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春节将至。
龙作为最具传奇色彩与神话特质的十二生肖之一,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传说中龙可以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禳除灾难、辟邪除祟,龙所象征的吉祥寓意与昂扬斗志,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无比自豪。
(图源:pixabay)
龙文化渗透于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国的传统建筑、器物、服饰中,到处都能看到龙的踪影。
龙的造型代代相传,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古朴稚拙到复杂灵动,是东方传统美学中极具价值的组成部分。
(图源:unsplash)
01
古建筑上的各种龙,一条比一条酷
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的龙图腾崇拜就已存在。
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最早的“龙”出现在约八千年前,辽宁阜新查海前红山文化原始村落遗址出土了一条长20米,宽2米的龙形堆塑。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用玉石雕刻出精巧的“C”形龙、玉猪龙,极其精巧,已经颇具审美价值。
红山文化时期玉龙,新石器时期,造型与甲骨文中的龙字相似,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图源:百度百科)
在“原始龙”的基础上,人们又不断加以发挥、创造。龙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用于建筑彩画装与承重结构,也被赋予了各种美好的含义。象征高贵、神奇、吉祥、雄伟的龙,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领域的地位不可替代。
天坛内的琉璃瓦(图源:pixabay)
晋祠圣母殿是古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典范,传说为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堂梁架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姿态各异,威猛生动,好似大殿的守护神,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盘龙雕柱。
晋祠圣母殿(图源:山西新闻联播官方账号) 晋祠圣母殿(图源:山西新闻联播官方账号)
在汉代以前,龙的纹饰还不为皇帝所专有,一般的贵族也可用龙纹装饰房屋居室。因此在那个时期的中国民间建筑装饰中,龙的元素被广泛运用,如在屋脊、门楣、雀替、斗拱、碑头、墙体等部位,龙之造型千姿百态,体现出其丰厚而温润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营造匠人们在解决加固、密封、防水等问题的同时,在屋顶上装饰吉祥小兽增强艺术性,龙便是其中的主角,梁思成先生曾对此评价说:“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图源:unsplash)
由汉至唐宋元,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北京故宫可谓将龙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故宫三大殿以汉白玉制成台基三重,共计有龙头1142个,如遇雨天能看到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三层台基上均绕以汉白玉栏杆,共计有1458根,望柱头上雕刻云龙,这里堪称龙的海洋。
太和殿前的汉白玉游龙浮雕御路,走进故宫,就像是走进了龙的世界(图源:unsplash)
建筑中的藻井具有神圣意义,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龙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以护佑建筑物的安全。
故宫中的蟠龙藻井(图源:unsplash)
古代人们还将龙作为建筑物的“保护神”,古建筑门环上的这个神兽,是龙的第七个儿子狴犴,人们喜欢用它的形象作为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图源:pixabay)
传统建筑还有一种奇妙的装置——“龙舌”,即建筑的屋脊两头分别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后连接着一根细细的丝,直通地下,能起到避雷的作用。
屋顶上的龙,是建筑的保护神(图源:unsplash)
龙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形式,中国的龙壁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古代,九龙壁被建造在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宫殿正门的地方,在寺院里面也可以看到九龙壁。上面绘有体态矫健的九条龙,人们对国家繁荣腾飞、蒸蒸日上的期盼,都寄托在了龙的形象中。
北海九龙壁(图源:百度百科)
在域外,与中国临近的越南与泰国都是龙文化氛围非常浓烈的地区,也有不少华丽的龙形传统建筑。
越南传统建筑(图源:pixabay)
泰国寺庙建筑中的龙(图源:pixabay)
02
龙纹,最美的“中国纹样”
龙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纹样,早在尧舜时期就已出现。
龙纹,聚集了许多先民们所赋予的美好寓意,凝聚着东方文明的精髓。
龙纹在形态和寓意上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史前时期的龙纹稚嫩抽象,商周时期的龙纹古朴神秘,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纹矫健开放,秦汉时期的龙纹雄浑豪迈,六朝隋唐的龙纹圆润健壮,宋元时期的龙纹典丽大方,到了明清时期龙纹达到了繁复华美的巅峰。
(图源:《中国纹样之美:动物篇》)
