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有了新玩法,在家也能“修文物”

文创有了新玩法,在家也能“修文物”

首页模拟经营我在家里修文物更新时间:2024-06-0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实习生 孙大平

拼接、刷浆、托心、吸水、晾干……文物修复师曹晋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操作,在围观者的惊叹声中,破碎的清代名画“芦雁通景屏”一点点复原“重生”。

日前,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博物雅堂活动中,文物修复师为观众展示修复“字画”过程。这里修复的并非《芦雁通景屏》真迹,而是豫博文创最新研发的“妙手复丹青”文物修复盲盒中的产品。

“即便知道不是真迹,整个修复过程仍令人心跳加速。如此精细的工作,极其考验修复师的耐心。”一名现场观众说。

8月2日,记者走进河南博物院书画修复中心,只见四周墙上满是修复装裱的字画,曹晋正在为一件字画文物制定修复方案。“真正的文物修复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几个月、一年,甚至长达数年。”曹晋说,修复前要先诊断“病情”,对文物信息进行建档、评估价值、分析“病害”后,再制定修复方案以及风险预案。修复真正的纸质文物通常需要数十道工序,每一步都可能是决定修复成败的关键。“文物不能再生,一旦损坏很难复原。文物修复当存敬畏之心,绝不能为了省事而凑合。”她说。

其实,在博物馆展出的许多文物,都经过了文物修复师的精雕细琢修补复原。此前,为致敬这群“历史时光守护者”,结合火爆出圈的“考古盲盒”创意,河南博物院已经先后推出了“散落的国宝”“文物修复大师”系列修复盲盒,人们可以亲手拼接“彩陶双连壶”“仕女俑”“汝瓷鹅颈瓶”等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器物。

“修复的鱼纹彩陶壶插上野草干花,莫名很搭。”“集齐修复了五大名窑的瓷器,家里有了博物馆一角……”“我在家里修文物”的全新体验,让大众对文物修复盲盒有了更多期待。

“妙手复丹青”修复盲盒是豫博文创开发的第一款书画品类文创产品。设计师孟庐陵说,书画品类考古盲盒相较于其他系列要更难开发。因为纸质产品不便于在黏土中保存,所以这款盲盒创造性地跳过了挖掘步骤。经过多次考量后,这款盲盒选取了“芦雁通景屏”为修复对象,这幅画描绘了群雁在芦苇中嬉戏的场景,与人们的生活非常贴近。

南阳市博物馆、周口市博物馆、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等也紧随河南博物院的步伐,纷纷依托馆藏文物开发修复盲盒。甘肃博物馆开发的彩陶系列修复盲盒,还增加了DIY绘制彩陶纹这一步骤,重现远古先民的浪漫。“向大家展示不同类别、不同材质文物的修复过程,把文物保护的理念、过程展示给观众,让大家从文物修复技艺中感受文物保护修复的艰辛和匠心,让人们切身体验文物是怎样‘活’起来的。”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文创赋能,让文物修复有了更多“新玩法”,每个人都可以化身“历史时光守护者”,守护历史的传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