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相人老子

陈国相人老子

首页角色扮演道渊大陆更新时间:2024-05-09

充满智慧和思辨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出生在春秋期陈国这块热土上,而这里又因受老子思想的滋润更加富饶美丽。

老子画像

老子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及道家学派创始人。

一、老子其人

(一)老子生平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人。通常说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此地,春秋时属陈国“相”邑(即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直至公元前478年楚灭陈,随陈属楚。所以准确地说,老子应该是陈国相人。据《周口历史文化通览•人物卷》说,老子之父李乾,官为周御史。李耳随父居于东周都城雒邑(今洛阳),然未明其据。一说老子之父老佐,宋平公时司马,领兵带家人赶赴彭城(今徐州),不幸被叛将石鱼射*,在逃亡途中,老佐夫人生下老子,携子到陈国避难。老子自幼好学,曾师从于精通天文、地理及礼乐制度的商容,一说常枞(当为一人)。李耳成年后,做了东周守藏史,即掌管王室图书典籍的史官,从事征集、收藏、管理图书典籍工作。天子每召诸侯、大臣集会议事,李耳任录事,由于官职卑微,没有席位,天子让他倚殿中柱子而记,故又被称“柱下史”。

老子传略碑刻

李耳在做守藏史期间,博览群书,潜心研学,熟知典章,知识渊博,思想深邃,为当时“天下第一”的著名学者。春秋末年,因直笔记录王室活动,得罪了王室的甘简公,约于公元前532年被免职流放到鲁国沛邑(今江苏沛县),两年后被召回复职。公元前516年(一说公元前517年),周王室内部发生纷争,王子朝来了许多周王室朝典籍逃往楚国,老子因之受到牵连,负咎辞职回归故土相邑,设坛讲学。老子见周朝衰落,社会风气颓败,公元前478年楚灭陈,又遭亡国之痛,老子骑青牛西去隐居。相传,行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关令尹喜是位好道术“隐德修行”的君子,风闻老子西游,料定必过函谷关,久慕老子的尹喜热诚迎候。尹喜与老子二人相见如故,连日交谈,尹喜虚心聆听老子的哲理良言,受益匪浅,便恳求老子:“您即将脱离凡世,何不把胸中见地著录于书,留于后人?”老聃遂安顿下来,静坐默思,演述宇宙万物生化之理,写下了《道德经》(即《老子》)上、下篇八十一章,共五千言,全书为韵文,流传于后世,老子因而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功告成后,老子告别尹喜,骑上青牛,飘然出关而去,莫知其终。

(二)老子出生地

关于老子的出生地,《史记》虽已写得十分明白,但仍有争议,除“鹿邑说”外,另有“涡阳说”,然不足信。

鹿邑太清宫太极殿(老子诞生处)

1.鹿邑说

如前所说:老子是“陈国相人”或说“陈国苦县人”。“相”、“苦”指的都是今鹿邑一地。因为春秋之际鹿邑称“相”,属陈国,春秋末期陈国被楚所灭,故“相”随陈属楚。秦时,鹿邑改称“苦”,属陈郡,西汉时鹿邑仍称苦属淮阳国,东汉时鹿邑还称苦属陈国。陈国、陈都、淮阳国均指今河南淮阳,只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罢了,这可从史料中得到印证。如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说,老子是“陈国苦县人”。《汉书.地埋志》中说“苦县为淮阳国”。《后汉书•郡国志》释“陈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以上之说所指之处均是指今河南的鹿邑。正如《史记•索隐》中所说:“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末)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这是准确而全面的诠释。

然而,清人姚鼐《庄子章义序》中说,老子是“宋之沛人”;近人马叙伦《老子核诂》中之人为,老子是“宋之相人”。前已述,“相”地即今河南鹿邑、春秋属陈国所辖、战国时期属楚国所辖,不曾归宋,所以不存在宋之相人”一说。至于说是“宋之沛人”也不确。沛地,一说指今安徽亳州,春秋时期先称“焦”,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改焦为谯,改夷为城父。其地先属陈后属楚。秦时亦称“谯”,汉时才称“沛”,“沛人”属追述之说。之所以有如此一说,是因为“相”、“沛”(焦)两地相邻,老子的出生地处于两地之间,虽说法不一,而实指一地。姚氏之说错处在于,今之亳州在春秋及战国时非属宋;另说,沛地指今江苏沛县。此地,据传曾是老子免职后的流放之地,并非出生地。故“宋之沛人”不确。

