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三国(终章)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知人善任的

醉梦三国(终章)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知人善任的

首页游戏大全醉梦三国更新时间:2024-05-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扶不起的阿斗"就成了父母教育子女的反面典型,这种说法也成为对家里败家子的典型评价。同样的随着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流传,使刘禅在古人心目中的评价更加的负面,给人一种窝囊废的愚蠢形象。很多古人认为他生活奢侈懦弱无能,宠幸宦官黄皓搞得蜀汉朝廷一团糟,对蜀汉被灭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也沿用了这种说法,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甚至将刘禅刻画成为脸谱化的昏君形象。然而我们翻看史料后发现,刘禅并不是戏剧中表现的那么昏庸无能,他也有知人善任的一面。

刘禅小名阿斗,是刘备的长子。因为是中年得子,所以刘备对其特别的宝贝。在演义中最早出场是在长板坡的一段故事中,他当时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以道具的形式出现在故事中。赵云怀抱刘禅面对曹军的围困在长板坡*了个七进七出的故事让很多年轻人热血沸腾,也成就了赵云常胜将军白马银枪的光辉形象。刘禅在演义中第二次出场是赵云截江夺斗的故事,此时的刘禅已经成长为少年,但仍旧没有摆脱道具的身份。刘备的孙夫人意图带着刘禅回东吴看望母亲,在长江上被赵云拦住,于是发生了为了争夺刘禅而进行的激烈战斗。

这两段故事中刘禅并没有一句台词,一个表情,完全是人形道具。真正的在演义中出场还是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十七岁的刘禅登上了蜀汉皇帝之位,开始了他四十余年的皇帝生涯。演义中的刘禅将皇帝这个职位演的颇为不堪,完全是一副地主家的傻儿子形象。而戏剧中的刘禅甚至加入了沉迷于酒色和斗蛐蛐,躲着诸葛亮不上朝的荒唐行径。这样的形象让我想起了以暗弱著称了益州前主人刘璋,而刘禅的形象比刘璋还要荒唐得多。可是我不禁怀疑,如果刘禅真的如此荒唐,那蜀汉国内四十多年没有内乱又是怎么维持的呢?

按照常理一个荒唐昏庸的君主面对掌握朝廷权柄的大臣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制衡手段,那成为傀儡皇帝并引发国内混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曹魏和东吴的经验来看,司马懿、曹爽、诸葛恪和孙峻都先后成为两国的权臣并控制朝政,将皇帝架空甚至废立,可见君权对皇帝的重要性。虽然蜀汉也有这样的掌权大臣,如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姜维、邓芝等等,可是蜀汉却没有如曹魏和东吴那样出现君权旁落的情况。曹芳、曹髦、曹奂、孙亮等傀儡皇帝都能得到比刘禅更高的评价,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如果刘禅真如演义和戏剧中表现得那么不堪,那第一个被废除的应该就是刘禅才对。就算诸葛亮看在刘备的面子上保住刘禅,那诸葛亮去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经历了数代丞相的刘禅为什么还能掌握君权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查阅了一些关于刘禅的史书,我们发现刘禅是被古人谣言抹黑的典型。他其实并没有故事中说的那么荒唐和不堪,而诸葛亮给他"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评价才是中肯的。在我看来刘禅在刘曹孙三家的后代里面的能力或许比不上孙权,但与曹丕相比却是丝毫不差的,比曹叡和孙休更是强出不少。

一般认为刘禅废柴的原因是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毫无主见,全靠诸葛亮等大臣辅佐;二是生活奢侈昏庸,宠幸宦官黄皓致使蜀汉朝政腐败,导致蜀汉灭国。然而从史实来看这种说法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刘禅在执政期间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只是被人选择性的无视了而已。首先刘禅时代人才还是不少的,除了诸葛亮这位历史上公认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外,与诸葛亮并称为"蜀汉四相"的蒋琬、费祎和董允都是一时之英才。在军事上姜维非常杰出,辅佐姜维的邓芝、马忠和王平都是能够在伐魏中独当一面的大将。

蜀汉能够在偏安一隅的地方坚持北伐曹魏四十年与上述英才的辅佐息息相关,而刘禅能够信任和重用这些人正好说明了刘禅知人善任,这也破解了刘禅昏庸无能无所作为的谣言。这些英才中除了诸葛亮是刘禅无法掌控的外,其它的人都是刘禅能够完全控制的。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果刘禅真的如此不堪,诸葛亮就是功高震主,那两人绝对是势如水火。就算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刘禅不敢乱来,诸葛亮死后刘禅怎么会善待诸葛家?从刘禅用诸葛瞻守绵竹就可以看出,他对诸葛亮始终是信任的。

对于曹魏投降过来的降将刘禅能够毫无保留的信任,并赋予镇守边关的军权,这也是蜀汉能够抵挡曹魏数十年的原因之一。姜维、王平、夏侯霸这些将领都是曹魏投降过来的,他们也都得到了刘禅的重用。尤其是姜维在诸葛亮死后成为蜀汉军方第一人,掌握了蜀汉整个军队的权柄。如果皇帝没有一点魄力,是不能轻易将如此重要的权柄交给敌国降将的。而姜维为了蜀汉也耗尽了一生的心力,最后在复国无望的情况下被乱军所*。君臣两人可谓是互相依靠和信任,这种信任使得黄皓千方百计的对付姜维而不能得逞,这正好说明刘禅并不昏庸。

除此之外刘禅在政治上是有主见的,从行动上也继承了诸葛亮对蜀汉北伐曹魏的战略方针。在诸葛亮去世后,停止对于曹魏北伐,偏安一隅失守的言论一直在益州和汉中流传。除了以姜维为首的军队派系坚持北伐战略外,文臣系统尤其是益州门阀集团千方百计的要将北伐战略逐出朝堂。面对这种情况即便是作为丞相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都焦头烂额,刘禅却坚持诸葛亮定下的国策,将这个战略执行到底,直到蜀汉亡国都没有放弃。虽然诸葛亮定下的国策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让刘禅按照益州集团的想法去做,那他最后只能成为第二个刘璋,蜀汉也不可能坚持四十余年。刘璋之所以被人认为暗弱无能,就是因为被益州本地的门阀架空和控制,才导致益州内部矛盾重重,最后文武不能齐心被给了刘备夺取西川的机会。刘禅在蜀汉的失败最主要还是在北伐战略的执行上急于求成,在没有处理好益州门阀问题时便耗尽了国内支持自己的力量,致使益州集团有机会趁着邓艾兵临成都时胁迫他投降,从而葬送了蜀汉。至于"乐不思蜀"的故事大家看看就好,试想如果刘禅在那种情况下回答"想回蜀",司马昭能放过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