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斗省」是怎样炼成的

「大内斗省」是怎样炼成的

首页角色扮演北境大乱斗更新时间:2024-07-01

本文转载自大象公会(idxgh2013),作者:姚白莞,欢迎您关注他们!

「大内斗省」其实有俩,它们都是六百年前一场「千年大计」的遗迹。

文|姚白莞

在中国地图炮业界,或许由于「大内斗省」江苏过于光辉耀眼,它有个孪生兄弟的事实长期为人忽略。

稍微查阅地图就会发现,江苏这种横跨多个地理单元,各地民系、方言、风俗迥异,天然适合内部掐架的格局,安徽全部具备。徐州人不见得都自认自己重感情,但要钦定阜阳人其实是荷兰人,皖南人多半会心一笑。

● 央视天气预报通常会挨个盘点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几大地理单元的气象概况,面积不大的江苏、安徽占了三个

若两省南北两地民众有幸结亲,双方家长想在婚宴上交流出朝韩首脑会晤的感觉也都不难。措辞克制一点,可以互相问候亲家「你们南方」、「贵北方」,若换更为地道的表述方式,直接上「南蛮子」、「北侉子」即可。

不难发现,安徽和江苏这两大内斗省,在地图上的位置紧靠在一起。这是历史的偶然吗?「民系乱斗」式省份区划设定,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政区边界怎么划,统治便利说了算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苏皖这种同一政区内部民系林立的局面,是很晚才形成的。

至迟从魏晋南北朝起,由于中国南、北方定期分裂,南北民众以特定蔑称互致问候的习惯已经出现,彼此间的刻板印象也逐步养成。在当时人的用语中,「岛夷」、「索虏」大致对应后世的「南蛮」、「北侉」。

每当南北分裂,地跨淮河、长江的苏皖两省境内几乎无一例外会沦为南北政权武力拉锯的战场。不管统治者是草原鞑子还是南下流民,亦或某些政治组织,南北居民都只能各为其主,展开文攻武斗,但这显然是独立政权之间的外战,并不属于内斗。

● 百万雄师过大江

即便在中国历史上冗长的大一统时期,苏皖民众想要激情内斗也有相当的难度,因为根据传统所遵循的行政区域划分原则,淮北、淮南、江南中的任何两个通常都不应处在同一个政区内。

大山大河这些自然险阻隔绝开的不同地域,常具有不同的地貌、气候和土壤,彼此间的交流障碍重重,进而为形成各异的方言、民俗和地域文化提供了有利环境。

而相同或相似的地域环境内部,由于行为模式比较一致,较难形成地域偏见,便于统一管理。

因此,中国自古以来行政区域划界的首要原则,是所谓「山川形便」,即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相一致,换来政区内部的稳定,对发展经济文化都有益处。长期稳定的政区反过来也有利于方言和文化的进一步趋同,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民系。

当由于战争、人口迁移等原因导致民系版图与自然地理版图不相一致时,语言文化边界往往也能反过来作为政区划界的依据。如汉高祖刘邦封儿子刘肥做齐王,划分齐国范围的依据就是:能说「齐言」者都属齐。

● 南宋政区划分与如今的吴语、湘语、粤语方言区域契合度相当高

如果这种行政区划尊重地域文化的理想状态一直持续,「大内斗省」显然不可能出现。但其乐融融的局面,从来都好景不长。

随着秦汉之后封建制的瓦解,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地域过于广大,仍需授权官吏分区治理。

对统一国家而言,从一开始,划分政区就不是出于方便地方经济生活的考虑,而是更好地维护大一统的和谐局面——地方经济发展好了,也就能为中央财政做更大贡献。

但「山川形便」原则千好万好,缺陷也特别突出:古代战争技术水平低下,崇山峻岭、大江大河历来都是天然的优良防御工事。历史上凭借长江、太行山、南岭等自然险阻成功割据的乱臣贼子比比皆是。

● 公元前204年,华北正定人赵佗乘秦末大乱,割据岭南建立了南越国,被部分越南学者称为「赵朝」

为了防止割据的发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会有意让州郡边界与山川边界不完全一致。

如西汉地处南岭山脉以北的长沙国桂阳、零陵两郡地界分别突入到岭南地区。这样一来,企图割据岭南的赵佗后继者们在起事之初就将失去完整的南岭山脉作为依凭,朝廷征剿大军却能直入其巢穴。

