不如一把制作工艺简单但更重的武器(如狼牙棒、大锤、战斧等)性价比高,且破甲能力也差于后者(在使出同等力量的情况下,质量越重的武器伤害越大)。可以说,与元军的狼牙棒相比,大太刀至少要落后一代。
而武士随从所使用的薙刀,威力还要更差一个档次。
足轻步兵虽使用长枪,但因武器简陋而威力不足。且当时日本步兵远不及骑兵受重视,大多是坐冷板凳被限制使用,有时连上场机会都没有。
短武器:以小太刀为主。小太刀的整体长度一般在60-75cm左右。其主要功能跟马刀相似,也用于冲击步兵。据说每一位镰仓武士都是使用双小太刀的高手。但跟元军马刀比起来,其弧度明显不够,因此*敌效率肯定也远不如元军马刀。
野太刀和小太刀
4、铠甲
镰仓时代,武士主要穿戴大铠。大铠的主要构造包括兜(胄盔)、大袖、旃檀板、鸠尾板、草摺、脇楯等。大铠除用竹木制作外,重点部位也采用铁制材料,一套完整大铠的重量要超过30公斤,因此防护性较强,距离远一点,元军弓矢就无法将之穿透。
但大铠也有明显缺陷:缺乏柔韧性、笨重,让武士仿佛是被装在盒子里,严重影响了上下马时的灵活度。
镰仓时代的日本武士
战法比较:大兵团作战VS一骑讨元日双方,在作战方式上也有天壤之别。
在日本史料《八幡愚童训》中,作者(一名僧侣)惊讶地记叙:在一场“日本式战斗”中,武士的首要任务是寻找有价值的敌将,然后展开一对一的搏斗;而“蒙古人的战斗”居然是排成方阵一拥而上,凭数量优势将敌人歼灭。
一、元军:大兵团协同作战
与主要对手相比,蒙古军队通常规模要小一些。其中蒙古征服波斯的军队规模最大,人数不到24万。后来用来征服俄罗斯、东欧以及中欧地区的军队也没超过15万。
战术战法,是蒙古军队的核心竞争力。
典型的蒙古军队中大约有百分之四十是从事突击行动的重骑兵,百分之六十是不断用弓箭射击的轻骑兵。
标准的蒙军战斗队形由五个横队组成。各横队之间相隔很宽的距离。前两个横队为重骑兵,其余三队为轻骑兵。当敌军部队越来越靠近时,位于后面的三列轻骑兵便穿过前两列重骑兵之间的空隙向前推进,向敌人投射标枪和毒箭。接着,前两列重骑兵有序向后撤退,轻骑兵紧接着依次退后。轻骑兵一边撤退,一边还回头射击跟随的敌人。这样重复退上几次,直到敌军接近溃散,重骑兵再发起最后冲锋。
——在战术层面,这被叫做“安息战法”。也被很多电脑玩家称为RUN AND HIT,即走砍。
众多战斗横队,又隶属于许多大致平行的纵队,这些纵队排成很宽的一条阵线向前平推。一旦遇敌,中心纵队指挥各个横队作战同时,其他两侧纵队继续前进,迂回绕向敌人的侧面和背后,迫使敌人后退以保护其交通线。蒙军随即乘机逼近,使后退的敌人陷入混乱,并将之分割包围,直至歼灭。
——在战略层面,这是一种穿插合围。通过大部队进行大穿插大迂回,将敌人彻底包了饺子。
靠着先进战法,蒙古军队在欧亚大陆上长驱直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蒙古军队从侧翼的包围
二、日军:颇具春秋古风的“一骑讨”
中国在春秋时期的战争,可以被称作“贵族战争”。
因为当时的战争风格清奇,都是按照固定套路打的。
比如双方士兵数量要大致相等,不然不开战;开战时,士兵自己找对手,两两捉对厮*,当一方受伤就抬下去医治,胜利者就开启观战模式,其他人打架他不能插手;当一方溃败后,一旦撒丫子跑了50步后,获胜方就得见好就收,不再追赶。
所以晋楚邲之战时,晋军被楚军打败,逃跑时战车陷入泥坑,楚军不仅不趁势围剿,反而在旁边帮晋军出主意拉出战车。然后晋军继续逃,楚军接着追。
……
当蒙古大军跨海而来,突然感觉犹如穿越:隔了一千多年,镰仓时代的日本,竟然依旧保留着“古风”:
两军对阵时,双方将领先上前相互报名号。
甲方大将:我乃是xxxx,家住xxxx,目前岗位是xxxx,乃是xxxx之xxxx,我爷爷是xxxx在哪场仗干翻了xxxx,我爹是xxxx⋯
乙方大将:吾乃是xxxx ……
