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高原登山,鼓足勇气到了海拔5000米的地方,呼吸变得急促、意识开始薄弱,尽管吸着氧气还是有点恍惚,怎么氧气里有一股纯粹的老家酸汤面叶味道?我想那应该是人生命最脆弱时候激发了生命中隐藏的一些东西吧。那一刻,真想喝一口酸汤面叶啊。由此勾引出写这篇《回忆~味道》。
我对美味与生俱来的爱。我妈每每打趣,谁谁刚学会说话就说要“吃味”。那就是说的我。既然是回忆,那就按年轮的记忆,一圈圈转转听听。
最初对美食味道的记忆,是在魁梧的爷爷身边开始的。那时候还是生产队,爷爷是小领导,要提前上工,敲钟安排大家伙农活,所以,半晌的时候要回家吃点东西,豫北的农村叫“贴晌”。我那时候很小,好像都没有到大人的膝盖位置,每天上午(估计是9-10点钟)我只要看见爷爷进家门,就赶快跟在后面,灶台上永远都是一大一小两个碗,碗里是冲好的藕粉,那时的藕粉颜色比较深,黏黏的,甜甜的味道,喝的过程已经遗忘,但那个味道成了最初的记忆。
豫北的农村雨水并不多,但秋天却会有连阴雨,连续几天的雨,气温骤降,人们不能去田里干活,也不必吃“结实”的饭了(就是挡饿的饭),所以基本上会选择在家擀面叶,讲究的做法是一碗面一擀,一锅只下一碗面,面要擀得薄,切得宽,薄到煮开后会掀开锅盖不见面(因为轻,全贴在锅盖上了);再说说配料,每家的小菜地夏天一过就撒上香菜,种上大葱、大蒜、生姜了,秋雨浇灌下,绿油油的菜那叫喜人。配料里除了这些常备的香菜、葱、蒜苗、姜末,还要放紫菜、虾皮,酱油(那时候没有生抽这一说)醋、胡椒粉、十三香、味精(现在家里都讲养生,不放了)、小磨油(拿筷子点一点,说是少放多香,我觉得是因为物资缺乏),有条件的还会放上炼好的猪油(白白的一小坨);配料在碗里静候,面在锅里沸煮,不用一分钟,掀开锅盖,起勺舀一勺子煮面的开水,沏进放配料的碗中,瞬间,调料互相融合,香气弥漫过来,再拿筷子在锅中一挑,面入碗中,趁热蹲在厨房的灶台旁(那时候不到逢年过节没有餐桌),喝汤、吃面,灶里火苗舔着锅底,人热乎乎喝着面叶,不能用语言描述那种满足和温暖。
焦作地区流行冬天喝驴肉丸子汤。过年每家都会炸牛肉丸子,味道各异,整个村子都是丸子的香味,孩子们出门都手捧丸子一边吃一边玩。今天回忆丸子的味道不是家里的丸子味道,是上高中时候,街上的丸子汤店的味道。80年代中,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农村,镇上和县城里做饮食生意的人多了起来,那时候粮票和钱并用。喝丸子汤是冬天的事情,天阴沉,北风吹,住校的孩子们在没有暖气的教室和宿舍里盘算着,怎么也得上街喝丸子汤啊,于是,呼朋唤友,一团穷学生出发,这是要攻陷一个丸子汤店的架势啊。说是“店”,其实是在街边用苫布搭起来的棚子,里面生着几个大火炉子,各有分工,炸丸子的,泡丸子的,煮丸子的,热气腾腾,桌上横竖放着辣椒碗、筷子,一团学生坐下,老板得先数数多少人,然后开始数丸子盛汤,绿绿的香菜、蒜苗、葱花汤里,焦黄的牛肉丸子起起伏伏,馋死人不偿命啊。就着隔壁的大烧饼,一顿吃喝,满足啊。临起身的时候,男生一定要顺走老板一把筷子,藏在长长的棉袄袖子里,吹着口哨,走起。(老板假装看不见,其实心里清楚得很,这帮男孩子在学校吃完饭从不洗筷子,一扔了之,所以趁机顺走一把筷子)。感谢这冬日里的丸子汤伴我们走过了青葱岁月。
老家的焦盖烧饼,现在街上有卖,但不是过去的味道了。小时候,没有发酵粉,家家都是用老面发面,放碱揉面,烧饼好不好吃这是第一步。面揉好后,擀开撒上自制的椒盐,撒上油,卷起来,做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擀成厚厚的圆饼,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只见圆饼旋转起来,刀在圆饼的圆周上砍出来层次,这样确保烤出来的烧饼周边酥脆,再把饼芯往下按一下,让它塌下去,取出融化好的红糖水,刷在饼芯上,撒上白芝麻,到此,饼胚做好了,可以上铁鏊上开始烙了,这种烧饼要在鏊子上先烤好底部,然后把饼立在鏊子下面的锅圈里,烤饼芯,期间不停翻转,还要及时调整煤火的火候,烧饼烤好了,焦黄酥脆。尝一下,饼芯甜香,饼边缘酥脆,掰开后,层次分明,麦香椒盐香一并俘虏味蕾。
还有一种美食也必须占据篇幅介绍,浑浆凉粉,与众不同的颜色和调料,一直占据思乡美味的榜首。浑浆凉粉是用绿豆磨浆,发酵,熬制而成,颜色褐绿,配上特制的芥末调味,简简单单,特别好吃。这个自己家很难做,之前都是推着架子车走村转巷叫卖,记忆中还是用粮食换凉粉。早上,凉粉主人进村一声吆喝,大家就端着小麦或者玉米出来了,只见,凉粉主人拿出5厘米宽40多公分长的凉粉刀,刀起刀落,一块凉粉切好,然后刀尖在芥末盆里一挑,在切好的凉粉上一抹,完成交易,回家后切成厚点的条状,拌上芥末,开吃。不知道为啥是这种调制方法,但真的好吃,我们每次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上街吃一碗凉粉,安慰思乡的心。
我还会时不时想起家里的炒面、酸辣肚丝汤、粉浆面条、砂锅面,甚至是当时痛恶的晒酱豆的咸臭味道(当时觉得无法接受,现在却特别想热腾腾的馒头夹酱豆的味道),还有去同学家偷吃他家咸菜缸里的豆角和黄瓜的味道......回忆很丰富,现实却是只能回忆,当年的做美食的吃美食的老人,好多都已故去,故乡变得越来越好,老的味道一边在消失一边也在被传承和改良。
美食美味有很多,地域不同,人们的评判标准也不同,记得有个作家说过,思乡是从思念家乡的美食开始的。这些美食或许就是粗茶淡饭,无法登大雅之堂,但却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家人和故土养活了我们这些游子,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的胃一直在提醒,您的家在哪里,您的根在哪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