龙纹,描绘了龙的不同动态,有二龙戏珠纹、团龙纹、坐龙纹、行龙纹、云龙纹等,千变万化。
〔明〕龙纹缂丝补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图源:大都会博物馆官网)
清康熙年间,石青色四团彩云金龙纹妆花缎夹衮服(局部)(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中国少数民族的龙纹,则更为有趣。
苗族龙纹的基本形态多为蛇形或者蚕形,有时还会在画面周围搭配蝴蝶、花草、人物、云鸟等。今天的苗族龙纹依然质朴、生动,龙仿佛本是生于自然,在它们身上既有苗族人民对于图腾的崇拜,又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是苗族人民对享受与追慕理想自然生活的表达。
苗族衣袖片上的牛头龙纹 (图源:《中国纹样之美:动物篇》)
中国的邻国不丹也深受龙文化的影响,不丹人相信自己是龙的子民,而国王则是龙的化身,不丹国旗上就有一条白色飞龙,4个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象征权力宏大和圣洁。
不丹国旗(图源:百度百科)
03
龙元素的现代演绎
中国的“龙”早已穿越了时空,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元素,为现代建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含义。
建筑师李祖原与贝聿铭一起被称为华人建筑界的“双子星”,李祖原毕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主张,在盘古大观的设计中,李祖原把龙的元素提炼出来,和建筑相结合,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东西,但这座建筑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盘古大观(图源:建筑畅言网)
长沙的“中国结”步行桥,连接了龙王港河两岸、街道和公园不同高度的几层,结构的弯曲形状是受中国结的启发,同时也模仿了龙灵活的身体,极具现代感的缠绕式造型搭配喜庆的红色,一下便让人联想到“千户万户曈曈日”的欢乐祥和氛围。
“中国结”步行桥(图源:NEXT architects)
深圳龙岗“三馆一城”片区作为深圳市政府提出的轨道交通、公交和慢行系统网络融合的试点片区,在龙岗中心城区共设置9座天桥以及沿街风雨连廊,串联地铁站、公交站、商业以及住宅区,将原本孤立封闭的城市功能组团立体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全天候便捷通行的立体网络。
龙岗“三馆一城”片区一号桥(图源:Archdaily,摄影:曾天培)
设计的灵感来自南宋画家陈容的《九龙图》,为了实现城市中的立体连接,天桥需要像一条龙一样转弯、延伸、起伏,以灵活适应场地。
〔南宋〕 陈容《九龙图》(局部)(图源:Archdaily)
中国传统舞龙的制作工艺也为标准化模块设计带来了灵感,通过单一标准元素的旋转、复制和整列等方式,得到了丰富的建筑形态。
龙岗“三馆一城”片区五、六号方案鸟瞰图(图源:坊城设计/FCHA)
浙江丽水银泰城,是集一站式购物、星级酒店、都会公寓、商务写字楼于一体的城市共生体,位于整座城市中央轴线与瓯江的交汇点,以“龙”“梯田”的方案概念结合高山滨水的设计意向,连接着城市与自然,宛如一条穿梭跳跃于山川河流之间的蛟龙。
浙江丽水银泰城(图源:大界智造)
在国外也有不少有趣的“龙”建筑。
位于泰国纳肯巴通邦的三攀龙寺,是一座17层高的粉色塔楼,塔身上缠绕着一条红绿色巨龙,游客可以进入内部一直走到龙的头顶。
三攀龙寺(图源:unsplash)
越南在最近公布了一个“河内龙塔”的方案,该建筑被设计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建筑,如同匍匐在城市中的一条龙,它将成为越南的新地标,将提供部长大厅、会议室和公共空间等功能,包括托儿所、图书馆、超市、餐厅和学习中心。
河内龙塔方案鸟瞰图(Dewan Architects Engineers)
结语
飞腾的龙年,是揭开人生新篇章的好时机。
愿你在新的一年能以巨龙腾飞的昂扬姿态,一路高歌猛进。
提前给大家拜年啦!
参考资料
《中国纹样之美:动物篇》(编著:黄清穗、覃淑霞,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龙“匠”中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龙》(《文明》杂志2012年01期,作者:甘木)
好书推荐
《林徽因讲古建 手绘插图版》
中国古建筑入门书,古建爱好者、林徽因粉丝不可错过的科普读物,林徽因建筑学作品,50余幅手绘图,独乐寺、佛光寺等,重走梁思成、林徽因古建寻访之路,解开古建的层层密码。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本书没有落于介绍具体建筑的窠臼,而是从大处着眼,从传统建筑的建造逻辑入手,巧妙地分析了古人为什么这样建造的原因,并详细解释了建筑随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变化,让读者在理解了传统建筑内部构造的同时,深深叹服于中国古人的智慧。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希望大众在关注中国传统建筑时,不仅是因为“传统”,更因为其中所蕴含的那些能够超越时代的建造的智慧与设计的质量。
《中国纹样》
作者从几百幅中国传统纹样中,精选出包括饕餮纹、夔龙纹、莲花纹、飞天纹等5大系列,共100幅经典中国纹样,并采用现代手法复现神秘而浪漫的东方意境。这些符号中无不凝结着万千劳动群众的智慧、审美、创新精神,在不断地演绎、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美丽而有生命力的图案。本书方形开本,封面装帧精美,肤感膜烫金,压凹工艺,四色特种纸彩印,还原纹样设计细节。
《中国纹样之美:植物篇&动物篇》
中国各民族纹样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本套书精选了作者团队挖掘整理的龙纹、凤鸟纹、鹤纹、蝴蝶纹等动物纹样,以及牡丹花纹、八角花纹、莲花纹、菊花纹等植物纹样。这23款纹样,从人间草木,到龙凤祥瑞,从人口众多的汉族,到壮族、苗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为读者带来一幅广阔的纹样画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