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李白:四段婚姻皆以悲剧收场,死前投靠族叔,死因与抑郁有关

真实李白:四段婚姻皆以悲剧收场,死前投靠族叔,死因与抑郁有关

首页角色扮演s蜀道修仙更新时间:2024-11-13

世人对李白的认知,多半停留在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当中:豪爽,狂放,洒脱,不羁。然而, 历史上真实的李白,其一生命运,与诗文中的李白形象,却形同割裂。

问:真实的李白,一辈子只工作了两年,为什么一直有钱花?

答:李白有钱花,与其出身、婚恋等多种因素有关。

先说出身。李白出身西域碎叶,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其先祖在隋朝时,曾因走私铁盐而获罪。这段历史,被记载在《新唐书·李白列传》中:“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李白父亲李客后来带着李白偷偷从西域迁回四川,并继续从事商贸工作。李客很会做生意,李家的商贸公司遍布长江上游和中游,吴楚、巴蜀到处都是李家的产品。

李白家境之优渥,实际从他那首《古朗月行》就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想想,普通人家的孩子,如何能见识到“白玉盘”这等名贵的宝物呢?

李白从小饱读诗书,他在诗文上的才华很早便显示出来了。商人出身的父亲很欣赏李白的才华,他鼓励儿子靠才华打开仕途之路。

可李客是商人出身,商人在古代是最低等级的百姓,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香门第排在第一等,“农工商皆本”,“商”排在最末。所以,李客鼓励儿子入仕为官,几乎等于为儿子找了一条最难的路。这条路的难度,可用李白诗句中的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形容。

在古代,商人之子不能参加科举,只能走举荐这一条路。举荐是什么意思,就是请权贵之人进行推荐,继而走上做官的路子。

少年时期,一身才华且剑术超绝的李白就带着自己的作品出发了,他先后拜会过益州刺史、渝州刺史,可结果都不理想。

举荐之路走不通后,李白开始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学道修仙。期间所有的花销,自然都是丰厚家底的支撑。

可惜,李白在21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他的哥哥们霸占了父亲留下的大部分财产,仅给李白留下了极小一部分家产。

好在,李白口袋里没啥钱时,他已经凭借诗作累积了一定的名气。他还结识了很多名流,其中就有大他12岁的诗人孟浩然。李白对孟浩然很是仰慕,后来,他入赘湖北孝感的名门许家,正是得了孟浩然的撮合。

孟浩然之所以让李白入赘许家,自然因为他太了解李白。李白此人并不是脚踏实地的人,他极富浪漫主义情怀,这样的人,非得在富裕之家才能生活好。若你真的让这种人去操心柴米油盐,他定然写不出那些豪迈地诗句来。

许家是宰相门第,许小姐的爷爷许圉师在唐高宗时,曾做过宰相。说到这里,我们也听出来了:李白选择入赘许家,多少是想通过许家,为自己打开仕途之路。

许小姐过世后,李白曾再度入赘,而他再次入赘的,依旧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李白几度入赘宰相门第,让他能更好结交权贵的同时,也让他能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

李白几段婚姻从未为金钱伤神过,女方家丰厚的家底,给他提供了终日游山玩水的条件。同样给他提供金钱的还有同时代里,对李白狂热追捧的一众粉丝。

李白名声越来越响后,很多人都想与他结交。李白的很多粉丝都是富贵子弟,其中,他的超级粉丝汪伦便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存在。

汪伦费心将李白请来玩后,李白高高兴兴地游完后,还写了一首《赠汪伦》,这首诗流传千古,其中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是让汪伦的名字被传颂了千年。

只是,世人不知道的是,汪伦为了款待李白曾豪掷千金,李白走时,他更是“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

八匹名马,不用猜也知道,定是天价了。

值得一提的是:像汪伦这样的粉丝,仅仅是李白众多粉丝中的一个而已。

除了粉丝赐金外,李白也曾得到了唐玄宗等权贵之人的赏赐。《松窗杂录》曾记载,李白在半醉半醒之际,为杨玉环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后,唐玄宗龙颜大悦,当即就赏了李白百两金,百端锦。即便后来在长安被挤兑后,李白也曾凭借诗作在临走时,得了赏金百两。

综上,李白的确只在翰林院工作了两年,但他可以依靠的权贵之人,一直未断。这,就是他可以一辈子游山玩水而不愁没钱花的最主要原因。

问:真实的李白,四段婚姻结局如何?他又为何与二妻离婚?

