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府妈祖与雷祖信仰之“争融岁月”

雷州府妈祖与雷祖信仰之“争融岁月”

首页卡牌对战奋战海战林默娘更新时间:2024-06-04

夏江天后宫

“闽海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这是雷州夏江天后宫的大门对联,是雷州与闽地渊源的见证。

雷州夏江妈祖神像

天后宫妈祖,姓名林默,福建莆田九牧林氏后裔,被后世尊为大爱慈悲之海神,由福建莆田乡民把妈祖信仰文化发扬光大,广播全世界。而古雷州与妈祖的渊源,就要说到雷州半岛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了。

雷州妈祖

古雷州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大迁移发生在宋朝。一方面,福建泉州在北宋时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妈祖文化也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因此逐渐成熟。北宋沦陷,宋朝政府南迁,宋朝经济整体南移,更加突出了南方海洋经济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闽地商人携带着妈祖信仰广播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

雷州雷祖祠

雷州半岛曾是汉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沿海地理要冲。众多的闽地商人组成庞大的经商团队在雷州府或从雷州府渡海至琼州经商。其中一部分在雷州府定居或后来因为战乱而不得已定居古雷州,成为闽人迁雷的一部分。妈祖便成了故乡的情怀与心灵纽带。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大汉三墩

另一方面,宋朝多有贬黜流放,逃避战乱之人定居古雷州。而宋朝政府两度南移,尤其是宋亡前夕,曾逃至湛江硇洲岛,最后在崖山海战中亡国。而闽地福州,莆田军民,广东潮州追随宋帝的军民多达 10 万之众。宋亡后,大量的军民流亡于广东,其中一部分定居于古雷州,多有闽地籍人。这些人本就信仰妈祖,而且经过整个宋朝几百年的大迁徙,原有闽人已在雷州府打下基础,随之很快融入其中,壮大了妈祖信仰文化的阵营。

雷州夏江三座圣母

然而,妈祖信仰在古雷州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引起了一场“雷祖陈”与“妈祖林”的“族群阵营信仰之争”。

东门村雷祠三殿,黄袍为雷祖陈文玉

古雷州民间陈氏是闽人迁雷较早的一批。从晋朝开始到了唐宋时期,已然融入古雷州百越土著当中。雷祖陈文玉以土著身份出任合州刺史便可为证。在陈氏族群陆续迁雷过程中,难免与好斗的“南蛮”土著发生冲突。于是他们找到了雷州土著居民崇雷惧雷的契合点,纷纷追溯雷祖陈文玉为他们陈氏之祖,亦为祖神。此举颇受同样崇拜雷祖的土著居民认同,陈氏族群因此在古雷州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成为雷州府望族。

雷州雷祖祠

而宋朝时期雷州半岛人口大迁移以林氏为代表的闽人迁雷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土著居民排外的情况。他们信仰妈祖,为了找认同感,纷纷建庙立祀。并且在同样以海洋经济为主的雷州半岛推广妈祖的海神职能。

雷州妈祖

如果说陈氏族群靠姓氏血缘与土著居民拉近关系,那么妈祖的出现,则是以真正信仰的姓氏弥补了种族之间的界限。古雷州居民多以海为生,而海业最险,家家户户无不有丧身海事者。海神妈祖信仰正好填补了海民出海的心灵寄托。而迁雷闽人也亲自参与到敬雷祭祀中去,更促进了妈祖信仰和雷祖信仰的融合,更是土著文化,移民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融合。

东门妈祖出游坐天福庙

明朝中后期至清康熙年间,由于国家禁海政策,政府强令沿海居民开荒耕种,并迁徙大量内陆居民前往开荒。从而引发了雷州半岛历史上第四次人口大迁移,其中潮州府和闽地居民迁雷居多。而世代以海为生的古雷州土著先民大多不会耕种,更被潮人和闽人抢占大片土地。致使一部分土著远走琼州与广西。康熙中后期至道光年间开始解除海禁,闽潮人继续南迁雷州府,而雷州土著在农耕新技术的指导下,并结合渔业和商业,民众基本不再外迁,迅速完全汉化,雷州得到极大的开发。

王排村妈祖神衔牌——郡主宣封辅斗护国庇民明著英烈天妃齐天大圣母

在自唐宋闽人迁雷尹始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以闽人后裔为主;闽南语与土著越语融合成的雷州话为语言;雷州土著雷文化,中原汉文化,以妈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正式构成了雷州文化的核心内容,并且在清朝得以发扬光大。

雷祖与妈祖同坛看戏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