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贡 值得一去的打卡点

关于自贡 值得一去的打卡点

首页游戏大全群乐捕鱼更新时间:2024-05-09

一座城市,就是一本书,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而这些打卡点,是历经千帆过后,送走日月、更迭人常,遗存人类活动的记忆留存,也是一座城市考证过往的解锁密码。

先说以盐起家的自贡盐商大贾,自贡的老四大家族“王三畏堂”、“李四友堂”、“胡慎怡堂”、“颜桂馨堂”实力雄厚,都修建了家族的寨子或城堡。

1.王家大院:

王三畏堂也称“子成公祠”,1890-1896年建成,位于自贡沿滩区岱山村二组,是自贡大盐商王氏家族的家祠和住宅。

这座古宅的正院为四重三院落结构,大门有联:“有分山林都入画,无边风月自成家。”横额为“结庐人境”。此联深得晋·陶渊明《饮酒·其五》意境。

王和甫病逝后,一副挽联这样写道:“忠厚扫商诈弃豪门劣习 清白立人伦存世道芳心”,概括了王和甫古道热肠的一生和宽仁忠厚的品格,不负儒商之名。走近王家大院,映入眼帘的是正院大门和青砖砌成的高大围墙,围墙上镶有可用作瞭望亦可用作射击的圆孔。文革后期,曾经被政府征用为当地小学堂,2006年卫里小学迁出王家大院,依稀可辨墙壁上留下的口号和标语。

如今,王家大院已被保护起来,规划为旅游景点,其门口有一口老井,至今清泉长溢,仍可饮用。建筑面积4536平方米,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饱经沧桑的王家大院将旧貌换新颜。

2. 李四友堂:

李四友堂是清代四川富荣盐场、盐业世家李氏家族的堂名。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盐业资本集团之一。李氏先祖于元代延祜六年(1319)由河南固始县迁到四川富顺,世代经营盐井。至李维均、李维基、李维圻、李维墀四兄弟时取名“四友堂”。道光年间,李维基与陕西盐商合资凿井煮盐而加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王三畏堂的第二号盐业资本集团,当时王、李二姓并驾齐驱,有“河东王、河西李”之称,老百姓常说“你不姓王、不姓李,老子不怕你”,可见李四友堂和王三畏堂的影响力。

李四友堂的祖祠位于光大街土地坡居委会六组,文革期间,主体建筑已拆建为大湾井小学,仅仅保留下部分偏房。

3.胡慎怡堂:

胡慎怡堂遗址位于大安区三多寨镇南北街124号,紧邻三多寨中心小学,建筑坐西向东。是大盐商胡元和胡氏家族的家祠和住宅。

胡慎怡堂始建于1850年,建成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仿《红楼梦》大观园修建,在长达近百年的繁盛期中,胡氏家族不断扩建,1905年,又在院内建“崇安祠堂”祖祠,面积约1850平方米,胡氏后辈树经堂、怀经堂、慰经堂世居之地。来往于胡慎怡堂的人是当时的各类名人淑媛,解放后,曾长期是贡井盐厂厂部所在地。

20世纪50年代初被政府没收,后为群乐乡中心小学使用。今住有十余户,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建筑为穿斗木结构,形制风格与桂馨堂、陶淑堂相仿,三进四重堂复合四合院布局,建筑依托背后山体,层叠爬坡而建,建筑与山体绿化融合一体。20世纪90年代,大门戏楼因新建小学大楼和公路被拆毁,现存有四处天井。如今,胡慎怡堂也是一处亟待保护的文物单位。

4.颜桂馨堂:

咸丰三年(1853)年,由李振亨发起,在三多寨牛口山筑城堡,历经九代人,其中,颜蕴山是一代井盐技术宗师。也有说发家人为颜廷跃,“同盛井”为颜家所开,“同盛井约”为颜家牵头发起的中国第一支股票,颜家首建第一家盐业公司,后世子孙中,颜晓凡人称“小诸葛”,改革盐业方面很多创举,如设码头、疏河浚、畅盐运……

有诗人这样深情感叹:“梨花想已遍天涯,春色撩人淑气赊。勾起多情年少梦,悠然长忆喀秋莎!”在牛口山修筑寨堡,正值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的时期,盐商们为避战祸,自流井大盐商们始议筑寨之事,并经李振亨、颜昌英、王克家承头,清咸丰三年(1853)动工,清咸丰九年(1859)建成,取名三多寨。

盐商们修筑寨堡,在这里营造属于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梨园。寨内就是一个小世界,有城墙护寨,寨中农田四百亩,府第三百余座,一百零八口堂,至今尚存的桂馨堂、思退堂、安怀堂、保善堂等就是当年盛极一时的缩影。寨子四周,有箭楼和炮台,共有垛口2555个,寨内阡陌交通,房舍俨然,俗话说:“穿城九里路,环城一十八,过寨不湿鞋。”个中更有“佛寺晓钟”“马鞍曙色”“峻岭横烟”“萧岩滴翠”“仙洞云封”“尖山晚照”“双塘映月”“古井泉香”等八种具有代表性的景致。

三多寨寓意:多福、多寿、多子(也有一说是:多福、多禄、多寿)。

今天,人们赏梨花的地方,正是当年叫颜辉山的寨主所建的“快园”,流传至今,每年的梨花风筝节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和趋之若鹜。

而自贡最具代表性的“燊海井”,当时全世界的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正是出自颜桂馨堂。

5. 孟五德堂:

这是一个虚拟地址,是以自贡自流井盐商为根据杜撰,有点“李四友堂”的影子。(六子)《兄弟兄弟》是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为故事背景的年代情感大剧,剧中“孟五德堂”的兴衰起落,实时关联家国命运。(《兄弟兄弟》链接网址http://xiiie.com/html/341327.html)

家族命运和国家命运,在历朝历代都紧密相连,剧中反复出现自贡盐文化的地标性建筑——西秦会馆。

因为很多看过《兄弟兄弟》的人问起,“孟五德堂”在哪里?所以在这篇文章里赘述一二。

民国以后,旧四大家族后渐渐没落,新式盐商登场,新的盐商四大家族以侯策名、熊佐周、罗筱元、罗华垓为代表,多业兼营,亦盛极一时。

6. 涵院:

涵院又称侯公馆,建筑面积约1400多平方米,主楼约200多平方米。位于自流井区东街东兴寺社区,公馆是由自贡四大盐商之一的侯策名于1946年修建,在久大盐业集团内。侯氏家族正是抗战期间私人捐献飞机的第一族。现在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也是侯家所捐。

侯策名后期屡遭不得志,修建“涵院”修身养性,不再过问世事。

涵院整体建筑结构为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西式公馆,四周山墙环绕,墙体青砖,水磨平砌,主楼右面上、下层均有环绕宽敞的走廊和等距离黑白碎石洋灰之水磨柱石。主楼有计厅堂、书斋、寝室、厨房20余间,面阔22.2米,进深25.3米,正门宽2.8米。院内绿树成荫,清浅池塘,幽静、清爽,建筑精美。涵院建筑精良,形态考究,是自贡现存不多的盐商公馆之一,对研究自贡盐业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学、艺术价值。

侯氏子孙中人才辈出,当代双院院士侯朝焕、学者候朝桢、眼科专家李爽乐、阿里巴巴CEO侯波……

7. 熊佐周家族:

史料并没有详细记载盐商熊佐周家族遗址,但在本人的走访中,更倾向于熊家在自流井老街、邓关一带驻足过,因为其家族开凿的“宝隆井”、“邓井”等盐井遗址分别在此两地形成井族群。“宝隆井”地址位于光大街火井沱至大同桥,全长约1.5公里的范围内,其中有盐商谢氏的逸园、汤家院子、桂园、李家大院等遗址。

新四大家族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的发迹过程都比较相似,均是出身农家,同样由杂货铺伙计干起,20年代末期买下老盐业家族的产业走入盐场。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程龙刚曾作《盐技精湛的自贡盐商熊佐周》学术讲座。