答:李白的四段婚姻,没有一段得了善终。

李白在27岁这年,入赘了前宰相许圉师家,他的妻子是宰相的孙女许氏。许氏才貌俱佳且性格温婉,李白与许氏结婚后曾有过一段完美的婚姻生活。许氏还为李白生下了一儿一女,分别是儿子伯禽,女儿平阳。

可因为唐朝门第观念极深,李白在许家始终不被大舅哥待见。无奈之下,心气甚高的李白为了争口气,只得离家寻找入仕为官的机会。

与许氏结婚后,有整整十年,李白一直云游在外。期间,负责照顾两个孩子的,一直是许氏。因身体欠佳,加上思念丈夫,许氏年纪轻轻就因操劳过度而辞世了。

许氏死后一年,李白将田地贱卖后,带着一双儿女迁徙到了东鲁,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在远房兄弟的帮助下,李白在今山东兖州买了房安置下来了。

人都说,筑巢是为了引凤。买了房产后不久,在亲友的撮合下,李白续娶了寡妇刘氏。

刘氏是个务实的女人,她也压根儿看不懂李白的诗作。与李白相处一阵后,刘氏只觉李白浑身都是缺点:不仅只有一些田产,还没有收入来源,还终日跟一些狐朋狗友饮酒作乐。

在刘氏眼里,李白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主,她开始抱怨李白。李白受不了刘氏的抱怨,只得故伎重演,以出去找机会为由游山玩水去了。

正是在与刘氏结婚的这段日子里,李白对女人的感觉非常不好,他曾在长诗《雪谗诗赠友人》里,写过两句痛斥妇人的诗句:“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强强。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

42岁那年,被唐玄宗召见时,他写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最后两句也是在骂妇人:“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经后世考证,李白这两首诗中的“妇人”、“会稽愚妇”,说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刘氏。

刘氏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而李白则是纯粹的浪漫主义。这样的两个人搅和在一起,本就不可能相合。李白被唐玄宗召见归来后,拿着皇帝赏赐的金银建了酒楼、修了丹房,他的这些举措也让现实主义的刘氏非常不满。

刘氏的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终于来了一次大爆发,李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和刘氏离了婚。可叹这刘氏,与李白离婚后,转身就另嫁他人,丝毫没有半分留恋的意思。

刘氏走后,李白与一个被休的山东妇人同居了。李白的这第三任“妻子”并未留下姓氏,因此,我们这里将她写作“无名氏”。

无名氏是李白搬到山东后的女邻居,她丈夫常年在今朝鲜、韩国一带经商,且多年生死未卜。后来,其丈夫发了财后,便将糟糠妻无名氏休了,如此一来,她便名正言顺地与离婚后的李白同居了。

根据《李翰林集序》的记载,无名氏曾为李白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颇黎。

婚后,无名氏不仅照顾着李白,还将李白与许氏的一儿一女也照顾得很好。也是因为有她的照顾,离婚后的李白才没有死于酒精中毒或丹药中毒。

可惜,无名氏并不长寿,与李白同居仅仅五年,她就因病辞世了。

无名氏死后,近五十岁的李白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姻缘。而这段姻缘,还曾留下了一段“千金买壁”的传奇佳话。

李白第四段婚姻的女主角同原配许氏一样,是唐朝前宰相的孙女。她是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名为宗煜。

宗煜才貌双全,对诗文很有见地。而李白与她的结识,就是始于诗文。

750年,李白游梁园古迹,酒后诗兴大发,在一面墙上挥笔写下了一首《梁园吟》。宗煜路过时,见一僧人欲将白墙涂黑,且要将诗擦去,她立即制止了僧人,并豪掷千金买下了这面墙……

宗氏与李白结婚后,一直悉心照顾着李白。她不仅支持丈夫游山玩水,还和丈夫一样对道教很感兴趣。期间,夫妻俩更曾一起在天门市等地隐居。

与宗氏在一起时,李白诗作中常可见“秀恩爱”的字句,如《秋浦寄内》中,就曾写到:“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这句诗,描述的便是夫妻关系融洽的画面。

安史之乱后,李白和妻子宗氏避居庐山。可此时的李白却依旧未放弃入仕报国的志向,永王李璘造反后,他竟听从永王的召唤,做了他的幕僚。

后来,李白因受李璘案牵连下狱,宗氏为救夫四处奔走,甚至不惜动用家族关系打点。可最终,李白依旧被发配夜郎。

好在,李白流放途中,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欣喜若狂地写下了那首《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可惜,获得大赦后的李白,终究再也没能见到心爱的妻子宗氏。也因此,他的最后一段婚姻,也被打上了悲剧的烙印。

问: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真是捞月而亡?

