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黄河摩崖绝壁上的废城池

吴堡,黄河摩崖绝壁上的废城池

首页冒险解谜荒野废屋大逃脱更新时间:2024-06-01

凌晨六点多,我在漆黑一片的,行驶在陕北黄土高原中的列车里醒来。连日来的疲劳渐渐的累积起来,艰难的睁开眼,窗外什么也看不清,只能在经过的稀疏的路灯映照下,显出一座座高塬的轮廓。

北国寒冷的正月,已经是早晨的时间,却依然如深邃的黑夜一般。

望了望周遭,自是熟睡的一片,万籁俱静中,略微夹杂着某人轻轻的鼾声,以及火车特有的恍啷声。

轻声的下了塌铺,坐在了火车过道的窗边,看着一盏有一盏路灯,从眼前掠过。

像我这样,向往陕北的小县城,特意从银川坐一夜火车经陕北,再次回到山西的人,在这车上不会再有第二个了吧。

八百里秦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滚滚南流的黄河水,延河水宝塔山,孕育了这片黄土地,孕育了这里的人。明末的时候,从这块黄土地走出了李自成,走出了张献忠,走出了李定国。

“宁檄荒野,勿降也。”李定国,便是我来陕北的理由。

——大年初九,山西行第八日,最终日。

渐渐收回思绪,天已经有点亮了,车快到绥德了。车窗外,春寒料峭的空气里弥漫着薄纱般的晨雾,透着清冷的味道。四周高耸的塬地也清晰起来,一座座看似连贯的巨大的土台,被骤然出现的一道道沟壑所割裂着。延绵不尽的山谷里,一条白色的冰龙沿着火车道前进的方向曲折蜿蜒着。

这便是无定河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曾是边寨的绥德,是晋王李定国的家乡。吃着无定河水长大的李定国,在十岁这年,遭遇了“天色若赤”的可怕旱灾。几近饿死,却在死人堆里,被明末巨寇张献忠所救,收为养子。

张献忠,西营首领,在凤阳府掘了洪武的祖坟,又在成都襄阳煮了亲王的他,但是却在明亡清军南下之时,归顺了朝廷,最终死在与清军对战的沙场。

张献忠死后,晋王和其他的养子拥戴永历帝,继续坚持了近二十年。晋王领残明之军民,曾大破清兵,收复湘桂两省,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然三王内讧,势终不可为。晋王于云南勐腊听闻逃亡缅甸的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郁郁而终,遗言“宁檄荒野,勿降也”,年四十一。

近卫及亲随多有不愿降者,散入缅北荒山,繁衍至今,为果敢族。

后革命人章太炎说:“愿吾滇人,勿忘李定国。“

如是也。

---------------------------------------------------------

火车过绥德20分钟后,便到了吴堡站。

吴堡是陕北榆林地区的一个县,濒临黄河,原县城建于黄河边的摩崖绝壁之上,只是现在县治已经迁到山下的宋家川镇了。

新县城中心距老县城,大约四公里。

我从昏暗的火车站出来,便上了接驳的往返县城的班车。果然在吴堡下车的人不多,班车上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个人。

车到了县城之后,向司机打听了去老县城的路。司机有点吃惊的样子,然后告诉了我。

下车的地方,离老城还有一公里,处于新县城边缘的地方。吴堡是典型的陕北县城,县内几乎全是山,去老城的路,便是在山脚下沿着黄河的——而黄河的对面,就是山西省了。时间依然很早,又是过年期间,路上几无行人。走着走着抬头便能看到,如长龙般跨越黄河河谷的沟通山陕两省的铁路大桥,在上方高高的悬挂着。天气从大早就朦胧阴沉着,这时候竟然渐渐的下起雪来,又加上离着黄河极近的缘故,空气里竟然弥漫着熟悉的南国特有的水气的味道。

路渐渐窄了,过了一个公路桥,便完全成了土路,盘旋着往山上去了。路的两侧也渐渐没有房屋及其他一切与人类相关的事物,周遭群山的模样也慢慢显露出来,远远的山涧的冰封小溪,山坡上浅浅的枯草,夹杂种植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松树苗,伴着晶莹的雪花,一一映入眼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是这番景象吧,只有盘上路边散落的碎城砖块,彰显着这里还是人类活动的范围。

当发现远山近山有了一丝白意之后,我终于登上了山顶。而吴堡老县城,便在那山顶路的尽头,静静矗立着。

吴堡,始建于金辽的城池,如今已经被废弃。城墙半是坍塌的依旧的环绕着,满城的枣树,仅存一户人家。城建在山顶,东面摩崖的一侧正对着黄河,俯瞰黄河河谷以及对面的山西的土地。其他三面坡度较缓,辟有城门,依然保存着。满城的房屋因为久无人住已经破败不堪,或许是宗教建筑的几处表有点装饰,却难掩颓态。

站在吴堡摩崖的城墙上,雪渐渐大起来,周遭的地上已是白茫茫一片。满城的枣树,在这万物尚未复苏的季节,黑黑的枝桠光秃秃的叉着。满城废屋散落的碎石,在尚未厚积的白雪掩盖中半露着,与半倾塌的房屋的昏暗土色一起,显露着颓废的色彩。

废城,大雪,黄河,山谷。天地间,仅我一人矣。

城中雪中漫步,自略过不表。

最后下到黄河边。离黄河这么近,还是第一次,对面就是山西。山西行的最后一日又回到了山西,不是结尾的结尾。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