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来低迷的社区团购,因为疫情再次重生,各大巨头先后携重金入局,人们生活的最后一片净土终究逃不过互联网的魔爪。那么,被视为重大蓝海的社区电商,能否引发一场生活革命。云工厂在此作浅要梳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让垂死挣扎的社区团购重新焕发了活力。以十荟团为例,其在疫情期间单量翻倍,武汉地区增量高达500%。

对于社区团购来说,2019年末到2020年初是一道分水岭。去年年底,社群团购经历野蛮生长后的大洗牌,频频“爆雷”,呆萝卜、松鼠拼拼等均陷入烧钱困局,不得不大规模收缩、裁员,市场一度坠入寒冬,哀鸿遍野。
今年5月,十荟团和同程生活先后完成C轮融资。7月中旬,社区团购头部企业兴盛优选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高达40亿美元,腾讯跟投。滴滴内部成立“橙心优选”,美团加速布局“美团优选”,拼多多的“多多买菜”紧跟其后,阿里组建盒马优选事业部,就连字节跳动也传出招兵买马、布局社区团购的消息。短短几个月内,社区团购领域涌入了几十亿资金。

各路玩家高歌猛进,好不热闹,这一赛道竞争的激烈和惨烈程度可谓空前,令很多人遥想起当年的百团大战。甚至有人断言,经此一役,中国互联网格局将会改变。
(一)绕开一线,发展团长所有的社区团购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从二三线城市开始扎营,并向周边更下沉的县域市场拓展。
社区团购的运营是三个方面:商品运营、团长运营、消费者运营。
社区团购业务中,团长运营是最核心的,有团长才能销售商品;之后是产品供应链,刚起步的玩家,销售单品有限,品质容易把控,服务端也能保证;再者是物流的履约能力,能否及时配送;最后是供应链,当体量增大之后,品质管理方面容易出问题。

尤其在武汉,抢人大战的激烈程度简直到了白热化阶段。据了解,美团优选将佣金提高到10%~20%,高于十荟团的12%、兴盛优选的10%和食享会的5%。
对平台来说,团长其实并没有多少忠诚度可言,哪个平台能让团长赚得更多,就更能留住团长。在快速抢占市场的初期阶段,优质团长是稀缺资源,可以帮助平台在某个区域内快速引流。但另一方面,团长作为接触C端消费者的核心渠道,跳槽或不稳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平台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二)资本入局,大量羊毛可薅生鲜作为高频刚需产品,是社区团购的重要流量来源,而生鲜经营的护城河是供应链,因此生鲜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并不低。

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已经开始在城市大仓附近设立共享仓,以降低异地供应商物流成本;在大仓与团长之间建立网格仓,以提升配送效率。
在货的源头上,从最底层来看,中国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还很低,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京东、拼多多近年来一直在通过电商助农,扶持农产品基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保证供应商的稳定性,提升上游采购议价能力。
在物流方面,冷链运输的建设也是布局社区团购的关键点,生鲜需要全程实现冷链,相对其他品类运营成本会更高,这也是新入局的互联网巨头面临的考题,必然需要大规模的长期投入。
此外,生鲜产品的地域特征和人们的消费习惯还决定了生鲜零售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这一点在实体零售商的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即使有沃尔玛、大润发这样布局全国的大型超市,但在大部分地区,区域零售商仍然是当地的市场龙头。

另一方面,生鲜传奇、钱大妈这样的社区生鲜超市近年来也发展迅猛,巨头们的社区团购业务在进入合肥、广州等市场,必然要与这些“地头蛇”短兵相接。
看多了跑马圈地的补贴大战后,消费者们都学聪明了,社区团购的羊毛还能继续薅一阵。而当下的先后入局,必然先后会祭出各种补贴,吃瓜群众大可享受各种平台采购的优惠福利。
(三)团购只是一种选择。那么,随着社区团购的发展,人们消费习惯的养成,是否会取代线下超市?
在笔者看来,社区团购与实体店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更像是两种不同的市场配置套餐。就好比,大卖场和便利店不存在竞争;超市内场的熟食柜台和超市门口外租区的熟食档口之间也没有太大竞争一样。
一、消费人群层次不同。社区团购瞄准的是四五线市场,低收入群体,其商品特色是“低质低价”。这与超市的消费人群层次定位不同。毕竟超市的仓库、人工、管理、设备、维护等各项开支费用都要从商品利润中剥取,而羊毛终究出于羊身上。

二、社区团购提供的SKU有限,售卖的一些爆款商品缺乏稳定货源,这使得其商品缺乏持续性,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过期不候”的稀缺感。实体超市尽量要保证商品在品质、品项和价格上的稳定性,尤其是选择丰富性,足以满足很多用户的一站式购物体验,以获得消费者的复购率。
三、社区团购对于爆款商品的极致追求,让它与很多供应商是“一锤子买卖”——有爆款,才合作,没爆款,不合作。这给供应商的感觉是,与社区团购做生意“有一搭没一搭”。而实体零售企业与供应商是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也使得供应商更倾向于将优质的产品优先提供给实体零售企业。
可以看到社区团购的优势和软肋非常明显。优势在于,它的轻资产扩张模式。上述供应商表示,社区团购的物流是外包的、团长是共用的、商品还可以通过预售先拿到现金,唯有后台的IT系统是需要巨大投入的。而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IT系统基本上都是现成的,驾轻就熟。

但对于团购的产品,很多的消费者依然对它抱有产品质量的疑问,当大众选择的团购渠道越来越多之后,或许可以反作用于业内产品质量的提高。
总结:社区团购热潮的来袭,对消费者无疑是利好的。毕竟,能够展开团购的产品更多的是聚焦在大众生活中的一些刚需品,能够在社区团购中挑选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自然是大众所青睐的一种消费方式。

互联网巨头入场,复制模式,跑马圈地,收割有经验的团长和已经被教育的顾客,再用价格战和规模化把小玩家淘汰掉,可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很显然,像“千团大战”那样的景象应该不会出现,毕竟如今的互联网市场早已群雄并立,留给小企业的机会并不多,当一个模式、一个场景在市场上萌芽后,要么面对被巨头收入旗下,要么被资本资源砸死,在寡头经济的市场上,没有第一,没有第二。虽然当下各大平台先后入局,抢占市场,但 与其说是割据战,不如说是一张兼并战,就看谁能的资源消耗能更持久、更广泛,毕竟市场的主体,也就是消费者只会关心优惠力度与服务质量,而至于是平台是谁并不关心。真可谓:羊毛无处不在,无处不可薅!

一直以来,让VC疯狂跟进生鲜电商的原因在于,3000亿的服装市场供养出了淘宝,1000亿的3C市场供养出了京东,而生鲜电商市场却高达5万亿。
而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生鲜可能只是切入点,后期比拼的是服务,比如代收快递、洗衣服、搬家等社区本地服务。社区站点将成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载体,比如近期滴滴的橙心优选便在成都开出第一家实体合作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