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205天
关于作者作者金冲及是著名的历史学者,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过一系列开国领袖的传记,比如《*传》《*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这些传记都是由金冲及担任主编。
金冲及多年来致力于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查阅了大量的党史文献,在这本书中,为我们展示和总结开国领袖们宝贵的工作方法。
关于本书工作方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发展建设中极为重视的问题。*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换句话说,即使提出的任务是正确的,道理也讲得很清楚,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方法来实行它,也会变成空话。
*、*、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他们一直在思考、在学习、在探索、在总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的价值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作用,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充满启发。
核心内容音频解读重新梳理原书思路,聚焦在三个重要问题:
第一,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如何找到方向?
第二,在做重大的决定前,如何下定决心?
第三,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
前言
这本书收录了党史专家金冲及对*、*、刘少奇、朱德、*、陈云六位开国领袖工作方法的研究。
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领导这场伟大的变革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这场伟大变革中,充满着艰难险阻,不论是战争时期披荆斩棘,还是和平年代百废待兴,都遇到无数棘手的难题,想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需要智慧,需要勇气,也需要良好的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发展建设中极为重视的问题。*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换句话说,即使提出的任务是正确的,道理也讲得很清楚,如果没有好的工作方法来实行它,也会变成空话。
*、*、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他们一直在思考、在学习、在探索、在总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的价值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作用,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充满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金冲及是著名的历史学者,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过一系列开国领袖的传记,比如《*传》《*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这些传记都是由金冲及担任主编。
金冲及多年来致力于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查阅了大量的党史文献,在这本书中,为我们展示和总结开国领袖们宝贵的工作方法。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选取了三个问题,都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不好找到答案的难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如何找到方向?
·在做重大的决定前,如何下定决心?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
我们就来看一看,六位开国领袖他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
第一部分
第一个问题: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如何找到方向?
这本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要重视战略。战略头脑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有了全局的眼光和敏锐的预见,才能在工作中始终有明确的方向感。
那怎么样算是拥有战略头脑呢?关键的一点,是抓住主要矛盾。
*在《矛盾论》中提道:“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不能掌握这样的方法呢?*接着提道,“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在金冲及看来,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辨,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读读*在历次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你会发现,重要的历史关头,他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现在局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和以往不同的特点是什么?发展的前途如何?由此再得出,党的方针应当相应地做出怎样的调整。
尤其在战争年代,领袖们对于战略都是极为重视。
1936年,*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写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在文章中提道:“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
