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后,美育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但在一线教育实践中,美育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学校对美育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有的学校对美育存在误解,把美育等同于竞赛证书和升学门票。
如何突破“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固化思维,重新定位学校美育的价值与内涵?如何提升教师的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如何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如何将新技术融入美育教学,用科技力量为青少年美育赋能?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走出美育误区,推动学校美育升级”共同探讨学校美育发展新方向。
议题一
如何重新认识学校美育的价值与内涵?
郭声健:通俗地说,学校美育的价值与内涵就是“什么是美育,美育有什么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丰富了美育的内涵,强调美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如何理解美育的内涵,决定了如何理解美育的价值。正如**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学校美育在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润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便是新时代学校美育的价值体现。
天天在上音乐课、美术课,不一定就是天天在搞美育,偏离了以美育人正轨的艺术教育不是美育。艺术教育的功利化、技术化导致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固化思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艺术天赋和兴趣爱好被扼*。这样的艺术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不是美育,而是“丑育”。当教育不仅能提升审美素养,还能陶冶情操,润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时候,即便不是以艺术学科教学为主,而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入美育意识,巧妙利用美育资源,也是真正的美育。
袁彬:小学阶段是学生深入了解世界,逐步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授学科知识,而是要通过多元的知识学习促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美育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进一步加深教师、学生对美育的认识,湖南省怀化市宏宇小学从以下三方面重塑学校美育内涵——
第一,建立学科美育联动,获得审美体验。学校美育要激发美感,挖掘人的潜能,不是单一的学科或者是几门艺术学科的知识技能训练能完成的,需要各个学科之间的联动。学校要在各学科内找到美育的联结点,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熏染审美眼光。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宏宇小学长期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扎实推进艺术教育工作,艺术氛围浓郁,艺术师资配备齐全。学校从儿童视角出发,建立校园“星光墙”“童心园”等文化场地,让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感知艺术的催化剂。学校围绕“七彩”亮童真、“五养”润童心、“三心”耀童年三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开设各式各样的学校美育课程,打造立足传统的特色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化艺术的感知能力。
第三,建立自我生命认知,获得审美愉悦。美育要教会学生认识生命,发现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从而在未来的生命活动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大有不同,学校在美育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追求多样性,形成多元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最终成为有独立个性和审美眼光的完整的人。
郑其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让受育者拥有美好心灵、高尚情操、良好道德是学校的育人职责。
学校要提升美育思想认识,强化宣传学习教育,让师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美育的作用、要求、原则、目标,让美育理念深入人心,与智育一样无处不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的熏陶,提升美的认识。
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营造全园美育环境,让校园充满美,让师生在校园中接受美的熏陶。学校优化硬件环境,特别建成国旗馆、校史馆、学生馆和乡土馆等可参观、可学习的美育体验馆所。开展多样化活动,如艺术节、管乐团、课本剧、地方歌曲戏曲表演等。扩大教育的覆盖面,通过班班有歌声、舞蹈课间操等班级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展现美的魅力。学校40多个社团中有10多个艺术社团,教师致力于帮助学生掌握至少1项艺术特长,让学生与艺术之美终身相伴。
议题二
如何提升教师的美育意识与审美素养?
周虹:高品质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具有审美情趣、美学素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学生需要具有审美情怀的教师团队。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以下简称“白马湖学校”)践行“天马行空、崇实敏行”的校训,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让教师以审美的意识进行教学,发挥美育作用,引领学生向美、向善、向上生长。
物型之美,打造物理浸润空间。白马湖学校把美的创意具化为校园场景,走进学校,一条大道如楚河汉界般通达大气,两汪活水似孔孟池水浸润书香,四季苗圃、长青之树、大理石棋子驻守四周。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使师生在审美愉悦中学习成长。
文化之美,传承高尚文化精神。一名真正懂得美,能以美涵养学生人格的教师,不能只具备艺术知识技能,更应当有信仰、有目标、有情怀、有温度、有担当、有筋骨、有“大爱之心”。
活动之美,强化审美意识情趣。学校创设多元美学情境,设立书法、摄影、陶艺、瑜伽等教工俱乐部,组织教师参观展览,欣赏话剧,踏青赏花,在审美体验中充盈精神世界,提高教师的审美情趣。白马湖学校的教师们正不断尝试用艺术家的眼光和诗人的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和捕捉到的美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对美的意识,引导他们不断欣赏美、追求美。
仪式之美,养成敬畏生活的态度。在白马湖学校,除了常规教育仪式活动,还有新入职教师宣誓、教师节展示、成长联盟分享等教师独有的仪式活动,推动教师在活动中感受庄严的气氛和充沛的仪式感,从而学会对生活、工作抱持认真、尊重、敬畏和热爱的态度。
课程之美,助力教师全面成长。白马湖学校立足实际,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中充分体现美育的特性:语文教师通过铺陈自然美景,讲述社会冷暖,解读作者内心,抒发真实情感,引导学生体验韵律美、情感美、想象美,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数学教师制造悬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感受智慧之美,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认识……不同课程都可以因为融入“美育”而更有生命力,更加丰富多彩。
袁彬:学校教师审美素养的建立往往依托于个人的成长环境以及生活阅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为此,宏宇小学组织美育专题培训,在教师教育中开设美育类相关课程,全面提高教师的美育能力和水平,让美学与美育知识成为教师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美育专题研讨,深化教师美育能力。为了使教师的美育知识建构更具活力,宏宇小学在教师培训中融入美育知识,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各学科的学科本位出发,从实施课堂美育出发,从校园的育人环境出发,从社会的价值导向出发,开设专题研讨。
发起美育相关活动,提高教师审美素养。学校围绕班级特色的创建、校园环境的美化、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师生各自的新时代审美需求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如诗词朗诵大赛、校园艺术节等,在活动中锻炼师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师生艺术素养。通过活动促进教师去研究、去探索这些美育背后所需的人文知识、技巧方法、艺术形式,加强美育知识学习,丰富学校美育的育人内涵。
开展美育专题考察,提高教师审美体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不能只依赖于校内培训,还需要开阔教师们的眼界,增强教师们的审美体验。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考察活动,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体悟艺术的独特魅力,思考美育活动能够带来怎样的生活经验,对人的长期发展会形成怎样的影响,以自身带动学生,建设更好的美育课堂。
议题三
如何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美育课程?
