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如何在混乱中开局?

欧洲中世纪如何在混乱中开局?

首页模拟经营走向中世纪更新时间:2024-04-29

说起中世纪,你大概率会想到一连串有传奇色彩的词,骑士、女巫、炼金术、黑死病,等等。这个单元,咱们就来展开讲讲这些内容。

当然,讲这些不是为了强化你心里中世纪的刻板印象,更不是为了猎奇,而是因为这每一个元素,背后都反映了中世纪一个重要的侧面。了解这些元素,就好比在导论搭好的中世纪骨架上,涂上一块一块的颜色,让你对中世纪的丰富多彩有更好的认识。

首先,我们就来看一看中世纪的开局。中世纪的前500年很乱,那到底有多乱、多黑暗呢?维京人,就是一个帮你理解这个开局的抓手。

公元476年,最后一位西罗马皇帝被蛮族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我们把这一年看作中世纪的开始。在这之前,日尔曼人就已经多次攻陷罗马城,罗马帝国早就一片狼藉。

罗马皇帝没有了,新的秩序却没有建立起来。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底人这些日耳曼部落,开始费力地建立自己的王国。

不过,他们的实力确实不怎么样,跟罗马帝国比起来,说是强盗团伙都不过分。军事上打不过新来的强盗,政治上想建立有效的统治都很难。有历史学家刻薄地说,在那个年头,王国倒台的速度远远比王国建立的速度快得多。在这种混乱中,老百姓的日子过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要想真正体会中世纪早期的黑暗,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入侵西欧的又一支力量,维京人,他们给西欧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维京人:北欧海盗

维京人的老家在挪威、瑞典和丹麦,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北欧,所以世人又叫他们北欧海盗。

西方第一次对维京人的可怕有文字记录,是在公元793年,这个时候中世纪已经在混乱中过去300多年了。往后接着找,维京人和西方人的最后一次有记录的大战是在公元991年,已经很接近公元1000年了,也就是中世纪的前半段基本结束的时候。这么看,维京人祸害了西方200多年。

虽然维京人留下了很多传奇史诗,比如《维京萨迦》,有武士、巨龙、黄金秘宝……各种有趣的故事。不过历史上的维京人可没有那么浪漫,他们就是勇猛的强盗。

维京人(Viking)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北欧语Vig,它的意思就是“战斗”。从名字来看,维京人就是叫自己“战斗民族”。

维京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特别能打,另一个是行踪飘忽。这两个特点是不是像极了西方的龙,Dragon。要注意,西方文化中的龙,和我们中国的龙长得不一样,文化内涵也差得很远。如果说龙在西方也是文化符号,也是图腾,那么,它只代表着残酷、暴力、恐怖和毁灭。

在公元793年西方人的记录里,维京人完全是撒旦派来的毁灭者。

这年诺森伯利亚出现了可怕的征兆,把人们吓坏了。它们包括狂猛的旋风和闪电,又看见火龙在空中飞舞,……异教徒将XX教堂惨加破坏,又抢又*。

又是火龙又是闪电,当时的教士们在最重要的史书里写下这样的段落,本身就证明他们被维京人吓坏了,哆哆嗦嗦,就快要语无伦次了。你翻开任何一本中世纪早期留下的史书,都可以感受到维京人带来的恐惧。

维京人从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乘船南下,到不列颠和欧洲大陆西半部烧*抢掠,无恶不作,教堂也不放过。维京人所到之处,国王和领主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整个西欧,恐怕只有巴黎是唯一没有被维京人攻破的城市。

就这样,整个西欧在维京人的侵袭之下陷入了一片混乱。

末日世界

怎么形容当时的混乱呢?这里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末日”。当时的西方无论从客观的形势来看,还是从人们心里的主观感受和观念来看,就是末日的世界。

末日是犹太教留给基督教的观念,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后期占据国教地位,它也被普及了。

《圣经》当中描绘末日最重要的篇章是《启示录》,里面写了很多恐怖的末日景象,比如“七碗之灾”。说的是上帝震怒,派七位天使消灭人间。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有闪电、声音、雷轰、地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厉害的地震……列国的城都倒塌了。等等。