半天过去,旁边小兵都开始打呼噜了。
终于两边大将把双方family tree都搂清楚了,把各自履历都整明白了。
这还没完。接着双方武士们又开始互报家门。等全部都忙消停了,武士才带着随从以及家兵组成一个个作战单位,捉对厮*。
这和中国春秋时期的打法高度一致。
想象下,当一个日本武士穿着大铠骑着马,上前一通自报家门,可回应他的却是元军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的箭矢,那是多么尴尬。
此外,当时日本实行一种类似私兵制的庄园地头制度。军队由大大小小的地主所组成,而武士们只听命于给自己开工资的小地头,小地头又听命于大地头,大地头再听命于总大将。(这似乎颇有点工程层层转包的味道。)这种制度好处很明显,很快速地就能组建起一支上规模的队伍。
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旦中间环节出了问题,军队就乱了。打比方,假如小地头在一场战斗中死了,那他手下的武士们就有很大可能不会听大地头招呼,同理倘若大地头死了,小地头们就可能不会买总大将的账。此外,各个单位之间也缺乏配合。
这种作战方式,小规模打打**还行,一旦进行激烈的大规模战役,军队就很容易陷入混乱,成为一盘散沙。
一骑讨,武将单挑
反转:没有“神风”,元军也很难取胜战场形势受诸多因素影响,一旦发生逆转,勇猛如项羽,也只能发出“时不利兮骓不逝”的哀叹。
虽然元朝两次出兵人数都不处劣势,文永之役是3万元军对10万日军,弘安之役为20万元军对几万日军;虽然元军武器占据代际优势;虽然元军战略战术足可碾压日军。
可战场是多维度的。当元军遭遇一系列减分,日军得到一系列加分后,战局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没有“神风”,元军也很难取胜。
一、元军:登陆战中的致命短板
登陆战,在现代都绝非易事,在古代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对马海峡风浪中,很多始料未及的不利因素,一点点抵消了元军的优势。
1、水土不服:骑兵优势无法发挥
蒙古骑兵在平原地区所向无敌,但在狭长且多山的日本,却陷入泥沼之中。
蒙古人不擅长海战,士兵和马匹在大海几经颠簸,战斗力大打折扣。上岸后,又发现多山的环境根本不利于骑马作战,各种武器也难以安置,迂回作战更是无从开展。(日本国土大多是狭窄崎岖山地,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连日本人在元日战争后,也由骑射作战转为步兵集团作战。)
弘安之役中,元将洪茶丘率军队登陆志贺岛试图迂回进攻,然而受到该岛地形狭长所限,元军战斗力大减。反而日本一人一骑的作战方式却如虎添翼表现神勇,以至于元军伤亡惨重,洪茶丘反被日方所俘。
瘟疫成了看不见的敌人。日本是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的气候和密闭的船舱导致元军疾疫频发。弘安之役之初“时军中战争随即爆发,大疫,病死者已三千余人。”
运输补给也难以为继。日本孤悬于海上,以茫茫东海作为天然屏障,这大大限制了元军铁骑东征日本的兵力投送和后勤补给。过去在大陆时,元军尚且能够打到哪抢到哪,以战养战。但日本土地狭小贫瘠,物产并不丰富,元军很难靠掠夺获得足够补给。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日本,在同样湿热多山的越南,元军也遭遇了重重阻碍。元越战争后来呈胶着状态,并以元军失败而告结束。
日军统帅少贰景资射伤元军副帅刘复亨,导致元军全面撤退
2、短板明显:蒙古国海军司令
郭德纲相声中有个蒙古国海军司令的梗。要知道蒙古是个内陆国,离海远得很,哪来的海军舰队呢?
