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谷gǔ),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40章我们复习了中国古代宇宙演化模型,辨析了“无中生有”和“有生于无”。但是还不一定能读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大家大概知道是什么了,道就是道。
一,第39章也做了分析,“一”不是道,不是气,是能量,在万事万物成形以前的状态。
那么“二”是什么?“三”又是什么?
有注者说“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也有注者说“三”是多。就是万物。都不是很妥当。
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淮南之.天文训》)
按照淮南子的宇宙演化模型,其顺序是:道--虚廓--宇宙--气--天地--阴阳--春秋冬夏四季--万物。
显然这个模型也不能解释什么是“三”。
三生万物,三怎么样生的万物呢?就是有天、地和人共同养育出了万物。
所以,“三”就是天、地、人。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三才中存在着三生万物的玄机。
“二”是指阴阳。天是阳、地是阴,人是阴阳“调和”。
贰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是如何生出来的。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仅仅有阴或者仅仅有阳是不会生长万物。
所以生长出来的万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方面,所以叫“万物负阴而抱阳”。
阳在上,阳气上升,阴在下,阴气下降。阴和阳就不能相遇。
所以,阴气在上,阳气在下,阴阳就可以相遇,所以叫“负阴而抱阳”
阴阳相遇,还需要中和。这叫阴阳和合。
混沌初开时,清气(阳)上升,而浊气(阴)下降,始有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有万物之后才有男女人类,有男女然后才产生夫妇,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和合,才能万物生长。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天地阴阳合而后雨露降,万物化生,这是天道;而对于人道言,就夫妇合而后家道成。
叁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谷),而王公以为称。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在《道德经》第39章已经分析了“为什么过去的皇帝称自己是孤家寡人?”这里就不再展开。
肆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所以一切事物,或者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或者增加它反而得到减损。
马太效用说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第77章)
到第77章的时候,在展开,大家知道天道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就可以了。
如果违背天道,非要“损不足以奉有余”会怎么样呢?
老子说:“在太庙的有一个金人,三缄其口,背后有铭文,叫《金人铭》,主要是用来教育人的,我也拿来教育大家,其中一句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伍 强梁者不得其死
强横霸道的人不得好死。道家到后来还因此得出了一个口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强横霸道的人随便吧,终究逃不过自然规律。
《金人铭》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何残,其祸将然。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
曰是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盗怨主人,民害其贵。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
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
我虽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结语
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知道: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和合,才能万物生长。
阴阳和合才能生长万物。所以,居上位的要知道谦虚。因为“益则损之、损则益之”,这样才样才符合自然之道。
处于九五之尊的人反而称自己是“孤家寡人”。强横霸道的人不得好死。
这些社会现象和名言警句都是用来教育人的根本内容,都来源于阴阳和合。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阴阳和合,万物才能生长。
阴阳合也能生长万物,但是“家和万事兴”。
阴阳不仅仅要合,还要“和合”。
“和合”文化深入人心,但是我们对“和合”的理解还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家庭成员及朋友之间的和谐、幸福、美满。
实际上,个人、家庭、团体、天下甚至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理解和运用“和合”文化。所以“和合”文化还需要深入挖掘。
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
世人能和合,快活乐如何!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