这个末日的描述,字面上并不难理解,难的是怎么理解它的底层逻辑。也就是说,你需要理解的要点在于,一个文明怎么看待时间。

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时间观,还有古希腊的时间观,都是循环论,这个世界会像春夏秋冬一样周而复始。即便有乱世,也只不过是冬天的肃*,不会是绝路,因为春天总是会来的。

而犹太教和基督教是另一种时间观:人间的一切都是往而不返的,从上帝创世到末日审判,没有回头路。在这条唯一的道路上,所谓末日就是此岸世界彻底结束,从亚当夏娃堕落开始的这个世界毁灭了,人间的一切都是罪恶的、暂时的、丑陋的,到了末日,全部结束。

这种末日观念,能在中世纪早期深入人心,和维京人当时在欧洲的烧*抢掠大有关系。这不难理解,那时的老百姓看到身边的一切都在毁灭,再一想宗教故事,自然就觉得这个世界马上就走到头了。

而在我们的文化当中, “毁灭不可避免”这件事并没有位置,中国人从来不会这样看待世界的走向。这也是我们很难理解中世纪的重要原因。

中世纪早期的黑暗,不仅包括了客观上的安全没有保障,更是经过宗教的放大,成为当时欧洲人的一种普遍绝望的心理状态。而带来灾难的维京人,就成了这种无尽黑暗和绝望的象征。

重新开始的起点

不过,今天看来,这抹黑恰恰不是中世纪人认为的末日,而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起点。有了这抹黑色打底,新出现任何彩色,你都会觉得很鲜亮,很珍贵。那么黑暗中的光亮是从哪些不起眼的角落里透出来的,也就是中世纪是从一个什么样极低的起点上开始往前走的。

首先,中世纪欧洲的秩序是在强盗们的火并中逐步形成的。

维京人并不是第一批强盗,不过很可能是最后一批。他们前面还有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等等强盗团伙。维京人只是其中的后浪,一波波的前浪都被拍在沙滩上了。

中世纪前五百年的历史,基本是一群又一群强盗火并的历史,但正是这种混乱孕育出了进步。理由很简单,谁想出办法提高军队的组织纪律、拿出战略战术、订立政治目标,谁就能从强盗火并中脱颖而出。

这个时期最成功的,当然是建立起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他的出现,说明强盗们摸到了文明的及格线。

第二,中世纪欧洲的混乱让庇护成为了统治的基本形式。

中国人印象里的古代政治,是要像秦朝那样,在顶层要有君王说一不二,中间要有整齐划一的郡县制,底层要有统一管理的编户齐民,这叫强政治。

这些对于中世纪的欧洲人来说,完全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目标。

在中世纪早期,从内到外都是暗黑色的。烧*抢掠的北欧海盗四处横行,国王和伯爵们的军队全都一败涂地,连维系自己的政权都很困难,更不要说给老百姓提供基本的安全了。

连基本的安全都没有保障,老百姓怎么种地呢?他们只能求助领主或者主教,最好有大城堡或者修道院可以躲进去。

这样,在军事和政治都极度脆弱的条件下,中世纪形成了一种以人身关系为底色的弱政治。谁能保护我,我就认谁当老大,我种田的绝大部分收成都归他,有冲突了到他的大堂听他裁判,他出门打仗我就替他牵马。

从这样一种混乱导致的弱政治中,附庸对领主效忠,领主给附庸提供庇护,欧洲的封建制就酝酿出来了。还是刚才说到的查理曼大帝,基本实现了封建制对西欧的全覆盖。

第三,抄书成了维护欧洲文化香火的基本形式。

中世纪早期军事和政治的脆弱,使得经济生产没有保障,贸易无法展开,甚至货币和许多城市都消失了。养活文化人本身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奢侈了。所以,中世纪的文化人只在修道院里存在,俗人都成了文盲,连国王都不能例外。

修道院里的教士们也干不了什么文化创作,他们能维持文化的香火就不错了。维持香火的办法就是抄书,尽量把古代典籍保存下来。修道院抄书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但很多还是在欧洲的文化传承中消失了。直到12世纪,西方经由穆斯林,重新翻译了古希腊典籍,西方才重新认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无论如何,中世纪欧洲的文化毕竟没有断绝。文化亡了,一个文明才是真的亡了。

中世纪想要重启,得先扛过前面这五百年,等维京人和其他强盗的侵袭消停了,再从一个极低的起点出发,这才是你所熟悉的现代西方真正的起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