亳州道德中宫大殿

传祠内藏有《道德经》两部。

2.涡阳说

《两淮文化》作者陈广忠引唐代《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地也。”断定九井的方位在今安徽涡阳西北5公里的郑店村。而《括地志》引文恰恰证明唐代谷阳真源县即今河南鹿邑县,老子庙即今鹿邑东太清宫,原有九井,唐代九龙井圈尚存,现藏鹿邑县博物馆。所谓老子的出生地为涡阳不足为凭。

(三)陈地与老子及道教

老子姓李。关于李姓,据北宋《新唐书•宗室世系》载,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位名叫理征(徴)的人,为政忠心耿耿。时纣王暴虐无道,理征多次劝谏,纣王不容,将他*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便带上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因怕连累家人,于是母子二人逃往豫西,到了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母子俩饥饿难忍,小利贞已奄奄一息,危难之际,契和氏发现树上挂有一些木子(野果),便采来充饥,这才保住了性命。后来,母子俩逃到豫东离陈地不太远的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安顿下来。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利贞改称李姓。利贞乃娶陈国契和氏女,生子昌祖,为陈国大夫,老子为利贞的后代孙。对此,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亦同此说,可见老子与陈地关系之密切。

天仙观大殿(淮阳太昊陵西三观)

由老子学说延伸出的道教,在中华大地得以发展,陈地无疑是道教的发源地。有关道教在淮阳的活动,1991年版《淮阳县志》载:“陈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昊陵庙是国内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陵内自宋、元之时即建有玉皇观:明代增建三清观、祖师观等;清时淮阳太昊陵庙道长统领四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等周边各县的道观活动。解放前淮阳县有道观70余座,信徒遍及城乡。”淮阳除了太昊陵庙,还有城内东南隅的文昌宫、城外东南隅的三官庙,以及城东董阁村的太虚观,均是道教活动的场所。

淮阳县太虚观

始建于明朝初期,位于城东6里大连乡董阁村。

二、与孔子相见的老子

对老子这位先秦智者哲人,存有许多不可知的问题,如究竟有几位老子?先秦时期的确存在不止一位老子,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言老子有3人,他在《老子杂辨》中辨析到的更有10位之多。之所以如此,首先是源于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在著说《史记》时已感其难,对老子其人的年代、经历已不十分肯定,只是客观记述了当时已有的3种说法:

一说老子是周烈王时秦献公见到的太史儋;二说老子是楚老莱子;三说老子是孔子适周问礼的老聃。三说含混地并存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其次是源于《庄子》中的虚构。而今人较多赞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第三种说法。张岱年先生明确指出:“老子就是春秋末年的老聃,与孔子同时。”(见荆门郭店竹简《老子》)《孔子纪》作者刘方炜先生,将老子归纳为4人。其论述较为清晰,也较为合理,为此摘要并加评论:

《老子》(《道德经》)竹简

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迄今发现最早的《道德经》版本。

(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刘氏将此作为单独的一位老子。

(二)《老子韩非列传》又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此位老子与《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的老子是同一位老子,与《礼记•曾子问》中记载的老子也是同一位“老子”。此即上述为今人所赞成的第三种说法的老聃,就是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孔子34岁时适周问礼所见的老子。刘方炜先生将其作为另一位老子。

(三)《老子韩非列传》还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者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此位老子,在上述中未单作一位看,而是被融入今人所赞成的第二种说法的老聃中(将一者看作是一位老子)。根据关令尹喜所处年代推算,其时间可能是在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距孔子逝世已间隔了115年。据此,为函谷关关令尹喜著书五千言之老子,其著书年代当晚于孔子逝世百年以上。即使老子当年百岁,以百岁之高龄著书、度关,均不可能。此位老子其生时孔子已殁,两人断无见面之可能。刘氏说此位老子是战国时期人,与前所说的老子不是同一人。然《孔子纪》所述仅是推论,并未言明其具体确切依据。

(四)《老子韩非列传》又复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此位老子即前所述的第二种说法的老莱子。而老莱子即为《论语》所载之“荷篠丈人”。按《论语》所载,与老莱子见面的人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学生子路,见面地点也不是在周王室,而是在孔子率弟子由陈至楚的行进路上。也就是说此位老子与孔子无关。

(五)《老子韩非列传》又再载:“周太史儋,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此位老子即前所述的第一种说法的老儋,从年代段看,当与出函谷关并为关令尹喜著书之老子为一人。

据此,归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共记载了4位老子,仍实为3人。

如果结合何炳棣先生关于李耳生年的考证,出关著书之老子及周太史儋两人为一人,可推测为:《老子》之书的作者,生于前440年,较孔子晚生111年。这位老子应是战国初期楚国人,而不是春秋末年陈国人。