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人民解放军,领袖们在历次战争中,极为注意寻找“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且,往往是第一场战斗,就选择的是“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那怎么样打好第一场战斗呢?*归纳了三条原则。
第一,要保证条件都利于我方,不利于敌方,确定有把握之后再动手,总之,必须打胜,否则宁肯退让,重新等待时机;
第二,整个战役的计划没有策划好,第一场战斗不可能打好,第一战的计划,必须是整个战役计划的序幕;
第三,思考整个战役的计划,思考第一场的战斗的计划,还要思考之后很多个战略阶段,至少也应该计算到下一个阶段。如果没有长时期的方针,仅仅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是打不好仗的。
利用这三条原则,打好有战略意义的第一场战斗,就能一战而胜,接下来再解决敌人的其余力量就能各个击破,就能把战争的全局从劣势转换为优势,从被动转换为主动。
咱们拿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首先打响的辽沈战役举例。要想了解当时的战略思考,这要从抗战结束的那一刻说起。
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150万的苏联红军进入东北,迅速控制了东北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到了8月底,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已经全部解除武装。此时国民党军和八路军都想接手东北地区,这个时候,谁能够当机立断,争取先手,谁就能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占据优势。
在听到苏军出兵东北的消息后,*、朱德立即下达命令,让晋察冀边区和山东抽调部队向东北进军。随后,中央组织在延安的干部,准备分批陆续派往东北。
当时的国民党军,正在忙于接收全国的地盘,而且国民党主力更多盘踞在西南地区,没有办法迅速赶往东北。因为*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延安代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刘少奇迅速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建议从华东、华中抽调10万部队挺进东北。
但是随着部队进入东北,蒋介石也反应了过来,开始抽调大批军队进入东北,苏联方面也没有给予我党和我军足够的支持,反而在长春、沈阳等城市驱逐中共机关和部队。
这个时候,刘少奇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确定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也就是让出大城市和铁路沿线,占据广大农村、中小城市和次要铁路。在东北创建和巩固广大的根据地。
到了1948年,东北*军已经发展到将近70万人,如果算上地方武装,总人数在100万以上。当时的东北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解放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的地区,因此,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东北打响战略决战的第一场战斗。
当时面对的主要矛盾是,虽然在东北地区,解放军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是在全国范围看,国民党军依然占据多数。所以辽沈战役面对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在国民党统帅部举棋不定的情况下,迅速切断东北和山海关以内的联系,把国民党军的重要精锐困在东北,利用东北*军的人数优势逐步将其歼灭。
这比其他任何问题都更重要。*便下了大决心,要求东北*军主力不惜冒巨大风险,远途奔袭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没有这样的宏图大略,要夺取辽沈战役的全胜是不可能的。
果然,锦州的解放,切断了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回关内的唯一通道。长春和沈阳两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最终,整个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也因为这场战役,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过了国民党军,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曾说过:“在陕北,我和*、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指挥了全国的战争。”*也说:“*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能在如此困难简陋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这和战略眼光是分不开的。
在和平年代,重视战略依然是开国领袖们重要的工作方法。
*曾经拿黄河上的船夫举例,向大家介绍工作方法。这些船夫在河里撑船的时候,平时是可以很放松的,但是到了险滩或者是有暗礁的地方,这些船夫就开始全神贯注地用船篙撑船,躲避危险的地方。如果整段行程,船夫处处都很紧张,那就会把自己弄得很疲劳,真到了要紧的地方,反而使不上劲。
社会生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人们往往被一些日常现象牵着鼻子走,被动应付,辛苦忙碌而收效甚微,工作局面难有大的突破。*主张,这个时候处理工作,就应该抓住重点。
1953年*在给一位干部的信中就写道:“工作虽多,可以安排一下,一段时间内只处理一个主要问题,这样也就会不觉得太忙了。”
第二部分
你可能会问,战争年代战局错综复杂,指挥员的一条命令就可能导致胜败。哪怕是和平年代,一条决策也有可能影响到国计民生,开国领袖们在做决定之前,如何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呢?是因为开国领袖们拥有不同于常人的自信心吗?
这就是我们要说到第二个问题:在做重大的决定前,如何下定决心?