熊佐周不仅精通井矿盐生产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继承和发扬了“老四大家族”取得成功的经验,又汲取了他们走向衰败的教训,打破封建式的家族经营模式,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引进新技术,筹建大型盐业公司,从一个小资产者跃居为“新四大家族”之一,最后成为了“富甲郡邑”的民族资本家和井矿工程师。邓关盐厂的前身就是熊佐周家族所有。

熊佐周家族并未大兴土木,但新四大家族创办于1924年的蜀光中学,以及贡井旭川中学、富顺二中等名校,足以流芳百世。

8. 罗筱元家族:

同上无可拷,与罗华垓曾居三台寺。早期在王三畏堂当学徒,聪慧好学,升职经理后,1927年与人合资开设“利群钱庄”挖掘第一桶金。抗战时期,旗下井、灶、览、号具备,以129口火圈、148口盐锅位列自贡盐商新四大家族之一,曾任自贡市佛学会理事长。与人创建“新盐碱工厂、华通汽车公司、酒精厂、四川盐业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拥护政府公私合营改革,当选过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59年退居二线后出版自传等自贡盐商发展史。其子罗蛰潭是著名地质专家,曾任成都理工大学副院长。

9. 罗华垓家族:

罗华垓(1896-1974)与罗筱元经历相似,同在王三畏堂学徒起家,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自贡盐商新四大家族之一。

罗华垓也是自贡市公私合营的推动者和组建者之一,曾任自流井盐厂副厂长,定居三台寺。

罗华垓遵从祖训,因父亲是位私塾先生,去世前留下遗训“办教兴国”,在他发达后,回到原籍简阳,创办简阳私立纪云中学,解放后学校收归政府。其子孙后人多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各有所专、业内有名。

除了我们喊得出名号的自贡盐商新、旧四大家族以外,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张家花园的张伯卿等等人物,他们在盐业历史上的贡献都不可小觑。

10. 张公馆罗马楼:

在贡井区筱溪街,太平山南麓金鱼河侧的青杠林张家花园内,有一栋引人驻足的罗马楼,是自贡盐商张伯卿在1923 -1925年,仿照西方欧式建筑所建,张伯卿不仅是自贡当年的实业家、大盐商,更曾一身兼七职,博学东西。建成的罗马楼面积1148平方米,有14间房,28根柱子和49扇门窗,它们的图案、形式各不相同,也各具风格,室内家具门窗均以名贵木材制作,石木砖瓦的合理运用,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张家花园,也有近百年历史了,在石狮子、圆形拱门、石桥、石画舫这些地道中国建筑元素中,突然闪出一栋红白相间的西式洋楼,集端庄、大气、精美、俏丽于一身,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我们可以从张家花园的洋楼中,读到一段自贡百年前的人文历史。

全国叫做“张家花园”的地方很多,而自贡的张家花园罗马楼,建筑设计中不但有罗马式拱卷、哥特式尖拱、拜占庭式结构、巴洛克式曲线、洛可可式装饰等,还把其中元素进行了变形改造,而传统的中式元素也被巧妙地掺揉进去,比如柱子顶上的大白菜石膏装饰,象征着发财之喜。整栋建筑的丰富性、原创性、独特性,在全国非常罕见,说它是中西合璧的经典杰作,是近代建筑艺术上的一块丰碑,一点不为过。

这栋楼的设计师叫黄秋帆,据说是一位“海归”。2022年,罗马楼再次被拯救如旧,整栋楼有了更高的辨识度。

许多中西建筑元素和谐地揉捏在一起,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势。清华大学建筑系基地教研还称赞此楼研究价值极高,甚至有专业人士透过表面看见了她的“美人骨”,罗马楼也不负众望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全面修缮翻新之后,人们又重新被它的卓越风姿所震惊,有百年时光的加持,令它更有韵味。

罗马楼门前的人工湖,之前叫它望湖,希望的望,愿望的望,胜利在望的望。后来它又改名叫桂影湖。大概因为张家花园里种有很多桂花树,尤其罗马楼门前那两棵树格外高大蓬勃,树影倒映在湖中,桂影湖之名正是出于此景。

2009年5月11日,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复合教授,到张家花园考察,称赞“张伯卿公馆设计师运用娴熟的东西方各种建筑基因,成就了他‘独创性’的建筑艺术丰碑,是中西合璧之经典杰作。”

11. 炎帝宫:

位于自流井区张家坨釜溪步行街后街的炎帝宫,依山就势,呈四合院布局,系两层楼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占地约1250平方米。

炎帝宫是自流井烧盐工人的行会组织,是一座盐工会所。建于清嘉庆初年。(1825-1855年)组织最初叫土地会,后改为火神会。后来在本地秀才邓可玉的倡导下,全会工人赞成并多次筹资修建炎帝宫,距今100多年。

炎帝宫炎帝会,规定了一整套条规制度,起到协调工人间的纠纷和处理同行间事务的作用。当时盐场的烧盐工人必须加入炎帝会,不入会者,不得做烧盐工,只能打下手,否则就要以“偷了菩萨的饭吃”为名,受到行会的惩罚。

会众之间发生纠纷,也要由行会出面解决,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裁判诉讼标准和规章制度。是一个维护烧盐工人切身利益的帮会组织,行使的职权相当于现在的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

在中国漫长的制盐历史中,只有自流井盐场供奉火神,这个火神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祝融,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的炎帝。炎帝宫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工会组织之一,对研究四川乃至中国产业工人运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12. 西秦会馆:

西秦会馆又名“关帝庙”,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始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整个建筑群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当时到自贡经营盐业的陕籍盐商集资修建的同乡会馆,因此称为西秦会馆。

西秦会馆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有京华的5个大小院落群体。西秦会馆建筑中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多达数百件,是研究清代社会生活、戏曲、歌舞、宗教艺术等珍贵的实物资料。馆藏的井盐经营契约、账簿、打井岩口簿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西秦会馆设计精巧,融合明、清两代的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风格为一体,是一座纯“榫卯结构”的建筑。整个建筑群由前至后,层层叠叠,逐渐升高,给人一种层次分明、布局规整有序的感觉。

1988年1月13日,西秦会馆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3. 王爷庙:

悬峙在自流井沙湾口的王爷庙,于清代中叶为祈求“镇江王爷”佑护水运而筑,飞檐凌空,玲珑剔透,门口2座石雕“霸下”,传说中的龙之第六子护其左右,是自贡的名胜古迹之一。

王爷庙是自贡本土盐商所建,当年是与西秦会馆对峙而立,一座在龙凤山(原名龙峰山)头,一座在尾。两座会馆经常“斗富”,请来川剧资阳河流派坐唱,有点像今天请明星代言客串一样,长期一座唱就是各大川剧班子驻扎月余。
  古庙沧桑添幽远,釜溪第一楼“王爷庙”因位于繁华沙湾,夜色中,霓虹闪烁,“釜溪河第一楼”——王爷庙更透出古朴、悠远韵律。
  依山傍水的王爷庙造型奇巧,布局别致,飞檐临江,回廊绕岸,南望犹如水上之宫阙,北看却似山中之庙宇。王爷庙既是建筑精品,又为风景胜地。旧时,庙内飘逸舒展的楼阁,画栋雕梁的殿堂,玲珑剔透的木雕,美不胜收;庙外松柏生香的青山,竹影婆娑的河岸,百舸争流的奇观,令人心旷神怡。 
  如今,王爷庙的灯杆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一挂红灯借此高挑,几根连根地线,缀满剪纸状的饰物,迎风猎猎的是“王爷庙”的旗幡;王爷庙外廊临界河的支柱,染尽古铜色,平添了几分历史凝重;法藏寺香火缭绕,诵经之声不时传出,更增添了这一地段的幽远之感。

14.李亨祠堂

李亨祠堂是大盐商李振亨的祖祠,位于凉高山街原无一厂内,建于清朝道光末期,3040平方米的占地,在彼时彼地也不失为一座宏伟建筑。对研究清代的祠堂建筑和盐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文化、文物价值。

