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不能复刻的国综。
前三季,网络总播放量轻松超30亿,豆瓣平均9分 ;
第四季,开分系列最高9.5。
第六季,全网担心它“江郎才尽”。
结果?
冲上热搜的词条就两个字:“封神”。
对,回归了。
随之而来的。
还有那些熟悉的噪音,和更熟悉的谷底反弹:
《大侦探 第七季》
从名字就开始质疑:
改名了?变味了?
接着。
新形式、新嘉宾,又引起一波不适。
万众期待的第一案开播后,部分老粉表示未达预期(也包括Sir)。
吐槽同时Sir相信粉丝们心里也有预感:
《大侦探》总爱“留一手”。
问题留到什么时候?
这不,就在昨晚。
甚至连话术都如此似曾相识:
01
不成嫌疑的“嫌疑”
《天台公寓》。
案发地:M市网红地标天台公寓。
一个孤独的人互相温暖的疗愈空间。
房客们都带着各自的故事和失眠症,来此地寻求一晚安睡。
2月10日,天台公寓成立一周年纪念日。
中午12点整,房客们计划在天台举办纪念会。
意外出现——公寓老板甄楼主,家中被谋*。
死因蹊跷。
初步判断三种可能:
1. 毒药。
甄楼主屋内的茶杯中,发现兑有大量毒药的茶水。
2. 毒气。
翻页时钟上残留着红色药粉。
药粉本身不致命,但当这种药粉跟一种神秘的V物质相混合,就会在空气中释放出致命毒气,*人无形。
3. 重击。
内伤无法判定,外伤却一目了然。
甄楼主的尸体头部有明显的被锤击过的伤痕,而且凶器也在楼道消防拴里被找到。
这……会不会太明显了?
或者……多人作案?
开场便体现《明侦》一贯的推理沉浸感:
留下足够多的线索,同时,更埋下足够多的干扰。
然后是死亡时间。
根据死者的通讯记录,大概在10点半至10点46分之间。
16分钟,足够各种布局和掩饰。
理论上,致死原因有且仅有一个。
关键点收束于一点:
死者真实的死因。
人证阶段,也是最紧张刺激的阶段。
是人是鬼全靠“演技”。
除两位侦探,大记者(大张伟 饰)、蒲摄像(蒲熠星 饰)外,嫌疑人员共五人。
我们按出场先后挨个介绍。
房客鸥好房(王鸥 饰),房客吴比甜(吴昕 饰),房客魏点击(魏晨 饰),房客何药药(何炅 饰),修理工张修修(张若昀 饰)。
先不说角色“剧本”。
细看,出场方式便自带疑点。
比如,网红博主魏点击开着直播出场。
为何他会说“感觉今天肯定有个大新闻”?
又比如,一个医药公司高级研究员何药药,一个公寓维修工张修修。
为何搀扶着彼此?
五人坐下分析各自时间线。
互相比对后各成员相继给出不在场证明,排除嫌疑(暂时),唯独剩下她。
鸥好房。
鸥表示在10点40分她出门办事,11点整回家,之后来到现场。
行,那“出门办事”的人证/物证呢?
通通没有。
(连图都没法加)
嫌疑值指数级飙升?
这种嫌疑最大的家伙,往往最清白。
有道是:一问都不熟,一查全有仇。
不信?
当你以为这个案件只有一个受害者的时候……
第二具尸体出现。
好戏还在后头:
毕竟,《大侦探》最有魅力之处,还不是擅长编织迷雾。
而是把这团迷雾设计得密不透风,千变万化,最终让你不自觉地进入另一层更清晰的“现实”。
02
不像综艺的“综艺”
《大侦探》为什么始终在国综里被高看一眼?
三方面。
一是嘉宾的化学反应。
此前最受欢迎的组合,何炅x撒贝宁。
组合拆散当然遗憾。
Sir庆幸的是,节目完全向另一种方向探索。
侦探大张伟。
其控场风格可以总结为:
我砸我自己的场。
抛梗/接梗奇才,谐音梗天才。
仅仅10分钟开场众人便哄堂大笑不下5次。
搭配“接梗之王”魏晨。
两人组合,是《大侦探》从未有过的效果:
你永远不知道节目在哪个环节,会突然无预兆地切换成脱口秀现场。
你也永远不知道,刚刚进入的表演情绪,会突然被哪一句话彻底打回原形。
△ 吴昕: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
大张伟为节目注入了笑点。
但别忘了,他也为节目蒙上一层“伪装”。
推理环节谁也没掉链子。
尤其目前两个最有潜质的侦探——张若昀。
此前所有嘉宾都是在私人空间里搜查证据,惯性觉得凶手会把秘密“藏起来”。
直到张若昀经过分析才注意到一个盲点。
公共空间。
对啊,“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魏晨。
一个所有人知道,又被所有人下意识忽略的前提,这是单身公寓。
每个房间应该只有一张床。
可偏偏,张若昀房间有两张。
说完嘉宾,说细节。
细节是《大侦探》的本命。
每个场景都花费大约一个月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搭建而成。
不在花了多少钱,而在花了多少心思。
细节首先镶嵌的是人物性格:
鸥好房事业女强人,怎么体现?
