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走进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古村落,成片的枫杨林郁郁葱葱,生气勃勃,成为黄山脚下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慢步其中,水声潺潺,鸟鸣悠悠,恍若闯入童话世界。
今年的西溪南火出新的高度。到过西溪南的人,总会被她的颜值和气质惊艳到。
“这里变化好大,业态丰富了,人流也多了。”4月25日,多年后再次踏入西溪南的上海游客汪女士换上汉服,沉浸式体验西溪南的古韵,留下靓丽倩影。
西溪南,她变了,新面孔、新业态、新玩法,让千年古村开启现代化之旅。西溪南,好像又一直没变,在文旅大变革的浪潮中保持了克制与冷静,独守着枫杨林里的一草一木,村中的一砖一瓦和自己的宠客模式。
西溪南的变,藏在增多的“新面孔”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西溪南借助文旅流量,从全国引入了各类外来人才,他们把不同的审美、资源、创意带入乡村,快速推动了西溪南的“变”。
位于西溪南村古街的“丰乐草堂”,每隔三两天都会举办书法艺术活动。草堂主人叶丹奇夫妇退休后便从深圳来到西溪南,他们在这里与诸多徽州文化的爱好者结为知音,探讨书法艺术之美,让村落文化气息更浓了。
来自台北的许若侠夫妇在溪边街开办了溪边55面包咖啡店,并将把徽州腊肉放进酥饼,徽州产的番茄、干辣椒揉进意大利面包,徽州豆腐乳融入法棍的蘸酱中……让徽菜有了新味道。
慢步西溪南村中,总会偶遇“新村民”。西溪南的包容性发展和开放式业态,为这里集聚大批文创客。村落中一些破旧的古宅在这些“新村民”的巧手下,变成民宿、酒吧、咖啡店、创意基地……据统计,2017年以来,西溪南村累计吸引来自北上广深等地创新创意人才近百人,为古村落带来了人气与生机。
西溪南的变,藏在新业态的故事里。
西溪南如何圈粉,又为何让游客如此痴迷,一来再来,不厌其烦?这答案,除了藏在那片枫杨林湿地里,也一定藏在新业态的故事里。
原生态的自然人文环境,成为西溪南焕发新机的基础。每逢周末,西溪南生态营地总会聚集不少研学生,孩子们在营地负责人申海文的带领下观鸟、夜探、生物调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在溪边文苑内,一场名为“自然嘉年华”的活动正在上演,活动策划人为95后的黎婷婷,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西溪南是她书写梦想的天地,一件件精美的美学文创在这里完成打样并推向市场。
近年来,西溪南通过“自然生态 文化生态”跨界元素*融合,不断深化消费者对于置身场景中互动、体验、沉浸的诉求。美学、文化、学术在此交相辉映。目前,西溪南已有西观艺术空间、华夏影视文创中心、成卓艺创中心等近二十种乡村新社交业态。
西溪南的变,藏在推陈出新的玩法里。
3月10日,一场国际村“BA”篮球赛在西溪南村拉开序幕,开幕式当天来自荷兰的篮球爱好者与徽州区西溪南村代表队精彩开战,激烈的比拼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到场加油助威。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赛事,让西溪南旅游旺季提前了一个多月。据统计,3月份以来,西溪南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3.5万人次,特别是在周末,日均突破1万人次。
眼下,五一假期来临,西溪南的徽州市集正在紧张招募,一场汇集徽州非遗、土产、文创等市集即将开市。
一场场活动更加立体展现了西溪南形象,除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这里还有年轻化、时尚化新玩法、新项目。
森林音乐会、创意市集、精致露营、草坪BBQ、特色研学等创意活动不时在这里上演,高颜值个性好物亮相徽州市集,“时尚感”和“烟火气”在这里完美融合。
西溪南的不变,藏在对原生态的坚守。
多次踏访西溪南的北京游客说:“初春的西溪南,绿的清纯,仲夏的西溪南,绿的纯粹,无论什么季节来,这里都会给我惊喜。”
这几天,一篇《让我们歇一会儿,更好的服务大家——西溪南枫杨林致村民和游客的一封信》文章在黄山市朋友圈刷屏,以“西溪南的一棵枫杨树”落款的轮休公告得到广大网友支持和点赞。
“临河的枫杨林湿地是西溪南旅游的金字招牌,也是西溪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西溪南镇党委副*胡剑霖表示,随着乡村旅游持续火热,枫杨林湿地面临越来越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为了给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时间和空间,西溪南将于5—8月期间,实施枫杨林湿地部分线路封闭轮休制度。
敬畏自然保护生态,贯穿西溪南发展各环节。早在2016年西溪南创意小镇建设初期,围绕是否在枫杨林湿地修个栈道或布置文旅项目这个“变”与“不变”的话题,大家也曾论证不休。最终,西溪南选择了坚持原生态保护,不做任何“修饰”。不仅如此,每年西溪南还会组织志愿者移植野草,对踩踏稀疏的地块进行原生植物种类补植。
正是对原生态的保护,留住了西溪南的“绿”和“野”。如今,走进枫杨林,除了几条“羊肠小道”,这里没有任何人为“雕琢”痕迹。西溪南也因“纯天然”而让人痴迷。
西溪南的不变,藏在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吸引的社会投资,必须侧重于古建筑古民居的重新开发利用。”西溪南村党委*吴志明说,不认同这一理念的社会投资很难进入西溪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西溪南没有把可开发资源一股脑的全部投向市场,而是在来自全国的各类投资中保持克制与冷静。
西溪南始建于唐代,有1200余年的历史。村落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势如棋盘格局,却保留了100多幢明清建筑、水利遗产等文化遗存。
旧时,这里曾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荟萃之地,果园、野径园、钓雪园、高士园、十二楼等古园在河流、枫杨林的掩映下,形成了一幅幅巧妙天成的画图,于是便有了历史上闻名遐迩的溪南八景;现在,果园、野径园古韵犹存……
为留住这份古韵,西溪南不断整合外部资源,在保持原有生态和文化肌理的同时,坚持“活化利用、以用促保”发展原则,完善古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开发规划。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以避免大拆大建的方式,盘活村内闲置资产、古民居,打造具有徽州特色的文旅业态。
2016年以来,已有15幢废弃的老屋和闲置的建筑经过专业团队的设计和本地匠人的修缮,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承办研学、团建、创意等活动,并构建钓雪园、土人学社等40处业态。
西溪南的不变,藏在对旅游品质的执着。
每逢节假日,在西溪南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身穿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他们耐心地为游客提供旅游攻略、倡导文明理念,成为假日里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直以来,西溪南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持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景区品质和旅游服务质量。制定《关于加强保护、约束、服务提升西溪南古村落旅游品质的实施意见》,明确古村落摆摊设点规范细则;成立联合执法队,开展景区旅游经营秩序整治。召集溪边街商户和村民召开户主会,引导商户和村民依规参与经营,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同时,借助互联网思维、开启新型旅游智慧模式,完善“玩转西溪南”微信程序,除了提供查看景区地图、景点图文介绍、收听讲解音频、查询公共服务设施等导览服务,还设计开发了“寻宝西溪南”沉浸式实景RPG活动。
“变”或者“不变”,是乡村发展的一种路径。或许,西溪南之所以火,正是因为她善于在“变”与“不变”中寻找最佳切合点,通过思维“破圈”、创意“扩圈”、开放“出圈”,为村庄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与活力。
未来,西溪南也将在“变”又“不变”中不断蝶变,为世人呈现更多精彩。
通讯员 闫艳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