可历史上,为东征日本,元朝一口气派出了900多艘舰船,那时的蒙古海军司令是够气派的。但气派归气派,论起经验来,还是小学生水平。
元朝对于跨海作战的认识严重不足。就连雄才大略的忽必烈都错误地认为:“日本则朝发夕至,舟中载米,海中捕鱼而食,则岂不可行乎?”——将凶险莫测,困难重重的跨海登岛作战想象得如此轻松简单,完全暴露了蒙古人不习海战的一大弱点。
舰船不适应海战要求。元军的舰船多是从宋军那缴获的平底内河舰船,这种船吃水浅,抗风浪能力弱,普通台风就能让其遭遇灭顶之灾,更别说日本海域的超级飓风了。日本学者佐佐木研究发现,当年蒙古人战舰残骸的碎片没有一块超过3米,大多数碎片都在10厘米到1米之间。他据此推测,蒙古战船可能采用了类似新安古船的一种“鱼鳞式”船壳结构形式,船壳板之间是搭接而成,在巨浪的拍击之下很容易碎裂。
缺乏海洋气象知识。根据日本台风观测记录,每年的七至九月是西日本台风多发季节,而东征军显然是对日本海域的气候缺乏足够了解。两次东征日本,第一次发动“文永之役”选择十一月,第二次发动“弘安之役”选择七八月间。弘安之役中,元军在鹰岛海面看到“会清见于水上,海水作硫磺气”,这是台风来的征兆,元军统帅却不懂,更别说提前安排躲避了。几日后的八月一日晚,台风袭来,士卒溺死海中者如麻。
海军司令却对海上情形一无所知,必然会落入盲人瞎马的危险境地。
3、指挥拙劣:败军之将在线“卖队友”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弘安之役时,元军进攻日本,因缺乏先期侦察,选取了在博多湾登陆,而没有发现当地已修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元军因此损失惨重。
元军种种类似低劣的表现,离不开三个“能人”的指挥:
第一位是高丽带路党二代洪茶丘,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高丽国内镇压三别抄之乱,表现得骁勇无双。可离开了高丽国土,他便损兵折将,一再逃跑。
第二位是洪茶丘的好战友忻都。他本就对进攻日本兴趣不大,在永安之役遇到阻碍后,他和洪茶丘都有了逃回高丽的念头。为了找到撤军的理由,他下令全军停止进攻,让将士们放开了吃,以便吃完军粮后好回家。
第三位是逃跑冠军范文虎。范文虎在南宋时,就多次临阵而逃,将大量装备物资“赠与”元军。后来投元得到重用,可一打就跑的个性一直没改。在日本遭遇“神风”后,范文虎手底下还有一支江南军船队保存完整,损失较轻。部下劝他背水一战以打开局面,可范文虎声称他一人负全责,坚决要撤退。就这样江南军剩下的船只全部撤退,留下10万士兵在鹰岛上,这些倒霉的士兵在弹尽粮绝后被日军屠*大半。
在飓风中挣扎的蒙古舰队
二、日军:武士的一分
日军在文永之役受挫之后,镰仓幕府执政北条时宗抓紧时间练兵备战,使日军战斗力大大增强,具备了与元军一战的实力。
1、强防御:难被破防的元寇防垒
1276年三月起,镰仓幕府加强了西日本的防御部署,并且在博多湾沿岸西起今津,东至箱崎长达十多公里的地带,动员肥前、肥后、筑前等地军民修筑起了高五六尺、厚一丈的石垒。日本人称之为“元寇防垒”。
这座日本版的“迷你长城”规模不大,但是很管用。正是靠着元寇防垒的抵挡,缺乏船载重型攻城武器的元军只得望而兴叹,以至于只能进攻外围小岛,无法深入内陆,直到遭遇台风袭击。
类似难题也曾在重庆钓鱼城出现过,元军同样束手无策。在那里,南宋军民坚守36年,几十万蒙古军队也攻不上去。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几十万大军围攻,却始终无法攻克,最终蒙哥本人都死在了城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钓鱼城坐落在300米的钓鱼山上,且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险要,重型攻城器械根本上不去。
有了过去的失败经验,看到元寇防垒时,元军顿感鸭梨山大。
元寇防垒
2、攻弱点:舰船的狼群战术
日本《蒙古袭来绘词》中,有关弘安之役的画面上,一排元军战船正被六七艘满载日本武士的兵船追击。
这是日军海战策略的最直观体现。为防御元军,幕府在永安之役后,抓紧建造了一批灵活的小型战船,并训练海军做好攻击元军笨重大船的准备。此外,横行于濑户内海的日本海盗连*人越货的买卖都丢下不干了,配合政府军队一起演习海战。