她的文件夹书脊上全写着“不工作就没有饭吃”。
魏点击颜值主播,最得意的就是他那张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帅脸。
何出此言?
小黑板上写着“够帅”,电脑密码也是“够帅”。
深一点——细节是揉进叙事里的新奇观、新创意、新设定。
众人搜查到何药药的房间。
新世界的大门,忽然打开:
更强悍的——揉进节目的情感。
当你以为面前这个拿起锯子横眉冷对的人即将当场行凶的时候,他的脆弱被你看见了;
当你以为“昆虫”只是一个仅供逗乐的笑点的时候,它将会在之后串起一段唏嘘的过往。
当你以为这两个人之间有不可见光的暧昧文件夹时,它可能只是一种瞒天过海的声东击西。
当你以为死者已然身故,不会再对案情造成任何影响,然后你就亲眼目睹了他的“阴魂不散”……
所以,凶手到底是谁?
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他/她(们)又是如何犯案的?
Sir不能剥夺你“探案”的乐趣,我只能告诉你凶手的手法超出你的想象。
甚至超出了他/她(们)的“阴谋”。
正如张若昀所说:
“其实这是我录这个节目这么多次
我第一次不是特关心真凶是谁
我就特关心真凶不是谁”
03
不上价值的“价值”
《明侦》的高分,往往不仅在当下爽感。
还有事后的回响。
Sir曾经吹爆过第四季的首期节目。
《逃出无名岛》,内容剑指网络时代最恐怖、也最普遍的现象——舆论*人。
每个细节,都是现实的映照。
讽刺无下限的“标题党”;
揭穿不明真相就带节奏的网络推手、大V;
还原盲目跟风的“键盘侠”……
Sir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幕。
还是细节。
那一期的片尾预告,响起一段配乐。
不长,四个音符——用口哨吹出的声音。
△ 就在这个画面,有兴趣的毒饭可以回去听一下
来自电影《饥饿游戏》中学舌鸟的叫声。
电影中,大表姐和小黑妹在真人厮*中结盟,两人在丛林中,利用“学舌鸟”来互传信号。
一传十,十传百,最终成功发起了一次宏大的起义。
节目用它来隐喻舆论:
不经大脑,以讹传讹,正是网络暴力的根源所在。
这不是《明侦》的特例。
第三季第一案,“玫瑰大酒店”,校园暴力;
第八案,“无忧客栈”,讲微笑抑郁症;
第十一、十二案,“又是漂亮惹的祸”,讲以暴制暴的可怕后果。
……
以及这一案,关于“空巢青年”。
节目最开始的旁白表明意图:“至2021年,全国独居单身青年将达到九千万。”
这九千万里有谁?
有不少觉得独居真爽的小年轻。
但也有像这几位主角那样的:
被父母、朋友、伴侣伤害或忽视,却无法得到足够关切而选择把自己切割于现实世界之外。
这也是为什么张若昀在节目有感而发:
“我不关心真凶是谁。
我特关心真凶不是谁。”
因为:
眼前的“谋*”只是个例,幕后更广泛的悲剧,才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一场“共谋”。
看《大侦探》时总能看见两句弹幕: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它在为坏人开罪?
相反,Sir认为这才是《大侦探》最叫人佩服的尖锐:
它不小看,不轻视,不简化人的复杂性。
正如案中的一个小秘密(原谅Sir的剧透)。
他们之所以不会在天台公寓继续失眠,除了心理作用,更多源于甄楼主给所有人都用了一种只存在于故事里的安眠药。
量少时助眠,量多时却致命。
又一个现实隐喻:
当他们沉溺于此地的安睡时,大概率是把天台公寓当成一剂混沌现实的解药,所以才一拥而上。
却忘了它只可能是一味麻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不再逃避的他们自己。
但。
《大侦探》的可贵不只有尖锐。
还有它露出现实锋利之后,又试图帮助我们消化现实的柔软。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
它的呈现方式是“半沉浸半间离”。
案中人可能会在任何一个节点,没有预兆地从故事人物的身份中抽身出来,还原为自己。
直接目的是化解案中的恐怖感。
间接目的是用最低的门槛、最高的娱乐浓度,以剧本*的形式带领最大多数的观众有机会进入故事里一个个虚构但又鲜活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新一季会加入合议庭环节。
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
这一案,《大侦探》封神了吗?
Sir的回答其实没有变过。
它的可贵,正是在于它始终警惕“封神”。
作为国内悬疑类综艺的先驱,它不断弱化着其他节目一再强调的“正确口号”;又从不停止尝试加强娱乐性与现实普法价值的隐秘勾连。
因此,即使《大侦探》并不强调写实,剧中充满大量脱离现实的奇思妙想。
它演绎着经过艺术夸张的犯罪故事。
但它不曾凌驾于现实。
表面看,节目夸大人的潜能,精密布局作案的能力,从蛛丝马迹里勘破真相的洞察力……
往里看,它正视和珍视的,从来都是人的局限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C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