李亨祠堂由大门、正厅、左右侧厅、过厅、厢房、花房、后院组成的建筑群,入口中柱的高大悬山屋面与两侧对称人字形山墙,连接侧门中线的梯形墙十分壮观。进深为39.5米,共有大小天井共11个.正厅为五间四柱硬山小青瓦顶,山墙为典型的川式马头墙,美观雄壮,为台梁式木构架,中间四柱为石柱,周长1.4米。檐下挑房、吊瓜、挂落多数雕刻保留完好。史料记载祠堂整体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分为上下两殿,屋顶塑造人物,上殿天花板彩画二十四孝图像,两楹三间,中无间壁,上悬黑漆雕字贴金大匾三张,上殿左右为偏殿,殿后布大小花厅,厅侧有室,大花厅有池,惟右池上建桥入厅,两端为风火墙,上殿风火墙为硬山式屋顶,各开园门。过下院坝为下殿,为两柱三间,左右偏殿后,为两座大花厅。右花厅有池有桥,池有勾栏,栏上石刻海螺,过桥直入大厅,池旁左右各有小厅。大厅两侧有室,门设厅内,窗临阶外,左右偏殿两边亦各有屋,屋门开于池畔。小厅以内,室窗齐偏殿前面而设。右花厅亦然,但无池桥。正殿中壁,置木雕神龛,供“西平堂上历代高曾祖考妣神位”。柱梁,窗棂、挂落、斜撑均施有雕刻。

李亨祠堂的修建者是自贡大盐商李振亨,民间也叫李亨,因其于道光年间创办了自贡人民一直津津乐道的“挖耳井”而起家,李振亨兄弟由此推井汲卤,烧灶制盐,自立盐号运销。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淮盐梗阻,川盐空前畅销,李振亨遂成自贡盐商巨富。李振亨发家后,随即于道光末期在凉高山屈家山建祠。1927年,创办了私立陶淑小学,校址设三多寨东门处。翌年又办私立剑南中学(五中),校址设大山铺。李亨其人声望不独显于桑梓,且远及邻省,甚至京师。

15.钟氏家园:

钟氏家园位于贡井区龙潭镇中坝村,是自贡市民居的代表性建筑,始建于1854年,占地面积7197平方米,建有5层碉楼,二楼以上每层设有枪孔,五楼设有瞭望台,悬山式屋顶,天井式四合院。解放后,这里成为市粮食局粮仓,也当过南充是有勘探队的宿舍,历经160余年,缺乏维修和保护,自贡市已把钟氏家园列入民居保护范畴。

16.逸园

她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旧城中心:老街子。依山傍水,逸园内部就有谢氏盐商自家的盐运码头,是旧时运输井盐的古盐道,也是举世闻名的“自流井”遗址所在地,老街内建筑均系清末民国川南民居风格,既有起伏连绵的普通小筑遍布石板道,也有庭院深锁的大户人家散布其间。

老街很长,毕竟,这是一条承载了几千年光阴的街道,恍惚间,能看到留学归来的洋派学子,手提藤条编织的箱子,矗立码头,围脖在猎猎的风中作响……

17.自流井老街:

说到逸园,必须提一下自流井老街。

沿釜溪河岸绵延,自新桥至大同桥,位于自贡市旧城中心,是旧时运输井盐的古盐道,也是举世闻名的“自流井”遗址所在地。

2020年11月18日,自流井老街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2023年1月15日,自流井老街全新开街。

王羲之《盐井帖·十七帖》:“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陆游《剑南诗稿·晚登横溪阁》:“荦确坡头筇竹枝,西临村路立多时。卖蔬市近还家早,煮井人忙下麦迟,病客情怀常怯酒,山城光景尽供诗。晚来试问愁多少,只许高楼横笛吹。”都是当年应盐商邀约题字题诗。

老街内建筑均系清末民国川南民居风格,几多庭院深锁,过往繁华皆在其中。驻足在现存的路边井、钱川井、荣华井、四望井、火龙井等盐气井遗址边思绪悠远……,善后桥、自流井遗址、盐运码头等经修葺恢复了旧时车水马龙、千帆竞渡的风貌。老街内茶馆酒肆、画坊艺苑、工艺作坊众多,当年胜景而今重现,修缮后的自流井老街是寻幽怀古,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采卤天地棍、古龙井、老街牌坊、路边井、石板街、盐商家具陈列馆、逸园、玉竹临风、自流井画坊、自流井遗址……都成为具有鲜明辨识度,自流井老街所代表的井盐文化符号。她的历史基因,在川渝甚至全国、全球都独具特色。

18.大安寨:

位于自贡城郊的大安寨,2021年建成双向隧道通车,半山间的红运寺露出了真面目。这所寺庙正是王三畏堂为祈求盐运顺畅而建,原来所供奉的也是盐业神。

1860年,由王三畏堂的当家人王余照领衔建设,大安寨1861年曾遭遇义军攻打,据传战斗空前惨烈,王三畏堂家族子弟也死伤其数,但最终保住了寨子。再后来几十年,还成为了富甲全川的寨堡。解放后,这里成为了四川省盐业学校。

如今,归于平淡后的大安寨,早已洗尽铅华。漫步其间,偶然还能闻到一股股地下钻出的天然气味,可想当年汲卤采气的盛况。

19.张爷庙:

张爷庙又叫“桓侯宫、张飞庙”,桓侯是蜀国大将张飞的封号,是当时屠沽行业祭祀奉神的会馆,面积约1300平方米,该庙位于自流井区新街中华路路口,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几经被毁和修复。

据载,是由于当时盐场用牛畜较多,每天在册使用的就有3万多头,每年处理五千多头,形成了“屠帮商人”,张爷庙便是“屠帮商人”取张飞“忠肝义胆”之意而筹资修建的,张飞成为了当时自贡盐场屠宰牲口的行业神,庙内设戏台、大殿、钟楼,戏台,构思奇妙,雕刻戏剧场景18个,人物184个,气度不凡的卷棚歇山式屋顶。

上世纪末,这里是自贡有名的老茶馆,功能和王爷庙差不多,茶客们转着盖碗、黏着桥牌、摆着八卦,门口有几家古玩店。2023年,政府修缮张爷庙。

20.贡井老街:

南华宫无疑是贡井老街的地标性建筑,据贡井区志记载,贡井有九坝十三街,这些坝和街,集中在旭水河北岸边的大公井周围,是贡井古镇清末民初时期风貌的缩影。

周武帝时(561年至578年)于此置公井镇。隋因之。武德元年(618年),于镇置荣州,因改镇为公井县。县有盐井十所,又有大公井,故县、镇因以为名。由此可见,贡井河街、老街地区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因盐设镇、设县而载入史册。

这里曾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盐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各地盐商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会馆,各大姓宗族也多有宗族的祠堂,加上寺庙,至解放时,有45个之多,南华宫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当地政府开始重视文保事业,对老街实施保护规划,不仅对传统民居等一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还按照小规模、分阶段、渐进式保护更新的原则对街区环境及基础设施进行了综合治理。南华宫及周围的各祠堂庙宇也在经过修缮后恢复了昔日的光辉。

21.南华宫:

面临盐运第一滩的南华宫,贡井地区的“八里秦淮”便发源于此。井盐文化独一无二、厚重悠长。

这里留存了近15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200余座盐商、居民院落和祠堂会馆群落,被专家称之谓川南明清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

以南华宫为代表,天禄堂、贵州庙、陈家祠堂、旭川书院、五皇庙,从井盐的烟火气息中浸温了书香文脉。

戏台,是文化活动活跃的有力见证。清末著名文人赵熙在南华宫看川戏《活捉王魁》后,批其鄙俗,连夜改写为《情探》,开文人改写川剧剧本先河,更被传为中国近代戏剧史的著名佳话,因而南华宫也算得上为现代川剧的源头之一。

后来贡井的大盐商及社会名流捐资助学,决定在贡井创办旭川中学,最初校址就选定在南华宫,从此南华宫又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开创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华宫改为了粮仓,当时交公粮的队伍能从南华宫的大门一直排到下面老街的贵州庙。

又过了若干年后,南华宫里办起了饲料厂,被破坏的十分严重。

然而,南华宫在今天,人们更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她在2022年又有了新的身份:自贡市抗日战争纪念馆。

