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知道巴黎圣母院,更多的有两个途径,一是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另一个就是根据这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我估计更多的人应是通过小说而知道这座教堂的,因为这是世界名著,有点知识的人都应该读过,后来还入选了中学生必读的材料,这座中世纪的教堂连同这本书一下子就闻名于中国了。
PART.01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年才建成,整座建筑几乎集中了中世纪欧洲的最高建筑艺术成就,由欧洲技艺最高的工匠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实现的。这座位于塞纳河边的古老建筑,128米长,48米宽,96米高,其中钟塔塔高69米,前面还附带一个巨大广场。
现在的巴黎圣母院万众景仰,法国也视为珍宝,更把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兰西人精神的象征。可巴黎圣母院在历史上并不是一直都这样受人顶礼膜拜的,好几次都在临近毁灭的边缘。
1793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雅各宾派不顾法国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的事实,企图发起人为消灭基督教的“非基督教化”运动,并于同年11月10日,将巴黎圣母院改为“理性庙”,信仰“理性教”。在这一疯狂的运动中,巴黎圣母院遭到极大的破坏,大量的珍藏被抢走或偷走或毁坏。再后来巴黎圣母院还被专门用来作为藏酒的仓库。
巴黎圣母院从这里开始衰落,1804年,拿破仑用木制门廊、硬纸板和灰泥等材料对巴黎圣母院重新装修,并将巴黎圣母院的产权重归教会。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遍及法国的自由浪潮再次重创了巴黎圣母院。那些打砸抢的暴徒,公开抢走了圣器室里的圣器,还有大量的艺术珍藏品,捣毁彩绘玻璃窗,甚至一切可以抢走的东西或值钱的东西都成为掠夺的对象。巴黎市政当局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摧毁巴黎圣母院。
PART.02
1831年,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正式发表,巴黎圣母院因一部小说《巴黎圣母院》而名扬天下,这让一向重视文化,珍重历史的法国人倍加尊重这座多灾多难的古建筑。从此,巴黎圣母院成为了法国人的精神所在。正如雨果公开所表达的那样:把古老的纪念性建筑保存下来,这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要目的之一。他想到了,他也做到了,正是这部书的出版与发行,改变了命运多舛的巴黎圣母院。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有人想将巴黎圣母院付之一炬,特别是二战时希特勒在巴黎实行“焦土政策”,所有的重要场所都埋上了炸弹,巴黎圣母院同样也被布置了重磅炸弹,可巴黎圣母院就像受到《巴黎圣母院》的庇佑一样,就在引爆前的一刹那,执行起爆任务的肖尔铁茨将军却选择了放弃执行命令,巴黎圣母院再次逃过一劫。
就在人们都认为巴黎圣母院因为《巴黎圣母院》而余生平安时,却在2019年4月15日突然起火,而且是火光冲天的那种,这是维修中的大火,是在给教堂维修过程中起来的大火。这是一场无名之火,也是让人不可思议的大火。全世界人都在关注着那塔尖倒塌的那个场面,那是一种无法挽救的摧枯拉朽式的倒塌,那种倒塌似乎是西方世界的坍塌,一种毫不留恋的坍塌。
人们不由地想起雨果在小说中关于火的描写,不,是幻写,一种无由头的描写。原本是人们在教堂里高山仰止,膜拜上帝的时候,雨果却看到了:在两座钟塔之间腾起一股带着无数火花的大火,一股猛烈的疯狂的大火。两座巨塔,一面是红红的,一面是黑黑的,显得更加高大。它们无数的鬼怪龙蛇的雕刻,显出阴森森的样子,在摇晃的火光下看去,仿佛都在活动。
雨果用《巴黎圣母院》在保护着巴黎圣母院的同时,却又在书中写着一场大火的预设,果然,188年之后的2019年,一场极似雨果书中所描述的大火,烧塌了双塔。这是一座古老建筑的象征,是教堂的象征,也法国人的精神所在。