下定决心当然不能只靠空想和盲目的信心。*曾经总结,只有粗心大意的军事家,才会把军事计划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之上,这种计划是空想的,不符合于实际的。更科学的方法是,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所以你看,指挥员在下定决心之前,有很长的准备过程,其中的关键是就是对目前战局的深入了解和充分思考。
*强调:“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
换句话说,能够下定决心,果断地进行战略部署,这份底气,前提是来自对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
那么怎样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呢?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不论是了解实际情况,还是做决策,都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意见。
*曾经这样解释“多谋善断”:所谓多谋,就是要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然后才能得到“善断”。
领袖们非常反对傲慢的独断作风,*在一次给青年们作报告时也提道:“什么叫独断?就是我说的话就对,人家说的话就不对,那还辩什么呢?你的意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谁还跟你辩?即使自己有很多对的意见,但是还要听人家的意见,把人家的好意见吸取过来,思想才能更发展,辩证法就讲矛盾的统一,只有通过争辩,才能发现更多的真理。所以,青年人要学习,就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然后加以集中。”他甚至鼓励青年们要拿出大勇气来克服独断:“一个人坐在房子里孤陋寡闻,这样不行,应该在千军万马中敢于与人家来往,说服教育人家,向人家学习,团结最广大的人们一道斗争,这样才算有勇气,这种人叫做有大勇。”
所以在战争时期,不论是进行军事部署,还是制定党和军队的政策,*们总是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就十分重视第一线将领们的意见,常同他们反复商议,认真听取并考虑他们的判断和建议。将领们有好的建议,*也会迅速吸纳。比如,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这是给了国民党蒋介石致命打击的大战役。而它的发动恰恰来自第一线将领的建议。华东*军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在济南战役快结束时,给中央军委发电,提出了发动淮海战役的建议。第二天,*立即为中央军委起草批示,第一句就是“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你看,制定决策和了解实际、吸纳意见是分不开的。
到了解放战争决战时期,*更是敢于根据实际情况,把指挥权充分交给更了解实际情况的前线指挥员。
比如*先后担任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军(原中原*军)和第三*军(原华东*军)的百万雄师。*曾经说过“二野三野联合作战,不只是增加一倍两倍的力量,数量变,质量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但是他依然坚定地把前线指挥权交给了*。
当时任中原*军参谋长的李达上将,在回忆当年时是这么评论的:“军委、*善于采纳前线指挥员的建议,及时修改计划,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况,并再次重申给予总前委刘陈邓‘临机处置’之权,这是淮海战役所以能顺利发展并取得全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过来再看国民党这边,蒋介石自始至终把指挥权把在自己一个人手里,听不进任何建议。不止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曾经回忆过,蒋介石没有做过中下级军官,缺少战场上的实际经验,但是他却喜欢直接用电话指挥前方作战。就连参谋总长陈诚,那可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从黄埔军校时期就追随蒋介石,本职工作就是制定作战计划,但是在蒋介石面前,他也很少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只能执行蒋介石的命令。
下面的将领们也知道,听从命令往往要吃败仗,但是不听命令更不得了,所以大家最后索性不出主意,就让蒋介石直接指挥,吃了败仗让他负责,将领们也好推卸责任。
这种唯上是听的态度,恰恰是国民党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于军事理论,开国领袖们也是结合实际的吸纳总结,而不是墨守成规。哪怕是成熟的理论,也要用实践这块试金石去加以验证。
朱德曾经回忆,1925年他在莫斯科的军事培训班学习现代军事,教官曾经测验他,问他回国以后要怎么打仗?朱德回答说,我的战法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的时候带着队伍上山。为此,朱德还受到了批评。
但是现在回头看,这就是游击战争的思想。到后来,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就是*、朱德共同提出来的。
如果和当时流行的军事理论比较,游击战争的思想似乎显得有些离经叛道,固守理论的人,就有可能对它不屑一顾。但是经过实践的验证,游击战争成为我军走向胜利的重要武器。
你看,对于开国领袖们来说,对于自己的想法、决策、理论,他们的信心不是来自于盲目的自信,来自对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对实际多一份了解和思考,对自己就多一份信心。
他们也把实际当做自己决策的重要标准。陈云曾经总结过一句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九个字可以作为开国领袖们重视实际的最好总结。
第三部分
第三个问题: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
对于这个问题,开国领袖们用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给出了一个相同答案,那就是学习。
学习,可以说是每一位*贯穿终生的一个关键词,也是他们快速成长进步的巨大动力。
*、*、陈毅、聂荣臻,他们在年轻时都曾长期在欧洲留过学,接受了大量新的理念,新的科学;陈云虽然少年家贫无力求学,但是他十二三岁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借着书局的便利条件读书学习,他们对科学技术、对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亲身感受比较多,这对他们理解问题和考虑问题都是有影响的。