然而,孔子适周见到的那位主持葬礼及《老子韩非列传》中对孔子劝诫的老子,则是一位生年比孔子早一些的老者。

据上述史料,先秦时代确存在数个老子。“老子”一词,在当时,应该是对有德行智慧老人的一种敬称。

在此需特别强调的是:

1.问题在于上述提到的4位或3位老子,哪位才与春秋末年的陈国有关。楚老莱子,应首先排除,因他不属于陈国相人。秦献公所见的周太史儋也应排除,因为从时间段上看,他晚于孔子百余年,是战国时期之人,与春秋时的陈国无关。

《老子》(《道德经》)帛书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2.“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函谷关,为关令尹喜著书上下篇五千言,言道德之意。西去隐居,莫知其所终”的老子,刘方炜先生根据何炳棣先生的考证,得出就是姓李,名耳,字聃。这位老子当与陈地有关。然又被刘氏看为非春秋末年孔子适周问礼之老聃,照此说也要被排除在外。而照柏杨《中国人史纲》所说,老子西去隐居之年为“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被‘诬以谋反’自*之年,李耳忽然辞职,骑着一匹青牛,向西而去。经过秦国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时,镇守关隘的关令尹喜说:‘您就要隐居了,盼望能给我们留下几句话,李耳就在那里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从此不知所踪”。此说除“大散关”一地名释明外,着重点明了老子出关之时间是在春秋之末,而非战国初期。说明柏杨先生主从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之说:老子为春秋末期人,为周守藏室之史,后西去隐居,著书《道德经》。亦即孔子适周问礼之老子。

此位老子,为当今大多学者所公认的春秋末期的礼仪大师。他应该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记的楚之苦人(实为陈之相人)姓李名耳,字聃的老子。

三、关于孔子与老子的会见

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孔子比老子约小20岁。历来大多学者认为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仪。但孔子与老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其时间地点若何?各说不一,至今仍是历史悬案。除《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外,《说苑》中也提到有孔子与老子论道之事。在《庄子》一书中,就虚构了孔子和老子的多次会谈。《孔子的魅力》作者黄伟林以今人孙以楷《老聃与孔丘交往新考》、《老子外传》为据,大致勾勒出孔子和老子这两大东方文化巨人的交往史和会谈录。

孔子问礼老聃 (明,正统九年刻本《孔子圣迹图》)

此图是按通常说法所绘。孔子34岁时,由鲁国大夫南宫敬叔陪同,前往洛阳拜访老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难得的两位文化巨人的会见。此次会见,对孔子触动很大。

(一)洛邑问礼于老子

孔子对老子很是敬重,不只一次问礼于老子,最主要的一次是,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时,学养日渐丰厚,名声也日渐扩大,仍非常好学,专程由曲阜到东周都城洛邑,考察“礼乐”之源,向老子请教周礼。

孔子至周做了三件事:问礼于老子,是其中主要一项;其二,学乐于苌弘;其三,参观周朝都城,尤其是宗庙等举行的祭礼庆典场所。孔子在周都洛邑与老子的会面不只一次,请教讨论的问题也不是单一的礼仪,而是多方面的,甚为广泛。

孔子赴洛邑拜访老子处

老子解答了孔子提出许多礼仪方面的问题。当孔子离开洛邑时,老子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子对孔子客气地说:“我听说富贵人家赠别人以钱财,高尚的人赠别人以良言。我没有钱财,姑且冒充高尚的人,送你几句话吧:一个深思明察的人,却遭风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欢评议别人,揭人之短;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做人臣的应该心存君上。”老子把这样的话作为对孔子的临别赠言,足以看出老子的深意。老子一向崇尚恬淡无为,看到了孔子年轻执着,好行古道,满怀抱负,急于用世的心理,便丈有针对性地对孔子讲了一通人生哲理,作为劝诫:“你所钻研的礼乐制度已经过时,你所尊崇的制订它的人(指尧舜)尸骨已腐朽不存,只剩下只字片语罢了。君子如果时运降临,可以当官架车四处而行;如生不逢时,就像蓬蒿浮萍一样飘荡。善于经商的人却不外露。富有成德的君子,其容貌若愚。你应去掉骄气,不要有那么多的*,这一切对你都没有好处。”一番话可见老子的一片殷切之情,同时还可看出老子的豁达、超脱。

老子这些教悔,对孔子日后的修养大有增益。孔子通过此次实地走访考察,对周朝的礼乐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周都洛邑之行,是孔子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丰富了孔子关于古代和当时的礼乐知识,而且对孔子思想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而孔子对老子的敬慕之情也是无以复加的。孔子回鲁后,曾对他的学生们说:“老子就像龙一样神秘莫测!”赞叹不已。孔子赴周问礼于老子,在客观上对孔子的声望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孔子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也获益匪浅。在洛邑逗留十个月后,孔子返回鲁国,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礼乐专家。司马迁曾指出:“孔子自周返鲁,弟子稍益进焉。”《孔子家语》也载:“孔子自周返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说明孔子赴周问礼返鲁后,从学者大增。