PART.03
2014年元月17日上午10:00,天气清冷,我来到巴黎圣母院。那天的广场就像那天气一样有点冷清,没有导游的小旗子和小喇叭,整个场面都要宁静得多。这些日,每至景点,必能碰到中国的游团,小旗招摇,导游吼叫,还有游团团员们的窃窃私语又让导游的声音更大。
广场不大,有几个黑灰色皮肤的人在喂鸽子玩,双手展开,手心向上,里面放些玉米,那鸽子就飞过来,有的站在那人肩膀上,有的胆子大的就直接站在手上吃玉米,周围看着的人也一阵阵欢笑。表演一小会,那几个人就会走向游客示意他们也拿点玉米去喂鸽子,果然就有游客从那几个人的手上拿玉米去喂鸽子,又是一阵欢笑,那鸽子也确实可爱而大胆,像训练有素的演员一样配合着场合的热情而表演。
不一会儿,玉米吃完了,正当那游客要走的时候,那几个人围上去了,伸着手,手心朝上,手里没有了玉米,显然是要钱的。那游客也是懵了,不知道还要钱,就问到多少钱,那个个子最高的黑灰皮肤的人说:“一粒,一个欧元,你一共拿了三十粒。”三十粒,三十欧,差不多两百多元人民币。好在钱也不是特别多,而那几个黑灰皮肤的人也不是诈骗,只是用这个小聪明赚点糊口钱。
有人陆续进教堂了,今天是礼拜,好多教徒走过来,是来礼拜的,我也随人流涌入,到门口,一个热心的守门人交给我一个表格要填,还给了我一叠资料,表格的内容已记不住了,但资料的内容很清楚,一份是今天要讲的有关圣经里的内容,另一份是今天要唱的圣歌的词,还印着曲谱。后来才知道这是教堂专为临时而来的人准备的。
PART.04
外面冷清,但里面热烈,不一会,座位上已无虚席,虽济济一堂,但十分宁静。在教堂的最前面,面对座位,站着几排人,一边有一人站出队列,另一边有两个女人站出队列,那两个女人是领唱圣歌的,穿着蓝色的长袍,个头差不多高,两个都微胖。另一个站出队列的是一个男人,一袭白色长袍,手捧着一个大大的夹子,里面是今天的圣经诵词。他念的是法语,我一句也听不懂,当一页都念完了,我也不知道再翻一页,座位边上的那位老太太很热心,侧目看我还停在过去的一页,就伸手帮我翻到正在念的那一页,还用手指指正在念的那个句子。
同样,唱圣歌时也是一句都听不懂,边上那架又高又大的管风琴和着唱诗班的歌声,动人而优美,尽管我听不懂法语,但心里却在感知。
礼拜结束,人一下子走光了,教堂里甚是空旷且宁静,少有人走动,时不时会有几个游客进来,也都是蹑手蹑脚,生怕搞出什么动静来。我抬头向顶上望去,好高呵,那个穹顶少说也有十层楼那么高,两侧墙上的彩色玻璃据说还是从中国买来的。
看着穹顶通向钟塔的那个地方,我的思绪就停留在了那个奇丑无比的敲钟人身上,他更多的时间都在那钟塔之上,那是他的岗位,他认真且负责,那么重的钟锤要用很大的劲才能把钟声送到更远的地方。可遗憾的是钟塔没办法进去。
大堂的四周还有许多设施,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赎罪房,一个小木屋,一个小窗子对外,窗子下面就是一个铺垫,是让人对着木屋跪着忏悔的。我由此想到《非诚勿扰》里面的故事,说是一个人到一个小的教堂里,一整天长跪不起地忏悔,教堂里的牧师也急了,也不好不让他忏悔,就对那人说:“你看,我这个教堂太小,你忏悔一天了,这里已经装满了,你的罪过这里已经装不下了,你去别的教堂吧。”是的,看着那个小木屋我也在想,这么小能装多少罪过呢。
以前总是想着这种赎罪制度好,可以让人干了坏事有个赎罪的地方,从而走出心灵的重负,进而升格自己的灵魂。可随着对历史的研究却发现,这个制度是有问题的,因为,干了坏事,赎了罪,就相当于对过去罪过的清空,没有了负担,更没有了负罪之心态。因此,一个干过坏事的人,清空了自己的罪过,而又重新干着坏事,甚至干着更大、更恶的坏事。西方大航海之后几百年的对外掠*与侵占,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PART.05
走了一圈,快出门的时候,我又抬起头望着那个高傲的穹顶,那么高,让人望尘莫及,那么豪华,让人羡慕不已,那么神秘,让人顶礼膜拜。就在我多看了这一眼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在穹顶上开始的熊熊烈火的画面。好汹涌的火焰呵,一恍惚间吞噬了两个几十米高的钟塔。我再盯着看,那火又闪在我的眼眸里,我惊醒了自己,走出教堂大门,在广场站了好一会儿,才从幻觉里走了出来。不曾想,两年之后,这里真的就有了一场大火,是雨果设计了这场大火,还是雨果预测到了这场大火?