这种在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上故意留线脚的做法,被称为「犬牙相入」。在多数情况下,「犬牙相入」会控制在规模较小的县一级层面,一级政区划分仍很少出现像江苏省这样横跨基本地理单位的情况,「山川形便」原则在大范围依然维持,直到蒙古征服者的到来。

元史学者张帆指出,与历朝历代不同,蒙元在诸多统治策略上都显得特立独行,比如始终坚持草原本位主义,「视居庸以北为内地」,仅把中原当做被征服的一隅。即便在忽必烈首都南迁北京,「改行汉法」之后,这种观念也从未彻底松动。

● 除文宗和顺帝,元大汗的汉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由于对外征服战争横跨整个欧亚大陆,蒙古统治者除接触汉文化,还广泛接触了喇嘛教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和欧洲基督教文化,由此带来的开阔眼界,使他们敢于轻视汉文化和儒生阶层

草原本位主义反映在政区设置上,是创造出幅员广阔的一级行政区:行省。

作为一种类似军事殖民区的存在,行省长官本身集军、民、财大权于一身,并在省界划分上将「犬牙相入」发挥到了极致:

省的形状多呈南北纵向的条块,力求破除中国普遍呈东西横向走势的山川险阻。根据大汗的顶层设计,若南方的蛮子敢于起事造反,不但没有天险可供据守,还将很快遭遇多路朝廷大军的合力打击。

● 元代在南方各省划界上厉行犬牙相入原则,无视被历代尊重的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自然险阻的存在

遗憾的是,这种顶层设计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续命效果。仅仅一百年不到,元末民变已遍地开花,位于中原的反贼刘福通吸引消耗了元朝大部分的征剿兵力,从而客观上掩护了南方的反贼继续做大做强,最终由韬光养晦的淮西人朱元璋把大汗赶回了草原老家。

明朝初年着力纠正了元朝行省过分偏离山川形便的不当设置,南方多数省份都回归到了历史上比较稳定的地理范围中,今天各省份版图的基本格局由此奠定。

● 明朝关内十三省份。江西省又回到了汉代的豫章郡的范围,福建回到两宋福建路范围,两广也因袭宋代

不过,在纠错之余,朱元璋却在蒙古统治者都没忍心下手的江淮下游亲手炮制了一个更大的「错误」——横跨淮北、淮南、江南的巨大首都直辖区(南直隶),这便是如今安徽、江苏、上海二省一市的前身。

为什么这位姓朱的老人,会在中国的东海边画了一个圈?

人定胜天,为首都「造势」

其实,只要对南直隶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这是以明初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为南北圆心划出的一个椭圆。很显然,这又是一次事关政权安全的顶层设计,其目的,是弥补南京作为全国首都的先天不足。

● 南直隶「南北二京」

英国地理学家柯尼希(V.Cornish)认为,三大条件决定了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建都:第一是周边地区物产丰富,能满足首都功能运转所需;第二是交通枢纽,转运便利;最后还要是天然的堡垒,便于防卫。

在此基础上,知名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结合中国建都历史,总结出了中国历史上首都选址的5个政治地理原则:

1.要在地理上易守难攻,形势上方便控制全国;

2.要在统治集团起家的根据地范围内,至少也不能太远;

3.周围要具备一定的物资自给能力,不能过于贫瘠;

4.地处交通枢纽,方便物资调运;

5.要位于全国国防重心的一侧。

● 西安位于相对富足的关中平原,毗邻西北国防重心,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俯视关东,形势不凡

周振鹤特别指出,「形势」是中国历代建都特别讲究的一环,地势上居高临下,方位上坐北制南,坐西制东,都可以给伟大首都带来控制全国的利「势」。

以上述原则检视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热门首都,可以发现,长安五项原则大致完全满足,洛阳、北京虽然只能部分满足,但还可设法弥补,如北京周边贫瘠,严重缺乏经济自给能力,但通过京杭大运河的物资输送,以劳民伤财和破坏地区生态为代价克服了这一缺点。

● 依赖运河和海运续命的元代北京,毗邻塞北,方便蒙元君臣在紧急关头跑路

至于南京,在朱元璋史无前例的以北伐从南向北统一全国之前,从未做过统一王朝的首都。对于朱明王朝而言,它的优点很明显,即地处富裕的江浙,物资充裕;又临近明朝统治集团的老家淮西,政治根基稳固。

但南京的缺点同样突出:

首先,虽然在地理上坐拥长江天险,易守难攻,但长江同样也阻隔了南北交通,对控制北方不利。其次,明朝的最大威胁仍然来自退守草原的残元势力,南京严重偏离国防重心,北境不稳。

最关键的是,南京地处东南,地势低平,历史上定都于此的政权又无一不是被统一的对象,在「形势」学说中处于弱势,风水欠佳。

新时期解决新问题。老家在江淮,出于政治安全考虑不可能挪窝,既然南京有诸多不足,那就设法弥补,并且要敢于借鉴前朝的智慧。

南直隶的版图,明显在政区划分上抄袭了元朝行省的创意,即都是南北走向,跨越多个地理单元,不同仅在于方位的转换。创造出的是坐南控北的形势,让首都直辖区跨江跨淮,进取中原,大大弥补了南京「形势」的缺憾。

● 南直隶坐南怼北形势

为了更好为首都形势服务,南直隶在细节上也有颇多讲究。南京所在的应天府辖境本身就地跨长江,破了南北天堑。至于皇根凤阳府,则下辖淮河南北数十个州县,雄踞淮河两岸,成为南直隶北部的中心城市。如此一来,大小形势格局环环相扣,堪称面面俱到,无懈可击。

不过,这么给南京「造势」,朱元璋仍嫌不安心,为了大明子子孙孙的千年大计,有必要在长江以北高规格再造一座新都。

千年大计,功亏一篑

既然南京根底浅薄,全国只这么一座首都,恐难堪大任。于是,朱元璋于洪武初年实地考察了开封,试图搞出南北「两京制」。结果发现当地原有的漕运早已淤塞,「民生凋敝,水陆转运艰辛」,不得不另寻宝地。

富贵不还乡,无异于锦衣夜行,朱元璋最终相中了自己的家乡临濠(凤阳),认为其「前江后淮」,形势较南京为佳,于是在洪武二年正式下诏定其为中都,计划以凤阳为主、南京为辅形成新的两京格局,并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营建。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对中都施工质量异常关心,时时过问,紧张施工了六年。中都建设的规格相当高,目前遗址出土有用于主体大殿的蟠龙雕刻纹样柱础,内圈直径达到1.6米,而北京故宫太和殿的柱础内圈直径仅1.25米,且为素面无雕刻,在规制上远远不如。

● 明中都蟠龙柱础

在宫殿工程即将竣工的洪武八年,朱元璋从南京出发,兴致勃勃前往老家凤阳的营建工地视察。令人意外的是,回南京之后,朱元璋却发诏指示:因耗资过巨,为了节省民力,中都宫殿营造停止。当年九月,再发一道诏书:将南京的吴王宫扩建为皇宫,不再折腾了。

说节省民力,这是蒙人的假话,宫殿区大部分已落成,民力已经耗费,修复扩建南京吴王宫殿,又要征调新的民力,何来节省民力可言?

限于明初史料的匮乏和相关档案的删毁,中都被废弃的真实原因已难确切了解,仅能从一些史料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出一种可能。

据《明史·薛祥传》记载:洪武八年,朱元璋在凤阳宫殿中,突然发现大殿屋顶「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朱元璋招来太师李善长询问,李回答这是工匠在使用厌胜巫术,诅咒大明国运。或许,这是工匠对中都营造劳役过重,督工太急的一种示威反抗。

朱元璋对此的处置是,该日当值的工匠,全部*掉。

工匠们的抗争,给自己招来了*身之祸,却也可能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洪武十年,朱元璋在亲自撰写的《奉迎社稷祝文》里提到:由于担心南京皇宫和社稷坛有可能被工匠厌胜诅咒,影响国运,心神不宁,特意重新翻修了皇宫和社稷坛。如果凤阳宫殿也被厌胜,朱元璋断然不会再住了,凤阳中都被抛弃,或许原因正在于此。

六百多年过去,南京也早已不再是中国的首都,空留苏皖两省人民仍日复一日内斗不止。

不过,南直隶的历史影响在今天也并非一无是处。

根据厦门大学教授周运中的畅想:外国人若想要规划一个廉价旅行路线,以最短的时间领略中国的南北文化,那他最好从徐州进去,自上海出来。苏皖二省,可以算是一个微缩版的中国,大一统的象征。

参考文献: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2009

周振鹤,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2009

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1985

周运中,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2010

本文来源:大象公会

作者:姚白莞

: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