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原料乳预热处理→*菌→冷却→接种→培养→冷却、搅拌→添加物料→灌装→冷藏
制作方法:
1.原料要求:主要使用优质的脱脂乳或速溶脱脂乳粉、低脂乳或全脂乳。在原料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可以改善产品的稠度和风味。原料的非脂乳固体含量视制品的粘度而定,一般高粘度制品为10~11%,中粘度制品为9~10%,但至少应大于8.5%,为了确保发酵酪乳的风味,应在乳中加入0.5~0.75的柠檬酸钠,添加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柠檬酸钠溶解,然后在*菌前加入到乳中。
2.加热:生产发酵酪乳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85~88℃之间,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60分钟,经这样处理的原料不但达到*菌和纯化原料中对发酵剂的抑制成分,而且会增强乳蛋白的吸水能力,避免成品的乳清析出,有利于提高成品的粘度。
3.接种与培养:热处理后的乳,冷却到21~24℃,然后用1%的发酵剂进行接种,使其与乳混合均匀,并在此温度下发酵培养,发酵时间的长短与选择发酵剂有关。发酵剂应是能够分解乳糖产酸,又能使柠檬酸发酵的菌种组合。产酸菌使用乳脂链球菌和乳酸链球菌、柠檬酸发酵菌使用噬柠檬酸明串球菌或乳脂明串珠菌。一般发酵终了时的酸度应在0.85%为宜(14~16小时),在此酸度下可以产生足够的风味化合物。
4.冷却、搅拌:培养好的发酵酪乳应冷却到10℃以下,以免酸度进一步升高。并进行搅拌操作,开始速度高些,把凝块搅碎,形成润滑均匀的组织状态,然后减速,保持发酵酪乳的流动状态,搅拌操作不宜过度,注意防止混入空气。在搅拌过程中可添加1.25~2.5%的精盐,以增加风味。
产品特点:具有酸性奶油特有的芳香风味,是一种粘稠的液态酸乳,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适用于肠胃机能弱的病人及婴幼儿饮用。
奶酪(其中的一类也叫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就工艺而言,奶酪是发酵的牛奶;就营养而言,奶酪是浓缩的牛奶。
下面是详细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牛奶500ML,醪糟150ML,(多少不限,只要按照这个比例就好)、白砂糖(根据喜好来定,不要太甜,米酒本身有甜味,也可以不放糖,味道偏酸),少量的酒鬼花生颗粒,葡萄干,山楂片》
二、做法:
1.用搅拌机把醪糟打成糊(重复两次)。
2.烧开牛奶,开的时候放入白糖(多少根据口味来定),顺时针搅拌(用汤匙探测锅底,确定糖否融化)。
3.撇去牛奶浮沫,起锅,自然冷却。
4.慢慢把牛奶注入醪糟糊,边倒边顺时针缓慢搅匀。
快蒸速成法:
5.将半成品分成几小碗中,放在蒸笼大火蒸20分钟。
(也可以用烤箱:烤箱预热110度,烤60分钟)
6.自然冷却后,放在冰箱冷藏室20分钟——3小时拿出,即可。
(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小东西,如:花生粒,葡萄干,山楂片等等)
自然冷却法:
7.将牛奶液过滤,放在温暖的地方过夜。
8.第二天凝固成团,就OK了!
PS:牛奶越浓越香,是最好,品质的好坏,决定与牛奶,一定要全脂的!(有同志用2%低脂牛奶也成功)
醪糟尽量不要用汁。烧牛奶要不停地搅拌,防止糊底。烧开的牛奶液要放凉以免把醪糟菌烧死。牛奶液滤去醪糟残渣,成品才润滑。自然冷却法时,把成品放入微波炉或烤箱过夜,打开微波炉或烤箱的灯来保持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