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manda
环球旅行家
微爱订制旅行创始人
想把周游世界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东京像一团炽烈的火焰——对《东京爱情故事》的观众来说,她是仍在燃烧的情结,去东京看一看等于和青春重逢;对从商的人来说,她是火力全开的经济大国,去那儿进行商务考察再好不过;对普通女性来说,她是时尚和美食的天堂,徜徉在东京的街巷商厦是全然的享受。
有人说,带上交通地图,就能玩转整个东京。东京的地铁站十分密集,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穿梭于两个地点,如果饿了,不到五分钟的步行距离就能找到便利店,或者用琳琅满目的小吃来尽情犒劳自己。在东京旅游,吃喝不愁、出行无忧,只需用眼睛和心灵装下她的缤纷。
我和闺蜜曾经有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在东京。出发之前,我强调绝不做攻略,也不想东奔西跑,只在东京待着,体验他们从江户时代延续下来的市民文化,最重要的是大啖美食。闺蜜一口答应,搜罗了几家地道的日料餐厅,带上地图,出发!
我们住在东京最著名的繁华商业区新宿附近,为的是将“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的主题贯彻到底。天妇罗是日本大小餐厅都有的一种吃法,其实就是把新鲜的蔬菜、海鲜或者其他肉类裹上面粉和鸡蛋进油锅里炸一道,其中既有巷弄间亲民的做法,也有高级料理中讲究的做法。我们第一天去了一家“美食名单”榜上有名的天妇罗专卖店,餐厅里只卖当季食材制作而成的天妇罗,种类繁多。
已经接近打烊,我们趁厨师还在一口气点了很多份,茄子南瓜、莲藕四季豆、海鱼鲜虾,还有从未试过的冰淇淋天妇罗。以精致著称的日料一般分量偏小,点这么多也是为了两个如假包换的吃货能在晚上尽兴而归。点完单后,看着厨师越做越崩溃的神情,我已经预感到这是一场“殊死”的搏斗,果不其然,分量明显比以往吃的要大。
好吃是自然的。每一枚天妇罗的外衣都像金色蚕丝般薄透,口感恰如其分的酥脆,食材本身却没有过多的油脂,保持着清爽的原味。制作天妇罗的过程,不论是挂糊的技巧,还是火候的掌控,都丝毫不能怠慢。炸出来的面糊得轻盈如羽,颜色也不能焦黄过度。而鲜虾天妇罗呈上来时,虾身也必须是肌肉被撕扯开后保持的笔直,这样才能算得上上乘。
饕餮一番已经有了饱意,但还剩了不少。浪费在日本被视为可耻的行为,我们两个女生一点也不敢造肆,拿出“为国争光”的魄力要吃光眼前的天妇罗。终于,最后一道冰淇淋天妇罗呈上来了,冰淇淋球外裹着一层海绵面包,颜色诱人地泛着油光。我们两个撑的快要扶墙而出的人,看到这么实在的一份甜品,内心的崩溃可能早都写在了脸上。吃完后,两个人真是意兴阑珊地,顶着满面红光走出餐厅,几天内都不想再碰天妇罗。
第二天“逛吃逛吃”的途中,远远看见一家用五颜六色的圆圈装饰的店面,走近才发现卖是面包圈。粉紫的色调使整间甜品店看起来十分梦幻,各种糖果色外衣的面包圈更加诱人。即使不是孩童,路过这样可爱的甜品店还是忍不住少女心萌动,我们当然难以不为所动,“例行公事”地吃了一轮。
在六本木想找一家居酒屋歇歇脚,路过一家稍显偏僻,但装修得比较别致的,就上楼了。我们应该是当天最早的客人,四个长相帅气的小哥站在柜台后,听我们开口说英语,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墙上写着“马刺”,想问他们是不是马肉刺身。可是我们不会日语,他们也听不懂英语,“horse”比划来比划去,最后全靠肢体动作丰富,他们会意了。我们一如既往地不小心点多了,但是店里客人还少,四位帅哥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我们既要顾及颜面把比脸都大份的料理吃完,也要维护淑女形象细嚼慢咽。这种微妙中透着尴尬的氛围,真是难于言喻啊。
值得一提的是,马肉刺身颜色看起来跟金枪鱼一样,红得瑰丽,但肉吃起来会比鱼类更有嚼劲,有一点点肥美的油脂芳香,余味就像一匹干净的马驹带着淡淡的青草香经过你的身边——不仔细品尝吃不出来是马肉。