让我们走进贡井南华宫,探一下2022年刚成立于内的“抗日战争纪念馆”。

我们的城市,自贡,自古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她曾经因盐而立、因盐而兴,孕育了厚重的城市文明,涵养出独特的城市气质。

我要说的便是“川盐济楚”、“爱国献金”运动。

有一段记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永恒;

有一种精神,在今与昔的交替中闪耀……

位于贡井天池山脚下、旭水河盐运第一滩地标的南华宫,2022年更是承载了它新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是独一无二、厚重悠长的井盐文化载体,因盐而产生的故事,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浓墨重彩、熠熠生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原本,70多年可以让很多世事沧桑沉淀于历史的长河之下,然而有些记忆历久弥新,在不同的时代焕发出不竭的精神伟力,始终守护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14年的抗战史,让多少人领悟“国破山河在”、领悟“用血肉铸成新的长城”……

世易时移,沧海桑田。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置身度外,一段段真实鲜活的回忆、一笔笔包涵体温的财物,一份份新近披露的档案,带我们回到那个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年代,聆听盐都儿女的英雄壮歌。

这是一段凄风苦雨的岁月,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记忆,却激发出四万万同胞“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气概和与民族共存亡、同国家共进退的坚定信念。

支撑起民族脊梁的,是“爱国献金”运动背后的灵魂与血性,是精神与气节,是坚不可摧的民族气魄,这力量穿越时空!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然而,南华宫在今天,人们更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

最好的纪念,便是对民族历史的敬畏与尊重。

站在“抗日战争纪念馆”前肃然起敬,自贡抗战捐金全国第一,当民族的苦难与一座城市的光荣叠印在一起,那彪炳史册的功绩,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城市是一座爱国、团结、奉献、争先、不屈、向上的城市。

追古抚今,我们的城市赋予了我们骄傲的资本,大国崛起,小民才有尊严!而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值得今人敬仰和铭记、传承和弘扬!

22.天池寺:

在自贡市贡井区天池山上,是海波420米的制高点,山顶有经年不涸的水池唤作“天池”,北宋年间间寺因此得名“天池寺”。据传是杨家祠堂的风水宝地。

据传天池寺内曾经供奉的是白马,有白马殿,后不复存在。

在西南的人们,大多信奉佛教,许多人把天池寺看作是通往峨眉山拜佛所必经之地,西南方去往峨眉山礼佛的人,都要先拜别天池寺后,再前往峨眉。

寺庙内,有得道高僧的舍利塔。还有一座功德塔,上面刻下的有些人名我们还很熟悉,不信就请亲自前往查看一二。

23.平桥飞瀑:

平桥堰——艾叶堰旭水河段:贡井平桥至艾叶滩口,此河段解放前称为“八里秦淮”。该河面平均宽45米,经艾叶滩口,过曲水弯,饶大码头,至平桥堰,两岸绿竹如屏,青山翠竹掩映水中,如泛舟其中,令人陶醉。在贡井主城区段,经过2亿年河水的冲刷,形成自然景观:平桥飞瀑。

定位:中国唯一的天然城市瀑布;

坐标:自贡市贡井区中心城区旭水河段;

画像:瀑布宽度80米,最大落差10米;

性格:秋冬似闺阁待嫁之女慢挑珠帘,春夏似半生戎马将军号令征途;

可查平桥飞瀑得名源于西汉末年,滚滚红尘东逝水,历经了十几个朝代的更替。

2000多年后的今天,三桥横跨旭水河段此间,新修建的长征大桥,汽笛声呼啸而过,一快一慢的节拍拨弄着时钟过往不继,平桥飞瀑却在那里、仍是承载可渡之人,仍是链接贡井南北之城的踱步渡心之桥。

平桥滩水位垂直落差近6米,断岩峭壁,奇石犬牙交错,枯水期碧水陡落形成水帘,洪水期,洪涛汹涌,奔势澎湃,声若雷霆,翻滚倾泻,滩下水如沸腾,巨浪似雪,缕缕水气遮天蔽日。朝夕眼光照射,可见七色霓虹,时隐时现,景色极为壮观。

2亿年前的地质构造,或许早就暗示了这条曾经的盐运之河,见证贡井的沧海桑田。“八里秦淮”扩延出“半城青山半城楼”的大半个城市公园,生态文明隽永绽放。“莫笑平桥邻家女,头白溪头尚浣纱。”在历代人贡井人的奋斗中,柴米油盐与琴棋书画共同谱写:脚下即诗和远方……正是那山、那水、那浓浓的乡愁……

24.富顺文庙:

一到富顺文庙,就会看到墙体上的几个大字“万仞宫墙”,这一点都不谦虚嘛~,比起好多“数仞宫墙”值得考究的是,文庙顶部的“裸体童子”,至今仍是一个谜。

富顺文庙,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城中心,是中国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宋代建筑。在四川省所有文庙中,富顺文庙以其建筑规模、保存完好以及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而独树一帜。

富顺文庙坐北朝南,背靠神龟山,面向沱江,不仅符合古代风水学的原则,还具有皇宫气派。跟全国绝大多数文庙建在平地上不同,富顺文庙从敬一亭到数仞宫墙,依次沿山坡修下去,面阔46米,纵深160余米,占地10余亩。

富顺文庙中保存年代最早的建筑物要数敬一亭中那座孔子阴刻像石碑。据《富顺县志》记载,该像系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绘,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翻刻而成。

富顺文庙的格局跟全国绝大多数文庙一样,仿山东曲阜孔庙的样板而建,即通过“数仞宫墙”左右的“礼门”、“义路”或两旁的“圣域”、“贤关”进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泮池”,跨过横卧泮池上的“状元桥”,是一座石坊建筑“棂星门”,经过棂星门进入建筑群的第一个院落,正面是“大成门”;从大成门再往里走,便是建筑群的第二个院落,正面是整个建筑群的主殿“大成殿”,大成殿前有一个举办祭孔活动的月台;绕过大成殿,进入第三个院落,正面是“崇圣祠”,再往里走就是最后一座建筑“敬一亭”了。

整个建筑群都凝聚着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如泮池、状元桥以及棂星门。泮池就是学校的意思,意味着进入孔子之门也就进入了读书求官之门,如果有幸蟾宫折桂,就可以从状元桥上通过。棂星为天上文星,意思是孔子是天上文星下凡,经过棂星门方才算正式进入了孔子门下。富顺文庙的状元桥为九龙镂空石拱桥,这跟许多文庙的状元桥为平板桥相比,更具特色;棂星门由12根冲天石柱联排构成,最高的石柱达12.8米,超过曲阜孔庙棂星门10.34米的高度。大成殿门前的九龙丹陛,为三层镂空九龙石雕,可为富顺文庙石刻代表。

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朝廷选派太常博士名学者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努力兴教化,办学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职的第六年,即庆历二年(1042),富顺县终于出了第一个进士-李冕,全县士民无不欢欣庆幸。

在周延俊的倡导下,人们集资于庆历四年(1044),在县城中心的南门,建成一座文庙,主供孔子,时称“文宣网庙”。并在庙内立石质“雁塔碑”,以刻全县历次中试者的名字。刘光弟一栏刻着清光绪年间第八十八进士的字样。三百多学子榜上有名。

此后,历任富顺知监,均热心教育事业,亲任儒学教授,常在从政之余,来庙内为生员讲课,于是文风大开。

有明一代,赴京会试,中进士者达139人,占四川省进士总数的十三分之一,因而获得“才子甲西蜀”,于是“才子之乡”远近闻名。今天,仍然有学生们刻下心愿牌,悬挂与文庙内,祈求学业有成。

在1986年翻修富顺文庙崇圣祠屋面时,发现正脊梁三重琉璃亭塔式宝鼎中有一尊古铜色裸体男陶像,其身高25厘米,肩宽10厘米,右手向上举过头顶,左手自然垂下,五官清晰,下身男性特征明显,制作细腻,造型生动,给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北宋时代兴建的富顺文庙披上了神秘色彩。

儒学讲究“彬彬有礼”,礼教森严的孔庙里的人物都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富顺文庙为什么会有个生殖器暴露在外、“有辱斯文”的塑像?1988年,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成立,专家发现富顺文庙在全国独有裸俑。在庄严肃穆的祀孔建筑里,怎么会出现阳具毕现的裸俑呢?专家们啧啧称奇之余都是一声叹息,解不了其中之谜。裸俑的背后,用400镜头把雕塑拉了过来,放大后突然发现了奥秘:裸俑的背后原来是一尊佛像,像是一尊观音。那么,他的左右又是什么图像?是不是可以推断——这尊裸俑的另外三面是儒释教与孔子裸俑的四面合一呢?!