虽然孔子与老子的会见使孔子十分感叹,但是老子的赠言对孔子这样一位立志救世的仁者,在思想观念上并不会产生多大的改变。特别是老子那种消极避世的主张,及愚民而任自然以及小国寡民的主张,并未被他接受。孔子坚持积极入世,不可为而为之,批评无道非礼的行为准则。

对于“孔子适周向老子问礼”一事,钱穆先生持否定意见,他认为“孔子适周见老子之为传说,非信史”。进而说,孔子见老聃问礼,“不徒其年难定,抑且其地无据,其人无证,其事不信。”沧海一斑,这里再引用《孔子纪》作者刘方炜的看法:“如没有确切反证,不宜轻易否定既有历史文献的记载。”

(二)巷党助丧见老子

孔子在洛邑期间,还有幸同老子一起助丧相礼之事。孔子助丧见到老子,与上说均在周都洛色。此被有的学者误说为孔子17岁时,在鲁国巷党、不确。

关于孔子助丧一事,《礼记•曾子问》记:老聃主持一项丧事,请孔子助丧。出殡那天,送葬途中,突然出现了日食。老聃立即令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路右站不要哭泣。等日食结束再走。当时孔子正在引导灵车,他认为还是继续行进为好。老子精通周礼,向孔子作了解释:“送葬,不在日出之前出殡,不在日落天黑后披星戴月的赶路,只有逃犯及奔父母丧的人才这样做。日食之时,天黑如同夜晚降临。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不应该把刚去世的亲人置于星夜不吉利的境地。所以出嫔时如遇日食,应当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

关于《礼记•曾子问》记载的这件事,姚际恒说:《礼记•曾子问》中“孔子问礼老子”之记载,全文是“老庄之徒所作无疑”。是说纯属捏造。而《春秋经》、《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记载鲁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末朔(初ー),日有食之”。其记述当属实。汪中《述学》补遗《老子考异》也说:“《曾子问》里的老聃是孔子所从学者,可信也。”然故事发生之地点不详,根据时间推算,孔子此次见老子的地点当在周都洛邑。

(三)相邑就仁学论辩于老子

被认为孔子第三次会见老子之地是在陈国相邑(今河南鹿邑)。此次会见,老子和孔子展开了“无为而治”与“仁义之治”的论辩。

问礼老子(鹿邑太清宫问礼亭)

老子问:“什么叫仁义?”孔子说:“心中坦诚欢乐,博爱无私,便是。”老子说:“这是近乎浮华的言论!如果你真想天下苍生皆有所养,何不顺应天道而行?天地本有一定的常道,日月星辰也自有其光明与行列,禽兽本有群类,树木各有生长。你又何必高举仁义,生怕众人不知,升命击鼓去寻找那迷失的人呢?你这样做,恰恰是在迷乱别人的本性啊!”老子又补充说:“如果你不希望天下人丧失纯朴的本性,就应顺其自然而动。世人自会树立自己的德性,又何必劳心费力,大呼小叫地高喊仁义之说呢?鸿鹄(白天鹅)不是天天洗澡才洁白,乌鸦也不是天天染漆オ亦黑,它们黑白的本质,原是生于自然,不足以作为美丑的分别。那么声望名誉又何尝能增益人的本性?何不逍遥于江湖,彼此不认识来得好啊!”(见《庄子•天道第四及天运第六》)

老子之言,纯属老庄思想的借题宣言,未必真有孔子与此次会面与论辩,当是其门徒尊其道学演义出的故事,因此不能作为事实来看待。

《道德经》书影

(四)沛泽问天道于老子

孔子51岁时,到沛泽(今江苏沛县)请老子评介“六经”,并请教天性。

老子首先发问:“你是如何寻求真道的?”孔子答:我从阴阳变易的道理中寻求的,仍未得到。”

孔子的回答引发了老子一番宏论:“不错。假如道是可以贡献的,没有人不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国君;假如道是可以进奉的,没有人不把它拿去进奉给双亲;假如大道可以说给人听,那么人们早就告诉自己的兄弟了;假如大道是可以传授的,人们也早就传给自己的子孙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得到,没有别的缘故,实在是因为本心还没有领受到大道的本质。本心不曾领受,大道怎会留住?古人认为只有逍遥自在,无为才是本真行为的表现。”

