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北店龙灯亮相400年老花会

非遗项目北店龙灯亮相400年老花会

首页音乐舞蹈旋转音律ios更新时间:2024-06-04

昨日,平谷区刘家店镇丫髻山庙会,刘家店镇北店龙灯队员表演舞龙灯。记者 王贵彬 摄

昨日上午,平谷区刘家店镇第二十一届农民艺术节暨花会秧歌表演擂台赛在丫髻山脚举办。数百名彩妆群众演员携20多档新老花会和秧歌、广场舞亮相参赛,提前为元宵佳节增添年味儿。据了解,本次擂台赛是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丫髻山“老花会”基础上搭建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市级非遗项目——刘家店镇北店龙灯。

参赛节目从14村万余群众中精选

上午还不到9点,丫髻山下的太极广场就聚满了人,锣鼓喧天,中幡飞舞,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擂台赛开始后,20余组数百名演员轮番上演高跷、跑驴、旱船、时不闲、龙灯等传统花会节目。

整场花会秧歌赛以“丫髻风情颂古韵 百年老会贺新春”为主题,从全镇14个村1万余名群众中精选出23档老会和各村秧歌、广场舞同台竞技。比赛聘请文化专业人员现场打分,评出奖项。艺术节还为在春节期间坚守在一线岗位的森林消防队员、综治信息员、生态林管护员、卫生保洁员、特勤巡查员等“最可爱的人”颁奖。

这些平日里与土地打交道的村民,跳起舞来可一点也不含糊。不论是敲击出的锣鼓点,还是将十多米高的中幡顶在肩头、掌心上下翻飞,村民的表现无不体现着一种专业“范儿”。

记者注意到,花会活动参与者的年龄跨度极大。在旱船队伍内,还有好几名刚上小学的“小演员”,他们跟随着欢快、质朴的音乐节奏,时起时伏,犹如在水上行船,随着“波浪”旋转、颠簸。旱船的表演步伐虽然简单,但表演的形式不少,不一会儿,参赛队伍就展示了“水溜溜”“绕八字”“蛇脱皮”“跑圆场”“二龙出水”“双进门”等十多种旱船表演动作。

北店龙灯队伍成员平均年龄近50岁

在北店龙灯队伍中,几名70多岁的老人更是将“巨龙”舞弄得昂首摆尾。在阵阵锣鼓声中,“巨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蜿蜒游走,这群平均年龄接近50岁的队员们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技巧。

据刘家店镇党委*、镇长刘晓东介绍,今年的擂台赛敲响了2018年刘家店镇文化活动的开场锣,既是对传统百年老会等民俗花会表演艺术的传承,也是喜迎元宵佳节、增添年味儿的举措,借此平台还可以推动刘家店镇文化旅游镇的建设。

■ 背景

丫髻山庙会起源于明代 系华北四大庙会之一

按照传统,只有传承百年以上的花会才能称为“老会”,据《平谷县志》记载,刘家店镇丫髻山庙会为京东最大庙会,明嘉靖时即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也是华北四大庙会之一。

依托丫髻山传统庙会和民间花会,开路、中幡、大鼓、高跷、小车、跑驴、旱船、吵子、时不闲、龙灯、狮子等活动传承了400多年历史。

发展至今,刘家店镇现共有46档花会、13支秧歌队、1个镇级艺术团、7个村级剧团、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0余名群众演员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其中,刘家店镇的北店龙灯,曾参加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典,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庄子中幡、大鼓等均传承一百多年。

中幡最早起源于皇家仪仗队的旗杆,后被演变为民间花会中的表演节目,因为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故民间有幡乃会之眼的美誉。大鼓因声传数里之外,又有指挥作用,步调一致,韵律统一,鼓声一响胆气豪,所以民间有“鼓乃会之胆”的说法。(记者 裴剑飞)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