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笔记第二部分
在战争全局的转折和战役的转折这两个高低不同层次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层次就是战区的转折。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在全国性的战争中,必须划定几个战区,拿华东战区来说,人口、面积相当一个中等国家,华东我军兵力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战时兵力,在中央总的战略方针下,有相对独立自主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战区内,依据敌我双方的变化,又形成若干段落。在这一个段落与下一个段落之间,形成了战区的转折。这时,战争的许多方面,如作战对象、作战地域、作战规模、作战方法会发生变化,各方面的关系表现得错综复杂。作为一个战区的指挥员,要注重各个段落之间的转折,这是在战区指挥上,不容易掌握的时节。
我为什么说宿北战役是胜利实现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呢?
第一,华中*军主力已撤离苏中战场,随着战局的发展,还可能再撤出苏北(军委已向我们提出入鲁作战的问题)。这样,整个华中将处于敌后,华中将以游击战和部分的运动战来配合正面战场。这是一个大变化。我们要充分估计到这个变化对土气、民心所产生的影响,打一个大胜仗,以利于转好思想弯子。
第二,我军撤出两淮后,华中*军主力到达苏北,山东*军也从运河线上撤到运河以东的苏北地区。两军会师,这就改变了过去各自在淮北、苏中作战这一情况,两军由战略上的配合,转变为集中在一起进行战役上的协同。两支*军领导机构,也合并为一个。两军会合后在哪里作战,设想过三个方案,一是消灭自运河线东犯之敌以后,兵出运河以西淮北地区;二是北撤山东,消灭鲁南之敌;三是山野回鲁南应敌,华(中)野留淮海区作战。以后决定了先在苏北淮海地区打一仗后再看,并且具体选择了在宿北地区打一仗。这一选择是否正确,需待实践检验。
第三,这次作战是两支*军会师在战役上初次协同作战,这也是一种初战。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军合并后的新的领导机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少了上下之间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相反,如果这一仗我们被打败了,上下之间和兄弟部队之间就容易相互埋怨,就要花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弥补过来。“慎重初战”的道理也适合宿北战役。因此军委、*同志来电严令我们:“只许打胜,不许打败”。这次战役胜利,对以后作战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第四,还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问题。继淮南、淮北被敌人占领以后,华中首府两淮又失守,敌人对我们形成半圆形包围的态势,敌人兵力又处于很大优势,蒋家王朝的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十一师也调到苏北战场上来了,我们处于被动状态。*同志说过:“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这次战役将决定我们能否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将战役的主动权夺取到手中。
第五,从学习大规模歼灭战角度来说,华东战场从前沿逐步转入纵深,正面战线逐步收缩,兵力也随之集中,歼灭战的规模将逐步扩大,中央、军委要求我们打大规模的歼灭战,这需要积累经验。苏中战役歼敌五万余人是七仗的总和,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如黄路一仗,也仅歼敌两个半旅,一万七千余人。宿北战役比如黄路这一仗规模大得多,这一仗打胜了,就可以成为两支*军集中后战役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为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踏上了这块阶石,再上一步去路更高的阶石,就比较好办了。
以上各点都说明了在华东战区转折时期,宿北战役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以为这是在评论宿北战役和华东战局应予重视的。
慎重初战,这对战役指挥员来说是一条具有丰富内容的原则。从下定战役决心到组织战役实施的全过程,甚至在某些指挥细节上,都必须贯彻慎重的原则,以确保关键性战役的胜利。慎重初战和初战必胜,可以说实质上是一回事情。
当解放战争刚开始时,中央军委曾经设想过南下外线出击的作战方案,但没有付诸实施。在解放战争的第一阶段,我们执行的是中央军委确定的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在战争进程中,我军统帅部及高级指挥员,对战局的变化发展往往是做出多种没想,从中选取最优方案,这是很必要的。在解放战争中,中央军委和*同志始终纵观全局,经常征求和听取战区指挥员的意见,力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准确地作出决断,把我军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充分发挥战区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我军得以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军指挥关系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本质的生动体现。
如何选择打击目标,是定下战役决心的重要问题。选弱敌打,这是我军常用的一条原则。但有时为了迅速改变态势,扭转战局,我们也在有把握或既有一定把握又有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先打强敌。这样的决心也并不少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