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慢就业”辅导员老师劝学生“说干嘴、跑断腿”

大学生“慢就业”辅导员老师劝学生“说干嘴、跑断腿”

首页角色扮演问题多多的宿舍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6-09

高校辅导员老师劝学生就业“说干嘴”“跑断腿”

大学生“慢就业”到底该不该劝

“找工作了没?打算什么时候找呀?”

最近这段时间,华东某高校毕业班辅导员方彩霞老师每次见到学生,就会“本能”地冒出这句话。

这学期她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和学生聊就业。她带的班上有60个学生,几乎一半的人她都深聊过。日常用微信语音电话联系,短则七八分钟,长则半小时。此外,她还经常走进寝室,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先“陪聊”生活话题打开对方心扉,然后苦口婆心地劝其就业。有的学生虽然态度还好,但会找出各种理由打太极;有的学生干脆“失联”,短信不回,电话不接,只能缓一阵子再劝。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较为普遍,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由于就业率的刚性要求,直接面对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往往成为就业工作压力层层传导的终端。在这场围绕就业的拉锯战中,出现了学生不急老师急,为劝就业辅导员老师“说干嘴”“跑断腿”的现象。

劝就业需要特别讲究方式

“一个班里,总有那么三五个人找工作不慌不忙。”在一所高职院校工作的95后辅导员刘伟立坦言,尽管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努力地求职,但每年总会有部分就业观念比较消极的学生,约占总体数量的20%。“他们总爱找各种说辞,比如要等考完驾照再去找工作,或者干脆表示暂时不打算就业。”

对于这些学生,刘伟立生怕话说重了、逼紧了,造成他们反感,因此,沟通时需要特别讲究方式。长此以往,他还总结出了一套“劝就业话术体系”。

“电话里,我一般会先问一下学生的就业意愿,如果对方想慢慢找工作,我会提示他‘应届毕业生’这个身份很宝贵,可以抓紧利用毕业季找工作,别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刘伟立回忆,电话那头的回复基本都是“好的”二字。

此时,刘伟立会进一步追问学生目前的就业意愿是什么,包括地点、行业、薪酬等考虑因素,如果学生回复了,刘伟立会跟着补充问一句:“你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就业信息?”

但收到的回复往往都是:“我就在网上看了一下。”

刘伟立会耐心地继续劝说:“平时可以上教育部门的就业网站,关注班级群就业信息,以及一些求职App,定时关注一下就业信息发布……”但大多数学生的回答还是只有两个字——“好的”。

“我一般都是先问意向,再看我自己手上有没有合适的岗位资源推荐,用相对软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就业。”每次沟通结束后,刘伟立都会心生无奈。在他看来,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学生就业目标明确,慢一点就慢一点,“但那些一问三不知的学生,真让人着急”。

采访中,不少辅导员老师反映,身上的压力与校方就业率统计有关。一方面,教育部门对学校就业率要求很高,初次就业率需达到80%至85%,但上报统计截止时间往往设在8月底,这造成高校催着学生就业的现象,这种压力自然传导给辅导员老师。另一方面,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考研“二战”的学生,如果还没有签就业协议,也会影响当年的就业率,这部分学生也是“重点”“难点”。

安徽合肥某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吕帅所带的班上大概有40%的学生优先忙着弄毕业论文,总想着毕业后再找工作。从今年3月起,焦虑就伴随着他。每周,吕帅会把所有学生电话都打一遍,询问其找工作的情况,一旦有学生说自己正在求职,相隔一周,他就会追问进展。

电话里,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亲切”:“最近怎么样啊?工作可找到了?你有什么打算?”但是,很多选择考研“二战”的同学明确地回绝:自己不着急,还年轻呢,考研能有更好的工作,考不上的话再找工作也不迟。

百般劝说却抵不过同龄人的一句话

据方彩霞观察,近几年,每年都会有20%到40%的学生不着急找工作。导致这些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常见原因包括:有些人考研失利,但不甘心,选择继续“二战”;有些人则为了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一心在家复习;也有少数学生单纯躲避就业。