*热爱学习更是出了名的,即使这样,他还半开玩笑地夸奖过刘少奇,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即使是在战争时期,他们依然非常重视学习。他们的学习主要是从实践中学习。
陈毅曾对*的军事思想做过这样的概括:“其特点是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去研究中国战争的实际,去发现和掌握中国革命军事的总规律。”
那到底应该如何研究、发现和掌握呢?*曾经总结过:“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可以学习战争,就是从战争中学习。”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真正投身到战争实践中去,否则就谈不上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二是要在战争实践中用心去想,不断总结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用来校正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并且把战争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提到较高的原则性上去思索和解决,这就是研究战略问题。
红军时期曾经有一个故事,红军和国民党某师交战,活捉了师长,战斗结束后,师长被押到红军指挥员的面前,这位指挥员就是共和国十位大将之一的徐海东。国民党师长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他问徐海东,你是保定军校毕业的,还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徐海东回答,我是青山军事大学毕业的。国民党师长问,不知道这个青山军事大学在哪?徐海东哈哈大笑,指着背后的山岭,这方圆几千里的大山,处处都是红军的军事大学。
新中国成立之后,和平年代,开国领袖们依然重视学习,甚至是用一种“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来要求自己,并带领大家来学习。
比如,随着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陆续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派遣驻外大使成为外交工作的重点。*当时担任政务院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他亲自点将,选择了10位来自军队的高级将领,担任第一批驻外大使。
这些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将领们,脱下了军装,穿上了西服,成为了将军大使。
但是当时这些将军大使,有人提出顾虑,对于外交礼节、其他国家的情况,他们都不太了解,外国话也不懂,怕自己搞不好外交。
*就带领大家用攻坚克难的决心,从头开始学习。外交部根据*和*的指示,举办了“大使培训班”,先后请来外交领域专家学者给大家讲解外交史、国际法、外交特权、外交文书,从外交政策到衣食住行一一讲解,*早年曾在法国留学,他亲自上阵,手把手教大家西餐礼仪。
就这样,在*的带领下,外交部形成了一股浓厚的学习风气。
当时,外交部的大使、司长们都是“既想见总理,又怕见总理”。这个怕,就是因为每次见面时,*总是不耻下问,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是了解情况,又是进行考试。有的“考”得实在太差的,*从不讲情面,要给予批评。所以,他们会见总理之前总要进行反复认真的“备课”。
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个其实并不难,更难的是在忙碌的工作中一直坚持学习,不让学习的优先级掉下来。这一点,开国领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前边咱们提到过,陈云的座右铭里有一句“不唯书”,但是“不唯书”可不是说不读书,陈云的好学和勤奋是出名的。
陈云曾经在延安担任中央组织部的部长,那个时候,他在组织部内建立了一个六个人的学习小组,大家共同学习哲学。根据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志回忆,陈云对于学习小组有很严格的规定,一本哲学书要从头到尾一章一章地读,还规定了一个时间表,每个星期必须读到哪一章哪一段,这个学习小组每周一上午开讨论会,会上每个人都必须如实报告,是否按计划精读了规定的章节,谁也不能拿工作忙当借口,拖慢学习的进度,包括陈云自己。小组成员里边,陈云的工作是最忙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欠过学习账。
陈云的夫人于若木也回忆说,陈云读起书来如饥似渴,有时甚至到了拼命的程度。连*也称赞道:“陈云同志有‘挤’的经验。他有法子‘挤’出时间来看书。”
结语
总结一下,一开始我们提出了工作中的三个难题: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如何找到方向?在做重大的决定前,如何下定决心?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学习了开国领袖们的工作方法后,你会发现,这三个难题的答案,可以总结为三个“重视”:重视战略、重视实际、重视学习。
想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找到方向,关键是重视战略。战略头脑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有了全局的眼光和敏锐的预见,才能在工作中始终有明确的方向感。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人民解放军,领袖们在历次战争中,往往是第一场战斗,就选择的是“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想要在做重大的决定前能够下定决心,关键是对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九个字可以作为开国领袖们重视实际的最好总结。
想要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不断进步,关键是重视学习。学习,可以说是每一位*贯穿终生的一个关键词,也是他们快速成长进步的巨大动力。
撰稿:陈章鱼;脑图:刘艳导图工坊;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