袁彬:宏宇小学紧跟美育课程改革方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上,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借鉴世界多元的优秀文化;运用灵活的方式将传统艺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将优秀传统艺术的技法与其中蕴含的文化遗产传授给学生。
苗族蜡染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工艺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宏宇小学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将传统蜡染工艺运用到校内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蜡染美育课程以学校美术工作室为载体,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整合资源,注重差异,兼收并蓄,充分吸收、借鉴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不断创新与发展,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为学生搭建交流互通、学习成长的平台。
周虹: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美育课程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确保艺术学科的课时,鼓励开发校本艺术课程,以艺术教育教学为基础和主线,遵循学生心智成长规律,推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生活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基。
二要搭建广泛的艺术课程,保质保量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艺术学习活动中,从多元的角度感受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化、艺术和审美境界,提升人文素养。
三要精心设计美育活动,增强仪式感,结合活动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仪式的环节和形式,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
郑其强:虽然美育以艺术课程作为支撑,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艺术课程上,并不足以适应时代发展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需求。艺术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也可以加入美育元素,升级为美育课程。
福建省长乐第一中学进行学科融合实践,开发出丰富的美育校本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些美育课程可以是活动课程,也可以是文本课程,例如乐理、光影纸雕、高楼米线、国风、播音、演讲等。开发课程时,要注意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审美特质,传播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劳动美……
议题四
科技力量如何为青少年美育赋能?
范更进: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专业美育教师队伍和美术教室不足,美育教师工作量大;学生缺少参与感,对美育教学兴趣不足;学校美育缺少完善、客观的评价机制。为此,北京正诚立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青柠美育平台”,将美育资源、活动、评价等搬到云端,利用科技手段弥补现阶段学校美育教学的不足。
一是搭建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利用海量存储和开放性强的优势,青柠美育资源平台设置精品图库、优质课件、教学课例、技法视频等板块,不断吸纳新鲜资源,供教师随时取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上好美育课。
二是通过虚拟博物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现在的学生课业繁忙,很难有时间和条件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欣赏艺术作品。虚拟美术博物馆采用三维仿真技术进行场景构建,支持电脑、手机、VR眼镜等多平台、多系统的沉浸式漫游参观,把博物馆、美术馆搬进课堂,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
虚拟美术博物馆中的馆藏涵盖古、今、中、外各个艺术类别的代表作品,按照发展时期进行系统性的统筹布置,每个展区有导览语音介绍,由专业人员配音讲解相关美术知识。展区内的作品可以放大,以便查看作者、年代、作品介绍等信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中外美术发展史,赏析名家名作,扩展视野,提升美术鉴赏能力。
三是开展线上3D美术展,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展示美的兴趣和能力。学校美育的教学成果缺少展示渠道,学生参与度低。为此,平台开发了线上3D校园艺术馆,教师或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布置展厅,为每幅作品添加文字和声音介绍,解读作品的创作思路及意境,调整作品的展示效果……
展览发布后,观众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直接进入展厅进行360度参观,放大展出的作品,查看作品细节,聆听学生解读作品的创作思路,还能对喜爱的作品进行点评、投票、点赞和分享。线上3D美术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学校美育建设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艺术才能的舞台。
四是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营造美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学校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画屏在教室、厅堂、走廊等场所打造美育空间,展示名家名作、学生作品,画屏内容可随时更新,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尽情展示才华,放飞梦想。
五是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美育素养进行综合评测。平台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将艺术作品、教师日常评价、美育基础知识、艺术鉴赏、自主创作、美育展示、校内外实践活动、荣誉奖项等内容纳入测评体系,对学生美育素养进行全面的综合智能评测。
周虹:故宫博物院利用科技力量让文物活起来,让名画动起来,展示出艺术与科技结合产生的强大合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与科学将共同担负起这个时代的美育使命,通过跨界整合,给学生带来更富冲击力的新颖视效和更生动的知识。学校美育可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融入现代技术,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疫情是美育教学拐点,更是美育向线上发展的起点。受疫情、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在线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美育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提供多功能、内容丰富的线上美育课程,让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更加自由便捷。科技力量赋能青少年美育,让美术教育从传统的纸笔绘画到多功能的PS板绘,从平面建构到3D建模;让音乐教育从用声、用形演绎到加入多媒体背景和光影互动。
白马湖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平板电脑,在自带的软件里,学生可以完成不同声音的收集,并创编新的曲目;在戏曲课的说唱脸谱中,人机对唱的教学模式充满吸引力,可以发挥机器打分活态、新鲜、有趣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上课程,学生将科技、艺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将科学与人文、审美结合起来,通过自主创新,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
AI与美育学科的融合交叉,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测评方式帮助教师提效减负,从学生参与度、师生交互深度等多元角度进行教情、学情分析,让美育教学效果得到量化评估,开创新文科教学模式,让美育学习的标准更客观、更统一、真正走向普惠化。
(策划 | 惠依琳 李薇薇 邵秀敏 邢方红)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