答:李白之死全无诗意,其真实死因会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李白和高适等等都是诗人,但他们本质上又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最大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入仕的态度上。

高适想入仕,他的目标就是通过入仕找到一条报国之路,所以,只要是做官,什么官他都愿意做;李白想入仕,他的目标是做宰相辅佐国君,所以除了宰相一类的大官,其他的官,他都提不起兴趣。

高适第一次做官,是被举荐做了一个封丘的小官,这个官实际上压根儿就不算官,相当于现在维持地方治安的保安队长。高适的能力,肯定不止担任这么一个小职位,可高适受封以后什么也没说,他在岗位上还非常尽心竭力。从这点来看,高适是非常务实的。也只有务实的人,才能一步步登上高位。这也是高适最终能成为唐代诗人中官位最高者得原因所在。

李白和高适是相反的人,任何人给他小官做,他都会觉得人是在侮辱他。他第一次做官,就在贺知章的引荐下做到了翰林学士。这个职位,就相当于今天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秘书,等于是副部级干部。

可李白心里想的毕竟是宰相,他和高适不一样,他从来没想过一步步登上高位,他想的是一蹴而就。所以,当他后来发现他的任务仅仅是给皇帝、贵妃写写歌功颂德的诗词歌赋时,他立马就有了“要走人”的念头。

后来,李白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想走的心思,唐玄宗还真的赐了赏金放他走了。

通常,那些成天闹着要辞职的,实际并不是真的想辞职,而是想要更好的待遇。这点,唐玄宗当然明白,可李白在诗文上虽极其出众,在政治上却几乎是一窍不通,唐玄宗怎么会真的对他委以重任呢?

很多李白的研究者,一直将李白在政治上的种种形容为“天真”。天真这个词,几乎等同于幼稚。李白在政治上具体有多幼稚呢?这点,我们从他后来投靠了永王李麟的原因就可见一斑。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里,高适派人问已锒铛入狱的李白为何要投靠永王时,李白开口竟然是“为什么不能投靠永王”?直到此时,他甚至不知道永王在谋反。得知真相后,他虽后悔,却依旧很无奈地说:“我只是想找到一条入仕的路,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已。”

很多人看到这里时,都觉得这段有丑化李白的嫌疑,他们认为李白在政治上再无知,也不至于不知道永王是在谋反。

然而,真正懂得李白的人一定会知道:不懂永王是在谋反的李白,才是最真实的李白。因为,历史上真实的李白,在政治上就是非常幼稚的。

李白投靠永王并为他写诗赞颂时,唐肃宗已经即位,永王再立新朝就属于国家的叛军,是会受到打压的。这个基本的政治逻辑,李白的妻子宗氏一眼就看明白了,可李白却根本没看透,他一心以为:永王姓李,帮助永王就是在帮助唐朝重振朝廷。

李白自己没有任何政治才能,所以,他完全看不出永王没有领导才能,他一心想的都是辅佐君王,他的脚根本就不在地面。

永王被*后,李白虽获得了特赦,可千里江陵并不能真的一日往返,现实里的李白不得不舟船劳顿,用了整整一年,才终于抵达了江陵。

抵达江陵这年,李白已经整整六十了,政治上的失意,加上身体的疲惫,让李白极其憔悴。此时的李白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不甘心接受自己一辈子都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成就的事实。或许是受了高适启发的缘故,他竟也想和高适一样,走一条从军报国,借此入仕的道路。

可惜,当头发已花白的李白来到征兵地点时,负责征兵的军官却不肯收他。此时的李白才明白:自己这辈子怕是不可能再有机会入仕了。

人在绝望之际,难免心生抑郁,而抑郁恰恰最容易引发身体的疾病。就在征兵被拒后不久,身体本就不好的李白病情更重了。贫病交加中,李白只得投奔了当时在安徽当涂当县令的祖叔李阳冰。

李阳冰是个文人,他虽然辈分上是李白的族叔,但实际年龄却比李白要小得多。李白投靠他后,他一直悉心照顾着李白。

因为心情极其抑郁,李白虽得到了李阳冰的妥善照顾,可他的病不仅没有丝毫好转,还越发严重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里,李白终于务了一次实,他将自己的所有诗稿都交给了李阳冰,请他为自己出一本诗文集。

交代完一切后事后,李白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一次,他依旧将自己比喻成大鹏,不过,这一次,他终于承认自己这只大鹏,永远不可能起飞了。

李白死后,被葬在了当涂青山上,这座山的线条是他最喜欢的,这座山也是他重新读懂生活的地方。能安葬在此,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李白的诗太美,可结局却太过凄惨。因为不能接受李白这样的结局,世人便为李白之死编造了一个捞月而亡的结局。

在这个版本的结局里,李白是因为醉酒而入水捞月而死。在世人眼里,只有这样的结局,才配得上李白和他的诗文。

李白的死全无仙气,更无浪漫可言,他的死甚至可以成为他的人生一个“黑点”:一个看似豪放不羁的文人,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抑郁而终,可也正是这样的结局,才让李白从天上来到了人间,让他变得可亲可爱可学。

李白死了,他的长安梦也终醒了。人世间所有的梦,都终有醒来的那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