老子的这番宏论,孔子听得似解非解,为了进一步弄懂弄通,于是又问:“什么是至(最高)道?”老子进一步解释:“显明的东西是从冥暗中产生出来的,有形来自无形,精神来自大道。形质是从精神中产生的。顺应大道的人,思想通达,耳目清明,不以忧愁苦其心,一切顺应自然。道渊深,像大海高山,反复推送,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万物运转永不疲乏。与此相比,君子之道只不过是一些皮毛而已,万物所依而不觉匮乏,就是至道。”又说:“圣人遇事而不拘守,调和顺应便是德;随机应对便是道。”(见《庄子•知北游第五》)

老子一派道家典型思想的宣示,说是与孔子对答,实为自问自答。

所知孔子51岁,为公元前501年,此时的孔子身为鲁国中都宰,忙于政务,不可能为问道一事抽身前往。笔者认为,此说亦非事实,当为《庄子》的虚构。

张岱年先生主编的《孔子百科辞典》“历代背景”栏中说:《庄子•天运》中则记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而询问天道之说,不知确否?显然对此次“孔子问道老聃”一事有疑。范希春在他的《孔子本传》中所引《庄子•天运第十四》“老聃论道”之后,特加注明:“此文似系后人窜入者。”胡适之先生在他的《说儒》中说:“《庄子•说剑》书中所记孔子见老子的话,伪书也!"可见“孔子至沛地向老子请教天道”之言,确难令人置信 。

另有一说,沛地指亳州,并言:今安徽亳州城内东北隅有“老子祠”一座,亦称“道德中宫”,相传孔子当年曾到此拜访老子,向他问礼。祠前之路至今被称之“问礼巷”。此说未言明依据,难以确定。

(五)相邑最后的会见

黄伟琳《孔子的魅力》说:孔子周游列国求仕不得,大约66岁时,又一次到相邑(今河南鹿邑)拜见老子。由于老子即将西行,所以此次为最后的相见。并说此次孔子与老子主要交谈的是先王之道的话题。而老子却发表了一通玄学之说:“雄雌的水鸟相互凝视,自然产生出幼鸟;雄鸟在上鸣叫,雌鸟在下应和,借着回声而受孕。它们天性不能更改,命运也无法转移。这就同时光不能停止、大道不可壅塞一样的自然。”

几天后,孔子见到老子说:我知道了,鸟鹊孵卵而化育,鱼类传沫而生子,蜂类昆虫遥感而自生。”老子说:“不错,你已经明白道理了。”(见《庄子•天运第七》)这仍然是一套典型的老庄哲学。

《道德经》书影

此次相见虽言明了会面的时间,然据史料记载,孔子66岁时,为前486年,此时的孔子在卫授徒,没有史料指明老子西行隐居是在此年。关于老子西去隐居之年,柏杨《中国人史纲》中说:“为公元前484年,同伍子胥自*之年。”与上说相去两年。

而《周口历史文化通览•人物卷》却说:“孔子对老子十分钦佩,曾三次赴苦(即相,亦即今鹿邑)向老子问礼,时间跨度34年。”不知其据,未作具体言明,大概也是源于《庄子》吧!该书对此次孔、老会见的时间,及老子西去的时间、起点作了如下表述:

公元前515年,周王子朝被众诸侯赶下台,携带大批周朝典籍逃往楚国。因王室典籍遭失,老子被免职。此时的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去过安静的生活,因而挂冠归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苦县(同上)厉乡,设坛讲学。因其知识渊博,德高望重,求学问道者络绎不绝。在归隐讲学期间,其精深博大的见解得以弘扬和传播。我们推测,该书所说“孔子三次赴苦”的第三次与老子的会见,大概是在这一时期。

该书接着说:“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8年),楚灭陈,李耳遭亡国之痛,遂骑青牛,负竹简,离家西去。”其说未言依据,故不得而知真伪。此说老子西去隐居的时间在公元前478年,即陈国亡年,这与柏杨之说在公元前484年相去颇远,尚存疑问。

至于老子何年由何地西去,已难说清,仍是一悬案。

通过“孔子问礼于老聃”一事,从一个侧面集中揭示了老子的宏大思想,不仅说明老子是一位真正的隐者,还突出说明老子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伟大智者、哲人。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古代两大哲人得以会晤,催化了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与道家的诞生。他们二人融合了华夏文明传统中的精华,缔结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同时,也造就了他们个人势必成为不朽的辉煌。

如此两位东方文化巨子,均曾与陈国这块辽阔而厚重的土地有着不平凡的接触,给予了此地莫大的光彩,实值得庆幸。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