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动物比北京雨燕更能代表北京这座城市了。它不仅把“北京”两个字嵌入学名(正式叫法是“普通雨燕北京亚种”,拉丁名Apus apus pekinensis),还钟爱把巢建在城门、城楼、庙宇、宫殿等传统高大建筑的卯榫缝隙中。晴空丽日,琉璃飞甍,漫天迅疾掠过的镰刀形燕翅,构成了许多北京人记忆深处的标志性城市风景。
阳春时节,又是一年燕归来。从正阳门到颐和园,从国家图书馆到天宁寺桥,晨熹中,暮光里,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它们与这座城市相生相伴。
有心的人们或许会可喜地发现,比起十多年前,现在看到北京雨燕好像变多了。从观测数据上看,的确有明显的增加,从本世纪初的两三千只,到近几年稳定在一万只上下。这背后,和人们在多方面的努力及保护分不开。
如何救助落地的雨燕
杜梨在北京一处市属公园工作,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和博物爱好者。2021年6月,她意外邂逅了一只北京雨燕雏鸟。这只小雨燕出生才十多天,只有半个手掌大,从一处建筑上掉下来,被游客及时发现,送到工作人员这里。杜梨检查发现,它还没有睁眼,受伤很严重,左腿拉伤,整个撇到身子后面。她打电话咨询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下简称“救护中心”),对方了解具体情况后,建议她试着放在僻静处,看雨燕成鸟会不会来喂它。杜梨照做了,但由于雨燕“不落地”的特殊习性和野生动物怕人的本性,并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她把这只小雨燕带回了家,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黑麦”。
雨燕生来是飞翔的,正常情况下,一生除了孵蛋和育雏外很少落在地面,觅食、饮水、繁殖都在空中,如何人工救助、养护雨燕尚是个难题。杜梨紧急咨询医生、查找资料,了解到雨燕精细的食性,想方设法为它觅食,同时对它的伤腿进行了比较专业的药物处理。在精心照护下,黑麦逐渐好转。杜梨总结,黑麦作为野生小鸟,之所以能接受人,也许是因为最初捡到时还没有睁眼,而它睁眼后首先看到的便是杜梨和家人,因此它对人工饲养的接受度会高一些,也有乞食行为。这可以说是万幸了。
尽管黑麦一出生就被人工养护起来,半个多月后,杜梨还是发现,它在箱子里做起了“俯卧撑”,并逐渐绝食来减轻体重——它在准备着出发去非洲了。虽然不舍,但杜梨知道,这是刻在北京雨燕基因里的东西,它正在召唤着黑麦。为了让黑麦能跟上七月出发的雨燕迁徙大部队,杜梨又去研究如何放飞。雨燕的脚与别的鸟不同,它四趾向前,无法站立,在平地上只能笨拙地趴着挪移,更无法从平地上腾起,因此要有一定高度差,借助向下滑翔的力量方能飞起。杜梨尝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最后再次求助于救护中心,由中心统一放飞。小黑麦就这样回到了大自然。
一年之后,又有一只北京雨燕掉落在公园里,被杜梨和同事遇到了。这一次她有了经验。检查小雨燕没受伤后,他们把它带到了一栋二层小楼上,男同事用手托着它准备放飞,托了十几分钟,手都酸了,正当他们来看雨燕会不会有动静时,小雨燕突然从掌心振翅,向下俯冲而去。杜梨看到,它滑翔的角度很低,在几乎快要落地的时候,灵巧地盘旋了两圈,又向远处飞走了。
如今正是燕归来,过不久,又是新雨燕宝宝出巢的时候。由于雨燕飞行速度非常快,转向能力有所不足,有时会不慎跌落在地,且由于它们喜食水上的昆虫,在掠过水面喝水或捕食时,也会偶发掉到水里的情况。游人看到后,也想帮助这些可怜的小家伙,却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做。杜梨曾经见过一张照片,有人在落地的北京雨燕身旁撒下一把大米。她理解这份好心,但也感到科普任重道远:一方面,雨燕落地后无法靠自己的力量飞起来,另一方面,雨燕是食虫鸟类,完全不吃大米。如果人工喂养雨燕,最适合的是蟋蟀、蜡螟幼虫(俗称葡萄蜜虫)、蝇类幼虫、蚕蛹等,这些可以从网上买到,千万不要喂面包虫、黄粉虫、蚯蚓、谷物,这些不合适的食物会引起雨燕畸形甚至死亡。
在此,我们也提醒,当你遇到一只落地的雨燕,可根据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建议,先对它进行观察、检查,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尝试去一个适合的、有高度差的地方再次放飞即可。千万不要向天空抛掷,而要托在掌心,耐心待它飞走。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史洋特别提到,如果是落水的雨燕,可先联系公园工作人员进行打捞,迅速擦干它身上的水分,等雨燕羽毛晾干后,如果感觉它的脚爪很有力量,可尝试将它放飞。而如果检查雨燕有受伤、无力或其他问题,可直接给救护中心打电话(010-89496118),寻求专业救助。