在“百家争鸣”中,这个裸俑的答案,也许会推进掩藏了千年的谜团。孔子是圣人,不能与祖宗、儿子并坐一起,应该在崇圣祠正脊上安置座位,并用右手指天左手示地来表示其“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伟大一生;孔子虽是伟大人物,但在祖先面前,他仍然是个孩子,孟子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话,因此把塑像定位于天真纯洁的幼儿,用挂带肚兜来显示,使后世人不致于误解。在这座千年的县城里,还有掩藏着多少深厚的历史文化?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文化谜题待解呢?

25.富顺九宫十八庙:

民国二十年,宋育人主编的民国版《富顺县志》对富顺古县城的“九宫十八庙”进行解读(因古代富顺九宫十八庙划分有不同版本,其主要是表明富顺宫庙之多,本文所称“九宫十八庙”仅为县城宗教建筑代称)。

城隍庙:位于县署后北街,清康熙八年建,供奉城隍王爷,民国时期于此设富顺县立中学(今富顺二中)分部校舍,位置在今老广电局坎下、实验学校西侧,改为军干所住宅,现新生街1号。

这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庙是富顺“九宫十八庙”之一,对于研究富顺的历史文化宗教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北坛:古代称山川坛、风云雷雨坛,清嘉庆六年改称北坛,在小北门外,临江,位置约在今城关中学临江附近。

先农坛:在城东南隔江翠屏山下,位置在今公安局大门附近临江位置。

武庙:又称关帝庙、关岳庙,供奉关羽、岳飞,在县治东北,民国10年于此设女子小学校,位置在今大巷子顶端老粮站右侧。

文昌宫:建于明代,在治西钟秀山,供奉文昌帝君,位置在老县委内图书馆。

坎离宫:即离明祠,又称火神庙,供奉祝融,旧在城隍庙后观音阁内,后移今大巷子,位置在今市中花园农贸市场。

龙神祠:又称龙王庙,供奉龙王菩萨,在县署右西湖左岸,位置在今西湖泊船咀西湖影剧院。

川主庙:蜀人会馆,在县署后,建于清代,供奉川主赵昱,清末于此设官立初小模范学一堂,民国13年于此设县立小学校,位置在大巷子顶端老粮站,现仅老粮站大门遗存少量木质结构。

骆公祠:祀骆秉章(晚清湘军重要将领,曾任四川总督),在西湖读易洞右侧。

昭忠祠:祀清滇难节殉节官清玺等,在西湖读易洞薛翁祠右侧。

仓圣庙:供奉监仓元帅,在文昌宫下晏熊祠后。

禹王宫:三楚会馆,供奉禹王,位置在今市中院老县政府招待所。

土主庙:又称十圣庙,供奉土主王,在县治西北西湖右侧,明隆庆年间建,位置在今马门口。

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清光绪后期建,位置在釜江巷原川剧院。

薛翁祠:祀宗易大师薛翁,旧在西门外,后移读易洞。

晏熊祠:祀明御史晏驿、礼部尚书熊过,清光绪年间建,清宣统元年于此设官立初小女学堂,位置在今钟秀山下西湖旁(老县委坎下),保存较为完好,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满公祠:在武庙前大巷内。

水神庙:供奉凭夷,位置在大南门外新街子原糖司仓库。

万寿寺:供奉佛祖及当朝皇帝万岁牌,唐天授元年建,在城东门内,位置在今大巷子原电影院。

天后宫:福建会馆,供奉天后圣母,清乾隆二十六年建,在城大东门内,位置在今文庙正街富东商城小区。

万寿宫:江西会馆,供奉九皇,建于明代,民国时于此设西城小学,位置在黄桷树老武装部。

南华宫:广东会馆,供奉南华陆祖,位置在东门口老粮食转运站内。

玄天宫:供奉玄天罡,在西湖右侧老气象站。

三清殿:又名元妙观,在县署后,宋淳熙年间建,后改公安局宿舍,位置在今老公安局内。

观音寺:供奉观音,唐天授年间建,在北街城隍庙后,位置在今实验小学后门附近。

玉宵观:供奉观世音菩萨,在西关外旧凌云山上,位置在今老一中后铧厂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宫:供奉天、地、水府大帝,在西关外,民国31年于此设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今富顺一中),位置在今老一中内原食堂。

兴教寺:在西关外三元宫后。

中岩寺:供奉接引铜佛,在县西北玛瑙山下,唐代修建,位置在今千佛寺内。

资国寺:供奉佛祖,在北关外罗浮洞旁,唐大历十三年建,位置在今罗浮洞左侧老党校。

奎星阁:位于今文庙前门左侧。

江阳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时称西湖书院,院址设于读易洞,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迁于北街城隍庙左侧称景阳书院,后改江阳书院,清末改为官立高等小学一堂,原址已不存在,位置在今实验小学内。

古代富顺虽有九宫十八庙之称,但解放前后、文革前后,绝大部分都遭到侵占和破坏,时至今日所剩屈指可数,且所存亦残破不堪,完全没有了昔日富顺古县城繁盛景象。

26.福源灏:

福源灏原名凤凰庄,坐落在富顺县城、沱江东岸的瞿塘坝上。始建于1796年,邓姓商人所有,福源灏取意:富贵源远流长。福源灏占地8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有99间屋,48个天井,中轴对称。以大、奇、美著称,且功能完备,大院套小院。

2010年,福源灏被启动称为保护和开发的川南民居。

27.保和寨:

保和寨位于富顺永年镇菜湾村,建于1859年,占地2万平方米,又称“安和寨”。

县志载:周五福集众建之,咸丰九年曾遭遇兵变。原寨内建筑设施已毁,只基本保留了寨门、部分寨墙。古老的保和寨产丰水梨,自然春赏梨花,每年春天都生机勃勃。寨子内,有人喝茶聊天很是悠闲,有果子压下枝头伸手可及,据说解放后寨子充公办过小学堂。

28.赵化镇山寨群:

这片山寨群落坐落在富顺、江安、南溪之间,大约十公里狭长的地段中有多个独立而又相关相连的山寨。山寨群落离县城都比较远,是一个相对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皆因解放前政治局势动荡,一些退休官吏、富商、地主等相对有钱的人家开辟出来避难的场所,他们选择居高临下、有险可守的山头,修建山寨城堡,雇佣家丁,即可防止被单独偷袭,有可联合作战,于是形成了这样独立而独特的山寨群。

29.普安寨:

普安寨在赵化镇西行二里许的山岩上,建于清同治年间,寨内约四、五十户人家,寨内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刘光弟先生青少年时代的书屋,有赵熙、袁世凯、徐世昌等名人字迹,侧边的罗汉寺有刘光弟之墓,(到1987年才迁葬于富顺五虎山公园内)寨北的观音岩石壁上有摩崖千佛像,还有著名书法家包汝所题“保障东南”四个摩岩石刻大字。

现在,这里成为当地的人民公园,周围有湖广会所、祠堂、刘光弟祖宅,连成片同属赵化古镇街景。

30.刘光第故居:

刘光弟故居位于赵化古镇赵化社区西街23号,坐南向北。建于清光绪年间,木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竹编墙体,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墙,面阔一间,进深22.1米,梁架保存完整,屋内保存部分窗格,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属典型的川南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重要的纪念价值。

此故居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幼年及少年居住地,2012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刘光第(1859~1898年)字裴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清末维新派的著名爱国诗人。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在四川富顺赵化出生,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家贫,勤读,于光绪九年(1883)中癸未科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任京官期间,虽生活清贫,但廉洁自律,一尘不染。敬业勤慎,政绩甚佳。