后来我们向他们打听,东京哪里的鳗鱼饭好吃。比划已经不足以表达这么深刻的对话了,闺蜜干脆拿起纸笔画,画了条鳗鱼、一碗米饭,我怕还是抽象,就在米饭上画了切割好的鳗鱼块。这幅为了大快朵颐而共同创作的漫画被记录在相机里,保留至今。故事的结局是,他们懂得了我们的意思,把鳗鱼饭的地址写给了我们。
从餐厅出来,还不到晚上8点。路过一家理发店,一直久仰日本理发技艺的大名,拉着闺蜜就进门了。一个类似造型顾问的女孩上来,用英语和我们聊适合什么样的发型和发色。在旅行中,人率性而为的那一面会被放大,所以即使在无数次临时起意面前,我们都乐于尝试和接受。
当晚,我们都烫了头。人均折合人民币不到一千块,重要的是,从头到尾我们都没有感到头发又被拉扯的痛感,也没有药水的气味,这是我之前和从那之后都没有过的体验,可能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日本人“匠心”精神无处不在吧。
寻找鳗鱼饭也是个有趣的故事,居酒屋的四位小哥推荐的米其林餐厅五代目野田岩。这家餐厅从江户时代遗留至今,只做以鳗鱼为原材料的各式料理。我们在东京塔周围转悠了两个小时,才找到店家,但是下午三点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午饭已过,晚饭还没开档。路人告诉我们银座有分店,到了银座,还是无从找起,在一家名品店里问路,一个1.9米的、穿的西装笔挺的帅哥店员给我们指路,这种时候我们的思维是停滞的。所以出了门,我们又故意折返再问一次路,他,实在太帅了。
最后找到五代目野田岩了,餐厅里有很多鳗鱼造型的装饰,包括筷架,都十分精美别致。点了垂涎已久的鳗鱼饭。只有用野生河鳗烹制的鳗鱼盖饭,味道才最鲜美可口,而我们去的时候恰好是夏季,鳗鱼最清瘦好吃的季节。有人甚至把鳗鱼饭比喻成日本夏天的风物诗。表皮微焦,皮与肉之间的脂肪层被烤的有轻轻的油爆声,每刷一次酱汁就让肉多了一层香味,先烤后蒸,最后盖在绵糯的米粒上,所有的酱汁渗透在米饭里,融为一体,再好吃不过如此了!
在寻找东京美食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趣事,出租车司机也是难忘的一环。有一次深夜,我们打车,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他很热情,但开起车来头快垂到方向盘上,一副快睡着的模样,我们一路心惊肉跳,但他奇迹般地开的很稳当。还有一次,我们在小巷前下了出租车,结果发现小巷里没有那家店,方向是反的。但司机竟然逆行倒车回来,告诉我们,他在前面看到了我们要找的店,不过店没有开门。这种异国他乡的感动,是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的。其实下了车,我们就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在司机眼里,没有把我们带到目的地就不是服务终止的时刻,他还是处处为客人着想。
我们对他们的言行感到意外,也在慢慢地修正这些意外,因为服务意识和乐于助人都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品行,而不该是会令人惊讶的意外之喜。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我待人接物的方式。
我很怀念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故作矫情的文艺范儿,没有预设的目的和满满当当的安排,而是在吃喝间感受最细腻、又最真实的东京人文。我们探寻美味,我们邂逅意外惊喜,我们率性接受改变,我们对东京街头的人和事物都充满好奇,也是这种好奇带领我们打开新的世界。那句老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你会发现也许到最后,既不“饿”了,也不“笨”了,世界明朗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官网公众号“微爱订制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