小船围攻大船的“狼群战术”,在海战中屡见不鲜。被称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的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就是充分利用了小船灵活的特点,围着大船转圈,在大船射击死角处攻击,并且动用火攻来了个火烧连营,最后彻底击败了陈友谅。
此外,赤壁之战也是如此。
3、打鸡血:不要命的武士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蒙古军队固然彪悍。但日本武士更是悍不畏死。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的国家,日本人在恶劣环境中产生了极端的生死观,轻生重死,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
战败的武士往往被斩首。在这样的倒逼机制下,日本武士竟然生出一种奇特的情节,纷纷以死在主公阵前为荣。
1281年守卫对马岛的日军全部战死。由此可见武士们的战斗意志多么强烈。
与之对比,元军由于作战失利,军心已开始涣散。
战争天平渐渐向日军倾斜。
海上的进攻
结局:沉入对马海峡的马鞭在游戏《万国觉醒》中,日本攻击属性相对偏低,只能增加3%的部队攻击,低于其他国家5%的加成。
可日本还有三个优势。其一,如古代日本善于开采金矿一样,游戏中,日本的资源采集速度提升5%。
其二,特色兵种武士的个人攻击力极强,拥有最好的攻击属性,这使得他们很适宜用来*扰和进攻。
其三,指挥官楠木正成和武田信玄,都十分擅长于防御。
这些设定与史实极为符合。起初,元军在攻击力上吊打日军。可后来在日军固若金汤的防御面前,元军打不出优势,反倒还暴露了诸多短板。
强弱之势开始转化。
两次元日战争正是按照这个路子推演的。
接下来,我们对两次元日战争进行复盘。
1274年10月3日,元军自高丽出发进攻日本,是为“文永之役”。6日,元军顺利在对马岛登陆,一开始进展顺利,全歼对马岛日本守军。14日,元军登陆壹岐岛,用火器攻破日军城池。19日,元军成功登陆博多湾(今福冈附近),一度距日本位于九州的“西都”太宰府仅一日的行程。
但日本幕府聚集九州十万诸侯军队后,元军数量不占优,进攻态势开始被遏制。随着副统帅刘复亨中箭受伤,元军及时停止进攻。将领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就此撤退。撤退途中,元军有1.3万人死于台风侵袭,损失过半。总体上,以元军小败,日军惨胜而告终。
文永之役只是元军进行了试探性进攻。经此役后,日元对彼此都有了初步认识。但显然日本人的认识更为深刻,他们发现元军攻城能力不强,海战能力较弱的短板,并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备战。
1281年5月3日,元军再度东征日本。忻都、洪茶丘率东路军攻占对马岛后,于5月6日选择在更靠近岸边的壹岐岛登陆,并直接进攻博多湾。与此同时,元军使用迂回战术,在洪茶丘率领下,打算从志贺岛绕后攻击博多湾。
可不论是正面还是侧翼都陷入了困境。在博多湾,元寇防垒让元军无法上岸。而在志贺岛,狭长的地形反倒更有利于日军,以至于元军损失惨重,主将洪茶丘被日军所俘。
直到七月,十万江南军赶到与东路军会合后,元军仍旧无法突破博多湾的铁壁。7月27日,元军转移到鹰岛,打算对太宰府发动新的进攻,可因天气恶劣,军队迟疑不发。8月1日,飓风袭来,元军船毁人亡,死伤惨重。遭受重挫之后,元军将领忻都、洪茶丘、范文虎不听劝阻,仓皇而逃,导致剩下的十万军队群龙无首,在日军围剿下,最终损失殆尽。
——即使没有台风,在接二连三打击下,进退失据的元军也终会陷入绝境。
而在最后一刻,两场不期而至的“神风”送上了“神助攻”。日本由此一举奠定胜局,“战胜”了当时世界最强的元军。
“弘安之役”后,公卿藤原为氏在和歌中写道:“敕祈神风显神威,敌军纵如巨浪摧,风起浪亦碎。”
忽必烈不能容忍两度征伐日本的失败,命令高丽继续修造海船,征召军队,直至1294年他去世,第三次东征日本的准备方才终止。庞大帝国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江南起义和交趾战事,伐日计划再无人提及。
蒙古对外征伐的历史中,东征日本成了一个关键转折点,昔日地上最强的征服者,已显露出了颓势。
而曾经浩浩荡荡的元朝东征军舰队,也终归“化作海底藻屑”,隐入历史的尘埃。
元军的不败神话被打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