雨燕数量统计越来越精确
颐和园廓如亭(八方亭)是每年北京雨燕环志追踪研究的固定地点。这项工作从2014年开始,通过在北京雨燕脚上佩戴装有超轻光敏定位仪的脚环,持续多年追踪收集,这几年才终于揭开了北京雨燕神秘的迁徙路线、规律之谜。
去年六月,杜梨也有幸参与过廓如亭环志的志愿工作。她回忆,那天凌晨两点就进入廓如亭架网,坐等雨燕来。雨燕上网之后,派专业的志愿者去捕捉、拆网,之后带这些雨燕体检、测量、佩戴脚环、放飞。被捕捉的野生雨燕由于害怕和应激反应,锋利的爪子常常把志愿者的手抓破皮甚至流血,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们都习以为常。也是在那次志愿活动中,作为雨燕调查项目负责人的史洋发现了一只没有脚的雨燕,赶紧招呼大家来看这只真实的“无脚鸟”。杜梨看到,它只有两只像棍一样的小细腿,下端只有两个圆球,爪子不见了,但即便如此,它依然生存了下来,从遥远的地方飞回了北京,“太厉害了,特别佩服这只小鸟”。
北京雨燕这些年的研究进展,和这些志愿者的自发工作分不开。据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科研宣教科副科长张亚琼介绍,2006年观察到的北京雨燕只有3000来只,2017年是5000来只,而近两三年的数据则稳定在一万只上下,其中原因,一方面与北京生态环境改善有关系,尤其是小微湿地的建设,水生昆虫的增加为雨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食源,另一方面也相当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以前只有三四十人来做观测,而如今,单是2023年就有376名志愿者在35个调查点参与观测,今年更是增加到40个点位。观测点位的增加,观鸟人的数量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让北京雨燕的数量统计越来越精确。
志愿者的工作并不轻松,需要持续很长时间在固定点位观察、拍照、数天空中的“小黑点”、汇报数据。正是长期不懈的努力,人们构建起珍贵的北京雨燕基础数据。
雨燕在城市里找到新乐园
北京雨燕此前观测数据一度减少,这和城市发展建设中古建的拆除消失有关,它们失去了筑巢的场所。人们也会担心,雨燕的活动及粪便会对古建产生损坏,为此有些地方还会拉起防鸟网。好在,这些年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认识到雨燕作为北京标志性物种的重要性,针对雨燕与古建的关系研究也越发深入、科学,二者进入一种更为和谐、平衡的共生状态。
如今,在一些古建筑上安装了针对雨燕栖息的监测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雨燕粪便对古建木质结构及彩绘的影响其实非常微弱。
不少古建筑在修缮前,还会专门召开专家讨论会,邀请鸟类专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人员等人士参加,通过多方协调的方式减少对雨燕的影响。
人们为了雨燕而努力,雨燕也在适应新的人类环境。这些年人们发现,除了木质的古建,它们也会在城市中寻找新的家园,著名的点位有天宁寺桥、四惠桥、西直门桥等,这些地方如今也都以雨燕聚集为一景。
北京雨燕从遥远的非洲西南部迁徙过来,跨越三万里,结束了又一次漫长辛苦的旅程,这些被称为“无脚鸟”的精灵们准时赴约,开启在这座古城筑巢孵育的使命。等到七月,它们又将振翅,启程去非洲越冬,再见时,便是明年春天。自从它们的祖先选中了这“宜室宜家”之城,数百年来,北京雨燕和这座城市深刻地联结在一起,守护着一年一度的约定。
【北京雨燕小档案】
1870年由英国鸟类学家斯温候在北京第一次采集到标本,起名北京雨燕。因其喜欢在北京城区高大的木质古建筑缝隙中筑巢,老北京称其为“楼燕”。
它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平均时速超过100公里。飞翔时狭长的翅膀展开,如镰刀。
它身姿小巧,体重仅30至40克,比一颗鸡蛋还轻。
因其四趾朝前,腿脚几乎贴着身体,无法像一般鸟一样站立或抓握树枝,无法从平地起飞,因此它一般不落地,有“无脚鸟”之称,需要依靠从高处向下滑翔来获得起飞动力。
北京雨燕迁徙路线极长,每年4月下旬来北京繁殖,7月开始迁徙,沿着亚欧大陆,历时100多天到达非洲南部越冬,休整三个月后,于次年2月返程。来回路途将近三万公里,沿途经过“一带一路”上的诸多国家。
它们的饮食、交配、睡觉都在天上进行。研究发现北京雨燕的左右半脑可轮流进行睡眠,因而可保证一边长途飞翔一边休息。
北京雨燕还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是2022年中轴线申遗的首个数字形象,也是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标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