就在那场大火之后,我又一次重温了《巴黎圣母院》,这次的阅读与很多年前的阅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仍然是在讲述一个十五世纪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走势与发展来抨击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道貌岸然与心狠手毒,歌颂奇丑无比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的勇敢与担当。目的是揭露宗教社会的虚伪,追求人性之美,宣告禁欲主义的寿终正寝,讴歌底层劳动人民的友爱与真诚。当然,如雨果所言,写《巴黎圣母院》的另一个目的保护这座古老建筑。
不过,大火之后的再次阅读也确实多了些许思考。雨果,为什么把敲钟人写得那么丑呢?独眼、驼背、跛足、耳聋,几何形的脸,四边形的鼻子,马蹄形的嘴,错落不一的牙齿,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丑陋都集于他一身了,雨果的目的是想把极丑与极美放一起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收获眼泪,收获震撼,收获读者的思考。从这一点说,这本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爱丝梅拉达为敲钟人卡西莫多喂水
又一想,雨果更想表达的可能是:这是一个极度丑恶的社会,可这个丑恶与虚伪的世界深处,还存在着一些微弱的力量,这些力量弱小,却坚定,敢于直面最伪善、凶恶而强大的宗教力量。我有时候掩卷思忖,在那个社会背景下,雨果这么大胆揭露宗教的黑暗,像个勇敢的战士,他是否也在暗示,他也是那微弱力量的一部分呢。
PART.06
记得曾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字已经记不住了,说的也是欧洲一个教堂里的故事。一天下午,主教在教堂里讲了一下午的禁欲主义道德观,主教说,人的肉体*是低贱的、自私的、有害的,是万恶之源,人们要想实现道德自我完善,首先就要禁欲,彻底地禁止肉体的*。就在那个主教振振有词的那个晚上,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教徒发现了夜幕下的教堂里,那个下午还道貌岸然的主教正一丝不挂地和修女们,或许还有社会女性,在一起群交,还有编有性交的舞蹈。随着音乐而舞动的场面让那个教徒眯瞎了双眼,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甚至好多天都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最终,他还是站出来了,向社会揭露了这黑夜之下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真实面目。
是的,好多的表象,好多的光环,都与其真实性相去甚远,就像西方所标榜的民主与自由,特别是他们所崇尚的自由的市场经济,还有什么正义、人权、法制与普世价值观。这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都只是表现在外在之上,其内里是不堪的,也是血淋淋的。看上去西方世界辉煌了几百年,但这些辉煌是建立在掠夺、抢劫和欺骗之上的,他们并没有靠自己的双手为人类创造了多少财富。
这次俄乌战争之时,我再一次捧起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次的阅读感受又有些别样,我感到眼下的世界与雨果时代的世界有何其相似之处。道貌岸然,虚伪、凶狠与狡诈,所不同的是,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是以个人的形式表现了那个伪善的社会,而当下,则以国家的形式上演了真实版的《巴黎圣母院》,只是舞台不同,一个在教堂的夜里偷偷地进行,另一个在世界众目之下的大白天里开始。
瑞士都不中立了,私人资产都被没收了,产品也不提供售后服务了,什么市场经济,什么契约精神,什么自由与民主,面对利益,没有任何准则。这是什么主义,这是连妓女都不如的西方世界所表现出来的无奈与不自量力的愤怒。这些动作让人感到就像一个婊子嫌玩家给钱少,而一怒之下,光着身子去站街或以死为要挟,目的仅是要玩家多给几毛钱而已。
PART.07
撕去西方世界美丽的光环,盖子下面尽是肮脏不堪的丑恶与歹毒。就像雨果笔下的那个副主教,白天道貌岸然地讲禁欲主义,晚上的黑夜之中,他却在神圣的教堂里面*人放火,还上演性舞蹈的欢乐。
雨果在190年前的《巴黎圣母院》里,对当时基督教的揭露,完全可以一字不改地用来揭露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的行径。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但是是同样的肮脏,同样的卑劣,同样的道貌岸然,同样的不择手段。
我相信雨果在190年前说的:极端的痛苦就像极端的欢乐一样,不能经久,因为它过于猛烈。我想反过来再说一下,极端的欢乐就像极端的痛苦一样,不能经久,因为它过于猛烈。更因为如雨果所言:痛苦总是守在欢乐旁边。是的,美国的高光时刻已有百年之久,至暗时光已无声地走来。
2022—04—24
于大境天鹅湖畔
Victor Hugo
(1802—1885)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