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的赵化镇:被誉为“光第故里,沱江重镇”。赵化镇的七街四巷、九宫庙、九口十八滩都载明了赵化镇建于宋、兴于明、盛于清的历史。 赵化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的“特色商贸型小城镇”,第四届“C21四川城市发展峰会”“四川十大名镇”。

31.鳌山寨:

鳌山寨曾经叫金鳌寨,是龙翔寨、中寨、新寨三个寨子的总称,始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

距富顺赵化镇3里左右的沱江西岸,此三个寨子族人多姓“高”,三个寨子的修建成特角之势,具有易于防守、交叉掩护的原理,寨子中有人们自己推崇的英雄叫“朱团总”,据说是为救寨内百姓挺身而出、舍身赴难。其中寨色彩神秘,由东岳庙扩建而成,内设机关,由于误触机关,曾有人丧命,后来人们才把机关取消。

32..万安寨:

万安寨在离娆颧半里的富顺沱江南岸,据传是清末翰林廖正华的子孙迁于此处,先修“七友堂”,再修寨子。

沿多级石梯登临山岩高处,有巨石而饬寨门,寨内平地可容纳二、三百号人,因书香世家重视教育,寨内先后有留学海外的二十余人,并有通婚者数人,建有西式建筑,寨侧穿岩洞内供华光菩萨,至今仍有善男信女前来拜祭。

33.九云寨:

九云寨在富顺沱江南岸的屏风山顶,地势高峻,目及之处20余里,建于清同治年十三年。

当地以“易”姓为主的九户人家集资建成,最多的时候,住过二、三十户人家,民国初年,寨内曾自办学堂“富顺县南区模范小学”,为社会培养过一批优秀人才。

现在的九云寨是国家级坐标点,1966年,由国家长江测绘大队在此定点设置的。

34..大城寨:

在富顺沱江北岸与九云寨隔江相望的就是大城寨,隶属大城乡,占地面积约百亩。

此寨也是以“易”姓居首,大城寨外围东面十里是太平寨,可太平寨一直都不太平,却保佑了大城寨的太平。太平寨在两座矮山山腰,纵横约一里,鸟瞰整个寨子像一张渔网,旧时经常被土匪袭击。

35.虎头寨:

虎头寨又名“虎脑壳、平安寨”,位于富顺大城乡以南的虎头山上。

据载:“虎头山高六十余丈,蹲踞江边,若虎头然。”1265年,元军入侵四川,富顺监退守虎头寨,长达十年,固若金汤。被誉为“抗元名寨”。

旧址依稀可见“点将台、白鹤井、县监衙照墙遗址。”天下太平后,原主捐献了老宅,没入凡世。

36.富顺西湖:

这是一座人工修饰的天然湖,位于富顺县县城内西北隅。

西湖原是钟秀、神龟、五府山、玛瑙山雨水汇流的自然洼地。早在宋代即已疏凿,砌石为堤,隧成湖泊。经历代培修点缀,先后修建有“西湖厅、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风亭、醒心亭、涣乐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湖中仿杭州西湖画舫造就的舫船,可在其中摆设筵席,宴请佳宾。

富顺明代状元杨升庵,因得罪皇帝,流寓云南,特绕道富顺,拜望好友熊过。曾泛舟西湖,饱览西湖秀丽景色。但见荷菱菰蒲,蔚然苍翠,红绿相映,二人痛饮舟中,豪情不减当年。时至斜阳薄暮时分,杨升庵见熊过九岁的儿子熊敦朴聪明伶俐,一直跟随左右,便有感而发,出一道厦抹碑联考他,上辣厦浆联是:“落日沉萍实”,熊敦朴略加思索,立即对道:“回风动藕船”。杨升庵大喜,高声赞道:“真翰苑才也!”后果中进士。

清朝,县人刘光第畅游西湖,感慨万千,曾写有一首七律,《咏富顺西湖》。古时曾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

然而,由于历代居民围湖造田、建屋,尤以明正德年间,建筑城墙,湖面一般隔于城外,城内湖面大减。但直至清朝末年,湖中仍保留有楼台亭榭12处。到了民国时期则损毁殆尽。

解放后,西湖周长尚有1680米,水面51亩。西湖之北,有郁郁葱葱的五府山,山顶擎着红五星的烈士纪念塔巍然挺立,刘光第墓亦在其山,旁边墙壁上刻有刘光弟上表光绪帝请求改革的“戊戌变法”陈书;湖东至湖西,有清代著名学者、富顺知县段玉裁的读书楼旧址;有新建的西湖影剧院和临湖的钟鼓楼;西湖之南,有宋代易学大师李见功书的读易硐;西南面有全城众山之宗的钟秀山;西湖之西,有唐代修建、宋代扩建的著名古刹资国寺遗址(罗浮洞),中岩项灶探旋有新建千手观音殿。

富顺西湖,从天然洼地到成为景点,在这一千多年中,见证了众多的人文因素汇入地方历史。那些在史书上存在过的亭台楼榭有的还依稀尚存,我们透过晏熊祠、湖光亭(旧孟才亭)屹立不倒的身影,就能触摸到穿越千年隐隐约约的轮廓,就能在泛舟湖上时,想起大明弃官状元杨升庵,曾在这一汪湖水里,与熊过父子吟诗作对把酒言欢的场景,就能吟咏刘光第“屑县有湖山高蜀国讲”的诗句……

37.江姐故居:

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江家湾,是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内的一处景点,占地300平方米,坐北朝南,是川南风格民居。故居是呈L型的川南农家小院,门前一条小溪流过,周围是竹林,故居背靠官印山,山上有黄桷、黄颠、柏树等,独门独院。

    江姐故居是革命烈士江竹筠同志的出生地,是她童年时期居住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江姐故居修复于2006年年底,集中展示江姐及家人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示了江姐的革命事迹。

2007年,江姐故居对外开放。

2021年,自贡市人民政府对江姐故居进行了修缮和提升改造,这里俨然成为了花木茂盛的森里,“绣红旗、红梅赞”的歌声随风而送,官印山上的江姐雕像前,不败的鲜花告慰英灵……

官印山山体高90多米,从空中俯视下来,形似一方官印。通往山顶江姐雕像的台阶共290梯,和江姐29岁牺牲刚好吻合。江姐雕像高11米14,是以江姐牺牲的那一天日期作为雕像的高度。

38.卢德铭故居:

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狮子湾1组,坐北向南,为一小三合院,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有北房6间,东、西厢房各3间,厨房、磨坊、柴房、长工住房、杂物间共7间。背靠尖山乡村振兴示范区,近邻仲权镇花满盐都基地,占地64亩,主要包括故居、纪念广场、纪念馆,景区大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等,是全省十大红色文化地标、党员教育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和自贡市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卢德铭,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双石乡狮子湾(今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民主村狮子湾)的一个富裕家庭。1923年考入成都公学,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后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经孙中山面试后进入黄埔第二期步兵队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四连连长,打了不少大胜仗。在攻占攸县战斗中受到叶挺将军的称许,后在攻克醴陵、平江战斗中以奇袭获胜。特别是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而升任二营营长。攻克武昌后,又任四军二十五师七十二团长参谋。1927年9月,卢德铭在江西萍乡指挥部队掩护*率部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2009年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卢德铭纪念广场位于卢德铭故居西边山顶,占地约550平方米,以总高4.75米、人像2.95米的卢德铭烈士雕像为核心,表达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雕塑以党旗为背景,采用塑性水泥直塑,做仿铜和红砂岩效果,象征着革命的方向和革命的力量。

39.邓萍故居:

位于大山铺镇江姐村11组(原盐井村10组),故居始建于1918年,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7平方米。故居由正房,东、西偏房组成。建筑形制均为川南地区传统小青瓦悬山式建筑,结构体系为穿斗梁架。距大山铺镇2.2公里,距市区10公里,

邓萍(1908-1935),男,汉族,原四川省富顺县人(今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邓萍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军事将领。其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1年8月正式开放,2012年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0.吴玉章故居:

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六组,距县城14公里,自贡市32公里,自雅路可以直达。

1988年为纪念吴老诞辰110周年,国家拨专款在旧居之西重建吴玉章故居和陈列馆。同年12月30日,揭幕开展。

故居陈列馆,今尚存土木结构房屋三间,其中两间有楼。1958年,吴玉章回县,将旧宅捐赠办师范。1983年师范搬迁后,办起蔡家堰中学(今名玉章中学)。

修葺后的吴玉章故居,占地1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大门门楣悬挂*杨尚昆的题匾“吴玉章故居”。门内两边柱上刻有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

院坝正中安放吴玉章半身雕像。雕像基座正面刻有中央军委主席*的题词:“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基座背面阴刻吴玉章的生平简介碑文,堂屋门楣悬挂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匾额“革命前躯”。

这里是自贡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1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有陈列展室十一间,存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珍藏品1000多件。文物记载了吴老的一生,其中有1911年与龙鸣剑、王天杰共同领导的“荣县独立”,成立了荣县军政府开辛亥革命之先河,比武昌起义还要早半个月脱离清政府统治的文史资料。

吴玉章(1878-1966):四川自贡市荣县双石乡蔡家堰人,字永珊,号树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少年大志,勤学不倦,1903年留学于日本并加入同盟会,主持《四川》杂志,1911年受命回川发动起义,与同乡龙鸣剑、王天杰共同举事,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建立荣县军政府而开起义之先河。后又组建内江军政府,再赴重庆举事。辛亥革命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遭通缉被迫流亡法国,与蔡元培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1924年初回川在成都与杨闇公秘密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留任在国民党中工作而成为国民党中央九大核心人物之一。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28年到1937年,由党派往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参加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8年回国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等职,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同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1945年12月随*一起去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1.荣县军政府旧址:

荣县军政府旧址,位于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县城内,现在的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边。

这里是辛亥革命中首义的荣县独立后,吴玉章等革命者处理军政事务的地方。属于清代三合院式古建筑,旧县署的三堂、后堂及两边的厢房组成,总面积700平方米。

1911年9月,吴玉章与同乡龙鸣剑、王天杰共同举事发动起义,于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建立荣县军政府,行使军、政、财、文大权,开辛亥革命起义之先河。军政府就设在县署衙内。

比起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载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更早。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

42.荣县大佛:

荣县大佛位于四川省荣县县城东郊,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是一尊释迦牟尼摩崖石刻造像,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

大佛寺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全系古建筑或仿古建筑。荣县大佛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国家AAAA级景区,与荣县金花桫椤谷公园和荣县青龙山恐龙化石公园共同组成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大佛所在的庙宇,唐代名开化寺,后称大佛禅寺。宋代重修后规模很大,寺门抵今溪岸。院内,以大佛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展开,主要由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达摩殿、罗汉堂、藏经楼、方丈室、禅房等殿堂组成。山下远望禅林,古刹错落有致。

寺庙的第一殿为重檐歇山式殿宇。殿内塑大肚弥勒,正称布袋和尚,俗称大肚罗汉、笑罗汉。寺内所供奉的大都为诸佛菩萨和舶来人物,只有这尊罗汉却是地道的中国人。而且荣县的笑罗汉全川有名,因塑得眉弯嘴翘,十分可笑,来看的人无不发笑,笑声通过罗汉的口腔产生共鸣,人们也仿佛听到罗汉发生“咯咯咯”的笑声。联云:开口便笑笑古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之上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的即为依山石刻的荣县大佛,两边是泥塑的地藏和观音。大雄宝殿原为单檐四层架殿式建筑,昔日人们只能“远看大佛头,近看大佛脚”。现为四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全称大佛护身楼,简称大佛楼。登大佛楼,既可层层观赏大佛雄姿,又可左经莲台;右转啸台。拾级顶上,宜达头顶佛光阁,举目眺望,远山近水,荣城风貌,尽收眼底。荣县大佛寺自清代复兴后,属禅宗之一的临济宗,故又称大佛禅寺。

啸台崖壁还有唐宋摩崖造像,西方极乐世界,十八罗汉,其中“罗汉群龛”引入注目龛高3.4米,宽4.6米,深0.46米,内刻六尊罗汉,其中三尊头部已毁。六劈罗汉中间浮雕一株桃树,枝上悬一仙桃。靠仙桃的罗汉,一尊双手交叉乎放在胸前,悠闲自在:另一尊面朝仙桃,似无动于衷。造像表现了他们超脱凡尘,不为利禄所动的神态。这种布局的雕刻为全国罕见,有一定研究价值,已为《中国美术全集四川石窟雕塑》收集。

43.牛峰寨:

牛峰寨坐落于荣县双古镇牛峰山,始建于清咸丰三年。

《牛峰寨志》记载:窃此寨为历来避乱之所,山势陡峻、水源繁滋,为邑中第一险隘。……咸丰年间二千余家人丁不下三万。

相传,牛峰寨从未被攻破过,得力于四周峭壁凌空,自称天堑,每个门都有24小时值守,设有炮台,壮丁皆习武守家。

近年来,双古镇开凿了牛峰寨公路,路之所到,办起了农家乐。没有战火的太平盛世所愿国泰民安。

44.荣县白塔:

入荣县境内,可时时抬眼看见一白塔,相传建于南宋时期的荣德县,即现在的荣县。

据传,城南的一个小山头上,有一户吴姓人家,女儿吴元芳龄二八,出落得亭亭玉立,县太爷上门为儿子提亲遭拒,因为吴家女儿早已心属一名叫“薛禅”的蒙古小伙子。于是,上演了一出官差强抢民女的戏码,原本幸福的吴家三口,均被逼而亡,吴元投河后,雷雨交加、河水暴涨,县太爷请来尽尘大师作法,修塔镇吴元冤魂。

自古,大江大河就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320万釜溪儿女众志成城,从献金运动到无人机试飞……沧海桑田,岁月如歌……

45.釜溪河:

发源于荣县北境尖山子的釜溪河,被自贡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釜溪河在沱江下游右岸,与发源于威远县两母山的威远河(清溪河)汇聚。河长190公里,流域面积3472平方公里,于富顺县釜溪口汇入沱江。

釜溪河自西向东流经自贡全市共13个乡镇、4条街道、47个村落、8个社区,干流沿岸,重镇星罗分布。

“半城青山半城楼,一弯清水绕城流”。釜溪河城区段,蜿蜒8公里,匠心独运的自贡人,打造出“自流古井”、“河府人家”、“盐道遗风”、“名城华彩”、“古庙沧桑”、“龙池唤鱼”、“水涯晓渡”、“釜溪牧歌”八大景致。(也有9景之说,我会在后面的《关于自贡》里详细访说。)

沿河两岸,灯火人间,春雾乍起,恍若桃源。

茶余饭后,漫步外滩,人在景中,景漫画卷。

曾经,釜溪河沿岸井灶星罗棋布、景象壮观。因此,釜溪河曾被誉为“盐井河”。

以新桥为界,分自流井、詹家井、太源井等沿河的“上五井”;及火井坨、小桥井、路边井等“下五井”,井集大成,领跑都市资本繁华。

在历史上,釜溪河担负着井盐外运80%以上的运输量。河中“长船”、“驳船”穿梭往还、络绎不绝。“盐舟云集,樯帆如织”正是当年黄金时代的釜溪写照。

近年来,自贡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生态环境打造。而今“釜溪河复合绿道”自西向东贯穿城市形成了“花海”等景点。

自贡,有了釜溪河的脉动,演绎了“牧羊女”的传说,也流淌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

釜溪河城区段8公里八大景致,还有24滩“滩滩望娘”的故事。

46.仙市古镇:

24滩“滩滩望娘”的故事里,仙市古镇占其一。仙市古镇,位于自贡市东南11公里处的釜溪河畔,古建筑,古文化遗迹保存完整,199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岁末,仙市古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顺利通过国务院专家组评审。

仙市原名仙滩,始建于1400前的隋代,民国元年改称“仙市”。

相传,玉皇大帝的私生女八仙姑生性豪放不羁,厌倦天庭奢靡,向往人间美景,一日携牡丹仙子,荷花仙姑,与狮,龙,虎,象,猴偷下凡间,在古仙市一带肆情嬉戏,乐而忘返,竟在河畔侧卧而寐。