她分析,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就业压力,会优先选择体制内的单位,觉得稳定;还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不急着找工作,想要“缓冲”一段时间。

家长的态度也是决定学生就业心态的关键因素。方彩霞在接触中发现,有的家长过于宠溺孩子。她带的班上有个学生的父亲在沟通时表示,自己女儿尽管大学毕业,但年龄还是太小了,快速进入社会不一定适应,舍不得她出去找工作。还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本科生太多了,和让孩子就业相比,读研、读博把学历提上去了,再找工作才是更好的选择。

刘伟立记得,他的一位辅导员同事在电话询问学生就业情况时,对方家长夺过电话,用愤怒的语气质问道:“你们学校就一定要求孩子现在就业吗?”

那位辅导员只能无奈地回答:“这个不是强制的,我们只是关心一下学生现状,具体我和您解释……”

在刘伟立看来,家校之间要互相理解,在学生就业的问题上,大家的力往一块使,才能帮助学生端正心态,作出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和家庭相比,同龄群体的影响也不可忽略。方彩霞观察到,在同宿舍或者是班级的同学之间,会产生互相影响的情况。有的宿舍,有一位同学奋战考研,另外3人也认真看书,互相比着制订学习计划。但同一个宿舍里,只要有一个人不想就业,这种情绪会迅速扩散开来,导致其他3人找工作都不积极。他们的心态就是,反正大家都不急,我也无所谓。

方彩霞说,辅导员的百般劝说,往往抵不过同龄人之间的一句话。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不一样,辅导员老师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家长多沟通、换位思考,最终引导他们作出最合理的选择。不管是就业还是慢就业,每一份经历中的试错、挑战,都是人生财富。

辩证看待“慢”,“三位一体”促就业

“慢就业”是否就要一棍子打死?对此,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辩证地看待。“对于积极、合理的‘慢’,社会应当给予充分理解和包容,但被动、懒惰的‘慢’,必须引起警觉和反思。”

王云飞指出,如果学生是充分评估形势之后作出“慢就业”决定,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选择支教、创业等方式,规划人生方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学生可以利用这段‘等待期’,学习新的知识,蓄势待发,不仅能提升自身能力,还可以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对此,刘伟立也观察到,其实一部分慢就业学生的心态是积极的。“比如,有人想在目前实习的公司体验一段时间,学一点真本领,再决定是否留下来。应该支持鼓励这部分同学,因为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

王云飞认为,如果大学生慢就业的决定是盲目的、草率的,选择各种理由来逃避竞争,“慢就业”就变成了一件坏事。“这时,家庭、学校需要通过说服、引导工作来解决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则要多多宣传,形成鼓励就业的氛围,使年轻人积极地面对社会、规划生活。”

在安徽省一所高校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李亚呼吁,政府部门还需要从宏观上设计、出台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的引导政策。比如,在考研、考公、考编方面,应重点鼓励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报考,而不是像现行政策下,侧重招聘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毕业生。“虽然这种制度的初衷是解决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却成为影响毕业生积极就业的因素之一。”

此外,在他看来,辅导员虽然是就业指导的骨干力量,但身兼太多工作,不能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们身上,要适当释放压力。“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当成专业性工作看待,加强辅导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力培训,要促进市场与高校的对接机制,依托社会上的人力资源机构的力量,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王云飞也指出,尽管“指导学生就业”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畴,在就业波动较大时期,为辅导员减负和松绑是必须的。为此,学校、院系领导、任课老师都应“全员参与”,帮助毕业生明白就业的意义和掌握求职的方法。

李亚建议,要努力推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就业指导格局。一是要强化学校教育,通过课程、管理、服务等载体,强化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宏微观就业环境,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二是要强化家庭引导,通过父母传导、家庭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理念;三是要强化社会服务,要在全社会凝聚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的价值共识,扭转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帽子”的导向,积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应采访对象要求,方彩霞、刘伟立、吕帅、李亚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实习生 韦慧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