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传花信 雨灌春尘
驶往春日的列车已进站
请旅客们做好准备
徜徉草木间 寻山川之浪漫
活动规则:
游客正价购买剑门关、翠云廊门票或剑门关 翠云廊套票,两日内凭本人身份证可不限次数进入景区。(仅日间景区游玩,不含剑门长歌灯光秀)。
使用方式:
第一天使用门票入园,第二天使用身份证入园,或第一天使用身份证第二天使用门票。
姜 维 神 像
景区南门进入后500米的左侧崖壁,从侧面看就像一尊形似头戴盔甲的武将。石像座北朝南,凝视东方关口。不须人工雕饰,神工天成,可谓是剑门关一奇。尤其是面容深沉、悲怆,镇静勇武,惟妙惟肖。当地人由于三国时姜维在这里守关,将其称之为姜维神像。
关 楼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有险峻的大剑山和小剑山,于是在此地开山凿石建造阁楼,用来沟通往来的商旅,又在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设戍守,称之为剑阁,之后成为军事要隘。
雷 鸣 桥
剑门关山高谷深,每逢山洪奔泻,水声如雷,蔚为壮观,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所云:“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座桥就是以山洪爆发时的壮观景象和李白的诗意而命名。
天 梯 峡 栈 道
几乎横贯剑门关景区中部的天梯峡,又称“后关门”、“银牛峡”。李白在《蜀道难》中诗云:“天梯石栈相钩连”,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寄张剑州并示女弟》诗中也感叹:“剑阁天梯万里寒”。天梯峡峡谷幽深,风景秀丽,峡内建有凉廊、栈道、索桥和高空滑索,游人可以顺着栈道从姜维城到梁山,也可以坐滑索飞越天梯峡。
猿 猱 道
在李白脍炙人口的《蜀道难》中曾写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猿猱道自古便是猿猴攀岩越山的行道和剑门关山区百姓上山采药的一个便道,经过景区的修缮、维护与旅游安全部门的验收,成为剑门关景区内 体验蜀道天险魅力的热门打卡景点。
鸟 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便是鸟道名字的由来,一边是坚硬的崖壁,另一边是百余米的悬崖,以“之”字型盘旋在险峻陡峭的崖壁之上,鸟道全长900米,其中步道400米,其宽度最多不超过30厘米,尽管沿途险绝,却还是吸引无数游客登临其中一览剑山风光。
玻 璃 观 景 平 台
位于景区观景最佳处,海拔高度为1163.8米。游客行走其上,顿觉云自脚下起,雾从身边来,恍若置身梦幻仙境之中,体验到真正的绝壁之美景
梁 山 寺
传说梁山寺是梁武帝修真之地。考之于史,梁山寺始建于唐。后世历代有修葺,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时扩建为两进四合院,建筑面积达947平方米。明代监察御史卢雍有诗咏叹梁山寺:“招提剑峰顶,险绝四无邻。仙台夜发光,不见炼丹人。”清乾隆年间,皇帝的亲妹子也曾在此修行。
汉 德 驿
△汉德驿
“汉德驿”仿照了古代驿站的形制修建。驿站外立有一尊“张飞植柏”塑像。据民间传说,当年张飞领兵路过金牛道时,烈日当头、天气炎热,于是号令三军栽植柏树,与人们心中怒目圆睁的“猛张飞”印象不同的是,这尊塑像是罕见的张飞开怀大笑的造型。
而在广场中心是便翠云廊的标志性石碑。石碑上篆刻的“剑门蜀道”四字,便是川籍的当代文豪郭沫若留下的墨宝。
夫 妻 柏
夫妻柏由两株柏树组成。这两株柏树枝丫覆盖,虬枝交错,相拥而立,枝叶连理,根尾相交,好似一对如胶似漆的夫妻正在窃窃私语、互通情愫,因此被命名为“夫妻柏”。
剑 阁 柏
剑阁柏距今约2300年的历史,高29米,是翠云廊内最高、树龄最老的一株古柏。
剑阁柏树干通直高大,远看似松,近看似柏,果实状如松果,裂纹似柏果,兼具了松树和柏树的双重特征,称得上世间罕见。经林业专家鉴定,剑阁柏属于154种(当时)柏树之外的全新品种,便以“剑阁”命名,全球仅此一株,被称为“国之珍宝”,“四川十大树王”。
翠 云 廊 碑
在翠云廊南向门口,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两侧的“翠云廊”面分别是1983年原国防部长、儒将张爱萍将军和1984年中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字体的整体结构犹如这些正气凌然的古柏,遒劲有力、气宇轩昂。每当游客经过此碑,都会不由自主地驻足,凝视着石碑上的字迹,仿佛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伟人精神和历史的荣耀。
泥土挣扎着
探听着一切关于人间的故事
桃花随风飘落
摇摇晃晃驶向春天
青春少年不怕山水迢迢
一票两日游,婉拒“特种兵”
快来剑门关
放下匆忙,纵情跋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