玉帝大怒,遂施法收回其灵魂,让其躯体留在人间化作山水。因此从高处看,古镇的山形地貌,就象一位侧卧的美少女,釜溪河在此又有一滩,恰在仙女脚下,故名“仙滩”。

镇域北部有釡溪支流长滩河自东向西经姚坝汇入釡溪河,另有长滩河支流李白河,镇域南部有釡溪河支流杨柳溪自东向西经大岩汇入釡溪河,三条支流经仙市镇域总长约25公里。

自贡仙市古镇“因盐设镇”,是釜溪河当年盐运重要码头之一,俗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昔日,自贡井盐经此入沱江、进长江、溯赤水,上蓉城、入川西、去川北、进川东、出三峡,古镇成为井盐出川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

如今,镇区内打铁、弹棉花、纺线、捕鱼等各类传统精湛手工技艺和传统的节日龙灯、花轿迎亲、钟馗庙会、街头茶馆、川剧玩友、长竿旱烟等民俗民风传承完整,别具风情。

仙市镇曾是自贡井盐出川的必经之地,被誉为古盐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五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

四街:正街、半边街、新街子、新河街。(四条街至今保持原样)

五庙:南华宫、天上宫、川主庙、湖广庙、江西庙。

一祠:新河街的陈家祠堂。(完好无损)

三码头:运盐码头。(遗迹尚存)

一鲤(里)三牌坊:一里之内有三个不同建筑特色的牌坊。(一木两石)

九碑、十土地:纱帽石、教化岩、大馀洞、小馀洞、月亮井、丁家沱、印把山、印盒山、营门口、罗家洞、皇帝坟、万年坟、黄桷岩等。(资料不齐全,也无法证实,这里的古迹文革期间被毁于一旦。

47.陈家祠堂(之一):

陈家祠坐东北朝西南,坐落在釜溪河之滨,大门面向下码头,是仙市古镇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由岭南学士富顺知县陈长镛率族人于清同治元年(1862)修建,供族人从事祭祀活动和商议族中大事。整体建筑呈四合院布局,系硬山穿斗式建筑,南北进深40.2米,东西面阔五间19.2米。

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陈家祠左右石柱上刻有“花发盐城驿道,春归古镇宗祠”对联一幅。

陈家祠堂在今天,又有了新的意义。家风馆在这里正式开馆,

以“家和兴灯城 风正遍盐都”为主题,分为“炎炎华夏家史流长”“千年盐都家国情怀”“画美自贡家风传承”三大展区,分设盐商、民贤、红风、廉风、乡风和多功能6个展厅和家风课堂,既有时代忠孝楷模,也有传统家训家规。

走进家风馆,巨大的“家”字石雕映入眼帘,“清白传家”的牌匾悬挂在祠堂正厅中央,格外引人注目。

馆内现有展品近百件,包括族谱、家书、砚台、笔筒等清代文物,龚扇、天车模型等自贡特色手工艺品以及沿滩特有的版画作品。

48.陈家祠堂(之二):

自贡市贡井老街河街顺岩碥33号,还有一个陈家祠堂较为有名,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筑面积760m2。于2007年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家祠为正厅、厢房廊楼、戏楼构建而成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其建筑精巧玲珑,木雕、石雕、泥塑美轮美奂,是清代川南地区民居宗祠的典型代表。该祠堂曾作为清朝荣县贡井分县第82任县丞居所,是中国古代首批工业生产专设行政区划和自贡因盐设市的珍贵历史物证。

祠堂整体为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构架,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等雕刻雕塑艺术一应俱全,镂雕、阴刻、浮雕多种技法并用,山门、戏楼,大殿上的石雕、木雕均异常精美,尤以戏台眉板上的木雕为精华。雕刻物上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山门采用青绿色调为主,戏楼、大殿木雕则施青、绿、金色,空档处施红色,其图案有线纹、花卉、人物场景,及龙纹、楷体书法等。雕刻内容少见佛、道,体现了世俗生活中人们的精神追求;有关礼教的也较少,反映了生活在异乡的移民谋生的艰难和思想的自由。此外,还有不少现已失传的传统剧目及“剧照”。

49.人民公园:

自贡市人民公园,曾用名“滏溪公园”、“慧生公园”,曾经是自贡人民的彩灯公园。位于自贡市市中心,占地面积10.3公顷,山水相依。始建于1930年的自贡人民公园,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风光旖旎、鸟语花香的彩灯公园,不仅是我市第一座公园,也是功能最多的一座综合性公园:囊括了林园、动物园、餐饮店、茶园、健身场所。因为这里曾经是自贡灯会举办的主要场地,园内的“彩灯博物馆”,浓缩了博大的彩灯精华。

生活在本土的市民,对人民公园都有着不一样的情绪,或是从儿时耍到现在的公园;或是举办了好多届灯会地点……无论它是以何种身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也早已融入了老百姓的精神和生活。

50.自贡市民族文化活动之家:

2016年,“自贡市民族文化活动之家”挂牌成立,位于龙井街道广华社区。从默默无闻到芳香四溢,短短几年,这里便成为了民族学生、民族同胞交往交流的打卡点,也为这条广华街注入了生机活力,积淀了人文宝藏。现在更升级换代成了我市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

时光也给“民族文化活动中心”赋予了文艺范儿,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稀货铺、足迹馆、书香屋、非遗手工坊……显得非常有个性,业主似乎并不是以此为生,而是兴趣所致。

墙体彩绘、原木老桌、橘色暖灯、休闲格调……在艺人的指导下,还可以坐下来静心学习,亲手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带着特别的情感传承,印证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老话。

阳光照进来,这里更像一个小小的私人博物馆,带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讲述它的故事,在这里驻足,似乎就能找到通往“异域”的钥匙,点燃心中隐秘的记忆与想象。

穿街入巷,沉醉于民风民俗中,触摸岁月的心脉,感受一个民族几千年里凝练下来的气息吧。

51.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东北部,距市中心11公里。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是中国继半坡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现场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远在人类诞生以前,在地球历史时期的中生代(2.52-0.66亿年前),恐龙,是统治这个星球繁盛一时的爬行动物。

驰名中外的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在仅两个800多平方米范围内就发掘出恐龙个体化石近百个,完整和较完整的30余具。其恐龙动物群包括3个纲、11个目、15个科、近20个种,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伴生动物化石。这个化石群中,相当部分是新属新种,有长达20米的亚洲第二长龙、植食性长颈椎蜥脚恐龙、凶猛的食肉性恐龙、身材矮小的鸟脚类恐龙和极珍贵的原始剑龙,在国内外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实为罕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游览观光价值。被誉为“恐龙群窟,世界奇观”。

大山铺恐龙化石一经面世,便震惊了古生物学术界,也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重视和游人的青睐。它的发现,填补了恐龙演变史、发掘和研究史上的空白,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中外专家学者和游人,从发掘化石以来,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下20万人次。恐龙化石还多次应邀到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展出。为了再现自贡地质史上这一光辉篇章, 1984年起,国家投资数千万元,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发掘现场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这是继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之后的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被誉为“东方龙宫”。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由若干座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功能有别的石砌体建筑构成,好似一块块大砂岩状体错落有致的散布在一片亚热带植物群之中。其中一座中空的椭圆球形石砌体,坐落在一片绿色环状草坪之中,远看像一个硕大的恐龙头,又好似一个巨大恐龙蛋,这就是大型石雕:“史前魂”。与周围中生代残存植物相映生辉,给人一种远古洪荒的印象。

除此之外,自贡这个风水宝地还有很多值得赏玩的地方:青山岭、燊海井、桫椤谷、高石梯、双溪水库、雁溪谷、花海、海汤神泉、花龙沟竹海、妙观寺、龙凤山公园、花香田园、玫瑰庄园……

尖山、飞龙峡、龙团,这一线是春天最美的约会地。油菜花、桃花、梨花竞相开放,蜂飞蝶舞,是上帝之手赋予梵高被打翻的调色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